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用诗歌创情境 激趣启智培素养

2022-03-07 06:31李敏
陕西教育·教学 2022年2期
关键词:史料诗歌历史

李敏

在《说文解字》中,“历,过也”,“史,记事者也;从又持中,中,正也”。换句话说,历史即所有被文字记录的过去的事情。人们若想了解过去或者客观、全面、公正地认识历史、学习历史,就必须借助一种能够还原历史真实面目的工具和媒介——史料。因为史料是历史的载体,是源头活水,是研究历史和从事历史教学的前提和基础,从史料或材料中寻找历史事实是历史学习最基本的途径。正如梁启超先生在《中国历史研究法》一文中指出:“史料为史之组织细胞,史料不具或不确,则无复史之可言。”显而易见,要学好历史知识,必须通过阅读、理解史料的方式。那就必须如著名历史学家傅斯年先生所言“一分材料出一分货,十分材料出十分货,没有材料便不出货”,做到“上穷碧落下黄泉,动手动脚找东西”。

诗歌从古到今,都是人们热衷的一种抒情言志的文学体裁,具有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内涵。从《诗经》《楚辞》到现代诗、新诗,从民间到宫廷,从口耳相传到书墨记录,流传下来的诗歌作品可谓浩如烟海。“艺术来源于生活”,诗歌作为历史教学中的重要史料资源,其背后反映的历史史实和社会背景是值得探究和挖掘的。对于历史教师而言,要培养学生的历史学科素养和“史由证来、论从史出”的意识,就必须在课堂教学中,提供典例材料、设计内涵问题、创设开放情境、引发深度思考、倾听学生追问、生成丰富认识。诗歌作为一座史料宝库,在历史教学中,可用、能用、好用的素材比比皆是。以此为依托,设计问题,引导思考,所能发挥的激趣、阐释作用不可小觑。学生从小便以各种方式接触诗歌,耳熟能详的有很多。对于熟知的领域和素材,更易引发兴趣。我们要想引导他们在历史学习过程中去探知、体会、感悟、借鉴、启智,“口说无凭”,可以借助“诗歌论道”,使历史课堂生动有趣、有料有效。纵观以上各个方面,诗歌对于历史学科的学习、历史教师的教学和初中阶段学生的学习,都有重要的作用。那如何发挥其作为史料的重要作用,笔者进行了一些实践。

一、创设情境,激发探究欲望,引入新课学习

德国教育家斯多惠曾说:“教育的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和鼓舞。”良好的开场,即有趣、有效的课堂导入,犹如音乐前奏、电影预告,能够吸引学生迅速进入课堂情境,激发学习兴趣,投入学思活动。精心选择学生熟知的诗歌,辅之以巧妙的设问,于诗歌欣赏中引发思考,导入新的学习内容,是课堂教学成功的必要前提和重要一环。

如统编教材七年级下册第5课《安史之乱与唐朝衰亡》,可选用唐朝诗人杜甫的《忆昔》和《春望》,通过比较的方式,让学生感知反映内容之不同,引发学生对原因进行思考,进而导入新课。课件可先出示《忆昔》的诗句:“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仓廪聚丰实。”提出问题:材料中的“全盛日”指什么局面?试分析这一局面出现的原因。接着,出示《春望》:“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提出问题:诗歌描述的是怎样的一幅场景?由什么事件导致?通过呈现作者在典型時代背景下所生成的典型感受的变化,引发对历史转折的思考,激发学生探究新知的欲望。之所以选择杜甫的诗,一是作为现实主义诗人,杜甫的诗歌反映了唐代社会安史之乱前后的社会生活变化,是对这个时期的真实记录,具有很高的史学价值。晚唐《本事诗·高逸》就曾写道:“杜甫逢禄山之难,流离陇蜀,毕陈于诗,推见至隐,殆无遗事,故当时号为诗史。”二是学生从小就对杜甫其人其诗较为熟悉,易于激发兴趣。

八年级下册第3课《土地改革》,可选用唐朝诗人李绅的两首《悯农》创设情境,引发思考,导入新课。课件先出示《悯农·其二》:“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悯农·其一》:“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四海无闲田,农夫犹饿死。”然后,层层递进提出具体问题:思考这两首诗反映了什么现实问题?古代为什么会出现这样强烈的反差?饱受剥削压迫的农民最想得到的是什么?新中国成立后,中国是如何解决这一问题的? 从小便熟知的诗歌,一下子就拉近了学生与教材内容的距离,使他们感觉有话可说,有话想说。递进式的问题诱思,激发了学生的探究欲望,培养了其学以致用的思维能力,也使其明晰了知识点之间的内在联系。

