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丁香茹 郑州大学建筑学院 硕士研究生
巩县老城地处黄河、伊洛河交汇处,土地肥沃水源丰富,自然环境优美宜人,且又于古都洛阳、开封之间的要道之上,自古为军事要地,素有“东都锁阴”之称,历史地位极高。而如今的巩县老城历经千年,由于多年水患,绝大部分已被黄河黄沙掩埋,踪迹难寻,早不复当年盛景,日渐凋零破败。通过对巩县历史上县治迁移的相关资料查阅,了解到巩县老城作为巩县县治所在地已有一千四百多年之久,有着独特的地理优势,是被历史肯定的巩县城池。本文接下来详细阐述清代时期巩县老城城墙、城门以及重要建筑所在位置,深入挖掘巩县老城肌理格局,最后罗列其历史价值,呼吁公众对它的重视与保护。
历史上,巩县县治曾多次迁移(图1)。从秦时于东周故城置县,东汉末年由于战乱县治由邙山南搬迁到邙山北的小平城。小平城处黄河边上,是巩洛通向河北的渡口。公元220 年,因考虑到小平城居巩县一隅,且有邙山阻隔交通不便,迁城于河洛文化的发源地洛汭一带,最终定址于如今的老城村。据史书记载,北齐时巩县曾被撤销,隋文帝开皇十六年(公元596年)复巩县,治所仍在站街老城。隋大业元年(公元605 年),为便于管理隋炀帝在洛口设立造船机构的相关事务,县治由老城短暂搬到洛口仓城,但很快又搬回老城。唐代巩县县治仍在老城村。民国七年(1918 年),山洪暴发,城内除西南隅地势高无水外,其他悉成泽国,当时河南省主席冯玉祥亲自下令将县政府迁到鳌岭。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万物复兴,鳌岭县城规模窄小,难以满足当地政治经济的发展,经河南省人民政府批准,1964 年元月于孝义建造巩县新城。改革开放后,市区范围又向东扩展到黄冶岭。
图1 巩县县治迁移图(图片来源:作者自绘)
巩县县治几经辗转,其中站街镇老城村作为县治时间最长,从北魏(约公元500 年)到民国十七年(1928 年),历时1400 年之多,仅在北齐、隋朝时短暂中断过。因此本文以站街镇老城村为研究对象,重点分析巩县老城遗址及相关文献记载。
巩义地处商都郑州,是拥有两千多年历史的古县,古称巩县,文化资源丰富,现为河南省经济实力最强的县城。巩县老城位于巩义市站街镇镇区西部,北依黄河,处西泗河与伊洛河汇流地带。巩县老城所处的站街镇地处河洛文化区,拥有丰富的自然和人文景观资源,驰名中外的“唐三彩”遗址、杜甫故里、龙窑遗址、兴洛仓、伏羲台、虎牢关、李密拴马柏、河洛汇流等十多处人文景观都在镇辖范围内,而站街镇周边则有双槐树遗址、巩义石窟、巩义兵工厂旧址、康百万庄园等重要文化节点,即巩县老城处在一个文化潜力巨大的地段,也正因如此,巩县老城自身历史价值更有被挖掘的必要。而巩县老城本身作为一个千年老城,由于被水沙掩埋,反而使得其肌理格局得以保留。更难能可贵的是老城村居民多为土生土长的本地人,他们对老城留有很多珍贵的记忆。村里尚有近百岁的老人,更是被称为巩县“活地图”,对于老城各条街巷、老建筑如数家珍。
此外,有连霍高速紧邻巩县老城北城墙边界而过,连霍高速南北贯穿老城东侧而过。两条高速公路的修建,尤其是南北贯穿老城的焦桐高速的修建肯定已对老城造成一定的破坏,且通过实地走访了解到高速公路产生的噪音也会给当地居民的日常生活造成一定的困扰。
由《乾隆巩县志》城池图(图2)可知巩县老城西南城墙交汇于紫金山。
图2 乾隆巩县城池图(图片来源:根据参考文献[2]绘制)
侯卫东老师在《元〈河南志〉巩县城池图复原研究》一文中认为香寺沟村一处山坡为紫金山,并由其推测出巩县城西南城墙位置[1]。而通过实地走访,当地居民一致认定村委西北方一处山坡才是真正的紫金山所在,且该处山坡仍留有十余米向北延伸的老城墙,由此确定紫金山及依附紫金山十余米老城墙的具体位置,且据此明确老城西侧南侧城墙的具体边界线,具体位置在卫星图上示意(图3)。
其次,各版县志均有记载市河(即西泗河,下文统称市河)在巩县东,老城东城墙在市河之西,而市河故道清晰可辨,由此可推测老城东城墙边界线。
其三,《乾隆巩县志》[2]所绘城池图呈长方形,民国巩县县城图(图3)偏正方形[3]。而乾隆《河南府巩县舆河图》以方格法按比例绘图,县城的平面也偏正方形,由此推测巩县老城平面偏正方形。因此,《乾隆巩县志》中城池图为长方形应是由于当时城池图没有严格按照比例绘制造成的,但其图中建筑布局的相对位置有相当大的参考价值。
图3 巩县老城卫星图(图片来源:作者自绘)
