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可供性视角下的儿童友好型住区公园优化策略研究
——以合肥市望湖公园为例

2022-03-07 14:27苏剑鸣合肥工业大学建筑与艺术学院
建筑与文化 2022年2期
关键词:住区公园空间

文/苏剑鸣 合肥工业大学建筑与艺术学院 教 授

张勖媛 安徽交通职业技术学院(通讯作者)

引言

随着增量规划转变为存量规划的发展进程,我国城市居住区建设逐渐将重点转向关注不同社会群体对城市以及居住环境的品质需求,特别是儿童群体的需求和心声。“十四五”规划中明确开展儿童友好城市示范,提出了公共空间适儿化改造和完善儿童公共服务设施等措施作为儿童友好型城市建设的落脚点。在提供儿童友好的可通达外部空间和绿地空间的城市住区公园中,儿童成长环境可突破家庭私人空间的局限,与城市住区建立联系,进行社交及聚会,从而在城市生活中获益进而参与公民平等决策。在儿童友好型城市建设的背景下,住区公园建设的实践探索需要结合理论研究和实证分析的科学关怀,一方面为住区公园提供具体儿童友好型改善依据;一方面引出对城市住区 “人与环境”良性互动的发展探讨,以点带面助力宜居健康的儿童友好型住区建设。

住区公园是指居住区内集中布置的层次较为丰富的绿地系统,主要为居民提供休闲和体育运动场所[1]。作为城市规划发展的微观视角,住区公园的合理规划设计,不仅可以确保儿童享有玩耍的场所,同时也可以作为社会、经济和文化活动的场所。住区公园具有物质形态及非物质形态两大类构成要素,物质要素包括自然要素、人工要素、空间要素等,非物质要素包括社区要素、文化要素和心理要素。在既往的儿童友好住区外部环境研究[2,3]中,主要侧重于空间和儿童两个方面,空间方面多侧重通过提升可达性、安全性、舒适性、多功能性方面的营造方法进行准则性建议,儿童活动方面多通过调查儿童户外活动的移动轨迹、分布规律和心理需求,研究户外活动与外部空间的关系。结合皮亚杰和维果斯基的儿童认知发展理论①②,儿童的认知发展是文化、环境、交往和个人四者合力的结果,住区公园内的儿童活动与儿童健康成长以及认知发展之间的关系紧密相连,为厘清儿童与环境的互动关系,环境可供性③理论为全面客观地研究人境交互问题提供了另一种研究视角。

1 关于住区公园的环境可供性

1.1 环境可供性应用于空间设计的理论研究

20 世纪70 年代美国心理学家詹姆斯·J·吉布森(James J.Gibson)提出了可供性(Affordance)概念,表达生态心理学语境中的一种连接物理环境与人类行为的沟通媒介,强调环境对人类行为活动的承载能力[4]。根据吉布森的定义,以人为主体的可供性用于说明人在环境中能够产生哪些行为,这种可能性包含了环境与人两个本体方面,揭示环境可以提供给人类的利用途径,表明人类在环境中的行为发生可能,对研究人类和环境之间的协调和互动具有重要意义。环境可供性由环境提供给使用者的元素产生,环境元素的部分可供性通过人的直接行为被感知,而可供性的察觉需要社会背景的支撑,不同人类对环境的可供性感知亦有所不同,因此可供性的实践意义便与环境的可读性以及人类社会的文化维度息息相关。据此,心理学家哈里·赫夫特(Harry Heft)将可供性划分为“潜在可供性”及“实现可供性”[5],用以区分能被察觉并使用的可供性以及被忽略的可供性。

可供性理论在环境设计领域的意义在于创造可高度识别的环境方案,以承载更多的行为可能。芬兰规划师马尔凯塔·屈泰根据人境交互实证分析,进一步分析可供性的实现化,将实现可供性细分为不同的层次:感知可供性(Percieved Affordance)、使用可供性(Used Affordance)和塑造可供性(Shaped Affordance)[6],描述人与环境相互作用的特征和程度。以儿童在户外环境中的游戏行为为例,儿童在游戏行为中通过环境可读性实现了感知环境中的元素,进而根据环境元素的感知可供性而对环境元素进行使用,在使用过程(游戏)中还可能产生对环境的重新塑造,以及发生新的行为,即为“潜在可供性”转化为“实现可供性”的过程。这一系列的过程,即为可供性的实现化。建成环境的可感知性(可供性的转化)是为设计者的规划意图(设计可供性)是否能够被完整体现(实现可供性)的评价标准之一。

