桑雪辉 ,陈洪青
(重庆市开州区铁桥镇农业服务中心,重庆 405541)
在土豆种植中,栽培管理技术应用水平与土豆种植的产量及质量有着一定的联系。因此,在土豆种植环节需要按照种植的需求对种植栽培技术进行综合管控,确保土豆种植质量达到实际需要。
土豆生长环境以气候温和、雨量充足为主,同时对于土壤也有较高的要求,将土豆种植在红土壤中,可以提高产量和质量。为了保证土豆种植的产量,首先应该选择优质的土豆种子,一般选择小土豆整个播种,如果直接使用大土豆种,应该把大土豆切割成小块,并且进行消毒处理才能进行种植。在土豆种植环节,要精心进行整地处理,将肥厚相应、疏松茬地的耕作层作为主要的种植区域,再进行深耕处理,保证土壤内没有大块固结,地面达到平整度标准,这样对于土豆生长有积极作用。在土豆播种的阶段,选择适当的种植时机也非常关键,适当进行密植,可以增加土豆产量。要在合适的时节种植土豆,保证块茎的形成和生长顺利进行,满足播种要求。土豆播种要求光照在14 h内,气温不超过21 ℃,并且有充足的降水[1]。
当前,我国的土豆种植户很多都是个体农户,规模比较小,属于分散种植,并未实现大面积、产业化种植,机械化水平比较低,有很多农户都没有掌握先进的土豆种植技术。如果逐一进行土豆栽培技术的推广应用,会导致工作量比较大、工作时间也比较长,且不能形成完善的土豆种植技术体系,造成土豆的产量和质量都难以保证。我国的基层乡村缺乏高素质的土豆种植技术推广人员,也没有专职的土豆种植技术推广人员,导致技术推广效果比较差,多数都是政府单一的推广方式[2]。农户更加愿意技术人员参与到种植阶段,进行田间指导,这样他们能更好地掌握土豆种植技术,有益于提高土豆产量和质量,但是目前这一目标根本无法实现,因为推广人员数量较少,所以土豆种植技术的推广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土豆是人们餐桌上一种非常普遍的食物,属于粮菜兼用的食物,其营养价值较高,含有淀粉、蛋白质、糖类以及维生素等,有较高的热量。
土豆属于作物轮作种植中的肥茬,可以作为多种种植植物的前茬。土豆全生育期为60~120天,生育期比较短,播种时间存在较大的伸缩性,从出苗到成熟,早熟品种只有60天,晚熟品种100~120天,只要确保生育的天数,就能够随时进行播种,在其他作物受到严重灾害而不能种植的情况下,可以将土豆作为补救植物[3]。
土豆在土壤pH值在4.8~7.1范围内可以正常生长,土壤肥沃、温度和光照适宜的话,土豆生长得好,以块茎作种,抗旱效果好,也能够抵抗灾害的影响。
土豆是重要的工业原料,可以根据需要生产淀粉、葡萄糖、酒精等,同时还能够将其应用到纺织、医药等领域内加工工业产品,土豆的应用前景十分广阔。
土豆株按形态结构分为根、茎、叶、花、果和种子。
土豆的根系一般都会处于土壤表层30 cm左右,通常在70 cm以内。如果土层厚度较大,水分充足且养分比较多,根系发育就会较好。在种植时,可以通过应用设置耕培土、增大土层厚度、施加磷肥等方法,促进根系的发育,提高土豆产量[4]。
土豆茎包括地上茎、地下茎、匍匐茎和块茎。
土豆果实为浆果,一般呈圆形或者椭圆形,表皮颜色呈绿色、褐色或者紫色,每一个果实内含有种子约100~150粒,种子的休眠期相对较长,一般隔年也会达到较高的发芽率,在低温干燥的条件下存储,土豆7~8年依然可以发芽。
在土豆种植环节,需要根据土豆的生产需求,对土地种植涉及的各项内容进行综合部署,保证种植的质量能够符合实际需求。
肥沃、深厚、疏松土壤可以满足土豆种植要求,提高土豆产量。肥沃的土壤需要经过多年的培肥,而要使土壤深厚、疏松则应该在收取上茬作物后根据需要对土壤进行深耕处理,同时要耙松几次,以提高土壤保水能力,保持土壤养分,这对于土豆出苗、幼苗根系生长有重要作用。
一是种薯体内无毒或者有轻微毒;二是种薯生理年龄较好,内部物质比较充足。选择优质的种薯可以提升土豆产量。土豆的脱毒处理,一般为3季串换留种,这是培植土豆种薯的最佳方式。通常需要根据上述方式生产种薯,且在种薯的存储前后要将病虫、损坏、畸形的薯块清理掉,选择大小适中的整薯进行种植[5-6]。
土豆对水分的需求量比较大,需要保证土壤的通气性好,选择使用土层较厚、地力为中等以上的种植块,不能选择涝洼地种植。深耕超过25 cm,确保土壤达到松软、平整的要求。同时在土豆种植栽培管理的阶段中,要综合比较选地的范围以及区域,一般来说选地的环境位置要具备一定的水分,如果水分不充足就会影响到土豆的正常生长。
土豆对于肥力需求较高,土壤内养分充足才能满足土豆生长的要求。通常来说,每亩地应该使用超过3 500 kg的肥料,切忌使用人粪尿或者垃圾肥,否则将会影响土豆生长。而化肥选择比较重要,做好配方的控制,以满足土豆生长需要,为提升土豆产量奠定基础[7-8]。
