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 敏
(三明市文物保护中心,福建 三明 365000)
福建德化从夏商时期就开始生产原始瓷器,距今已有3000余年的历史。它与江西景德镇、湖南醴陵(另一说是广东潮州)并称为中国“三大瓷都”。明代是德化瓷器发展的繁荣时期,这时期德化瓷器逐渐开始形成自己的生产技术和艺术风格,在中国古代制瓷技艺中独树一帜,其生产和贸易都达到了前所未有的繁荣。
据笔者所掌握的资料,关于德化瓷器最早的记载开始于宋朝:三班镇泗滨村的《颜氏族谱》。而关于德化瓷器的研究最早开始于民国:冯和法在国际先驱导报发表的《中国瓷业之现状及其贸易现状》。建国以后,对古代德化瓷器的生产与贸易的研究越来越多、越来越深入。其中对德化瓷器贸易的研究成果主要有:
叶文程发表的《宋元时期外销东南亚陶瓷初探》,这是一篇专门研究宋元时期德化瓷器外销到东南亚的情况的文章,文章中对德化外销到东南亚地区的瓷器种类进行了比较详细的研究。
许清泉在德化瓷器学术座谈上发表的《宋代泉州瓷器的发展与外销》,比较详细地介绍了宋朝时泉州地区瓷器的发展与外销的情况,其中也较详细地介绍了德化瓷器的外销情况。
广东省博物馆发表的《西沙文物》和《广东省西沙群岛第二次调查简报》,比较详细叙述了在广东省在南海考古发掘中发现的古代德化瓷器的情况。
韩槐准发表的《南洋遗留的中国古外销瓷器》,详细介绍了二战后在东南亚出土的中国瓷器的情况,其中有一部分是德化瓷器。
徐本章发表的《福建古代沿海港口与陶瓷的外销述略》,本文比较系统地研究了古代德化瓷器与福州等福建沿海各港口的瓷器贸易往来情况。其中也涉及了明朝德化瓷器与福州的贸易关系,但是由于不是专题研究,叙述不够详细,字数只有300字左右。
徐本章、叶文程联合发表的《畅销国际市场的古代德化窑外销瓷器》,本文针对古代德化瓷器在国际市场上畅销的产品进行比较详细的研究,也详细介绍了古代国际上畅销的德化瓷器。
徐本章、叶文程在《考古》上发表的《略谈德化窑的古外销瓷器》和在《古陶瓷研究》上发表的《再谈德化窑的古外销瓷器》。这两篇文章比较详细地列出德化瓷器对外贸易的主要种类的产品极其出土和收藏单位。
叶文程发表的《 厦门地区古代陶瓷的生产与外销》,还有傅宋良的《闽南明代青花瓷器的生产与外销》和陈建标发表的《闽南清代陶瓷生产与厦门港对外贸易》比较详细地介绍了德化瓷器通过厦门港出口的情况。
林忠淦发表的《论“中国白”——明清德化瓷器》,详细介绍了明清德化瓷器的发展状况。
民国时期,冯和法在《国际先驱导报》上发表的《中国瓷业现状和贸易现状》,比较详细地记载了民国时期的德化瓷器的贸易情况,是一个重要的史料来源。
叶文程所著的《古泉州地区陶瓷生产与海上“陶瓷之路”的形成》,系统地研究了古代泉州地区的生产及海上陶瓷之路形成的原因,也比较系统地介绍了德化瓷器通过泉州出口的情况。
虽然对古代德化瓷器的生产和贸易研究越来越深入,但至今仍没有对德化瓷器在福州的贸易情况进行系统研究。本文拟对明代德化瓷器与福州的贸易情况做粗浅探讨。
德化窑是我国东南沿海的一个巨大的民间瓷系,从宋代就开始生产瓷器,距今已有1000余年的历史。明代(公元1368~1644年)时逐渐开始形成自己的生产技术和艺术风格,在中国古代制瓷技艺中独树一帜。明朝时期是德化瓷器发展的巅峰时期,这时期德化瓷器的生产及贸易都达到了前所未有的繁荣。德化瓷器独特的艺术风格和生产技术也是在这一时期形成并成熟的,可以说明朝时期是德化瓷器发展的一个重大里程碑。