1.2 住区公园的环境可供性分类

住区公园在设计之初,便蕴含了设计者在空间设计中的语言,设计可供性即人与空间和时间的联系可能。住区公园中包含了景观资源、配套设施、空间结构、社会环境和历史文脉,客观形态上包含了设计者设计的集中绿地、小游园、宅旁绿地、健身活动场地、道路及道路绿地、铺装广场、环境小品、儿童游戏场地、水景以及地形塑造等特点区域[7],提供的主客观可供性为住区居民提供了一定意义上的行为和功能指示性。根据上文中可供性的理论发展,实现可供性A 可分为感知可供性(Percieved Affordance)、使用可供性(Used Affordance)和塑造可供性(Shaped Affordance),并可以根据客观的生理感知与主观的心理感受进行进一步细分。根据住区公园的构成要素及实际使用情况可表示为:

(1)Afu为功能可供性(Function Affordance),设计之初具有的被使用的价值特性;

(2)Ase为五感可供性(Sense Affordance),包括生理直接感觉的视觉、触觉、嗅觉、听觉、动觉等;

(3)Aem为情感可供性(Emotion Affordance),为使用者提供一种情感体验价值;

(4)Ana为叙事可供性(Narration Affordance),内置时间线,具有可供使用者复述的动态连续性逻辑特征;

(5)Ain为创造可供性(Invention Affordance),通过主客体之间的作用,实现潜在可供性的转化。

其中功能可供性与五感可供性偏向于客观可供性,属于使用可供性;情感可供性与叙事可供性偏向于主观可供性,属于需要再加工的感知可供性;创造可供性则需要主客观相结合产生(图1)。

图1 可供性分类(图片来源:作者自绘)

结合实证设计与研究可以有效理解和实现可供性概念的实践意义,鉴于儿童是生态心理学范畴的可供性理论研究普遍关注的研究主体,以及住区公园发展也面临着城市建设密度不断增高、公共空间日益压缩等诸多困境,可进一步探究遵循可供性机制的设计方法论,探讨儿童可供性视角在住区公园设计中的实际应用。

2 基于环境可供性理论的住区公园与儿童活动调查

2.1 案例选择

选取合肥市望湖城住区的中心公园——望湖公园作为调查区域。望湖城住区位于合肥市包河区,住区建设强度较为均衡,住区外部空间以中心公园为统领,塑造了层次分明的住区外部景观空间(图2)。居住小区环绕望湖公园,公园内景观资源丰富,周边分布幼儿园、小学、社区图书馆等配套公共服务设施,儿童分布较为集中。望湖公园空间组织划分明确,功能设施完善,游憩活动设置丰富,散步路径完整,可供性类目丰富,能容纳周边住区一定规模的居民外部空间活动需求,有利于研究的开展。

图2 望湖城住区平面示意图(图片来源:作者自绘)

2.2 调查内容与方法

调研在客观层面采用实地踏勘和行为观察的方法进行数据收集,统计儿童活动的时间和空间位置,了解儿童对望湖公园的使用情况以及对儿童活动内容作出评价。主观层面采用访谈的方式进行,同时通过访谈的方法了解儿童对外部空间的感受情况以及在活动中体现的认知发展能力,从而通过主客观结合的途径明确外部环境对儿童活动的实现可供性。基于前文对可供性的分类,通过公园踏勘、行为观察以及儿童访谈三种调查方式对功能可供性、五感可供性、情感可供性、叙事可供性和塑造可供性进行了调研和梳理(表1)。

表1 可供性理论建构的调研内容(表格来源:作者自绘)

3 调查分析:住区公园对儿童户外活动的可供性转化

3.1 望湖公园的设计可供性

望湖公园设计包含了静态活动区域、动态活动区域以及散步环道。静态活动区域包括水景、环境小品、集中绿地等,动态区域包括硬质铺地、地形塑造、健身场地、小游园等,还形成了一定长度和回游性的环形散步步道。设计者在住区公园中设计了景观绿地(住区公园、小游园、组团绿地等)、活动场地(广场、运动场等通用及专项活动场地)以及环境设施(道路、服务设施等)等特点区域,其中又包含了草坪、树木、绿篱、水池、沙坑、游乐设施、步道、土丘、硬质铺地、露天舞台、小型球场、休憩设施、景观小品、健身器械等设计要素,为住区环境提供了一定意义上的行为和功能指示性。

(1)从五感可供性来说,水面及倒影提供了融入自然的视觉可供性,绿地景观中的动物鸣叫开启了听觉可供性的通道;

