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王思源 中规院(北京)规划设计有限公司 注册城市规划师 硕 士
我国城市设计工作从20 世纪80 年代开始探索,主要是解决快速城镇化带来的“风貌资源破坏、对历史文化的忽视、城市特色与竞争力丧失”[1]等问题。这一时期,总体城市设计作为优化城市空间形态的重要方法被应用于城市规划过程中,在工作内容上讲究“大而全”,但作为独立的专项研究其技术内容尚未明确,总体工具平台的作用较大。随着社会对于通过城市设计方法提升城市风貌的价值认可,在广泛的城市设计编制实践基础上,城市设计的技术标准与要求也逐渐明确。2017 年3 月,住建部发布《城市设计管理办法》,系统性地提出了城市设计的概念内涵,明确总体城市设计规划内容。这一时期出现了大量对于山水城市、历史文化城市等特定类型城市风貌塑造的研究,如郑浩以台州为例研究山水城市总体城市设计[2],吴珩以绍兴古城总体城市设计研究历史城区风貌[3]。但和这个时期的城市总体规划编制工作相似,因为存在“多规不合一”,设计内容在空间上难以落实,“一次性蓝图设计”成为城市管理者对于总体城市设计编制最大的诟病[4,5]。
2019 年5 月《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建立国土空间规划体系并监督实施的若干意见》发布,明确了多规合一的“国土空间规划”顶层设计。在自然资源部发布的《市级国土空间总体规划编制指南(试行)》中,进一步强调了总体城市设计作为国土空间规划的基础性地位。全国开展的市级、县级国土空间总体规划中,多数城市同步开展了总体城市设计编制,作为专题研究或专项规划对规划进行支撑,随着规划实践的深入,国土空间规划背景下的总体城市设计方法与内容也逐渐引起学术界的广泛讨论。如张捷通过西宁市的案例,探讨了国土空间规划中的总体城市设计理念、阶段性工作内容[6];孙卓元通过日照市案例,从编制、审批、实施维度提出国土空间总体规划下城市设计的影响路径[7];陈天等通过研究既有总体城市设计的内涵与现实问题,提出国土空间规划要求下的总体城市设计思路的调整优化策略[8]。总的来看,现有相关学术研究以国土空间规划下总体城市设计的内涵、传递、编制内容为主,能够较好地结合“资源环境承载力评价和国土空间开发适宜性评价”等国土空间规划下的新内容要求,但在规划编制内容上缺少对城市的特色把握,技术手段上缺少“多规合一”思路下的多要素系统整合与多学科技术融合。
新时期总体城市设计需要在国土空间规划的大背景下,兼顾城市发展需求,突出“多规合一”和“城市特色化”导向。
从城市发展需求视角上。新时期城市发展的矛盾可以总结为城市单一化发展模式与对于特色化发展的需求之间的矛盾。随着新型城镇化进程推进,我国将逐步建设成“开放式、网络化、集约型”的城镇体系结构,各节点上的城市唯有找准特色,才能在网络中健康成长,产生持续的发展动力。这也体现在城市空间风貌上,高品质、特色化的空间风貌已经成为城市的竞争力,尤其是山水城市、历史文化城市,通过总体城市设计能够有效保护彰显城市特色。城市设计不仅是一种技术手段,更成为了呈现城市风貌名片的形象化工具。
从国土空间体系层面上。传统总体城市设计以城市空间为主,多以提升景观视觉效果为规划好坏判断依据,对人类的建成环境设计指引,缺少对于建成区内外融合空间的系统考虑,这也归结于上一阶段“多规管理空间矛盾”带来的风貌上的难协同。而国土空间规划体系是在生态文明思想下,提升空间治理水平的“多规合一”空间规划,在规划理念上,强调全域全要素的可持续化发展和以人为本的人居环境塑造,相应的总体城市设计工作也面临着“多要素合一”融合的价值导向。
