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体记忆视角下的历史文化街区保护与更新

2022-03-07 14:27丁伟健南京工业大学建筑学院硕士研究生
建筑与文化 2022年2期
关键词:要素集体物质

文/丁伟健 南京工业大学建筑学院 硕士研究生

刘 峰 南京工业大学建筑学院 副教授 国家一级注册建筑师(通讯作者)

引言

十九届五中全会明确了强化历史文化保护、塑造城市风貌的要求。虽然各地历史文化街区保护与更新工作在过去几年里持续推进,但更新过程中出现了不同街区同质化、建成环境认同感低和原住居民多有搬离的现象[1],这些问题影响着城市历史文化的传承与城市特色的延续[2]。人们对街区的记忆承载着当地的历史、文化与特色,当人们原有的生活环境遭到改变,他们无法追忆过往,是其无法认同街区更新的重要原因[3]。

当前学界从集体记忆视角对历史文化街区保护与更新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历史文化街区中保留集体记忆的必要性及如何保留等方面[3,4],尚缺少对集体记忆和历史文化街区保护与更新之间关系的思考,少有整体、系统地分析历史文化街区集体记忆的具体组成及其对保护与更新的作用。

1 历史文化街区与集体记忆

1.1 历史文化街区的保护与更新

历史文化街区是指经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核定公布的保存文物特别丰富、历史建筑集中成片、能够较完整和真实地体现传统格局和历史风貌,并具有一定规模的区域。对其进行保护与更新是强化历史文化保护、塑造城市风貌的重要环节[5]。我国明确对历史文化街区的保护始于1986 年第二批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的公布[6],可分为大拆大建、原真性保护、活化利用三个阶段[7]。虽然目前研究已经关注到街区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但过度商业化破坏当地生活环境、地方特色及历史文化没有得到很好的保留与传承、改造成果无法获得群众认同的现象较为常见[8],保护与更新工作面临着改善街区生活环境同时如何保护历史文化和维持地方特色的新问题。

1.2 集体记忆在保护与更新中的作用

关于集体记忆,在《记忆的社会框架》中,法国社会心理学家Maurice Halbwachs 将其定义为“一个特定社会群体的成员共享往事的过程和结果”,同时指出,“集体记忆在本质上属于社会范畴,共同性是集体记忆的出发点”[9]。集体记忆与居民和居住空间紧密相关,同时与地方认同感、依恋感密切联系,是支撑群众追忆过往、延续历史的要素[10]。近年来,集体记忆理论从社会学领域被引入到城市更新的研究中,以集体记忆为理论指导的历史文化街区改造实践不断出现。每个历史文化街区特有的历史文化往往由记忆承载,对街区集体记忆挖掘与保护,是对历史文化的传承、地方特色的保留[4],可以提高群众对历史文化街区的认同感、满意度[11]。集体记忆记录了街区原有生活环境,可作为保护与更新的补充参考,使更新成果更加具有原真性[7]。集体记忆有利于探究历史文化街区的价值要素,有助于保护与更新工作开展。

2 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

2.1 研究对象

与普通街区相比,历史文化街区的集体记忆更为完整且地方性强。在第一批江苏省历史文化街区的清单中,选取扬州市东关、南河下、仁丰里、湾子街四个历史文化街区为研究对象,它们都位于扬州历史城区保护范围内,具有一定的典型性。近年来,当地政府对四个街区进行了一系列的更新以保护街区风貌、改善居民居住条件。

2.2 保护更新与集体记忆关系

历史文化街区是蕴含当地特色的集体记忆的重要载体[12],保护与更新的行动中,物质遗产、历史文化等相关载体易被毁坏,造成该部分集体记忆的缺失[13]。集体记忆通过群众的主观能动影响着街区物质遗产的保护和历史文化的传承[7],其恢复或保留对提高街区居民的依恋度和满意度起着积极作用,是历史文化街区保护与发展的重要驱动力[14],产生街区特色的重要基础[12]。集体记忆并不是抽象的,口述历史、记忆场所、建筑或博物馆等物质文化是其表现形式[15],可梳理为主体要素、客体要素、时间要素[16]。因此,通过对历史文化街区记忆要素的挖掘,有助于厘清这些要素和保护与更新的关系,以便解决目前保护与更新中存在的问题。