(2)就功能可供性而言,整体环境具有一定的休闲启示性,环境小品具有引导人观赏或者进入休憩行为的指示可供性,环状的散步步道具有一定的循环长度,在步移景异的同时具有健步走行为的指示性,步道中设置一定的捷径,指引不同需求的散步者选择可供性;

(3)就叙事可供性而言,望湖公园位于住区中心,具有一定的向心性和凝聚力,关注人与空间的自然交互成为其设计主题,从住区各个方向进入公园的入口开始,到离开公园回到组团居住环境,具有事件发生的连续性,营造了一个动静结合的舒缓的情境空间;

(4)水景与绿化景观相得益彰形成了一个相互吻合的形态可供性,激发了使用者尤其是儿童对于环境的关注,打开其情绪感应的大门,成为其提供情感可供性的可能路径。

3.2 望湖公园的实现可供性

3.2.1 功能可供性

通过行为观察得知,儿童在住区公园内的户外活动包含认知探索类活动、体能竞技类活动、角色扮演类活动、创造构造类活动、散步休憩类活动等。在自然景观条件较好的望湖公园中,自然类认知探索活动占34.6%,是最受儿童欢迎的户外活动,儿童进行简单的填挖沙土、植物采摘、涉水钓鱼等活动,是主观能动性较强的探索自然活动;此外在景观条件较为丰富的广场、步道等区域,有20.2%的儿童选择独自或者在家长的带领下进行散步休憩活动。在公园内还有18.9%的儿童选择角色扮演类游戏,因其社交性和想象性特征符合儿童的认知发展需要,只要有合适的多样性及复杂性场地,儿童就会自行开展此项社交性活动。儿童平均每10~15 分钟会更换一种活动类型,提供丰富元素的活动场地类型对儿童的活动类型选择极其重要,有助于儿童进行群体交往,促进儿童健康成长。

根据住区儿童的行为活动,可以将设计可供性实体化为功能,功能可供性通过儿童的身体尺度和具身认知以及同环境的关联进行实质转化。儿童倾向于选择适宜其身体活动尺度的环境活动,儿童通过身体尺度测量确定动作范畴,在50米左右长度的硬质铺地上奔跑、跳跃,在地形塑造高差的平台或雕塑上攀爬,在足以遮蔽身体的花坛和小品附近捉迷藏等。设计可供性在儿童的能力范围内,将儿童和环境最大程度地粘结,功能可供性因其与环境的吻合性和启示性而被发现和使用。

3.2.2 五感可供性

五感可供性在视觉上强调的是儿童对于细节和可视范围内的关注,触觉包含了自然界物体的感受以及铺装材质和器械感受;嗅觉为场地的沙土、水景、植物等的味道;听觉为设计听觉和自然声环境;动觉即儿童在运动时的身体感觉。对儿童访谈中发现丰富的自然环境较之人工环境更为儿童所喜爱,方便、安全、舒适、有趣四个特征成为儿童对于住区外部环境的主要评价基准。儿童的五感可以关注到环境中的各种细节特征,观察到植物四季变幻的颜色,以及花朵形态的不同,感受冬雪与雨滴声的不同,听见不同种类的鸟鸣,以及闻见不同植物散发的气味。但在访谈中发现,儿童对于触觉的描述过于简少,可能与在户外活动中的实践不被鼓励与支持相关,触觉对于住区公园参与性设计的重要性值得进一步关注。

行为观察中发现儿童的观察探索类活动大量发生在水池周边,而较少发生在与水池同为自然造景的绿地附近,这一点并不完全符合儿童对于自然环境的偏好特征,因此在访谈中向儿童询问了偏好望湖公园浅水湾的原因。浅水区的可视可触摸,为儿童提供了水面清风拂来的动觉、波光粼粼的视觉,在儿童可以方便接近水面的驳岸边,可以获得拨动水面的清凉触觉,以及儿童嬉水声、打水漂的声音,这几个方面的多种知觉共同完成了水面对于儿童的感知可供性。浅水湾的环境体验是多种知觉体验的逻辑乘,风吹过水面带来的动觉可以加强水面倒影婆娑的视觉体验,动觉的弱刺激可提高水面视觉的感受性和良好连续性,水面视觉上的可接近性又通过触觉和听觉进一步加强,因此多种感官共同作用得到了水景的最大五感可供性。