德化瓷器以白瓷佛像及以烧制白釉瓷器闻名于世,德化白瓷制作精良、技艺高超,所产的白瓷瓷质优良、洁白如玉、胎骨细密,透光度极好,釉面晶莹光亮,具有很强的透明感,享有“中国白”“象牙白”“奶油白”“中国瓷器之上品”等美誉,拥有 “世界白瓷看中国,中国白瓷看德化”的赞誉。古代德化瓷器生产的种类以瓶、罐、杯、盘等日用瓷器为主,兼有雕塑艺术的陈设瓷器,多用贴花、印花、堆花作装饰。德化瓷器中以白瓷塑佛像最为精美,佛像制作细腻,雕刻精美,造型生动传神,畅销国内外。
大约十六世纪的时候,德化瓷器在偶然的情况下通过葡萄牙的东洋贸易船介绍到西欧以后,日本学者上田惹辅在《支那陶器的时代的研究》中记载“立刻得到全欧洲贵族阶层的欣赏和欢迎,并接受无限的定货”。宋朝时,德化瓷器进入日本以后,吴仁敬、辛安潮在《中国陶瓷史》中写道:“日本富人,至不惜以万金争购之”。可见古代德化瓷器制作之精美及其受欢迎程度。
德化的白瓷在世界上的地位很高,具有很大的名气,明朝时期德化的外销瓷器中白瓷占了大部分。但是,值得一提的是,明朝时期德化外销瓷器中还有部分是青花瓷。青花瓷在瓷器的表面上描有动物、景色等各色各样的青花,其发色有的浓艳,有的淡雅。与白瓷相比较,它的釉面多泛灰,胎体较厚重。青花瓷制作工艺相对简单,像碗、碟、花瓶等较单调的瓷器一般为青花瓷。到清朝时期,青花瓷成为德化瓷器的主要部分,其生产规模和外销数量都得到了巨大的增长,“不仅供应各地民间的日用需求,而且还供应朝廷官府的需要”,甚至大量地远销南洋群岛以至东非海岸。
明朝时期随着德化瓷器生产技艺的成熟,它的对外贸易也空前繁荣。明永乐年间的郑和七下西洋是世界交通史上前所未有的盛举,大规模的远航贸易不但开辟了太平洋至印度洋的航线,扩展了中国与阿拉伯、东南亚、印度、非洲等的海上贸易航路,也对后来东西方的瓷器贸易产生了巨大的推动作用。由于海路交通的进一步拓展,德化瓷器的外销也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明朝时期的德化瓷器无论是行销的范围还是数量,都远远超过了宋元时期。外销的繁荣反过来促进了德化瓷器烧瓷技术的进一步提高。特别是明代烧制的白瓷,尤为精美,代表了当时全国乃至全世界白瓷生产的最高水平。德化诗人郑兼才在《窑工》一诗中描述:“……骈肩集市门,堆积群峰起,一朝海舶来,顺流价倍蓰,不怕生计穷,但愿通潮水。”由此可见,德化瓷器的发展繁荣与对外贸易的繁荣是分不开的。
虽然泉州港这时期在海外交通与对外贸易的地位逐渐衰落,但是德化地区的陶、瓷器仍然通过民间商人或其他途径大量输往海外。明代德化瓷器主要从福州港、漳州月港输出,成书于明万历时的《东西洋考》就有“德化瓷从月港输出者,为数极多”的记载,明末以后改从新兴的厦门港出口。
历史上德化曾一度隶属于福州管辖。“晋,太康三年,属晋安郡(今福州)”[1];唐开元二十九年(741),“析福州都督府侯官等县部分地置尤溪县。永泰元年(765),析侯官县西乡地和尤溪县东乡地置永泰县。贞元年间,析永泰县归义乡置归德场”[1],场址设今德化县城,辖今盖德、三班、霞碧、雷峰、南埕、水口等乡镇,隶属永泰县,初具德化县雏形。“五代后唐长兴四年、闽龙启元年(933),闽王王延钧令升归德场为德化县。隶属长乐府(今福州),辖盖德、永宁、集贤3个乡。后晋开运二年、闽天德三年(945),德化县隶属闽国东都(今福州)。”[1]
德化在宋朝以前大部分时间都属福州管辖,直到后汉乾祐元年(948),才开始隶属于泉州。“后汉乾佑二年,南唐升泉州为清源军,割尤溪之常平、进城二乡益德化,归清源军。”[1]至此,德化一直隶属于泉州,不再改变。因此,从历史上看,德化县与福州还是有很深的历史渊源。
