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马美玲 苏州大学金螳螂建筑学院 硕士研究生
吴永发 苏州大学金螳螂建筑学院 博士生导师 院 长 教 授(通讯作者)
黄天雷 苏州大学金螳螂建筑学院 硕士研究生
贾 汉 苏州大学金螳螂建筑学院 硕士研究生
甪直古镇位于苏州市吴中区,拥有两千五百多年的悠久历史,在2003 年被评为首批中国历史文化名镇。甪直古镇早先因镇西有甫里塘获名“甫里”,后又因镇东的直港支流众多,水系形如汉字“甪”,因而更名为“甪直”[1]。古镇内水系纵横,水上交通便捷,桥梁、水巷、码头等众多,现存四十多座古桥以及两百多个缆船石[2]。古镇中民居建筑依河生长,水系孕育出“河街并行、桥梁纵横”的空间布局。河网不仅承担着交通运输的功能,还满足了居民的日常生活需求,更是古镇景观风貌中的核心要素。
为了保存小桥流水的水乡风貌,甪直古镇采用旅游开发的方式对古镇空间进行保护。作为古镇地域文化与特色的代表性空间原型,滨水空间曾是古镇居民主要的生活与交往场所,经过旅游开发后,它又成为游客游览观光与休憩的场所。从某种意义上说,古镇的滨水空间得以保存离不开空间形态与空间主体行为模式之间的动态联系[3]。
古镇的滨水空间是从滨水建筑界面至水域之间形成的滨水场所,包括了建筑、街巷、岸线、生活空间与活动空间以及人类行为等[4]。它由不同层次的物质空间要素以及非物质空间要素组合而成,其空间形态就是空间要素互相协调形成的整体空间形状和神态,成就了甪直古镇的文化底蕴[5]。
由于河网水系的存在,古镇的滨河空间呈现出线性的空间肌理,局部由于桥梁、广场、水埠头等实体要素的存在,打断了滨水街巷的连续性,形成动态变化的滨水空间。滨水空间按使用性质可分为公共、半公共和私密三大类,有民居宅前屋后的私人滨水空间,亦有桥头的滨水公共空间。根据其承载功能的不同,又可大致分为居住休憩型以及商业旅游型滨水空间。此外还有学者从宏观上按照河街空间的基本组织关系将其分为河-街-房、河-房-街-房以及河-街-房-街-房三大类[6]。
根据古镇水系特征,选取甪直古镇历史文化街区范围作为调研取样区域,从中选取有特色的滨河空间节点进行详细调研。这些节点空间是主体丰富行为的载体,通过对滨河空间各节点的空间结构的研究和环境要素的调研,可以较为客观地了解节点使用现状。由于古镇中既有商业区,亦有居民区,因而在选取调研节点时,涵盖了居住休憩型、商业旅游型等不同类型的空间,并且基本涵盖了古镇历史街区内各个主要河道,能够较为全面地反映出古镇内各类滨水空间形态特征及其使用现状(图1)。
图1 滨水空间调研选点图(图片来源:底图来源于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
本研究通过描绘甪直古镇地图、现场调研、行为观察等步骤,选取了古镇历史文化街区中7个不同类型的滨河空间节点作为调研的样本,记录其空间要素、空间形态以及空间行为类型。利用行为注记法,将具体行为转化为行为符号,记录主体行为在空间中的分布情况,从而探索行为与空间的互动规律,更好地满足使用者的实际需要。调研步骤如下:
(1)预调研:于2021 年3 月13 日13 ∶00—16 ∶00 期间初步了解甪直古镇滨水空间的整体特征,选取行为较为丰富的节点空间,并选择游客与居民进行随机访谈。
(2)正式调研:2021 年 3 月 25 日(周四,晴)和2021 年 3 月28 日(周日,晴)两天中的13 ∶00—17 ∶00 时间段进行调查,在每个节点空间停留10 分钟,通过肉眼观察并借助相机等工具,于滨水空间节点的各个角点采集图像资料,记录行为主体的行为分布;实地拍摄、测量滨水空间尺度、记录空间要素;访谈了解居民的日常行为。
