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文化意识在小学英语课堂中的渗透

2022-03-07 05:48:25☉崔
小学生 2022年34期
关键词:跨文化词汇意识

☉崔 婷

近年来,世界各国交流日益密切,文化传播越来越广泛,对于现代人的跨文化意识也产生了极大的效应。这就需要学校、老师高度重视学生跨文化意识的培养,积极探寻在日常教育教学活动中渗透跨文化意识的方法与途径。新课改之后,英语作为一门重要的语言课程,承担着对学生进行跨文化意识培养的主要作用。老师利用小学阶段学生思想意识形成的奠基时期,在英语课程中挖掘有价值的素材资源,设计灵活多样的学习形式,加强对学生进行多元文化信息的渗透,丰富学生的文化知识信息,促使学生主动了解不同的文化,引导学生形成正确对待不同民族文化的态度,不断提升学生的综合文化素养。

一、通过拓展词汇知识,补充英语文化

词汇作为语言发展的根本,通常都被打上时代的烙印,成为历史与文化的载体,也是学生学好英语的重要前提。同时,由于词汇需要学生进行不断积累、联系,因而,词汇对于学生英语文化知识结构的建立与完善,具有重要的补充和链接作用[1]。因此,将词汇作为英语基础进行不断“打磨”和拓展,是学生了解英语文化的必要途径,更会对学生的英语学习生涯产生深远影响。在小学英语教学过程中,老师根据具体的词汇学习内容,深入挖掘词汇包含的文化信息,引导学生了解更多英语知识的同时,使其受到多元文化的熏陶;让学生可以获得丰富的文化知识,拓展学生的文化视野,使学生受到浓厚文化氛围的感染,达到提升学生文化素养、形成跨文化意识的目的,助力学生英语学习,也为学生未来发展奠定基础。

例如,在学习译林版英语5A Unit 3《Our animal friends》时,针对这一单元中有关身体部位的单词,教师可以借此帮助学生联系中华传统文化中的成语、俗语等,引导学生进行适当的拓展,促进学生在中英互译中发现其不同的表达,从而加深学生对中外文化差异性的理解。例如,讲解“arm”这个单词时,教师首先引导学生从理解含义开始。老师问:“What is the meaning of the word arm?”学生们快速地回答:“手臂。”老师接着说:“Well done.Look at this sentence:There is no escape from the long arm of the law.”老师引导学生看句子中的“the arm of the law”这个短语,引导学生猜测句子意思。学生联系汉语知识,进行了大胆的猜测:“法律的手臂。”在学生理解了句子意思“法网恢恢,疏而不漏”后,引导学生认识到英语中有大量俚语,如:“It’s raining the cats and the dogs.”“Don’t get high hat.”丰富学生的文化认知。

以英语词汇的学习为载体,通过词汇相关的文化背景信息的深入挖掘,不仅可以拓展学生的词汇知识,增强学生英语学习的趣味,而且能够拓展学生的英语知识面。老师通过对词汇的深度解析,使学生接触更多的英语文化,拓展文化知识。

二、通过深挖文本主题,引入英语文化

英语语篇文本虽然内容含义较为简单,其中却也包含着丰富的文化信息。因而,只要教师找准角度,进行深度挖掘,教材也能成为对学生进行跨文化意识教育的有益素材[2]。学生通过阅读理解英语文本,可以受到文化氛围的感染,从而激发潜意识里的跨文化意识,教师再以合适的方式进行助推,便能让学生实现对跨文化意识的巩固。因此,老师便可依托英语教材中丰富多样的对话和阅读材料,带领学生开展语篇主题的探讨,促使学生深入了解文本背后的文化思想,体会优秀的文化理念,开阔学生的英语文化视野,在促进学生英语思维发展的同时,也让学生感受英语文化的博大精深,不断增强学生的跨文化意识,提升学生的英语文化素养。