九年级下册第3课《美国内战》,可利用美国诗人惠特曼在1865年为悼念林肯总统而写下的著名诗篇《啊,船长!我的船长!》。首先出示诗歌内容:“哦,船长!我的船长!我们可怕的航程已经终了,航船已历尽险风恶浪,我们追求的锦标已经赢到……呵,殷红的血在滴淌,甲板上安卧着我的船长,他已长眠,他已冰冷。”教师可选择一名学生进行有感情的朗诵,将学生带入当时的时空之中,而后提出问题:这首诗是为了纪念谁而写的?诗中“我们可怕的航程已经终了”指的是什么事件?“他已长眠,他已冰冷”指的是什么事件?你怎样评价诗人眼中的“我的船长”?以此引发学生思考,导入新课。

同时,统编教材中亦将大量的诗歌放在前言部分,特别是中国古代史部分。大量诗歌被作为史料,设置成思辨问题,引发学生思考,激发其探究欲望。如统编教材七年级上册第7课《战国时期的社会变化》中引用了唐朝诗人胡曾的咏史诗《流沙》中的诗句“七雄戈戟乱如麻,四海无人得坐家”;第9课《秦统一中国》采用了唐朝大诗人李白《古风》组诗中的诗句“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挥剑决浮云,诸侯尽西来”;第11课《西汉建立和“文景之治”》引用了唐朝诗人王珪所作《咏汉高祖》“汉祖起丰沛,乘运以跃鳞。手奋三尺剑,西灭无道秦”。七年级下册的第1课《隋朝的统一与灭亡》、第3课《盛唐气象》、第5课《安史之乱与唐朝衰亡》、第8课《金与南宋的对峙》、第12课《宋元时期的都市和文化》等5课的前言部分均采用诗歌与问题结合的方式引出新课,为史料教学提供了依据和借鉴。

二、巧妙过渡,连接上下知识,激发新思考

在教学过程中,巧妙的过渡不仅能无痕连通整个教学脉络,明晰知识间的内在联系,还可衔接教学步骤与教学内容,增强教学的系统性和感染力。过渡方式很多,有自然过渡、联系旧知过渡、转折过渡、对比过渡等,但激趣设疑更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和参与热情。因为它是利用诗歌、历史故事等有趣的材料来实现过渡的方式,直观、形象、趣味性强,符合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规律。

如七年级下册第1课《隋朝的统一与灭亡》中,在学完隋朝为巩固统治、加强南北交通而修建大运河的相关知识之后,运用了三首古诗:唐代李敬方的《汴河直进船》,唐代皮日休的《汴河怀古·其二》,唐代胡曾的《汴水》。本着孤证不立的原则,可组合一、二或者二、三,以此为依托,设计三个问题:诗中的“至今千里赖通波”“锦帆未落干戈起”分别指的是什么?两则材料的作者观点有何共同之处?你认为哪位诗人的评价更为客观?谈谈你的认识。从而引入对隋朝大运河影响这一问题的探究。

这种依托诗歌作为过渡材料,引出新问题的方式,既是站在让学生对知识习得、感悟的角度,启迪智慧,使他们能在思考的过程中,以史料感知历史,以史料论证历史,以史料解释历史,又是在培养学生阅读、分析史料、得出结论的能力,使其获得全面、客观、辩证认识历史事件的方法。

三、充分诠释,突破难点问题,落实家国情怀

教学难点是指学生不易理解的知识,或不易掌握的技能技巧,即新内容与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认知水平存在较大的落差,学生理解、掌握起来有难度。这就需要教师运用合适的媒介,设计层次性问题,为学生搭建平台,达到落实教学目标、提升教学的深度和广度的目的。

如学习七年级上册第14课《沟通中外文明的“丝绸之路”》时,要帮助学生理解张骞出使西域的举动是“凿空”,可先出示或鼓励学生自己背出唐朝诗人王之涣《凉州词二首·其一》中的“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和王维的《送元二使安西》中的“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引导学生分析西域的地理环境和当时状况,归纳张骞的精神品质,概括张骞第一次开辟了中原到西域的道路的伟大壮举。八年级上册第5课《甲午中日战争与列强瓜分中国狂潮》一课的重难点是《马关条约》的危害,突破这一重难点,可用清朝谭嗣同《有感一章》“世间无物抵春愁,合向苍冥一哭休。四万万人齐下泪,天涯何处是神州”,或清朝丘逢甲《春愁》“春愁难遣强看山,往事惊心泪欲潸。四百万人同一哭,去年今日割台湾”。据此设问:诗中所描述的情形与哪一历史事件密切相关?反映了什么問题?为什么?请用具体事例谈谈你对“天涯何处是神州”的理解?作者以“春愁”为题(或作者诗中的“春愁”)抒发了怎样的情怀?在问题的引领、探究中,帮助学生理解难点、掌握知识。