《嘉靖巩县志》[4]《乾隆巩县志》均明确记载“城池一座周围七里四十八丈”,根据相应年代计量单位换算所得七里四十八丈均约为3600 米。由于紫金山及西南角老城墙遗址信息可靠,经过实地调研,当地居民表示老城北城墙紧邻连霍高速,连霍以北便为仓西地界,即巩县老城在连霍以南。如此分别测量紫金山至市河、连霍高速的距离,均约为600 米,符合上文推测所得“巩县老城平面偏正方形”,且符合老城村村委所记载“巩县城占地面积540 亩(约为360000 平方米)”的记载。但与“七里四十八丈”相差约1200 米,由此大胆推测县志所载“七里四十八丈”有误。侯卫东老师在《元〈河南志〉巩县城池图复原研究》一文中也认为县志所载与事实不符。当然,切实情况还需进一步考古论证。
由上文推测已知清代时期巩县老城城墙具体位置,且平面偏正方形,周长约2400 米,面积约540 亩。侯卫东老师在《元〈河南志〉巩县城池图复原研究》一文中认为老城村三条现状道路分别为西街、东街、南街,并由此推测出三个城门的具体位置。
而通过实地调研,发现现状除保留紫金山及近十米的老城墙外,还留有位于西街以南的曹胡同,这一点与民国巩县县城图一致。曹胡同还保留有被掩埋半截的古民居。而老城村曹胡同以北、以东现状全部是农田及紧邻焦桐高速的荷塘。昔日繁华兴盛的巩县城如今仅留有西南角一隅,其余屋舍、街巷均被掩埋,令人唏嘘。
由民国巩县县城图可知,曹胡同北侧为西街。在民国时期巩县县城图与《乾隆巩县志》城池图中巩县城西街、南街、东街的相对位置关系一致,且图上均显示西街处南北正中间位置,这一点也符合卫星图上曹胡同与西街及南北城墙的相对位置关系,因此西街位置可大致确定。
在实地调研中,当地一名老者为我们明确指出昔日南城门所在位置,刚好位于紫金山正东延长线与一条南北向现状道路的交叉点处,且该条现状道路与曹胡同垂直相交,符合民国时期巩县县城图,即可确定该现状南北向道路为老城南街。
由于现状巩县老城大多被掩埋,且没有考古条件,东街具体位置无迹可寻,只能根据民国巩县县城图、《乾隆巩县志》城池图中三条街的相对位置,大致得出东街位置,即于老城偏北。
根据上文所得西街、南街、东街可知三座城门具体位置。而《乾隆巩县志》城池图显示有弃用的北门及小东门。县志记载北门封堵是为防止雨季伊洛河上涨洪水侵袭入城,而小东门则“每年秋后令居民放水一次,夏月仍堵塞”。县志记载东西南北四座城门分别名为迎恩门、通函门、望崇门、纳洛门。
至此,清代时期巩县老城的骨架轮廓已明确,可根据《乾隆巩县志》城池图及文字记载将巩县老城具体建筑及其他历史点按其相对位置布入其中(图4),如县署、文庙、城隍庙、关帝庙、社稷坛等。该部分《乾隆巩县志》及侯卫东老师在《元〈河南志〉巩县城池图复原研究》一文中均有明确记载解释,不再赘述。值得一提的是现状老城村南侧有一处城隍庙,由当地老人介绍得知该城隍庙是后来老城城隍庙被淹后另建的。此外,当地居民介绍老城村现存南北向道路名为南关街而非南街,而该道路位于上述所推南街南侧,且两段道路南北贯通,正好由上文所推南城墙隔开,即该信息与所推老城格局相符。
图4 巩县老城布局复原(图片来源:根据参考文献[2]绘制)
巩县老城是一座名副其实的千年老城,它曾是洛阳门户、水运渡口,有很高的军事价值、经济价值,曾是千年来巩县老百姓口中的“城里”,屹立千年。而如今的它就像一位白发苍苍的老者,苍凉破败无人问津。但“老者”往往也是“智者”,正如巩县老城虽被洪水侵袭黄沙掩埋,但其古城格局却也有幸得以保留,更难得的是紫金山及部分老城墙遗存了下来。虽然连霍高速,尤其是焦桐高速的修建肯定已对老城部分老建筑及老城格局肌理造成一定的破坏,但文庙、关帝庙、城隍庙、观音堂等历史建筑及老城大部分肌理格局应保存良好,它们见证了老城一路风雨走来,有很大的历史价值。巩县老城这名“智者”亟待人们重视起来,探寻挖掘。
古城池文化是中国古代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泱泱神州的古城池文化是中华民族近万年来所创造的政治、军事、建筑文明的总和。中国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在世界筑城文明中,唯有华夏的城池开发最早,且经历磨难、长盛不衰[5]。如今,许多珍贵的城池历经数千年的风风雨雨,大多残败不堪,甚至已被时代完全淹没。正因如此,有幸留存下来的古城池更应被发掘重视。它们是一颗颗蒙尘的明珠,需要去小心擦拭,悉心呵护,尚能重新焕发光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