从康美药业财务造假事件 看上市公司外部公司治理问题

2022-03-08 02:57:11王勇
今日财富 2022年3期
关键词:康美药业事务所

王勇

近年来上市公司财务舞弊行为屡见不鲜,引起投资者对我国上市公司财务状况的怀疑和担忧。康美药业的重大财务造假行为,引起投资者的极大恐慌,对我国资本市场的负面影响极大。文章以康美药业财务造假事件为例,基于三级外部公司治理体系分析上市公司外部公司治理存在的问题,分析外部公司治理问题产生的原因,并据此提出相应的治理对策。

一、引言

与国外公司治理的发展历程相比,我国公司治理起步较晚。2002年1月,证监会颁布了《上市公司治理准则》,标志着我国对上市公司治理提出了具体的制度要求。2005年修订的《公司法》,标志着我国公司治理进入到研究与实践阶段。经过十多年的探索,我国在公司治理领域取得了长足进步。但不可否认的是,目前在公司治理领域仍然存在诸多问题,这些问题制约着我国公司治理的进一步展开。我国公司主要由国有企业改制、民营家族企业发展而来,因而在内部公司治理存在先天性治理障碍的前提下,我国要实现内部有效治理还需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反观外部公司治理,在吸取国外先进管理经验的基础上,我国在外部公司治理领域已初步建成第三方财务审计、市场信息治理、政府监管这三级治理体系,这为我国公司实现外部公司治理搭建了治理体系和框架。然而,近年来我国上市公司仍然频频爆出财务舞弊行为,这严重制约了外部公司治理的有效性。基于此,本文以康美药业财务造假事件为例,基于三级外部公司治理体系分析上市公司外部公司治理存在的问题,分析外部公司治理问题产生的原因,并据此提出相应的治理对策,以期提升我国上市公司外部公司治理的有效性。

二、上市公司外部公司治理存在的问题:基于康美药业财务造假事件的分析

2002年1月,证监会颁布了《上市公司治理准则》,对规范上市公司运作,提高上市公司质量均作出进一步规定,标志着我國对上市公司内部公司治理步入了快车道。2005年修订的《公司法》,在上市公司外部审计、企业社会责任等方面进行外延,标志着我国上市公司外部公司治理进入实质性阶段。当前,我国已基本形成了以第三方财务审计、市场信息治理、政府监管的三级外部公司治理体系。但从康美药业财务造假事件所折射出来的问题来看,我国三级治理体系的有效性仍然难以让人信服,每个治理层级均出现了不同程度的监管问题。

(一)第三方财务审计执业缺位,破坏外部公司治理免疫体系

现阶段,作为外部公司治理体系的第一环节,第三方财务审计在公司申请IPO、证券公司保荐承销、上市公司信息披露、企业合并、分立、解散、破产清算等方面,均起到专业认证的作用。

当前,我国第三方执业机构主要指的是会计师事务所,其审计结果的准确与否,直接影响着后续的市场信息治理、政府监管这两个层面。康美药业财务造假,直接暴露了我国会计师事务所在执业过程中职业缺位的问题。广东正中珠江会计师事务所自康美药业IPO以来,就一直为其提供年度财务审计、内控审计服务,且服务期长达20年之久。长期的业务往来,让广东正中珠江会计师事务所的审计人员逐渐丧失了独立、客观的执业态度,在康美药业货币资金、营业收入的审计过程中,并未严格执行正常的审计程序,也未对各种逻辑错误保持应有的职业怀疑,甚至还出现审计项目经理配合康美药业财务人员拦截询证函、将伪造的走访记录作为审计证据的行径,这些都为康美药业财务造假埋下了直接隐患。

另外,广东正中珠江会计师事务所的项目对接,长期由固定的审计经理担任,会计师事务所又缺少项目轮岗制,这容易滋生职业道德风险,出现会计师事务所与被审计单位内外勾结、项目审计经理出具不实审计意见的情况。广东正中珠江会计师事务所对内部员工管理监控不到位,实施的内部质量控制体系也不符合《质量控制准则》。上述两方面的共同影响,破坏了外部公司治理免疫体系,最终酿成了康美药业财务造假事件。

(二)市场信息治理机制不畅,抑制外部公司治理体系免疫功能

目前我国沪深两市的上市公司共有四千余家,每日发布海量的公司信息。会计师事务所在出具了审计意见之后,上市公司所披露的财务信息便进入证券交易所。按照程序,上市公司所披露的信息必须先由证交所审核通过后,方可在《证券时报》等指定媒体上发布,进而后续转载在其他公共媒体及本公司网站上发布。然而,证交所的信息披露审核难以保持专业性,其复核仅仅是基于会计师事务所出具的审计报告。会计师事务所与上市公司是否串通,财务信息是否虚假,证交所难以从专业的角度进行辨别。因而,现有的市场信息治理机制难以发挥其外部公司治理体系的免疫功能。