福州位于闽江的出海口,是古代闽越地区政治中心和经济中心,也是德化瓷器贸易的重要对象。同时福州港也是历代德化瓷器对外贸易的重要港口之一,明朝也不例外。明朝中后期,受郑和下西洋的影响,福州港更是成为了德化对外贸易的主要港口。明成化十年(1474),受明朝政府将市舶司由泉州搬到福州的影响,德化瓷器通过福州港出口的情况表现得更为明显。
德化地处深山,交通不便,外运瓷器主要有水、陆两种方式。在1965年泉州至永安公路(305线)开通以前,德化陶瓷产品在本县、邻县的销售,都是靠陶瓷小贩肩挑走村串户叫卖。外销就雇用人工肩挑至邻县,然后用畜力车外运到福州等福建沿海港口,然后转运世界各地。宋至清,西北部的杨梅、葛坑、上涌、汤头、春美等窑场的产品,都是先用人工将瓷器挑到尤溪古迹口(苦竹口)、廿九都等渡口水运至福州;东部的三班、城关、盖德等窑场的产品则用人工挑到永春、仙游,再转运到福州等地;南埕、水口窑场的瓷器肩挑至大樟溪上游,再转运至福州。
1.永泰线
据《德化县志》记载:“由德化县城经雷锋、南埕、水口过张地格入永泰,最后到达福州。”[2]德化瓷器陆运到福州的方式大都是先用民夫肩挑到永泰,再用畜力车运到福州,再由商贩挑至乡下去销售。
2.尤溪线
据德化陶瓷博物馆馆长郑炯鑫介绍,古代德化西部的部分地区,如上涌、杨梅、葛坑等地,瓷器外运有部分是先由民夫用肩挑到尤溪,然后用畜力车经莆田运到福州进行贸易。
3.永春线
据当地部分老人所述,德化东部靠近永春的地区,以前有人白天将瓷器经永春、莆田挑到福州,第二天换取盐后挑回德化。
德化到福州的水路主要是通过闽江的几条支流,如涌溪、大张溪、浐溪、下旬溪等,古时候这几条支流一直都有放排前往福州。
1.涌溪
涌溪是德化西部地区的主要交通,流经上涌、涌口等地,最后与浐溪合流汇入大樟溪,注入闽江,最终到达福州。“入永福,达乌龙江。”[3]
2.大张溪
大张溪水路从大铭乡琼英起,流经汤头乡格中、春美乡尤床至大溪口入尤溪县,最后到达福州。在吉产公路通车前,大铭、春美、汤头还有大量的木材由此漂到大溪口装排运到福州销售。大铭乡、汤头乡、杨梅乡、葛坑乡等乡镇到福州的主要水路就是大张溪。
3.浐溪
浐溪是德化县内主要水路,全长101公里,属于大樟溪支流。用来放木排、竹排的溪段是从霞碧乡碧坑起流经塔兜、南埕、村场、摘锦、湖板、溪头至水口乡涌口汇涌溪入大樟溪,经永泰县入闽江到达福州,距福州230公里。“据南埕当地口传,明朝洪武年间,南埕木船可沿浐溪入大樟溪进而通闽江,最终到达福州。”“民国七年(1918)前,福州帆船可至水口。”[4]浐溪是古代德化县水路交通利用最多的一条水路,德化瓷厂有很大的一部分就在浐溪的两岸,明朝时期德化瓷器生产最繁荣、最发达的三班镇、龙浔镇、浔中镇都在浐溪流域内。
4.下旬溪
下旬溪水路从葛坑乡坑口起,流经龙塔、上前坪、下前坪,过双溪口经尤溪县入闽江。下旬溪是德化西部地区的重要水路之一,承担了相当大的运输量。
福州最早的港口为东冶港,汉代时期,东冶港和东洋、南洋就已经有交通往来。三国吴永安三年(260),就在福州设置“典船校尉”,负责监督船只的制造。当时福州港同亶洲(今菲律宾)、夷洲(今台湾)已有海上交通。隋朝时,福州港的海上交通就已经扩大到琉球、赤土(今马来半岛)、林邑(今越南南方)、真腊(今柬埔寨)、婆利(今文莱)等地。中国陶瓷开始大量销往日本,盛唐时以三彩瓷器居多。从838年前后至唐末的五十多年间,随着民间海上贸易的兴起,出口的陶瓷已由大部分是三彩瓷器发展到主要出口大量的越窑青瓷、长沙铜官窑黄绿釉彩文瓷和白瓷等。从日本出土的文物就可以证实,如福冈、奈良、京都这些较大的城市,甚至到偏远的种子岛、西表岛均有此类古瓷器的发现。虽然这些陶瓷不一定都由福州港起运,但“从当时福州港与日本有频繁的交通往来的情况看,大部分从福州运销日本的可能性是很大的”[5]。
