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陈莹泽 武汉理工大学土木工程与建筑学院 硕士研究生
蔡雨杉 武汉理工大学土木工程与建筑学院 硕士研究生
铁路建设促进了我国铁路客站的不断突破和创新,站前广场作为衔接铁路客站与城市的枢纽空间,其功能及构成也发生了相应的变化,由此引发了越来越多学者的关注。从已有研究来看,研究内容主要集中于站前广场的设计策略、交通换乘、景观环境设计以及广场地域性设计等问题[1-5]。总体来看,对于站前广场空间设计层面的研究已经比较成熟,从动态演变视角分析站前广场及周边发展历程并梳理其演变特征和影响因素的研究相对较少。本文研究站前广场意象演变历程和发展规律,探讨对当代城市站前广场营建的启示。
站前广场作为联系铁路客站和城市的过渡空间,既有服务于铁路客站的交通功能,也有服务于周边居民的城市功能,功能构成相互渗透融合[1]。广场的空间结构在客站和城市的双重影响下也呈现出不同演变趋势。新时代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使人们对站前广场的需求不仅局限在物质需求方面,对广场建设也有了精神层面的需求。文章主要从站前广场的功能构成、空间结构和城市形象三个方面对站前广场演变进行分析,并探究其发展特征和内在影响因素(图1)。
图1 站前广场空间演变研究思路(图片来源:作者自绘)
以我国近现代历史的发展阶段为划分标准,铁路客站的发展可分为四个时期。站前广场作为铁路客站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一定程度上,铁路客站的历史沿革也是站前广场的发展史。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铁路建设刚刚兴起,此时的铁路将货运作为主要功能,客运还未形成规模,谈不上站前广场的建设[2];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站前广场开始出现,空间形态以单一平面式为主,多为硬质铺地,广场仅满足交通疏散,缺少景观、商业等城市功能[3];改革开放时期,原有站前广场无法满足日益增长的客流量和出行需求,因此站前广场规模扩大,加入商业、休闲和景观等功能,并且出现立体化空间布局,如上海站[3];21 世纪之后,站前广场的发展进入转型期,广场建设基本都已经形成立体化空间布局,并开始强调门户功能和与城市空间的联系,站前广场空间建设密度加大,功能呈现出多元化的发展模式,与城市之间的联系更加密切(图2)。
站前广场伴随着城市发展和公众需求不断变化。功能构成方面,广场功能逐渐多元化,呈现复合化的发展趋势[4]。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没有广场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仅供交通疏散之用;改革开放之后,站前广场开始考虑广场景观以及与城市功能;21 世纪以来,站前广场开始出现商业建筑的功能,功能更加多样化。站前广场逐渐发展成为具备交通疏散和城市场所双重功能的开放型城市广场;空间结构层面呈现出由二维平面向三维立体化方向转化的集约化发展特征。改革开放前,站前广场都是单一平面式,1978 年之后站前广场出现立体化布局,实现了由单一平面向立体综合化发展的转变;21 世纪之后,立体综合型广场成为普遍的布局模式,站前广场建设实现了地下、地面、地上一体化布局,广场空间更加集约化;城市形象层面呈现出展示城市窗口、传达城市文脉的发展趋势。广场从改革开放之前以满足民众物质需求为主向感受城市形象文化转变,反映城市时代特征。
推动站前广场演变的影响因素包括社会经济、铁路技术、城市规划和精神需求三方面的影响。社会经济的发展一方面为站前广场在功能提升和空间发展方面提供了财政支撑;另一方面促进了区域一体化发展,旅客通过铁路进行跨城活动的频率有较大提升,进而对站前广场的功能和空间需求有所改变。铁路技术的更新使铁路客站由等候式向通过式转变,高效率的交通集散对站前广场规模要求降低,广场开始作为城市公共空间融入市民生活。城市与铁路的协同规划决定了新时代下的铁路客站多从城市设计的角度考虑其整体区域的协调发展,改扩建的铁路客站通过寻求站前广场立体化、集约化的开发模式来解决广场交通以及与城市的融合问题;新建铁路客站多建于城市新区或郊区。其规划往往与城市设计同时考虑,并且由中心带动周边发展。精神需求的变化推动站前广场建设从扩容向提高城市品质、展现城市形象的方向转变,一方面推动了站前广场向城市场所功能转变,满足人们对除交通需求之外的休闲、娱乐等多样性生活需求;另一方面通过景观、标志和铺装等赋予广场展现城市文化和形象的功能,满足人民物质需求之外的精神需求。因此,提高站前广场的整体形象,提升城市的文化品位已经成为广场发展的共识,这也成为站前广场不断发展的助推器。
汉口站为武汉三大特等站之一,是中国最大的欧式火车站,在湖北乃至中国城市交通体系中占有重要地位[5],它见证了湖北不同历史时期铁路建设理念的变迁,对其站前广场的研究具有典型代表性。
