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炎
议论文主要是对生活中经验与智慧的总结,而现实生活中,我们可以汲取经验与智慧的地方很多。这些经验与智慧可以通过阅读、实践得到,例如我们经常就通过新闻学习写议论文——从国家大事到生活中的琐碎小事,都可以在新闻中找到论述的案例,既可以有效地学习议论的写作手法,还可以丰富自己的人生经验与智慧。
一 、學习论述逻辑,提高思维能力
阅读新闻可以更好地学习论述的逻辑,提高思维能力。在阅读新闻的过程中,我们既可以了解生活,又可以丰富自己的理论知识,提高自己的阅读能力。在阅读的过程中,可以学到不同的表达方式、不同的论述方式,有利于巩固课堂上所学的议论文写作知识。
新闻的论述往往更加缜密,不仅有助于同学们学习新闻的语言表述,还有助于积累一些词汇,更有助于在学习语言的过程中,感悟语言所构成的逻辑层次,进而提高自己的逻辑思维能力。如一则新闻中写到,“伟大的事业始于梦想、基于创新、成于实干。”尽管只有几句话,却十分有条理,我们可以明白事业与创新、实干的关系,也就是我们在人生中,要先有梦想,然后是要懂得创新,最终依靠实干实现梦想。所以,尽管新闻比较简短,却有蕴含着复杂的内容。
新闻不仅在叙事上有层次性、简洁性,在观点和思想的表达上更有逻辑性,有助于提升高中生的思维品质,可以有效地实现以读促写,提高写作能力。
例如刘梁剑在《弘扬平等互鉴对话包容的文明观》中写道:“文明具有多样性,就如同自然界物种具有多样性一样。当今世界有200多个国家和地区,不同的历史传统、风土民情,孕育了不同的文明。”作者阐述的视角由自然界物种的多样性,到民族文明的多样性,打开了读者的视野,拓展了文章思考的维度,提升了论述的高度。在阅读这些新闻的过程中,不仅可以明白新闻客观真实的语言风格,也可以形成缜密的表达习惯。
总之,多读新闻,一方面可以了解国家大事,为作文积累素材;一方面可以积累理论知识,学习议论文表达方法,提升逻辑思维能力。
二 、丰富论证的手法,提高论证的能力
新闻中有很多表达观点的论证内容,高中生可以通过阅读学习很多不同的论证手法,不断提高自己的论证能力。此外,新闻中的论证方法多样,且表达的观点新颖、深刻,深入学习,灵活运用,有助于提高议论文写作能力。
例如《让城市生态与文脉传承并向而行》中写道:“城市是现代文明的标志。有哲学家说,‘城市是一种特殊的构造,这种构造致密而紧凑,专门用来流传人类文明的成果。”在这则新闻中,作者巧妙地引用了哲人对于城市的定义,交代了三点重要信息,一是城市是一种特殊的构造;二是交代了这种结构具有什么特点;三是强调城市用来流传人类的文明成果。通过这则新闻,我们会发现在使用引用论证时,要精准而且信息量要大,只有这样,才能最大程度地发挥引用论证的作用。
巧用论证手法,不仅可以充分证明自己的观点,还能让论证的语言变得生动鲜明;既可以让抽象的语言通俗易懂,又可以让语言具有不一样的风格。
近日,美国众议院议长佩洛西窜访台湾,发言人华春莹指出:“但美国政府和佩洛西唱双簧,一意孤行。美方恶意挑衅在先,中方正当防卫在后,中国政府有权采取一切必要正当行动,坚决捍卫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华春莹使用比喻论证,讽刺了美国政府和佩洛西的虚伪行径,让人们清晰地看清了这些人的本质面目,表明了我国政府坚决捍卫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的态度。
丰富的论证手法,在新闻报道中比比皆是,特别是一些有关理论方面的社评,同学们在阅读的过程中可以学习到宝贵的论证手法,又可以丰富自己的理论水平,为深入认识社会、人生奠定基础。
三、冷峻客观的语言,提升论证的力度
新闻的语言往往是冷峻客观的,充满理性色彩,学习这种语言风格,有助于提升论证的力度,加强论证的深度,提升自己的思维逻辑能力。有了坚实的语言基础,便会形成独特的语言风格,增强论证的力度。
例如新华网上有一则习近平总书记在省部级领导干部专题研讨班重要讲话的报道,文中写道:“党的十八大以来,党和国家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其间,我们遭遇的风险挑战风高浪急,有时甚至是惊涛骇浪,各种风险挑战接踵而至,其复杂性严峻性前所未有。”这则报道语言简明扼要,充分体现了汉语词汇内涵丰富的特点,特别是成语的使用,有助于提高语言的内容含量,且具有感染力。
语言是思想与情感的载体,如果语言过于抽象,就会导致理论空洞,缺乏说服力,也会导致语言失去感染力。其实语言具有精神属性,能体现一个人的思维品质,甚至一个人的三观。
例如习近平主席曾说过:“坚持把国家和民族发展放在自己力量的基点上、把中国发展进步的命运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习近平主席的讲话高屋建瓴,指出国家发展的根本。
这种语言的精准性、客观性,值得我们认真学习。准确的语言表达,具有感染力和说服力,能展现思想的高度,论证的深度,给人以心灵的震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