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汤 珏 浙江大学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景观副总师 高级工程师 硕士研究生
史绮莲 浙江大学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景观助理工程师 硕士研究生
李 瑛 浙江大学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所 长 高级工程师(通讯作者)
城市更新这个概念,最早是1949 年由美国人在《住房法案》中提出的[1]。随着我国城市发展的进程加快,两院院士吴良镛先生于1991 年从城市的“保护和发展”出发,提出“持续发展”“有机更新”的概念[2]。他强调对城市中的历史遗存的保护,注重城市发展过程中对城市历史文化的尊重。这是首次提出更新而非消除的理念,对原来城市规划中居高临下的推倒性法则提出更为人性化的做法。之后提出过“城市再生”“城市振兴”“城市复兴”等,再到今天的“城市更新”,概念不断优化[3]。2011年我国城镇化率达到51.27%以后,中国城市建设面临后半程挑战[4]。国家针对城市支柱产业升级空间压力,周边可用土地资源紧缺等现实情况,着力解决“未富先老”“城市病”等民生问题,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指引城市更新从速度化转向深度化。
阮仪三教授认为历史街区是指保存有一定数量和规模的历史建筑物、构筑物,且风貌相对完整,并保留有地方传统生活方式和社会结构的地段[5]。截至目前,国务院一共公布134 座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全国范围内划定历史文化街区875 片,确定历史建筑2.47 万处[6]。杭州河坊街历史文化街区、上海外滩历史文化街区、南京颐园路历史文化街区是以建筑群文化为展示窗口;中山市孙文西历史街区、福州三坊七巷历史街区、绍兴市蕺山(书圣故里)历史文化街区等是以名人文化为重点进行活化利用;重庆磁器口历史文化街区、厦门鼓浪屿历史文化街区、黄山市屯溪老街历史文化街区等是以商业市井文化为打造重点。
文化遗产无疑是历史文化街区的灵魂所在,留住这些文化记忆,不仅为了传承城市命脉,延续发展历史,也是为了更好地走向未来。城市规划专家陈占祥先生提出“新陈代谢”理论强调,城市的内部建设调整和历史文化遗迹的保护都是一个新旧交替的结果[7]。只有了解历史街区文化发展的脉络和其更新保护的实质性要求,才能选择最合适的保护更新方式。
不同地域的历史街区因为民俗风俗各异,街区差异性和特质性相对比较明显。同质化一般指对同一地域范围内的历史街区,由于生活方式相近,建筑形态往往表现接近,这就需要从地貌环境入手,寻找不同的特质点放大。
历史街区是有生长痕迹的街区,不同年代的生活方式造就了历史街区厚重的历史氛围感和多样性,我们应尊重、珍惜和保存这种多样性,保留强化特殊风貌景观,避免“千街一面”的仿古街区出现[8]。同时在更新规划设计过程中我们要关注人的体验,常规做法中将历史街区以近乎换血的模式更新其功能,甚至人群,是加剧同质化的一种做法。有时候留一些原味以及原住民的气息,这是再造更新无论无何也做不出的味道。历史街区部分用作功能开发的同时,还应保留原住民在当地生活的痕迹,这本身就是其地域特色。
目前有很多历史街区在一次次的整治过程中丧失了自身文化的独特性,简单地对建筑进行“作旧”表皮处理,只注重更新重建速度以及后期经营收入效益,而忽略了历史文脉的传承。历史街区的更新,绝不是简单地复原建筑、强加业态,在恢复原有的面貌品质的同时,需要考虑在地文化要素,要让当地居民获得“熟悉感”,让游客获得“在地感”。在地文化一般表现为以下几类:
(1)名人轶事。各历史时期的名人名士曾在此居住或者工作,常会形成以人物史迹、思想为核心的文化内涵,并成为地方文化精髓。
(2)故事传说。民间自发传播下来的口头文学,带有浓厚的地方色彩和美好愿望。
(3)市井文化。当地生活的原住民在长久生活过程中形成的生活习惯、民情风俗、礼仪活动等,具有独特的行为载体。
我们发现历史街区的在地文化常表现为以上几类的复合体,要取得在地文化的认同感,首先需要认真研习深挖当地文化内容,其次需要抓住文化内核突出重点,不可杂乱无序。
很多历史街区在更新改造过程中以大规模成片推倒重建的方式进行,对街区的一些细部老物件产生无法逆转的破坏。这是对街区价值物的认知不足导致的毁灭性后果,正是这些看似“残件散物”的构件,才是历史街区年龄的记载。这就需要我们重视历史文化街区前期调研,通过对每处区域、每幢建筑的细致调研,不断发掘价值物,并对不同等级的文物遗迹进行编号和位置记录,对不同年份、不同材质以及不同文保等级的古迹,采用相对应的复原和修缮方式,减轻因后期施工造成的对文物遗迹的二次破坏,同时也尽可能传承特色文脉风貌。
3.1.1 街巷结构融合文化基础