例如,在学习译林版英语5A Unit 5《What do they do》时,组织学生围绕本单元的主题“询问他人职业”进行口语交流,并在交流过程中,掌握各项工作内容的简单表达。在学生进行口语交流之前,老师可结合单元主题,首先以话题引入,对学生进行英语文化的提前渗透。老师说:“Different countries have different cultural customs.”“When you meet foreigners,you should know their cultural customs.”教师为学生的阅读做出直接的语言引导,并提出一些阅读要求,学生按照老师的要求,独立学习英语材料。而后,在学生自主阅读活动结束后,教师继续提问:“What did you learn from this material?”学生便将自主学习中的收获进行互相分享。例如有的学生便提到:“We should not ask the information about personal privacy.”学生在课堂交流时,明确了在交际中应当有意避开隐私问题的注意点,并将中西文化中对于“隐私”的交流程度进行对比,从而增强自身的跨文化意识。

教师要借助英语教材中各种各样的英语文本,选择学生感兴趣的内容,作为渗透英语文化的切入点,为学生创造领略英语文化魅力的机会,让学生获得丰富的文化思想的认知。老师在对文本解读时,应恰当引入背景,增加学生的文化知识。

三、通过呈现直观素材,渗透英语文化

直观的视频影像资源,往往包含着大量的英语文化,体现了英语文化的精髓。学生通过观看通俗易懂的资源,可以耳濡目染地受到英语文化的影响,在获取文化知识的同时,也增强自身的文化底蕴,促使跨文化意识的自发形成[3]。根据教材内容、围绕单元教学目标,老师精心选用信息量大、形式直观的学习素材,组织学生进行观察、观看,引领学生主动发现其中包含的文化思想,让学生受到优秀文化的影响,形成兼收并蓄的态度和跨文化意识,养成正确的思想观念。

例如,在学习译林版英语5A Unit 8《At Christmas》时,对于“圣诞节”这个西方传统节日,学生是较为熟悉的,因此,教师所需做的,便是在学生所参与过的“圣诞节”活动的基础上进行拓展。首先,教师可引入话题,询问学生是否过过“圣诞节”,怎么过的。学生经过热烈的讨论之后,老师再引导学生通过视频形式,观看西方庆祝圣诞节的场景,让学生进行直观的比较。“Watch this video and then share what you learned from it.”看完视频后,有的学生提出,西方人会在圣诞节吃烤鸡来庆祝节日。老师肯定学生观看视频之后的分享,然后向学生强调:“圣诞节对西方人来说,是如同我们国家春节一般的存在,它们都代表着不同的文化。”学生通过生动真实的视频,了解了圣诞节文化习俗,形成了跨文化意识。

通过便捷的教学媒介,呈现直观易懂的英语素材,营造浓厚的文化氛围,让学生可以直接感受英语文化,加强对英语文化的学习。老师结合英语课堂教学的需要,借助多种平台选择,灵活呈现形象素材,强化学生的文化认知。

四、通过创设活动情境,感知英语文化

学生作为学习英语知识、丰富多元民族文化的载体,真实且深刻地感知文化是增强学生跨文化意识的有效形式。而形式多样的课堂学习活动可以为学生搭建平台,使学生走进英语文化,获得大量的文化认知和独特的文化体验,从而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念体系。教师从小学英语的学习内容出发,借助形象资源营造活动氛围,激活学生参与英语活动的主观意愿,促使学生积极投入,按照要求完成各类英语学习活动,在亲身参与中体验悠久的英语文化,提升自身文化内涵。