2.3 研究方法

2020 年9 月4 日 至9 月24 日对四个街区居民进行现场问卷与访谈获取研究数据,共获取258 份有效问卷与241 条访谈记录。采用内容分析法对问卷和访谈内容进行系统、定量分析,描述扬州四个历史文化街区集体记忆要素的具体构成,利用SPSS 23.0 软件对记忆要素中身份特征、居民诉求、生活方式和物质空间载体的具体内容进行分类、统计,使用内容分析软件ROST CM 6.0 对记忆要素中人物事件、非物质文化遗产、周期性事件和记忆时间轴进行统计、分析。

3 历史文化街区集体记忆构成

3.1 历史文化街区集体记忆的主体要素

在街区中生活、活动,共同保存着街区记忆的人是该历史文化街区集体记忆的主体,包括长期生活在街区中的原住居民,现已搬迁至他处或曾经外出又回归的居民,旅游观光的游客和进城务工的迁入者,当地的管理者或对此地进行研究的研究人员等[17]。生活在街区中的居民,相对于其他人,拥有更完整、更全面的记忆[18]。扬州历史文化街区的主要使用者、历史文化传承者主要是当地的居民,因此本研究的记忆要素分析主要从居民角度开展。

3.1.1 身份特征

调查发现身份特征受多方面因素影响,其中年龄、职业、居民收入和受教育程度尤为显著,研究从这四个方面着手。图1 受访者年龄分布显示目前街区内居住的以中老年人为主,且经过进一步统计,76.8%的居民在此生活了30 年以上。这些中老年人居住时间久,相比他人对街区有着更深刻的认识,是集体记忆的中坚力量。街区内居住的年轻人较少,从长远看街区集体记忆会出现断层现象,这对当地的历史文化传承、街区的延续和发展不利。

图1 受访者年龄分布(图片来源:作者自绘)

在受访者中有65.9%的居民处于退休状态,其次以企业就职(13.2%)和个体经营者(10.9%)居多。有71.3%的受访居民月收入在2000~5000 元,低于2000 元月收入的居民占14%,高于5000 元的居民占14.7%。受访对象中有82.3%的居民受教育程度在高中及以下,这些现象与受访对象的中老年人占比较大有关。

3.1.2 居民诉求

回忆过往,63.6%的受访居民由于友好的邻里关系、熟悉的街道环境、习惯的生活方式、便利的交通区位等原因,愿意一直住在街区中,但现有居住环境逐渐无法满足居民日益增长的生活需求,居民有着强烈的改善意愿。本文先对四个街区内居民进行访谈确定居民常见的居住环境改善诉求,并通过问卷进行频数统计(图2),观察居民真实诉求。

图2 受访者对居住环境的诉求(图片来源:作者自绘)

没有管道煤气和缺乏活动场地及设施被更多居民提及的原因,是居民个人难以解决这类问题,且街区内居民以退休中老年人居多,这些问题已经阻碍了居民更好地生活,后续的更新工作中应重视解决这些问题,满足居民更高的生活需求。没有独立卫生间、晾晒场地不足、通风采光不好等诉求比例不高是由于居民经济水平、建筑更新情况等存在差异,并不代表这些问题不重要,相反,这类问题体现的是基本生活水平,反映出目前街区内居住环境需要改善,居民生活水平亟须进一步提高。

3.2 历史文化街区集体记忆的客体要素

集体记忆客体要素指的是记忆对象,可梳理为历史文化信息和物质空间载体两类[19]。在当地居民的记忆中,历史文化信息通常表现为人物事件、生活方式、非物质文化遗产等非物质要素,物质空间载体通常表现为街区空间格局、建筑遗存、构筑物与环境设施等物质要素。这些要素既是居民的记忆对象,同时也是目前保护与更新工作中关注的内容。