宋元时期虽然福州港地位被泉州港所取代,但德化瓷器通过福州港的对外贸易并未终止。明初,瓷器仍然是销往日本的珍贵物品之一。永乐三年(1405)至宣德八年(1433)郑和率领远航船队,七次下西洋都携带着大量的丝织产品和瓷器,瓷器当中就有很大一部分是德化瓷器。船队每次都经过有“福州门户”之称的闽江口五虎门,并在闽江口的长乐县(现长乐区)太平港停泊,福州港再度人头攒动,陶瓷的外销开始新一轮的发展、繁荣,德化瓷器的制造工艺、生产及对外贸易也从此开始走向巅峰。《瀛涯胜览》《西洋番国志》《星槎胜览》等书都有关于郑和下西洋情况的详细记载,如《瀛涯胜览》提到:“中国宝船到彼,开读赏赐毕,其王差头目遍谕国人,皆将乳香、血竭、芦荟、没药、安息香、苏合油、木别子之类,来换取纻丝、磁器等物。”[5]
明成化十年(1474),福建市舶司由泉州迁到福州,从此奠定了明代福州港在海外贸易上的地位,甚至当时还在闽江内河今福州南台岛北岸设立外轮码头,该地俗称“番船浦”。外国商品、贡品入港后,就由此上岸,回航时在这里购买大量中国的土特产品、瓷器等运销国外,德化瓷器大量从福州港出口的情形也更加明显。“明崇祯十四年(1641)七月,由中国福州输出到日本的瓷器,有二万七千件。”[6]这里虽然没说这两万七千件都是德化瓷器,但根据当时福州的瓷器对外贸易来源来看,这两万七千件大部分应是属于德化瓷器。
受交通的限制,从16世纪起,德化瓷器才通过葡萄牙的东洋贸易船贩运到欧洲。从那以后,德化瓷器立刻得到全欧洲贵族阶层的欣赏和热烈欢迎,“并接受无限的定货”[7]。德化瓷器开始源源不断地销往欧洲。
明朝末年,荷兰占领台湾以后,于1624年开辟了赤嵌港,开始了以台湾为据点,开始进行大规模的瓷器贩卖。在这种情况下,德化瓷器不断地从福州等福建沿海各港口大量涌向台湾,再以台湾为中转站由荷兰商船转运到世界各地进行销售。“对这几个港口启航的船只数量、瓷器种类数量都有详细的记载。至于瓷器质量,一再强调有细瓷和粗瓷之分。我们认为,所谓的粗瓷也就是德化等地民窑生产的青花瓷器。”[8]由荷兰人贩运到欧洲的德化瓷器,受到热捧,销售价格高昂,“价格每与黄金相等,且有供不应求之势”。[9]
表1 二战后在东南亚和日本出土的明朝时期的德化瓷器
明清时期,德化一部分大窑场主在泉州、厦门、福州、汕头、莆田等沿海地区开设瓷行,销售的产品除日常生活器皿、用具外,还包括佛像、人物、盆景等瓷雕作品。明朝德化瓷器销售范围涉及福建、广东、浙江、江苏、上海、北京、四川等地,以及香港、台湾等地区。“明朝时期,凤阳村曾茂笃、曾达衢等在福州、延平和广东、浙江、台湾等地开瓷行,以内销为主兼外营。”[10]
德化地处福建内陆,交通不便,海产品和盐等日常用品比较难以运到德化地区销售。所以,德化人只能经常将瓷器运到福州、泉州、厦门等沿海地区换取盐等。同样也有一些沿海的人将海产品运到德化销售,再购买瓷器到沿海销售的情况。
德化位于福建内陆山区,瓷土资源丰富且质量优良,为德化瓷器的生产提供了基本保证。凭借高超的制瓷技艺,精美无比的德化瓷器在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明朝是德化瓷器技艺风格发展到独具一格的时期,德化瓷器在国际市场上获得了“中国白”“奶油白”“世界白瓷看中国,中国白瓷看德化”等美誉。德化瓷器销售到世界各地后,受到了当地人的热烈欢迎。明朝的德化瓷器大量远销海外。德化瓷器大量通过大樟溪等闽江支流运到位于闽江入海口的福州,然后出口到东南亚、日本、欧洲等地。大量德化瓷器从福州出口,也进一步促进了德化瓷器在福州本地的销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