(3)解读分析。根据记录的空间形态与行为特征解读二者关联性。
调研发现,滨水空间行为整体呈现出流动性的特征,局部因空间节点的放大承载了多重空间行为。活动类型较为丰富的节点通常具有以下几个特征:构成要素较为丰富;空间尺度较为适宜;空间层次感较强;边界空间吸引力强(图2)。
图2 滨水空间行为分布图(图片来源:作者自绘)
空间形态对于人类活动不能起决定性的作用,但是对于空间行为有一定的引导与限制性。对古镇滨水空间形态以及行为两个要素进行研究,可以了解古镇滨水物质空间的品质及其对主体行为的影响。在古镇中由于商业与居住并存,因而行为主体具有多元化的特征。首先就是古镇中原住民,根据观察与访谈得知,古镇中的原住民以老人与儿童为主,目前在古镇中居住或经营小摊店铺等,日常对于滨水空间使用较多;其次是常年不断的游客群体,多为古镇的参观者,活动多样但存在一定的规律性;此外还有古镇的工作人员主要是维护古镇的正常运作。根据《交往与空间》中对人类行为的分类,将古镇滨水空间的主体行为分为必要性行为、自发性行为以及社会性行为(表1)[7]。
表1 甪直古镇滨水空间行为类型(表格来源:作者自绘自摄)
滨水空间要素以不同的形态存在于空间中,以点、线、面的形式相互交织,共同构成了滨河空间意向。由于甪直古镇的“小桥、流水、幽居、窄巷、灰瓦、白墙”等要素区别于其他城市的地域空间要素,并且作为地域文化符号代表了古镇的场所意义,因而成为人们认知江南古镇滨水空间的基础意向。具体到某个古镇,空间意向又具有其特殊性与代表性。对于甪直古镇而言,其标志性的滨水空间有甪端广场、和丰桥-环玉桥双桥空间以及中市街的廊棚式空间等。不论是甪端广场的“甪端”雕像,还是双桥形成的连续性空间,或是中市街的廊棚均成为甪直古镇区别于其他古镇的标志性要素,这类滨水空间亦是游客选择拍照以及休憩的主要场所。
古镇滨河空间的层次性体现在很多方面,文章主要从剖面形态以及地面铺装两方面阐述。从空间截面上来看,从建筑的入口至挑檐空间,再到滨水街巷空间、休憩与绿化空间,最后到水域空间,整体呈现出由较为私密的空间逐渐过渡至开放空间的特征,其间承载的行为亦有差别。与空间截面的层次性相对应的是,水平界面上的铺装材质与形式暗示了多层次的空间效果:总体上通过主要铺装材质对主街、次街以及巷道等进行了区分,例如在西汇上下塘街采用青石板进行铺装,而在永宁桥以北的小巷采用弹石作为主要材质,等级感较为明确。同一条街巷又通过不同的铺装材质和形式将空间划分为室内延伸空间、步行空间、驻留空间以及绿化休闲空间等几个层次。因而在调研过程中可以发现一个截面上同时存在几种不同的行为,且与空间层次相契合(图3)。
图3 空间与行为层次图(图片来源:作者自绘)
边界空间不仅是空间之间的界限,亦是空间之间相互联系的介质,往往能成为空间中的活力点。文章所指的界面主要有水域边界以及滨水建筑的外界面。调研发现,设有休憩设施的水域边界往往具有更强的吸引力,能激发主体的自发性活动以及社会性活动。以沈宅前滨水空间为例,西汇上塘街空间行为较下塘街更为丰富。上塘街水域边界设有可坐人栏杆,并且在沈宅前设置有临水照壁。而下塘街边界处只有植物和栏杆,缺乏休憩设施,吸引力相对较弱(图4)。滨水建筑外立面形成的连续边界承载了居住、商业等功能,兼具公共与私密的性质,因而这个边界空间多承载了消费行为、部分家务行为以及少部分的驻留行为。由于民居内部功能向外辐射至边界,因而除了消费行为,在此处驻留休憩的游客相比于水域界面较少。
图4 西汇上下塘街滨水空间边界行为对比图(图片来源:作者自绘)