3.2.1 历史文化信息

利用SPSS 对问卷中居民外出休闲活动和日常生活习惯的数据进行频数统计,以观察街区居民的生活方式。对居民访谈记录中有关人物事件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内容进行整理,将其转化为文本格式导入ROST CM 6.0 中进行词频分析,可以观察居民对街区人物事件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记忆现状。

在外出休闲活动方面,聊天(65.1%)、健身类项目(43.4%)、棋牌(42.1%)和逛街(27.1%)是比较常见的活动项目。在日常生活习惯方面,除看电视、看书读报、养花草等兴趣外,当地人有着吃早茶、听戏听评话、泡澡堂子等受地方文化影响的爱好。这些生活方式的延续往往需要相关活动或空间的支持,相关空间的保留或营造应受到关注。

居民印象深刻的人物事件主要与下列几类人物相关: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如王少堂、徐永珍等;文学艺术家,如朱自清、李圣和、“扬州八怪”等;著名官员,如阮元、史可法、岳飞等;革命先烈,如江上青、熊成基等。这些人物事件多具有正面意义,起着积极的宣传教育作用(图3),是当地历史文化组成的一部分,值得保护传承。

图3 仁丰里历史文化街区的阮元文化宣传栏(图片来源:作者自摄)

受访居民对富春茶点制作技艺、谢馥春传统香粉制作技艺等有相关物质空间或相关活动作为支撑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更为熟悉。铜器、通草花、绒花、家具等制作技艺由于相关空间(如原有店铺)的消失、现代产品的替代等原因,逐渐被人们遗忘(表1)。

表1 非物质文化遗产在受访者记忆中的频数(表格来源:作者自绘,数据来源:本次调查)

3.2.2 物质空间载体

通过与当地居民的访谈,发现街区空间格局、建筑遗存、构筑物与环境设施在他们对当地的印象中较为显著,承载着他们对街区的记忆,通过对问卷频数的统计,可以观察居民对物质要素的记忆状况,可为物质遗产的保护更新提供参考。

相比于街区空间格局、建筑遗存的立面特征与屋顶特征,有72%的受访者对古井、铺地等设施关注度较高。每个街区内保留着一定数量的古井,居民日常洗涤使之成为聚集闲聊之地,因为渗入生活而记忆深刻。街区中的每一次铺地变化,对居民产生着非常直接的感受,也使其记忆深刻。64.2%的居民认为街区空间格局是他们记忆深刻的要素。每个街区都有着各自独特的空间格局,且不会因局部改造而被破坏,虽然街巷错综复杂,但长居于此的人对其空间尺度与方位了然于胸。这些街巷的名称各有来源,且为人所知所忆。

有86.1%的受访者对周边的名人故居、私家园林或其他文保单位有着深刻的记忆,但却只有50.4%的受访者对街区中的门窗、墙面、屋顶等建筑遗存的细部特征印象深刻,这与当下部分传统门窗损毁后被现代门窗填补、坡屋顶的小瓦破损后被换成大瓦等现象不无关系(图4),细部特征也会因此渐渐在居民记忆中淡化,使得本应昭示街区特色的建筑元素成为传统特征的搅局者。

图4 与传统特征迥异的现代补丁(图片来源:作者自摄)

3.3 历史文化街区集体记忆的时间要素

记忆在时间中产生或消融,时间要素的存在让群众能够分辨事件发生顺序[16],可以使人们更好地理解历史文化街区的发展脉络。在访谈过程中发现,当地居民对生活中的细节记忆较为模糊,在感知时间方面,他们记忆的主要内容多为重复发生的事件和不同时期颇具影响力的人物事件。因此,时间要素的构成对集体记忆有着不可或缺的作用,周期性事件和记忆时间轴便是其核心。

3.3.1 周期性事件

人的记忆会随着时间流逝而消减,但生活中往复发生的周期性事件会一次次强化人们的记忆。表2 显示在住居民对街区内周期往复的传统节日庆典印象尤为深刻。如春节和中秋节,是居民在平淡的一年中守望家人团聚的日子,成为了人们感知时间的有效方式,具有当地特色的节日活动形式也因为反复举办得到了延续。