刘祠堂背早年叫帝师背,所处位置是丽水老城区旧时称为“富山”的一处高地,整个街区地势北高南低,东西低中间高,形似“脊背”。在设计过程中,我们遵循以下设计原则:一是强调现状高差带给街区的独特命名和空间趣味性(图1);二是尊重街巷空间形态,保留原始肌理,并根据史料记载的不同宽度、尺度、材质,恢复完善鱼骨状街巷空间(图2)。在对刘祠堂背外围街巷调研中,我们还发现处州小巷具有极为独特的环境因素,不同文化主题的街巷首尾相接自动成为闭环,有别于其他地区历史街巷独立单片的模式,衍生出丽水历史街区老文化的闭环圈。
图1 “脊背”形式场地高差(图片来源:作者自绘)
图2 “鱼骨”形式传统巷弄(图片来源:作者自绘)
3.1.2 适度创新提升文化影响
历史街区的建筑语言文化一般带有固定模式,它需要与传统建筑形制吻合,需要遵从历史上建筑的材料元素。因此,巧妙地找到创新突破点,在一片传统基调的街区中融入设计创造,是现在历史街区更新改造和扩大影响力的必要手法。
刘祠堂背的天然独特性在于山丘地貌,街区的制高点又处于核心保护区之外,我们提出充分利用地势优点,大胆地对建筑屋面进行景观化处理(图3),激活建筑第五立面利用率,设计观星廊和观星台,感受文人处士天地对话的情怀,并与建筑室内外相通,将传统空间做活,开发新的视角。
图3 屋顶观星廊和观星台(图片来源:作者自绘)
刘祠堂背历史街区最主要的两大历史文脉是:明代时期开国元勋刘伯温祠堂旧址;位于出入处州府城必经之地所带来的商贸文化。
3.2.1 刘基文化
刘祠堂背因明朝时期开国元勋刘基(字伯温,谥号文成)的祠堂而得名,至今仍保留原祠堂基址。东入口所立“三坊口”有记载街区内曾有三座牌坊“帝师坊、王佐坊、云龙际会坊”,其中最有名的帝师坊也与刘基有关,街区内随处可见与刘伯温有关的诗词典故。因此,设计在原祠堂旧址恢复刘基传统祠堂制式,以一组三进院落式传统建筑奠定刘基文化的重要性,并恢复原古地名“帝师坊”以突出刘基文化的重要地位(图4)。
图4 刘基纪念堂恢复传统制式(图片来源:作者自绘)
3.2.2 商街文化
刘祠堂背位于莲都区瓯江北岸、旧处州府城的南部,曾是处州府城内大水门至城中心的必经之路。自明代至20 世纪60 年代,刘祠堂背一直是处州府城的主要街道之一,也是处州府城内城与外廓的分水岭。因此其主街两侧店铺林立,商业氛围浓厚(图5),逐渐形成具有品牌效应的老字号集群,如启明石印局、伦章印刷厂、飞花阁笔庄等。这些带有浓厚地方印记的商号是几代人的记忆属性。
图5 刘祠堂背主街两侧商铺(图片来源:改绘自清·处州府志)
3.2.3 文化印记重塑文化自信
场所精神(Spirit of Place)是一个城市历史街区最重要的美学特质[9]。这里的精神美学传达,需要景观设计在空间场所中不断营造内容物,以各类设计手法传达特定的历史人事物。刘祠堂背的文化印记以图形化的Logo设计来加强,处州白莲和刘基剪影象征了刘祠堂背的文化符号(图6)。
图6 刘祠堂背LOGO 演化(图片来源:作者自绘)
历史街区的文化价值载体如建筑、遗迹、残件等都处于无序状态,更新改造就是要对这些价值原件进行分类保护和再生。当地民众往往对历史街区有一种特殊的情怀和亲切感,这种感情是对朝夕生活的城市价值的认同。建立良好的秩序维护街区的文化价值,就能获得情感认同,也是对更新改造过程的认同。
3.3.1 正确对待历史建筑的价值
菲奇(Fitch)①提出了“根据建筑损坏程度确定进行干预的梯度”,即:保护、修缮、修整、改善、改造、重建与复制[10]。这一分类细致地划分了对待历史建筑的七种程度措施。刘祠堂背主街肌理完整,拥有省级文物保护单位1 处,历史建筑28 处,建筑风貌从明代至七八十年代各个时期。在参考上述七种干预措施,并结合今后可能设置的业态形式后,我们对每一幢历史建筑进行身份卡片的建立,将它们分为保留、改造和修缮三大类(表1)。
表1 刘祠堂背历史建筑保护与整治方式(表格来源:作者自绘)
3.3.2 保存善用史迹遗存的价值
时至今日,刘祠堂背历史街区中仍保留较多老物件,主街历时数百年的石板老路保存完好,鼓手亭石柱古迹、石牌坊的散落部件、建筑的木构件等在一次次的现场调研中被发掘。本着保护传承的基本原则,我们将这些元素拍照存档(图7),并采用原址保留、陈列保存、修复再利用、根据史料复原等多种保护整治方式(表2)。
图7 刘祠堂背街区史迹遗存调查(图片来源:作者自绘)
表2 刘祠堂背历史街区史迹遗存整治方式(表格来源:作者自绘)
历史街区作为城市更新的一部分,不可能成为独善其身的孤立系统,也不可能成为展柜中的娇花只能远观。现在的历史街区应该是既兼具内涵外观,又具有开放容纳载体的公共环境。从文化传承而来的形体塑造完成街区更新的硬载体,具有生命力的可持续发展,则需要引入多元业态,我们在设计过程中就应将运营理念前置,与文化核心结合,融入文展、尚品、创艺、饕餮等内容,构建“文化+消费、文化+互联网、线上+线下”的多模式体验街区。历史街区是各个时代之间的连续,它所给予的是文化高地,我们要做的是传扬和活化,在此过程中,更新本身也将成为历史的一部分。
注释:
①James Marston Fitch 为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建筑师,是美国第一个历史保护研究生项目的创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