根据不同季节的情况选择深翻的方式,深度不能小于25 cm(机械深翻整地如图1所示),且要应用拖耙保墒。
图1 机械深翻整地
按照土地的肥瘦程度选择合适的品种,确定土豆成熟期以及种植密度,在开挖时应该做好交错设置,设置为锅撑腿的形式较好,能保证透光性,方便取土。通常来说,行间距为60 cm,埯距为50 cm~55 cm,每亩开挖2 000~2 200埯。
在确定了品种之后,根据需要选择小种薯块种植的形式,每一块的重量控制在50 g~100 g。选择最佳的催芽方式,将病块淘汰掉,播种高质量的种薯,这样能够提高土豆出苗率,保证植株健壮[9]。
根据种植技术的要求确定行距、埯距进行开挖施工,埯深为25 cm~28 cm,直径以30 cm为宜。埯开挖结束后,将准备好的肥料铺设在底部,并且和土壤充分混合。将催芽结束的小种薯播种到埯内,深度为10 cm,上部覆盖15 cm左右土壤,形成小土堆的形状,并且拍实。
根据需要合理密植,确保个体和群体良好关系,形成符合要求的群体,选择合适的肥料配比方法,并且适当施加农家肥,每亩使用化肥60 kg~100 kg,农家肥1 000 kg~1 500 kg,一次性完成施肥,达到经济性标准。
出苗后应该及时进行中耕处理,去除杂草,然后进行植株封行处理,开花之前培土2~3次,保证根际土壤疏松、深厚,根茎能正常生长,有良好的生存空间。
土豆成熟之后,要及时收获,以防止病虫害的侵害,也要防止秋后土豆腐烂或者土豆在存储时腐烂的情况。土豆一般需要在茎叶没有完全枯死前就要收获,否则将会造成损失。
在开展土豆种植栽培管理工作中,田间管理技术的应用也非常关键,因此在土豆成长期间必须要按照土豆种植的标准需求,对涉及的内容进行综合控制,使土豆正常生长。
在土豆出齐苗之后,种植户应该立即查验,检查是否存在缺苗的情况,如果有,应该立即进行补苗处理,通过这种方式来确保达到全苗要求,从而增加土豆产量。此外,定期定苗也是重要的工作。在间苗时,需要将杂苗、小苗、病苗全部清理掉。
中耕除草以及培土都是极为重要的工作,要做好杂草的清理工作,使土壤具备较高的通透性,为土豆的生长提供良好基础。此外,清理杂草还具有保墒作用,使土豆苗更加健壮。对于中耕培土来说,要合理地定时间以及频次,根据气候、土壤环境等进行确定。比如在我国的北方地区,一般来说在春播后12~15天,需要使用耙子轻轻处理,深度为3 cm~5 cm,做好土壤的覆盖处理[10]。一般情况下,中耕除草培土2~3次,首次需要在苗期之后实施中耕浅培土处理。但是也要注意,在春季较为干旱的情况下,应该采取浅中耕晚培土的方式,以降低水分流失。再次实施中耕培土操作环节,需要在蕾期阶段进行,这个阶段应采用深中耕后培土方式,目的是保证土豆的匍匐茎可以快速生成。在封垄前应该实施第三次中耕增土,这次进行浅中耕高培土的方法,这样处理可以防止薯块外露地表。如果应用地膜进行覆盖处理,需要在出苗后及时进行破膜放苗,做好封闭处理。在土豆苗生长到10 cm高度左右,开展中耕培土。土豆的育苗期容易受到杂草的侵害,这时工作人员应该立即进行除草处理。在具体的工作环节,可以喷洒除草剂,喷洒除草剂应该在苗前、苗后的阶段进行,通常在杂草2~4叶期应用效果最好。
土豆的生长对于水分的需求量是比较大的,所以加强水分管理对于保证土豆的生长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需要在蕾期、初花期到茎叶生长结束的各个阶段进行大量的灌溉。利用多种灌溉方式,可以保证满足土豆生长的水量要求,以更好地促进土豆正常生长。工作人员根据土豆的生长需要落实施肥管理工作,为土豆提供充足的营养物质。在施肥前,需要确定施肥的方案,每亩使用有机肥1 500 kg~2 500 kg、钙剂20 kg~30 kg、尿素20 kg、钾肥10 kg~12 kg。同时还要根据不同生长阶段的差异确定肥量、肥类,以满足土豆的生长需要。
土豆在生长的阶段,病虫害的类型比较多,比如地老虎、蚜虫、疫病等。不同时间发生的疫病主要分为晚疫病与早疫病,需采取必要的防治措施,可以用66.8%霉多克600倍液,间隔10天进行喷洒一次,连续喷洒两次即可。青枯病防治应用72%的硫酸链霉素4 000倍液,间隔7~10天喷洒一次,连续喷洒2~3次。蚜虫预防则应用杀灭菊酯3 000~4 000倍液,间隔20~30天喷洒一次,2~3次即可。同时在病害虫防治的阶段中,还需要按照土豆生长的情况以及病虫害的分布特点,合理选用处理技术,减少病虫害对土豆造成的影响。
土豆是我国重要的粮菜兼用的植物类型,生产性、适用性都非常高,具备其他植物所没有的优势。土豆营养价值高,含有蛋白质、维生素等物质,在农业生产领域有着非常强的优势,所以要加强土豆种植栽培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