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辉富
摘 要:近年来,微课在物理课堂教学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通过录制视频,他们突破了传统教学方式的时间和空间限制,提高了课堂教学质量。本文详细探讨了微课在初中物理教学中的具体运用,希望为初中物理教师创新教学路径、提高课堂效率提供依据。
关键词:微课;初中;物理;应用
前言
从学科的本质来讲,物理是一门以知识为基础、实验为辅的课程,如果学生自身没有一个良好的学习习惯,那么久而久之产生厌烦的心理是正常的。为了改变当前初中物理教学的困境,利用微课进行教学是一项有效的教学措施。
一、在初中物理教学中融入微课的必要性
微课可满足学生的学習需求,使其根据自己的学习能力、学习进度等,突破时间和地点的输入反复观看微课视频,能牢牢掌握微课视频中的知识点。微课不仅可帮助教师有效转化后进生,还能实现学生学习质量和效率的提升。
二、微课在初中物理教学中的应用策略
(一)运用微课解释物理教学重难点
物理就是对自然现象和规律的研究和分析。虽然都是一些生活中较为常见的现象,可在生活中找到原型,但很少有学生能主动留意生活中的细节。因此,对于学生来说,物理知识是难以理解、较为抽象的,甚至部分知识与实际生活存在违背的情况,而这就导致学生出现认知冲突。在当前的信息时代,教师需围绕着重难点知识设计微课,有目的性、针对性地讲解知识点,帮助学生掌握更多的物理问题,切实提高学生的听课效率。
例如,在教学“分子热运动”的内容时,因这部分知识无法在生活中摸到和看到,因而分子的运动、物质的组成、分子的吸引力等都是学生难以顺利理解和掌握的知识点。为了帮助学生顺利理解这部分知识,教师就可设计有趣的微课视频。在视频的第一部分,展示的是生活中常见的水,并提出问题:水的化学式是什么?之后,视频内容逐渐转向微观世界,将水变成对应的化学式;再在视频中展示H2O的拆分现象,使学生能认识到物质是由分子组合而成的,而分子又可继续分成原子。在视频的第二部分,教师可为学生展示分子的溃散,在水中滴入黄色的碘液,溶液瞬间变黄。视频中还需展示微观层面的掩饰,使学生能直观地理解分子的运动以及影响因素。在视频的第三部分,教师可展示清水中水分子结合的逐渐紧密,逐渐变成冰块。在微课视频的引导下,学生能对该节课的知识产生深刻的理解,也能从物理的角度理解生活中常见的现象。微课具有直观性、针对性和生动性,可将原本复杂的知识点转变得更加直观和明了,真正夯实学生的知识基础。
(二)在教学过程中运用微课推进教学内容
在进行基本的预习任务之后,教师在推进教学内容时可以积极利用微课形式进行知识普及。从学生的角度来看,他们都喜欢新奇的事物,特别是在学习方面。因此,在进行课堂上的内容讲解时,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作为微课的媒介,将微课与PPT进行穿插式知识讲解。例如,在学习《压强》时,教师可以脱离课本和黑板,以多媒体为依托,首先应用新颖有趣的PPT将压强的内容展示出来,PPT展示的过程也需要动画形式加以衬托。由于很多学校实验室配备不齐全,因而他们能够进行实验的机会少之又少。所以,为了让学生能够有实践的切身体会,教师可以在PPT制作中穿插实验的步骤,让学生直观地感受实验的魅力。与此同时,教师也需要以微课形式为依托,学生在观看实验的过程中难免会对其中的步骤产生问题,针对这类情况,教师可以用微课形式讲解实验中难以理解的步骤。这两类有趣的教学方式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热情。
(三)运用微课开展物理课堂实验演示
在物理课上,面对复杂的物理现象,教师都会通过做实验的方式向学生讲解。经过详细的操作演示,结合书本的知识点,发挥希沃白板软件中蒙层教学行为以及课堂活动的功能,巧妙设计出活跃课堂氛围的交互式教学模式,能让学生更好理解物理现象和物理概念。但总体来看,在物理实验的实践操作中,经常会由于场地等其他客观因素,使操作实验出现失误。以“浮力”一课为例,教师要让学生通过实践探究,知道浮力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并且能学会求浮力大小的方法。首先为了保证教学质量和课堂进度,教师可以根据本节课的内容制作相应的微课视频,在课堂讲解过程中,及时向学生演示。在讲解浮力的定义时,教师可以演示实验:将铁块丢入水中。提问:在水中下沉的铁块是否受到浮力的作用呢?然后让学生分组进行实验验证,利用弹簧测力计测量物体受浮力的大小。教师由此引出求浮力大小的公式。将微课教学和实验操作结合在一起,能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注重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互动,让学生通过动手实践去理解物理知识。在实践中,帮助学生树立学习的自信心,使学生拥有自主解决物理问题的能力。通过微课教学模式的应用,能增强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感。
结语
综上所述,在互联网的产生与发展的背景下,微课因时代而生,教师要顺应教育改革的发展趋势,充分利用网络信息手段,在课堂教学时巧妙应用微课,为学生构建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从而实现理想的教学效果。运用微课突破教学重难点,为学生的学习、日后的发展提供必要帮助和支持,将难懂的知识点进行分类,让教学变得更加系统化,能有效提高学生在课堂的学习效率。
参考文献:
[1]吴道美.探析微课在初中物理教学中的应用[J].魅力中国,2020(13):199.
[2]李建新.微课在初中物理教学中的应用[J].新课程·中学,2019(5):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