例如,在学习译林版英语5A Unit 6《My e-friend》时,联系这一单元“网络朋友”的主题,教师不仅可以了解学生的网络生活,还可激发学生对于自身运用网络的经历的分享,实现对学生感兴趣话题的建立。对此,老师可组织学生利用网络平台进行交流,以“实际操作”,实现学生对于文本内容以及情感的代入,从而对网络交流所展现出的英语文化进行更为深入的了解。老师问:“Do you have e-friends?”大部分学生回答有网友。老师继续提问:“Do you have foreign e-friends?”要求学生通过交流去了解更多的国外交友文化。接下来,学生便利用网络平台与网友进行交流,分享英语文化信息。一个网友说:“In English,dog have different symbolic meanings.”学生问:“Oh,sounds interesting.Can you give us some examples?”网友回答道:“You are a lucky dog.”“Every dog has his day.”学生在与他人的交流中能够直接感知英语文化,增强了跨文化意识。

利用适合的英语学习资源,创设学习活动的有利情境,一方面可以增强课堂学习与现实生活的联系,另一方面能够加大英语文化对学生的影响力度。老师应运用多种多样的资源和形式,辅助学生开展学习活动,可对学生进行多元文化渗透。

五、通过共享信息资源,传播英语文化

跨文化意识是构成当代学生核心素养的重要组织内容。培养跨文化意识的最终目的在于促进多种文化的交流与传播。因此,在当前信息时代,文化信息的交流日益频繁,相互影响不断加深,这也为传播各个民族优秀的文化提供了极大便利。老师在认识英语文化的基础上,利用先进的信息技术平台,引导学生围绕着文化思想开展交流,促使学生顺利完成信息交换和资源共享,培养学生优秀的信息素养,使学生构建正确的文化思想价值体系,自觉传播优秀的英语文化,奠定核心素养的基础。

例如,在学习译林版英语5A Unit 4《Hobbies》时,对于各种各样的业余爱好,老师可首先引导学生了解我们自己的基本爱好,再促进学生与西方进行对比,使学生发现中西方人们的业余生活存在很大差异,从而加强学生对于中西文化差异的积极探索。老师说:“A side water and soil raises a side people.”“Do you know some foreigner’s hobbies?”学生对于西方人的生活有了一些了解,在老师的引导下进行分享。有的学生说:“There is some differences is daily living habits between China and the West.”老师说:“Give us some examples about hobbies.”有的学生说:“Westerner like coffee,Chinese like tea.”学生在分享中了解了更多的英语文化。

依托多种多样的信息资源进行交流活动,可实现文化思想的碰撞,促进学生形成深厚的文化内涵,学会正确对待不同的民族文化,汲取精华,摒弃糟粕,完善自身民族传统文化的价值体系。老师借助英语课堂交流,促进文化思想传播,增强了跨文化意识。

总而言之,跨文化意识对于当代小学生核心素养的形成具有重要的奠基作用。通过行之有效的方式,对学生进行跨文化意识的培养,已经成为当前英语教学的重要任务。老师作为小学生英语教育的实施者,需要从思想上充分认识从小学开始进行跨文化意识培养的重要意义,自觉地探寻增强学生跨文化意识的有效方式。教师要通过对英语教材内容的深入解读,为学生提供接触英语文化的素材和机会,引导学生了解更多的语言文化信息,可促使学生受到多元文化的熏陶和感染,加快学生跨文化意识的形成,为学生的英语学习带来积极的影响,训练学生的英语思维,发展学生综合能力。

猜你喜欢
跨文化词汇意识
人的意识可以“上传”吗?
本刊可直接用缩写的常用词汇
一些常用词汇可直接用缩写
山东医药(2020年34期)2020-12-09 01:22:24
超越文明冲突论:跨文化视野的理论意义
本刊可直接用缩写的常用词汇
增强“四个意识”发挥“四大作用”
人大建设(2018年2期)2018-04-18 12:16:53
意识不会死
奥秘(2017年11期)2017-07-05 02:13:08
石黑一雄:跨文化的写作
艺术评论(2017年12期)2017-03-25 13:47:38
强化五个意识 坚持五个履职
人大建设(2017年9期)2017-02-03 02:53:39
跨文化情景下商务英语翻译的应对
现代企业(2015年1期)2015-02-28 18:44: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