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川雅
(四川外国语大学成都学院)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完善职业教育和培训体系,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再次重申了产教融合的重要性,强调了产教融合是我国职业教育改革的一个主要思路、职业教育发展的一个基本路径。[1]在当前产教融合的视域下,民办高校积极奋进,与时俱进,通过建立校内学生实训工作室,以培养高质量人才作为重要目标,以为学院和学生服务为基本理念,从而促使“传媒工作室”模式的形成。四川外国语大学成都学院在全校“十四五”规划中明确提到了 “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理念体系和发展规划的顶层设计思考,在学校的总体部署下,坚持守正创新、以学生的人才培养和实训技能的提升为目标,努力实现创建中国顶尖的民办应用型特色大学的发展目标。其中“应用型高校传媒专业“工作室制”实践教学模式的推行是构建合理教学体系,探索教学实践新模式,适应传媒毕业生就业的严峻形势的创新手段。[2]四川外国语大学成都学院国际传媒艺体学院的“We try传媒工作室”紧跟学校发展总体规划目标,以服务二级学院的师生、积极促进对外拓展交流为目标成立,在未来的发展中持生发出新的力量。[3]
图1 微信公众号推送文章
We Try传媒工作室成立于2013年,工作室成员全部为国际传媒艺体学院中的学生,依托学院平台支撑,分为文编运营部、视觉设计部和公共关系部三大板块,其中文编运营部主要负责学院新闻官网的运营及维护和微信公众号“We Try传媒工作室”的文章推送及审核,视觉设计部负责学院新闻的拍摄活动和学校部分对外宣传视频海报等的包装及制作。为顺应学校发展潮流,与时俱进,工作室于2021年设立了公共关系部,主要负责工作室内部制度的执行及对外业务的拓展。工作室获得学院资金支持和平台支撑,形成了“学院孵化—部门产出”的运营模式,以激发高校传媒类专业学生的自主创造力、锻炼学生的媒体运营思维及实践能力为主要目标,旨在激励学生学以致用,更好地走向社会。工作室分工合作,紧密结合时事热点,输出形式多样、内容多元的新媒体作品。
图2 工作室拍摄省级实验教学中心申报专题片
表1 2021年6月微信公众号推文
在笔者实际的了解调查中发现,工作室的成员之间彼此认同度更高,工作室每届成员不超过40人,需要经过严格的两轮面试才能留在团队当中,留下的成员以”Tryer”自称,旨在将个人打造为不断尝试的个体形象,所有的成员实行“老带新”的培训机制,工作室的标语“If you never try,you will never know”作为团队精神的象征,除此之外,工作室成员在拍摄活动中被要求身着统一制作的服装,佩戴统一的工作名牌,勒庞在《乌合之众》中阐述了群体的失语行为,但群体凝聚力的体现则更为明显,群体吸引其成员聚集于群体中并将其整合为一体,在群体中的认同因素往往和团队中良性发展形成合力。在高校传媒工作室这样的学生组织中,即使有部门之分,成员们都来自不同的专业班级,但因为群体的凝聚力,在共同的目标执行过程中往往体现出高度的认同感,也更能增加团体的集体荣誉感。此外,该种凝聚力也体现在双向的互动中,在卡茨提出的“使用与满足理论”中,更加突出体现了受众的地位,因此在每周推送的公众号平台文章中,开头总是以“XX的We try传媒工作室”格式命名,如在新生军训时的公众号推文中,就以“挥舞青春的We Try传媒工作室”为开头,从而加深了阅读者的印象,拉近了与受众和成员之间的距离。在制作学院的相关海报中,也总是用“We try”的Logo来作为标志,以醒目的标识来吸引读者注意。
We try传媒工作室于2021年4月开始接管学院官网信息处理,通过笔试考核和线下培训,在文编运营部抽调4名具备较强新闻写作能力的成员,成立单独的网站运营小组。经过评比,学院官网分别于同年8月和9月,网站发文量达到21条和23条,高居全校各个二级学院榜首。舆论宣传是阵地,在日常高校新闻稿件的撰写中,主要分为四个板块,即:学院会议、比赛获奖、教职工表彰和人物专访,在新闻稿写作过程中,需要经过层层把关,在稿件撰写过程中,也有严格的审核机制,一般要经过三层把关,经历了从部员初审—部长二审—指导老师三审的严格执行过程,在初期撰写的过程中,因为成员基础不一,使得稿件撰写过程中经常出现模式化、套路化。在针对网站运营小组的学员培训过程中,工作室文编部长本身是新闻学专业的学生,经过从指导老师到部长内部组织,曾针对稿件撰写的薄弱环节开展多项技能训练,特别是针对非新闻专业的学生,启迪学生在撰写过程中打开思路,不用固守模板,而用更加活泼新颖的语言去锤炼,经过一年左右的培训,大部分学生学有所获,对于稿件撰写的格式规范及内容有了更深刻的认知。除了文编运营部积极拓展学院官网的阵地以外,视觉设计部也积极拓展,紧跟学校发展规划的新赛道,即坚持以培养市场评价最具核心竞争力的优秀应用型人才为办学目标,在校企合作的项目上,工作室曾与校外企业合作开展了“抖音推广大赛”,以吸引学院内的学生参与,并全程负责跟拍和视频剪辑等方面的工作。