首先是规划范围的扩展,要将原有局限于建成区的研究范围扩展到城市周边山水林田湖草的大环境,考虑其与城市作为生命共同体的一体化景观风貌塑造。在设计中,应充分尊重自然地理格局,结合现状地类要素本底特征,强化生态、粮食安全意识,突出景观生态性特征,强调生态与景观的有机融合,提升景观设计的实用性。相较于“大刀阔斧”的造景过度设计,应该是简单易操作的提升性设计,尤其要避免简单的大尺度“种树”“造湖”。
城市的总体风貌应保持一定的连续性,总体城市设计提出系统结构化的风貌格局,应是在对已有城市设计编制实施评价基础上进行的提升优化。新时代的总体城市设计更应关注挖掘展现城市的特色魅力,突出山水、历史风貌、人文特色,围绕城市重要的风貌影响要素,提出视廊、高度空间、布局形态、功能指引等多方面的落实措施抓手,避免设计有结构缺管控手段,规划管理难以落实的困境。同时在风貌定位、格局等规划成果的表述上,宜兼具形象、特色和感染力,形成具有广泛共识的城市特色宣传口号。
要素融合包括功能性与景观性的融合,景观风貌设计要结合功能属性,如在中心城区内部结合通风廊道布局公共开敞空间,合理确定廊道内绿化空间设计要求。对于以往总体城市设计忽略的中心城区城乡结合空间,要强化生态空间与体育、文化功能的要素融合;提升对乡村空间风貌的认识,对近郊的乡村空间风貌指引,尊重现状机理,融合村庄、农田、林地要素,凸显城乡共融的整体空间风貌。
总体城市设计应明确重要的城市设计管控地段,突出人的行为视角,提出以核心要素为主的空间场景化营造要求,从而强化对重点地段总体城市设计的规划传导[9]。对城市中心、交通枢纽等地区,提出广场空间、建筑簇群形态指引;对于存量空间、文化空间,提出街道空间、公共设施、建筑整体空间形态要求,将文化要素、人本理念渗透到具体的空间场景中。
吉安市位于江西省中部地区,具有独特的山水城和文化特色。中心城区是省级历史文化名城,在空间形态上,城市临赣江,依青原山、天玉山而建,形成了“乡山左右,经水若泽”的山水城风貌特色(图1)。吉安市在2013 年、2017 年结合战略规划、城市总体规划完成了两版总体城市设计。从总体城市设计编制历程及城市的空间演变看,城市山水环绕、组团布局的空间格局特色比较鲜明,但在建设实施中和总体城市设计中,非建设空间管控缺少抓手、文化不突出、设计传递性不强等问题较为突出,吉安的城市特色并未得到足够彰显。
图1 吉安市中心城区各组团与山水空间形态关系(图片来源:作者自绘)
吉安市开展新一轮总体城市设计工作,旨在从凸显山水、文化特色出发,提升规划的可实施性,凝练了城市特色共识,指向“江、洲、山、田、城、乡”空间形态要素,形成特色空间场所营造与行动计划,探索了新时代山水历史城市总体城市设计编制内容与技术手段。
风貌定位上,突出山水、人文、现代三个层面特征,打造“山水园城景、庐陵人文韵、时尚现代貌”城市风貌,重塑明代李东阳在《吉安》五言诗中的“山势西来断,江流北去平。万家深树里,闻是吉安城”城市记忆。
风貌格局上,突出亮点重点空间,在城市节点、路径、边界、区域等城市设计要素基础上,强化一江一河三岸、五心多片的特点,打造“百里江廊、三岸辉映,五星连珠、八景揽胜”的中心城区风貌格局。百里江廊:强化青山夹江的山水格局,形成沿赣江一江两岸,生态和景观复合的城市景观走廊。三岸辉映:提升由赣江、禾河分隔的“两江三岸”的中心城区风貌特色,形成差异化城市空间意向。赣江西岸,塑造水畔岸城;赣江东岸,塑造屏山绿城;禾河南岸,塑造环岭林城。五星连珠:集中打造老城传统风貌核心区、城南现代风貌核心区、滨江商业文化风貌核心区、高铁科技风貌核心区、庐陵文化园风貌核心区五大城市风貌核心区。八景揽胜:重塑庐陵新八景,组织文化景观游线,强化历史文化景观传承与活化利用;重点营造文化主题场景空间。
