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谦
杜甫的《登高》被誉为“七律之冠”,突显出其极高的艺术造诣。中国人有在重阳佳节登高的习俗,《登高》正是杜甫在重阳佳节登高远眺后创作出来的。前四句诗重在写景,描述登高之所见,其中有近景,也有远景;后四句诗重在抒情,围绕诗人曾经的经历和如今的处境抒发困顿潦倒、流落他乡的悲伤之情。在这首诗歌中,诗人将景与情有机地融合在了一起。正是由于满心悲凉,所以他看到的景才如此萧瑟;又因为看到的景如此萧瑟,他的心境才会更加悲凉。景与情相互交融,相互映衬,和谐统一。下面,笔者就对这首诗进行赏析。
杜甫身逢乱世,其诗作大都展现了他忧国忧民的情怀。他在创作这首《登高》时已是一位五十六岁的老人了。当时,他客居他乡,生活窘迫。三年后,在出蜀的途中病逝。他经历了“安史之乱”,看到了百姓流离失所的凄凉景象。“安史之乱”结束后,地方军队仍在不停地争夺地盘。整个国家并没有步入和平发展的正轨。其好友李白、高适等人也相继离世,这更加剧了他内心的苦闷与悲伤。可以说,晚年客居他乡的杜甫一直都郁郁难安。为了排遣心中的苦闷,杜甫不顾身体病弱,独自登上了夔州白帝城外的高台。
“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面对同样的景象,不同的人往往会有不同的感受。诗人在登高之时是悲伤的。因此,当他登上高处,感受到了秋风的猛烈,听到了不绝的猿鸣声,看到了漫天飘落的树叶和滚滚而流的长江水,他只觉得眼前的景象非常凄凉。在前两句诗“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中,他用“风急”突出了天气的寒冷——这种冷既是身体上的冷,又是心里的冷;用“天高”衬托世人的渺小,展现自己孤单的心境;用“猿啸哀”写出自己内心的悲哀;用“渚清沙白”呈现出冷色调的画面,渲染凄清的氛围;借“无边落木萧萧下”和“不尽长江滚滚来”来感叹生命的短暂和时间的永恒。前四句诗看似是在写景,其实是在抒情。杜甫借所见之景,抒发了自己的悲秋、羁旅之愁。
懷着悲伤的心情,诗人也只能从这秋景中感受到凄凉。那是一个秋风萧瑟的季节,空中还时不时传来一阵阵凄厉的猿鸣声。水是清的,沙子也是白的,鸟儿们在空中盘旋着。无数的落叶也经受不住瑟瑟秋风的袭击,纷纷飘落下来。有的在空中飞舞,有的则被江水冲走了。浩浩荡荡的长江水拍打着江岸。诗人杜甫两鬓斑白,衰老体弱,有志难酬。身体不好,他无法借酒浇愁,只能暗自感怀。“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直接表达了诗人的身世之苦和内心的悲哀之情。“万里”是指诗人远离故土,“作客”是指他旅居他乡。“常作客”则道出了他长久以来客居他乡的无奈。“百年”是在感叹自己如今已到垂暮之年。“多病”是他如今的真实写照。“独登台”则展现了诗人无人陪伴的寂寞。诗中的每一个字都道出了他当时客居他乡、孤身一人、被病痛折磨的凄惨遭遇。这首诗写于重阳时节。重阳节原本是一个与家人、朋友团聚的节日,他却孤身一人站在高处远眺。我们可以想象出当时的他是多么地思念家人,仿佛看到了一位年过半百、身患疾病的老人,仿佛看到了一位独孤寂寞、漂泊异乡的老者,仿佛看到了一位身逢乱世、壮志难酬的诗人。命运多舛,国运多艰,诗人因自己“鬓如繁霜”感到非常无奈。“潦倒”“新停”与萧瑟的秋景遥相呼应。他觉得自己也如落木萧萧而下一般,以后也难以实现自己的理想了。
总而言之,在《登高》中,杜甫通过描写自己在登高时所看到的秋江景色,抒发了青春已逝、背井离乡、疾病缠身、壮志难酬的悲伤与无奈。
(作者单位:甘肃省天水市第二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