图3 We try工作室Logo
工作室成立之初是为了锻炼学生工作能力,使得其在未来与校企合作项目上有更多发展,但经过走访调查,多数学生表示进入工作室的初衷是为了社团活动的加分,但进入工作室以后,发现自身的学业与工作室的行程活动之间的时间无法协调,使得成员主观能动性不高,一个群体假使能使成员受益,就越能使成员靠拢。美国社会学家霍曼斯认为如果某个体在群体中以成员资格得到奖励,他就会参加群体,反之则会离开群体。基于学生的心理,他们大多数表示期望在工作室的活动能帮助他们在学年评比中获得更多的关注度,因此在工作室的日常拍摄和撰写稿件的过程中,也常常存在着成员积极性不高,对于自身完成任务的认同度较低等方面的情况。而关于工作室内部的激励机制,虽然设立了末位淘汰机制,但从整体上来看,还存在一定奖励机制的缺失。
高校传媒工作室的成立初衷是为锻炼学生能力,培养其毕业之后与企业的对接能力,但在培训过程中,多数新成员自主学习能动性较差,主要是为了实践学分而加入社团组织,多数存在基本摄影技能欠缺,在Photoshop等软件的使用过程中,反映出惰性。相关负责部门的部长反映新加入的部员主动性不强,以文编运营部为例,按照固定流程,在稿件的撰写上,每周由部长提供两次的推文选题报送给指导老师审核,基本内容围绕校园生活展开,经过一段时间的运作后,有部分成员表示选题灵感枯竭,从开始的妙趣横生,诸如《纸有故事|一笔一划,皆是我们的青春》,通过搜集学生的信件,来唤醒学生对于青春时代的记忆,到逐渐呈报的选题趋于平淡,特别是对于热点事件的跟随不足,在发掘选题的主动性上有待加强。
传媒工作室成立于2014年,发展至今已有6年时间,主要依托学院发展,基于当前产教融合的发展趋势,民办高校更加注重对于应用型人才的培养,工作室立足于此,但在发展的过程中,由于学生能力的亟待加强等方面,仍然需要探寻更多的发展空间与可能,在校企合作的平台上寻找更多发展机遇[4]。此外,由于指导教师本人为理论型教师,在指导过程中,应在校企合作模式的推动之下,思索改变传统的课堂授课方式,将工作室的相关项目引入课堂教学过程中,促使学生在实践教学相结合的过程中探寻更多的发展潜力。在将来的发展过程中应更加强化产教融合理念,与校外企业结合,多方位拓宽渠道,提供更具有实践性的意见。
高校传媒工作室的发展模式依托学院,作为以学生为主要的人才培养平台,在多方开展上应紧跟学校发展规划,紧跟学校的舆论宣传阵地,拓宽沟通渠道,真正走为了学生发展的良好道路。We Try传媒工作室作为学生实践的平台,也应积极拓展渠道,加快融入学校发展前进的道路,合理利用学院现有平台资源,积极打造更加专业化、规范化的学生实践团队。[5]工作室应该把锻炼学生的实践能力作为首要任务,只有通过不断打磨学生的作品,才能保证传媒类的学生在未来进入企业平台实践的过程中保持优势,真正做到学以致用、学有所成。而校内老师作为人才培养的引导者,在进行相关项目课题的研究中也应当从实际出发,因材施教,结合学生实际情况和企业方面的岗位需求进行教学项目设计,全方位、多角度地提升学生的专业技能和综合素质。
在高校传媒工作室的培养过程中,在民办高校中的产教融合概念应该贯彻实施下去,从教师到学生都应与时俱进,积极转变思路,一方面,从教师层面要让学生在培养过程中学有所思、学得、学有所用,针对内部管理松散的情况,应适时增加每周与指导老师交流的机会,通过线上交流的形式,增进成员与指导老师之间的情感交流和沟通,教师在指导的过程中,应该根据成员本身的需求制定个人发展计划,对于不同部门的管理要有所差异,对于文编运营部的管理需更加细致,除了每月的稿件审核以外,还应保证报送选题的独特性,真正激发成员的创造力和发展潜能。对于视觉设计部的管理需要从视频及照片的质量入手,扎实推进每月一次的成员之间进行作品的比拼和学习,通过每一次的作品评讲,让成员的作品有更加长足的进步。
综上所述,在当前产教融合背景下,高校传媒工作室的创办与发展十分必要,一方面工作室应紧跟市场发展的步伐,作为高校传媒人才的实践基地,将教学与科研紧密结合,推动教学深化改革,培养适应当下发展趋势的全媒体传媒人才。[6]另一方面作为学生实践能力培养的基地,高校传媒工作室肩负着更多任务,在建立新媒体矩阵的过程中,工作室应更好地践行服务于高校师生的目标意识,产出高质量的内容,扎实开展思想建设和技能培训,真正筑牢学院舆论宣传阵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