突出生态和人本理念、顺应自然,巩固提升自然化与生态化的本底景观,基于第三次全国国土调查的现状土地用途,明确对滨江、滨河、绿楔等重要的人为活动和生态交界区的空间进行分类生境景观修复,提出各类生境生态景观修复的要求。近郊滨河、坑塘湿地生境景观修复区位于禾河以北及东部现状城与青原山间坑塘水面,采取适当的生物、生态及工程技术,实现现状生态系统地表基质的稳定性、恢复湿地良好的水环境,增加物种组成和生物多样性,适当恢复湿地景观,增加视觉和美学感官。提升自然混交密林生境、苗景兼用林生境,引六条通山(郊野)达水绿楔进城,引导城市多组团的发展,同时为居民提供丰富多样的健身游憩、文化公共活动。对于滨江河湾处典型的农田生境地区,结合农用地综合整治、高标准农田建设工程,合理种植地区代表性植物,适当提升耕地空间的大地景观观赏性(表1)。
表1 生态景观本底提升典型片区及方法目标(表格来源:作者自绘)
统筹考虑山体、滨水和城市建设空间,延续吉安中心城区山水城市特色,聚焦滨赣江、临山面的廊道空间。滨江界面除控制廊道宽度外,重点分类设计滨江岸线,提升生态岸线比例,修复滨水岸线湿地植被生境,提升区域生物多样性。具体措施包括“改陡为缓”,将现状较陡的坡岸岸线通过改造优化为缓坡入水,增加丰水期淹没面积,拓宽滨水湿地植被生境;在不影响防洪的前提下,将部分人工陡峭的石笼坡岸修复为相对平缓的软质坡岸,修复滨水湿地植被生境,实现“改硬为软”;实施垂直岸线的植被柔化改造,为鸟类提供觅食、栖息场所。临山界面分城中山和城畔山分类控制,城中山界面根据观山视角分两级高度控制,着重控制临山界面的建筑体量;城畔山重点控制缓冲绿带空间。
通过对历史文化场所“空间营造”的方式,重塑城市居民共同空间记忆的过程,提升人与人之间的互动。充分“尊重场地真实历史信息”,按照“场所营造”的理念,塑造吉州窑历史文化场所空间,突出吉州窑遗产的核心价值,在核心景观保护区范围内,研究选土-练泥-拉胚-烧制等完整吉州窑工艺流程,在吉州窑考古文化遗址公园内进行功能布局与参观动线组织。景观设计上,要求“景观满足空间功能、切合现状”为原则,复原“六街三市”传统街巷空间,同时避免过度设施,结合现状场地内的耕地、坑塘水面,重现“秋月寒江亭”“金钱池”“绿野坊”等永和古景色。老城区作为庐陵文化的重要空间载体,强化保护城区“一塔(古南塔)、一洲(白鹭洲)、两山(骡子山和真君山)”的历史空间格局和特色风貌;保护提升传统街巷活力界面空间设计,识别18条主要传统历史街巷,保留老城区空间肌理,保护街巷的联通、空间尺度、节点,结合城市更新,打开口袋公园,增加文化公共活动,整合“碎片化”的空间,打造庐陵文化体验链,串联重要的名人故居、古码头、文化活动场所。
相较于城市建设地区,渼陂古村、钓源古村等历史文化村落更能代表展示吉安地区的历史文化特征。中心城区近郊与自然地形结合而成的村落,也具有极大的历史价值和观赏性价值,同时近郊的乡村空间也是文化、教育等特定功能的新型空间载体,在城镇化过程中,这些乡村地区不应该被简单地拆迁平整,对典型特征的村落空间、生境环境和整体空间风貌应进行保留和提升。吉安中心城区近郊特色村落与水环境特征密不可分,滨河、滨江、临山地区因水形态、地形不同形成了独特的乡村风貌片区。赣江、泷江河口以西河湾处河流冲击耕地平原聚集的典型村落,着重疏通内部水系,打造阡陌水乡的空间风貌;青原山山脚稠塘水库以北的丘陵村落,整合现状片区塘、林、田、村交错的空间要素,打造近郊典型田园综合体片区,加强整田护林理水,通过农作物景观化种植,将乡村变景区,打造悠然的田园村庄风景画卷(图2)。单个村庄布局按照田园型、邻水型、围水型进行设计引导。
图2 近郊特色乡村地区风貌提升指引(图片来源:作者自绘)
在国土空间规划全面开展总体城市设计阶段,通过吉安中心总体城市设计实践工作反思了新时代的山水文化城市总体城市设计的工作重点。作为国土空间规划的重要支撑内容,在已有两版总体城市设计的基础上,规划结合新的要求背景、融入新理念,城市风貌设计上强化空间要素统筹的“多规合一”来设计城市风貌,综合运用生态修复等多领域“多规合一”的技术方法,将特色风貌作为吉安市城市竞争力的重要抓手,彰显吉安中心城区特色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