另外,以往我国上市公司基本只进不出、缺少果断的退市机制,也加剧了劣性驱逐良性的信息治理氛围,导致上市公司外部公司治理体系的自动调节作用自然难以发挥功效。

(三)政府监管缺失,不利于外部公司治理体系免疫恢复

由于证交所和会计师事务所在上市公司外部公司治理体系中,存在着利益相关的情形。因而,上市公司外部公司治理体系仅依靠第三方行业机构自律、市场信息治理主体自律来实现公司外部治理目标,不仅存在体系运行的不确定性,也存在治理体系的框架性缺陷。这就要求我国的外部公司治理体系必须引进政府监管,以解决治理体系的框架性缺陷问题。当前,我国的政府监管主要是由证监会执行,证交所协助。在过往的监管过程中,上市公司出现违法违规行为集中表现为财务造假。我国之所以会出现监管缺位这种情况,归根结底是由于我国在上市公司外部公司治理过程中,缺少市场监管制度,最主要表现为相关的法律法规不完善,政府监管缺少相应的法律治理抓手。因此,我国现行的政府监管机制,难以让外部公司治理体系恢复其免疫能力。

其次,我国政府监管缺失还表现在治理体系缺少快速、强有力的执行力去贯彻落实各项法律法规。当前,证监会实行大部制组织构架,所有监管事项均是由各大部室负责统一实施,这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执法时效性。康美药业财务造假事件,从证监会立案调查到依法作出行政处罚,前后持续了约18个月。由此可见,提升执法时效有助于克服政府监管缺失,更有利于外部公司治理体系恢复其免疫能力。

三、上市公司外部公司治理问题的成因分析

(一)违法成本低,涉案当事人毫无敬畏之心

上市公司外部公司治理过程中出现的审计人员职业道德缺失、会计师事务所执业缺位的问题,其根本原因在于违法成本低,使得涉案当事人毫无敬畏之心,最终酿成康美药业财务造假。康美药业关联方通过财务造假形成财务利好,再通过资本市场卖出股票,获利高达数百亿元。反观康美药业财务造假的违规成本,仅仅是责令康美药业改正,给予警告,并处以60万元罚款;对21名责任人员处以90万元至10万元不等罚款,对6名主要责任人采取10年至终身证券市场禁入措施。

而对会计师事务所而言,上市以来近20年的业务往来情结、高额的审计费收入,让广东正中珠江会计师事务赚得盆满钵满。至于康美药业财务造假违规成本,仅仅对会计师事务所相关工作人员给予警告和10万元以内的罚款;没收会计师事务业务收入1425万元,并处3倍罚款。这样的处罚力度很难起到震慑作用。

(二)缺乏信息辨析能力、果敢退市機制,市场信息治理机制运行不畅

我国上市公司外部公司治理机制难以发挥治理实效,最主要的原因在于证交所在审核上市公司财务报表过程中,缺少应有的专业性判断,进而无法形成自我辨析能力、发现信息审核疑点。证交所对上市公司的信息披露审核,仅仅基于会计师事务所出具的审计报告,对待审核的财务报表进行简单复核,因而无法在短时间对财务报表的内在逻辑勾稽关系进行一一验证。这就形成了证交所对会计师事务所的专业性依赖,并很容易形成利益相关者关系,从而难以有效保证上市公司外部公司治理机制的独立性。

再者,我国上市公司之所以敢于冒险发布虚假的财务信息,很大程度上也与第三方监督缺失有关。对上市公司的监督,必须吸引富有正义感、具备专业辨析能力、勇于曝光财务造假的舆论媒体或公众广泛参与。如果第三方监督氛围缺失,再加上我国上市公司外部公司治理体系缺少果敢退市机制,必将导致市场治理合力难以有效形成,最终造成市场信息治理机制运行不畅。

(三)法律法规不完善、应对效率慢,诱发市场寻租行为

上市公司外部公司治理存在政府监管缺失的情况,最主要的原因在于我国外部公司治理的法律法规还不够完善,监管部门在实际监管中发现的问题往往超出了现有法律法规的监管范围。法律法规监管的相对真空,极易诱发市场寻租行为。我国上市公司信息披露制度,没有明确提出会计信息披露的质量要求,也没有对企业设定明确的界限,这也为市场寻租行为提供了土壤。这些都造成了政府监管难以充分覆盖市场寻租行为,使得市场寻租行为愈演愈烈。

除了相关的法律法规不完善之外,部分监管机构应对效率不高,也是诱发市场寻租行为出现的原因之一。造成监管机构应对效率不高的主要原因在于监管运作流程冗繁,缺少专职的部门对接,从而限制了监管机构执法效率的提升。