汉口站站前广场经历了三次改扩建(图2),每一次建设都反映出所在时期的时代特征。汉口站前身为大智门火车站,是京汉铁路上最具代表性的标志性建筑。大智门站建成于1903 年,是一幢极具殖民风格的火车站。这一时期大智门站没有站前广场,只有一个约1000 平方米左右的城市过渡空间与道路合并设置,主要为满足人流、车流集散的需要以及马车、人力车的停放(图2-a1)。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大智门站改名为“汉口火车站”,站前广场面积增大,沿着站房一侧设置了停车空间,在功能业态上有较大改善,广场变得相对有序(图2-a2)。这一阶段的大智门站没有形成独立完整的广场空间,还谈不上功能体系、空间结构和城市形象的建设。
图2 不同历史时期汉口站站前广场建设情况(图片来源:作者根据资料整理绘制)
1991 年大智门站退出历史舞台,位于金家墩的汉口火车站建成使用[6]。新建汉口站以改善广场形象和环境质量为主要目标,把站前广场设计上升到城市形象工程的高度,在广场上设置站标强调汉口城市门户形象,以此来反映时代文化特征(图2-b1)。站前广场对空间结构进行统一规划布局,打破了以往各自为政的局面,广场面积规模得以扩大以展现城市门户形象,呈现出立体化布局模式,设置了地下商业城,与地面有多个出入口连通。功能构成上体现出多元化特色,除了具有基本的交通功能之外,还增加了景观空间、综合服务、交往休闲等城市功能(图2-b2)。汉口站站前广场分为两部分,靠近站房的部分为交通广场,设置专用车道将公交车、出租车等公共交通引入交通广场,中间设有专用的步行交通空间;靠近站前大道的部分为城市广场,设置有商业建筑、景观公园等城市功能空间,缓解了铁路客站与城市空间的割裂状态。
“十一五”期间,汉口站迎来第二次改扩建以配合沪汉蓉铁路建设[6],站前广场功能分布和空间结构序列更加明确。空间结构上,将原来公交和社会车辆进站道路合并,形成现在的汉口站横路,空间划分更清晰(图2-c2)。功能构成上,景观绿化面积相对减少,地面空间更多地服务于停车场,但广场的景观设计有所提升,丰富了广场空间环境层次性,广场绿化根据各场地功能进行合理布置,主要包括停车场地绿化布置、景观节点绿化布置、边界过渡区以及休息场地布置等(图2-c1),同时在广场上还增加了商业功能,以满足旅客短期住宿、餐饮等需求。汉口站广场经过重新规划整改之后,形成了一个集高效换乘、功能复合、环境良好为一体的综合空间体系。
汉口站发展特征与大背景下的发展趋势相同。在发展过程中受到政治、经济、文化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第一次改扩建主要是由于经济发展带来客流量和旅客需求的增加,旧有大智门站无法适应新时代下的发展模式;第二次改扩建主要是由于国家政策的推动,“五性”要求和“十一五规划”使得汉口站发展成既能满足时代需求又可以充分展现城市文化的综合交通枢纽。
随着铁路客站综合交通枢纽的建设与发展,站前广场的发展重点由以交通集散为主向交通组织与城市服务并重转变,站前广场逐渐融入城市空间。加强站前广场在地铁、公交、出租车和步行通道等方面的三维联系,形成立体化交通组织,使广场交通融入城市交通网络;在站前广场上增加综合服务和交往休闲等城市功能,并且通过道路、高差等空间区分交通广场,通过地下通道、天桥等联系城市空间,与城市功能融合发展,形成复合型城市公共空间。
随着铁路的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车站都面临着新建或改扩建。作为城市的综合交通枢纽,铁路客站规划要与城市规划同步考虑,具体包括梳理交通功能、完善空间布局、构筑景观环境和传承城市文脉等内容。只有将铁路布局与城市规划有机结合,才能充分发挥综合交通枢纽的“触媒”作用,实现站域空间与城市的共同发展。
现用汉口站已经成为湖北地区的一张城市名片,向世人传递着这座城市的历史文脉和城市形象。如今,铁路客站作为“城市窗口”,在铁路客站建设中考虑地域文化已经成为共识。提取车站所在地区的传统文化和地域特色元素,并将其运用于站前广场的景观环境、广场铺装、广场标志和配套设施等方面,使铁路客站形成具有城市形象的站前广场,不仅可以满足交通运输的基本需求,同时也可以为民众提供一个环境优质、风格独特的交通环境。
本文基于演变的视角对铁路客站站前广场的功能构成、空间结构和城市形象的发展特征和影响因素等进行了分析,得出以下结论:
(1)站前广场演变分为四个发展阶段,经历了从无到有、从孤立封闭到开放融合的发展过程,总体向着城市综合公共空间的方向发展,服务城市功能,展现城市文化。
(2)站前广场功能构成呈现出多样化、复合化的发展特征,形成交通疏散和城市场所兼备的开放型广场,与民众联系增强;空间结构形成三维立体化和集约化的发展特征,与城市联系更加紧密;广场形象强调城市文脉,展现城市时代特征。
(3)站前广场受到社会经济、铁路技术、城市规划和精神需求等因素的影响。这些因素共同作用于站前广场,对广场的功能、空间和形象等影响深远。
铁路客站站前广场作为交通功能的载体和城市功能的场所,是城市设计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对不同历史时期站前广场的发展历程研究,分析其演变特征和影响因素,形成民众对铁路客站站前广场的了解与认同,同时也能够为未来站前广场的建设带来积极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