清人陈廷焯在《白雨斋词话》中说:“诗外有诗,方是好诗。”以诗歌为研读材料,指引学生分析历史事件,引发学生深度思考:《马关条约》签订后,帝国主义列强掀起了瓜分中国的狂潮,数千年古老文明的泱泱大国,将何以御辱于外?何以自立于世? 让学生感悟以谭嗣同为代表的资产阶级维新派对甲午中日战争战败、《马关条约》签订、中国失地赔款的无限悲哀和对祖国命运的深沉忧虑,以及诗中表露出的变法维新、救亡图存的思想意识。最后让学生感悟:落后就要挨打,弱国无外交。从而让学生在学习、探究、释惑、感悟的过程中提高责任意识,落实家国情怀。

四、画龙点睛,增质课堂小结,提升学科素养

在日常听课中,我们常常会发现这样的现象:教师的课堂导入耳目一新,扣人心弦,过程热烈有序,精彩不断,问题探究层层诱思,生成不断。但课堂小结总是不尽如人意,或因时间不足草草收场,如同“鸡肋”,或归纳所学,或谈收获、说疑惑等,形式大多千篇一律,有种“高开低落”“虎头蛇尾”之感,从而使一节课最终没能“善始善终”。可见,课堂小结是教学中既重要又容易忽视的环节。作为完成某项教学任务的最后阶段,课堂小结有助于发挥近因效应,帮助学生形成知识框架,提高逻辑思维能力,是复习、巩固所学、提升学生概括归纳能力的重要途径。教师若能以富有艺术性的方式对所学知识和技能进行总结和升华,必然使课堂小结发挥出应有的价值与作用。

如八年级上册第17课《中国工农红军长征》教学中,新课结束后,教师可提问:“同学们,毛主席的哪首诗歌是对长征过程的高度艺术概括?你能背出来吗?谈谈你的理解。”或教师出示毛泽东《七律·长征》这首诗,据此提出问题:你可以从诗中回顾起刚学过的哪些知识点?诗歌体现出怎样的长征精神?学生回答后,教师小结并升华:“每一代人有每一代人的长征路,每一代人都要走好自己的长征路。希望我们每位同学都能不忘初心,牢记责任,努力学习,勇于创新,增长才干,掌握本领,奋力走好自己的长征路,实现个人价值,力争为国家发展、社会进步贡献力量。”这样的课堂小结,既引导学生巩固所学知识,又巧妙地寓思想教育于本课的“收尾”教学之中,起到了励志的作用,也有利于学科素养培养目标的实现。

五、依托教材,优化学科作业,落实“双减”政策

2021年,“双减”政策落地,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势在必行。积极探索以作业设计“小杠杆”撬动课程改革,助力学生减负、教学提质、教育增效成为当务之急。而统编教材的内容编排为减轻学生的作业负担提供了经典、优质资源。教材每一课中的前言、材料研读、问题思考、课后活动等,是历史课程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其重要性不言而喻,都可作为作业贯穿在课堂教与学的各个环节之中,切实为作业革命、减负增效提供保障。七年级的中国古代史中,依托诗歌,设计问题,培养学生思维和能力类的问题占据了重要比例。前言部分前面已具体说明,此处不再赘述。材料研读方面,七年级历史上册第13课,下册第5课、第6课、第15课、第17课;课后活动方面,七年级上册第16课,下册第1课、第2课、第3课、第5课、第8课、第15课、第20课等,均是以歌谣、诗词为材料,辅之以相应的问题,自成体系,构成了既可巩固知识,又可培养能力,同时提升素养的优质作业,可谓是“熟悉的地方有好风景”,熟悉的问题更利于探究深意。对于教材中的诗歌和问题,编者做了大量筛选、充分比较,基于教材内容和初中学生所处的发展阶段及其思维特点,择取典型、恰当的诗歌,帮助学生去了解历史、建立历史感、增强历史学习兴趣,同时也为教师展开史料教学提供了多种方式的借鉴。将作业完成于课堂教学过程中,真正落实了“双减”政策。

可见,就历史教学而言,诗歌可以创设情境、佐证历史、引发思考、帮助理解,使抽象的历史概念形象化,深奥的历史结论通俗化,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究欲望,拓展了思维,减轻了课业负担,培养了人文情怀,有利于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形成,也有利于促进历史教师提高专业素养和文学素养,起到转变教学观念、优化教学设计、丰富学科思想、提升课堂深度、提高教学质量的效果。

作者单位   陕西省宝鸡市新福园中学

猜你喜欢
史料诗歌历史
诗歌不除外
走马史料赠故里 川渝民间文艺添新篇
七月诗歌
诗歌的奇怪队形(一)
新历史
历史上的6月
历史上的八个月
历史上的4月
史料教学讨论征文
史料教学讨论征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