表2 街区内的周期性事件(表格来源:作者自绘,数据来源:本次调查)

3.3.2 记忆时间轴

不同时期的物质、非物质要素有序串联形成集体记忆时间轴[20],展示了各个街区的发展轨迹。表3 显示这四个街区中居民的集体记忆集中在明代之后,对明清扬州盐业发达时期遗留的各种遗产的记忆尤为深刻,整个历程中居民的记忆时间轴并不是连续和完整的,明代之前的事件和遗存相对稀疏,居民必然因为无法耳熟能详而缺乏对那段时期的集体印象。这一方面是因为年代相对较近,遗留相对较多;另一方面也说明了各类要素的有序排列,对当地居民的集体记忆形成至关重要。

表3 受访者记忆中人物、事件的发生时期(表格来源:作者自绘,数据来源:本次调查)

4 历史文化街区的保护与更新

4.1 满足居民生活需求

历史文化街区的原住居民是传承历史文化的重要部分,其形成的社会网络是历史文化街区持续发展的内在动力[21]。良好的住房条件和完善的配套设施是提升街区居住满意度的重要保障[22]。因此,在保护历史遗存的同时,应着力解决居住空间中缺少独立卫生间,通风采光差,晾晒空间不足等问题,补足燃气设施,增设活动场地等配套,切实提高街区居民的生活质量,满足他们日益增长的生活需求,客观而现实地确保历史文化街区的持续发展。

4.2 探索活化更新方式

人物事件、生活方式、非物质文化遗产等非物质要素,会因为物质载体的渐失而消亡,要保存好非物质要素,就必须在街区更新过程中确保其载体的完好,可通过探索有效的活化方式,使它们与当下的生产、生活紧密相连,从而实现持续发展。对于建筑遗存等物质要素保护与更新,可在确保街区整体风貌完好、地方特色鲜明的前提下,引入新技术、新理念为历史文化街区注入发展活力,静态保护与规模翻建并不合理。如扬州仁丰里历史文化街区在更新过程中设立了文化街,将小微经济活动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结合,同时促进了街区文化旅游业发展,实现了良性循环。扬州南河下社区更新中,引入了低碳理念。保持原有街区空间格局前提下,建筑更新采用绿色低碳技术和新材料,更好地满足现代功能需求[23]。

4.3 举办宣传教育活动

时间可促生记忆也会消除集体记忆。相关部门与组织可通过定期举办与当地历史文化有关的宣传教育,帮助人们加强那些快被遗忘、正在消逝的历史记忆,使特色文化借周期性活动得以延续与传承,让更多人了解历史文化街区的过去与现在。如台南老城定期举办历史建筑与环境保护再生的研讨会及相关的科普活动,让民众对台南老城历史有更深刻的了解,让更多民众参与到历史文化街区的保护与更新中来[24]。

结语

集体记忆是历史文化街区在群众心中的肖像,对它的观察可以直接反映街区的保存状态,更能直接反馈街区的保护成效。因此,解读街区在住居民的集体记忆有利于客观反映研究对象的真实状况,有利于精准发现保护对象与制定更新措施,有利于连接街区的过去与现在,使其活跃在当下,基于此,扬州四个街区的保护与更新应着重关注以下三点:

(1)中老年人是该类街区集体记忆的主体,青年人占比小,可以预见未来的集体记忆会出现断层,这极不利于维系街区的风貌。

(2)承载历史文化信息的物质空间载体的消逝对街区集体记忆的作用是负面的,在更新工作中应重点保护和恢复这类物质空间,尤其是那些建筑上的细部特征。

(3)时间要素中除周期性节日之外,并无足够的周期性活动来补偿集体记忆的消退,这会造成居民对其历史的片段性解读,尤其是在明朝之前的印象。

猜你喜欢
要素集体物质
喝茶养生这些物质在起作用
喝茶养生这些物质在起作用
我为集体献一计
第3讲 物质的化学变化
第3讲 物质的化学变化
掌握这6点要素,让肥水更高效
警犬集体过生日
也谈做人的要素
动物集体卖萌搞笑秀
2015年8月债券发行要素一览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