甪直古镇的街巷宽度多为1.5~3 米,河道宽度为4~10 米,单层檐口高度不超过2.8米,二层檐口高度不超过6 米,街巷高宽比基本控制在2.5 以内,局部放大的滨水广场节点高宽比控制在3~4 之间,空间尺度较为协调(表2)。为了争取滨水用地,民居建筑占地面积往往都较小,因而街巷空间不仅是交通空间,更是两边民居建筑延伸出来的生活空间。居民将部分室外空间纳入使用,从而形成了生活行为的户外化,人们习惯于在滨水空间中进行晾晒、休憩、聊天以及种花养草等行为(表1)。作为“水桥头”的水埠往往设置在街道与巷弄的交界处,方便了居民的取水与用水,其尺度根据使用功能有所不同:私人水埠与半公共水埠尺度较小,适合一两个人同时使用,公共水埠头则根据具体功能适当扩大尺度。总体而言,滨水空间的亲切距离增加了邻里的沟通与交流,促成了古镇的淳朴民风。而对于前来体验空间的游客来讲,滨河空间的小尺度增加了他们游览时的安全感以及亲水感,也增加了交往的可能性。
表2 甪直古镇滨水空间尺度特征(表格来源:作者自绘)
通过对甪直古镇的调研可以发现,其滨水空间优势较为明显,但也存在一些局限性:其一是由于人车分流不明确,导致在入口的甪端广场以及其他居住型滨水空间中人流与车流交叉较为严重。此外,交通流线的不顺畅也导致滨水节点空间之间缺乏关联性。例如南市下塘街的万盛米行与其他节点空间隔了古镇的交通要道——正源路,且方向与主要游览路线不一致,可达性较差;其二是部分更新的滨水建筑立面单调生硬,毫无生机。例如在位于万安桥以东的眠牛泾浜,滨水建筑界面处理方式过于现代化,界面平直僵硬,缺乏细部处理,因而除了卫生间的使用之外,鲜少有人在这一带活动。此外位于东市下塘街的思安浜码头,属于古镇的二期开发工程,立面处理较为商业化,因而游客量远远少于古镇的核心区;其三是由于滨河空间尺度有限,因而居民以及经营者多以电动车作为交通工具,随意摆放的电动车使得滨水空间的尺度被压缩,有些电动车甚至停在滨水廊亭中,在一定程度上干扰了空间的使用(图5)。基于对滨水空间现状的综合考量,提出以下优化策略:
图5 滨水空间现状问题(图片来源:作者自摄)
古镇现有的交通流线存在的最大问题在于入口甪端广场处的人车混行。虽然人流与车流经过甪端广场后基本实现了初步的分流,但是由于古镇内商业居住混合,在游客参观途中,仍然会出现人车混行的情况。此外在景点的安排上,也存在部分景点可达性较差的情况。因而在交通流线的安排上应当考虑较为彻底的人车分流,一方面可以保证游览路线的顺畅,增加节点之间的关联度,另一方面可以保证游客与居民的交通安全。
古镇传统滨水建筑界面空间丰富多变,有学者将其总结为单层三段式、双层四段式和双层腰檐式等形式[8]。沿河立面通过民居立面单元横向组合形成了连续多变、错落有致的轮廓形式。因而在古镇更新过程中,应当尊重传统界面的特质,延续单体界面尺度和层次,并结合其组织规律,从而达到延续界面特质的效果。此外,对于水域界面的处理应当注意适当配置休憩与亲水设施,供游人驻足休憩,激发水域边界的空间活力。
由于没有集中的停车处,所以古镇店铺经营者的电动车较为散乱地停在滨河空间,对滨水景观风貌以及空间的使用产生了干扰。因而在古镇中的合理位置布置适量的非机动车停车位,可以保持滨水空间的完整性,恢复滨水景观,改善滨水空间的使用情况。
甪直古镇凭借“甪”字形的河网水系以及当地的人文地理条件,从尊重自然水系的角度出发,沿着水系形成了线性发展、点面相连的滨水空间布局。其历史文化价值不仅在于保留了古民居、古桥、水埠等历史物质要素以及空间形态,更重要的是它延续了地域传统的水乡生活方式,保留了独属于江南古镇的场所记忆。本研究从空间与行为关系的角度,剖析古镇滨水空间的形态特征与行为的关系,探索滨水空间与人类行为之间的适应性,并试图发现古镇更新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针对性的建议,以此引发更多关于古镇滨水空间保护与更新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