3.2.3 叙事可供性

儿童对于身边环境的关注,往往比成年人更为敏锐和易扰动,访谈中八成儿童对住区外部空间中的绿化景观的变化较为关注。孩子们会关注到秋天掉落的树叶和冬天结冰的水池,以及绿化景观发生的变化,并且儿童对于住区外部环境的整洁有着较高要求,对于住区内的环境改造和活动区域的变化有着明显感受。访谈中我们发现,儿童对于细节的关注更甚,比如对垃圾桶的样式、汀步的行走难易、区域标识的绘制、场地高差材质的区别都有一定的认知和记忆,这一细致的关注视角,可以有效利用场地的设计可供性。

儿童对于环境的认知可以通过基于既往经验编排后呈现故事性,即环境提供的叙事可供性。在良好的环境设计中,叙事可供性应该具有主题性、情境性和连续性,比如住区公园设计中的“聚焦”,即所呈现出来的空间、时间、节奏等成分与视觉可供性之间的关系,一些事物组合的群体效应被感知到,形成一种故事发展的节奏动态,我们称之为具有叙事可供性的环境设计。视觉元素与儿童的想象力共同构成了户外活动中看到的一个个美好故事,因此住区环境设计的省略、停留、流动和减缓等节奏性的设计,以及低成本留白的自然设计,都有可能为儿童活动提供更多的故事性和发展可能。

3.2.4 情感可供性

情感可供性是指环境为儿童提供的情感体验价值,环境设计在一定程度上可以为儿童提供一个情感和情绪表达的通道。可供性相互影响,相互嵌套,情感可供性离不开功能和五感可供性而单独存在。例如听觉可供性与情感可供性存在着千丝万缕的关系,访谈中不少儿童提到喜爱的户外环境中提到了鸟鸣和蛙鸣声,声音可以成为视觉探索的引导,唤起有关特定地点的联想记忆。声音具有地域性特点,因时因文化场景而异,并且听觉有加强环境情感可供性的作用,为儿童提供了充分的“在场感”,住区公园的声景设计成为可供性设计的重要部分之一。

表2 住区公园空间问题发展导向(表格来源:作者自绘)

通过调研数据统计得出,参加户外活动的儿童群体数量均值为2.66,单体活动往往能够发展为2~3 个儿童进行交流,共同完成游戏活动,从而提升游戏活跃程度和情感价值。而对于希望在活动空间开展怎样的活动这一问题中,大部分的儿童希望在活动空间开展体育运动类活动以及需要有趣的空间,儿童具有奔跑、攀爬、捕捉等本能需求,喜爱在适度范围内冒险,喜爱感受重力和速度,乐于在外部空间中可促进合作的场地玩耍,如何利用住区外部空间对区域进行有效规整和利用,达到儿童的运动需求,可以让儿童与空间发生更为高效和有利的促进关系,从而带来正面的情感可供性。

3.2.5 创造可供性

值得注意的是,在行为观察中发现有部分儿童可以利用场地优势进行创造性的游戏活动,比如利用石材砖块进行搭砌领地、利用锥形坡面进行滑梯游戏等。因为儿童的活动内容具有不确定性和随机性,可能发生在各种地形和环境中,除了专门的儿童活动场地外,住区公园因其多样性和可变性也激发了儿童活动的创造力和社交力。但是创造性活动发生频率较低,场地的可塑造要素需要进一步梳理和加强。

儿童可以很好地察觉并区分地形塑造的区别,调查表明,在地形塑造的设计区域,儿童的创意性行为和社交性游戏发生频率更高,这一观察结论符合儿童的行为习惯以及喜爱偏好,为儿童提供充满细节的地面变化环境,以及从平整、平缓到较大坡度的丰富地貌设置,是环境潜在可供性转变为创造可供性的有利途径之一。

4 儿童友好型住区公园的优化设计策略

通过调研分析,住区公园中存在使用可供性、感知可供性缺失、空间结构较为单一等现象,具体表现在儿童的空间话语权受限、外部空间的不可再生以及外部空间的特质缺失等问题上。基于可供性理论的空间设计方法论,住区公园设计要遵循儿童身体尺度、提升儿童具身认知、关注环境的多重尺度。不仅需要配置完善的游憩活动设施,更需要通过提高交通可达性、空间开放可操作、营造自然演进空间、创造群体使用场景等一系列措施保障儿童户外活动空间,创造有利于儿童健康成长的友好型空间环境。

4.1 复合的交通可达方式——向心性布局和内部环道

住区公园作为居住区中重要的集中公共绿地,服务半径为800~1000 米,其可达性与被使用程度具有明显相关性。根据调研,临近居住区的住区公园区域的被使用水平和被使用次数较高,因此为了区域居民使用公园的频率均等,住区公园通常以中心公园设计为佳。从儿童友好的角度而言,中心公园能够使住区范围内的儿童能够均衡的通过低碳出行方式,到达一个内聚性、安全感较强的集中大范围活动场地。从步道设置上考虑,环状道路比尽端式道路更便于居民进行步行、慢跑等运动,提升对空间的认知水平。同时公园应设计与出入口便捷联系可轻易到达的骑行和跑步环道,方便儿童以至成人进行足够时间的体育锻炼。