四、上市公司外部公司治理问题的对策

(一)加大处罚力度,树立敬畏之心;重塑职业道德,确保审计独立性

在康美药业财务造假案中,虽然证监会对康美药业的主要涉案人员、公司分别作出了经济处罚、证券市场禁入,但这些处罚力度犹如隔靴搔痒,对涉案各方的当事人毫无震慑力。对比美国的安然财务造假,安然虚报了6亿美元利润,却被美国监管部门罚了5亿美元,直接导致安然退市,公司的高管被判刑24年并罚款4500万美元。可见,要保持震慑力必须施以重罚、重刑。而我国会计师事务所大多是有限责任公司,处罚往往受制于其注册资本。因而,我国有必要借鉴美国的处罚制度,突破注册资本的限制,将处罚金额直接与案件造假金额进行挂钩,直接提高会计师事务所与上市公司的违规成本,提升罚金的震慑力。同时,修改个人行政处罚与刑法的量刑尺度,针对专业技术人员故意违反职业道德而造成职业犯罪的,应直接从重量刑,从职业道德层面进行震慑。

在加大处罚力度的同时,也要重塑注册会计师职业道德,确保审计独立性。注册会计师不仅要提高个人的专业技术能力,更要对自身的职业道德水平严格要求,诚信经营,保持应有的职业谨慎,避免在审计过程中与被审计单位相互串通、欺诈公众。为确保注册会计师诚信经营,建议将注册会计师的职业道德违规与职业禁入相挂钩,从根源上彻底打消注册会计师企图违约的念头。会计师事务所也要建立内部项目轮岗制度,建议注册会计师固定对接项目的服务期不得连续超过3年。会计师事务所对内部员工管理必须监控到位,严格按照《质量控制准则》落实内部质量控制管理。

(二)提升专业技能、搭建果敢退市机制、引进公众监督,组建多维市场治理机制

首先,证交所急需提升财务报表的专业审核能力,培养独立的辨析能力。一方面,可以加大招聘力度,引进专业技术人才,加速提升审核的专业性;另一方面,可以通过内部人事调动,实现岗位优化配置,让有专业技能的人在此岗位上得到充分发挥。

其次,证交所应持续收集上市公司的财务经营指标,通过大数据对核心指标进行连续监测,建立风险预警机制。当上市公司为了达到某些特定目的而出现严重财务造假时,证交所便可以直接启动退市机制,实现市场信息机制的有效治理。当下,我国应加快制定果敢退市机制的具体流程,如:当上市公司造假金额达到多少、或者上市公司财务造假所折射出的公司内控缺陷的严重程度达到多少等,便可视为上市公司已触及红线,可直接启动退市机制。

最后,在我国上市公司外部信息治理过程中,还应积极、广泛引进富有正义感、具备专业辨析能力、勇于曝光财务造假的舆论媒体或公众,进行第三方监督。同时,以法律的形式赋予其一定的监督权力,在政府监督的基础上,形成新的公众监督机制。该机制与前两者多管齐下,组建多维市场治理机制,以提升市场信息治理实效。

(三)完善法律法规、提升执法效率,杜绝市场寻租行为

关于注册会计师,《会计法》对注册会计师丧失职业谨慎、恶意串通上市公司,出具不实审计意见的行为,应从重量刑,并吊销其执业资格,禁止其执业二次准入。

关于会计师事务所,《会计法》需对会计师事务所《质量控制准则》进行细化,夯实建立会计师事务所内部质量控制体系,对出现会计师事务所与上市公司勾结的行为,应从重量刑,并吊销会计师事务所执业资格,禁止其执业二次准入。其次,限制同一家会计师事务所为同一家上市公司连续服务的年限,建议连续服务期不得超过3年,避免其独立性丧失。再次,会计师事务所因服务期到期,新接手的会计师事务所对已审计过的财务报表需再次进行抽查审计,不得全部直接引用前一家会计师事务所出具的审计意见。另外,应修改会计师事务所因过失造成公众投资者损失的赔偿责任,在公众投资者成功诉讼后,其赔偿金额应直接与公众投资者损失金额相挂钩。

关于上市公司,《证券法》应对上市公司、会计师事务所联合造假的处罚标准进行修改,建议将处罚金额直接与案件造假金额相挂钩,加大处罚力度。同时,启动强制退市机制,以法律的形式明确重大违法行为认定标准。

对公众投资者而言,《证券法》应建立因上市公司、会计师事务所联合造假而遭受损失的追偿条款,公众投资者可向前者进行诉讼追偿,追偿金额直接与案件造假金额相挂钩。

在完善我国相关法律法规的同时,监管部门还应优化执法流程,提高执法效率。建议监管部门组建专门的行政部门,负责专门审核上市公司所提交的财务信息。这不仅提升了审核效率,而且也在一定程度上杜绝了市场寻租行为。

(作者单位:长江大学 经济与管理学院)

猜你喜欢
康美药业事务所
首爱药业
当代水产(2022年3期)2022-11-17 05:22:27
设计事务所
康洁药业
当代水产(2022年3期)2022-04-26 14:26:58
设计事务所 芬兰PES建筑师事务所
设计事务所LLA建筑设计事务所
悦康药业
中国品牌(2019年10期)2019-10-15 05:56:48
扬子江药业
中国品牌(2019年10期)2019-10-15 05:56:40
康美“睡眠兽”开启减重5.0时代
设计事务所
康美药业 20岁正当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