4.2 空间的容纳程度——开放场地和功能复合

当儿童需要在公园内活动较长时间的时候,空间对儿童活动人数和行为数量的容纳能力与其开放性和可操作性呈正比关系。在对儿童活动的观察中发现,在1~2 小时的游戏时间内,儿童会在住区公园内进行3~4 种游戏活动,因此公园内开放的可操作性空间对于儿童的发展尤其重要,例如可进行涉水和垂钓的水面、面积适宜踢球和赛跑的绿茵地、安全干净的沙地、开阔的放风筝空间等。此外需要特别关注到老年人对住区公园的高度使用频率,步道便捷性、无障碍设计、休憩平台等,同时考虑老年人和儿童的活动感受进行设计,可以有效满足两种人群的活动需求,同时增近双方活动的相互关联,老年人在住区公园的活动可以为儿童活动提供“街道眼”看护。

4.3 自然环境的塑造——生态演进和人工干预

调研表明,住区公园中发生频率最高的儿童活动是自然环境中的观察探索类活动,因此除了在景观设计上对于儿童的尺度和心理的关注之外,可以在住区公园中为这项儿童活动建立专门的儿童自然科普区域。自然景观多样性的设计在儿童的视觉观感中所占比例越大,构成越丰富,儿童的观察探索性活动则越丰富。住区公园的功能性则强调了自然环境需要结合休憩和活动设施进行设计,休憩环境附近种植大型落叶乔木,可以有效起到夏季遮阳蔽雨和冬季日照的功能;而活动设施周边设置无毒的低矮灌木,则可以对活动设施场地进行有效自然围护,同时可为儿童提供触觉和嗅觉的植物感受,选择四季变化以及可开花结果类的灌木可提升儿童对自然环境的探索可能,增强活动设施场地的趣味性。

4.4 不同群体使用者场景——适应年龄分层的配套设施

儿童喜爱进行群体活动,家长参与的亲子活动也有益于儿童的情感发展和心理健康,住区公园应确保足够的空间进行群体性游戏以及亲子游戏。在保障群体使用的空间面积和数量之外,根据儿童使用空间的特性进行不同年龄群体场景设计:

(1)3 岁以下儿童需要的是日照和看护者近距离陪伴的社交活动,因此使用场地周围需要有便于更换尿布的桌台及看护休憩的座椅;

(2)3~6 岁儿童活动量较大,游戏伙伴基本为同龄人,家长可进行远距离看护,需要设计阴凉的看护处以及休憩区域;

(3)6 岁以上儿童除了和同龄人之外也可以与成年人建立基础的游戏关系,这一游戏群体需要群聚性休憩场地以及共同运动的场所,并且需要配置场地周围的盥洗和休憩设施。

结语

本文通过对可供性理论和案例的分析,将外部空间与儿童主体连接起来,对住区外部空间进行了可供性类目区分,分为功能可供性、五感可供性、情感可供性、叙事可供性和创造可供性。利用可供性的类别分析以望湖公园为例对住区公园进行了一定程度的要素梳理和儿童行为研究,针对存在的问题,对住区外部空间提出具体的改善策略,探索促进与儿童协同共享、激发儿童创造力与发展能力的儿童友好型住区公园再生方式。但对于潜在可供性如何能够尽可能转化为正面可供性的具体方法仍然需要进一步深入研究。

注释:

①皮亚杰认知发展理论将认知发展的三个阶段总结为同化、顺应和平衡,儿童的认知发展就是这种对外界环境的认知和适应的智慧发展过程。

②维果斯基认知发展理论从社会文化历史的角度补充了人类认知发展的研究,其认识到认知和发展的能力是在人类种系进化、使用工具和社会及其他环境的影响中日趋完善的。

③环境可供性概念(affordance)自1979年由詹姆斯·J·吉布森(James J.Gibson)在其专著《视觉感知的生态学方法》(The ecological approach to visual perception)一书中提出,表达生态心理学范畴中的一种物理环境支撑人类行为可能的能力。

猜你喜欢
住区公园空间
我家门前的小公园
空间是什么?
创享空间
在公园里玩
基于CPTED视角下的住区场地空间安全性研究
窑居建筑的可持续发展之路浅析
一见如故
QQ空间那点事
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