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杏芬
(梅州市兴宁市田家炳学校 广东 兴宁 514500)
我国的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曾经说过:组成集体的各个成员是否具备公德心,是否主动维护公德,有培养公德的意识,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这个集体是否稳固,是否兴旺。在陶行知这段话的内涵中,告诉我们,不但要重视公德,还应该注重有效培养私德的素养内涵。倘若个体的私德没有达到标准,那么这个个体或许会做出有损公德的事情。因此,班主任应该在教育教学中提高小学生的德育素养,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行。
新课改实行之后,要求在每个教育阶段都应该发挥出素质教育理念,从而更好地培养学生的能力。然而在我国的教育发展中,应试教育理念占据了很长的一段时间,一时之间很难改变自己的教学观念,仍然通过唯分数论来教育学生的发展,在教学评价环节,也将学生分数作为唯一的评价标准。班主任认为促进学生成绩的提升是教学实践的首要目标,在教学中多数的精力与时间都用来完成这一教学任务,从而忽视培养学生的德育素养。
在新课改的不断落实过程中,班主任也越来越重视在教育中培养学生的德育素养,由此设计了培养学生德育的教学策略。然而,教学内容的繁多,教学进度的紧张,致使班主任投入培养学生德育素养工作的精力并不充足,导致学生并没有在班主任的帮助下有效地提高德育内涵。同时,班主任培养学生德育的工作过程中,没有严格的制定评价德育的标准,盲目的表扬学生在教学中的表现,使得多数学生认为班主任的鼓励非常容易得到,从而不重视德育培养。
在社会飞速发展的背景下,校园中的德育工作却出现了落后现象,使得社会发展与德育工作产生了矛盾。即便部分班主任比较重视培养学生的德育素养,但由于并没有给学生灌输德育对学生发展的重要性,使得多数学生并不重视提高自己的德育素养。除此之外,社会发展的目标与学校的德育工作相背离,使得班主任培养学生的德育素养受到了学校的局限,而无法将德育延伸到社会发展中。应试教育是班主任在长期教育工作中经常会使用的观念,因此,班主任在提高学生德育素养的过程中,也会下意识地使用机械式方式,学生机械式理解德育,久而久之,学生就会对德育内容产生厌烦的情绪。
班主任在培养学生德育素养的教学环节中,必须改革教学手段,通过新型的教育观念,可以将德育教育的实效发挥到最大化[1]。
班主任必须突破传统的教育模式,放弃以往的命令式教学手段,通过多种形式让学生感受到德育的重要性,从而使学生在无形之中渗透德育素养。班主任应该及时与父母沟通,引导父母亲在家庭教育中不过于溺爱学生,不断了解学生的思想变化状态,当学生的思想发展中出现一定问题时,家长可以及时地发现并纠正学生的思想状态,从而在与班主任的配合中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德育素养能力。班主任必须不断地与家长进行沟通与互动,了解学生在家庭中的思想状况,也让家长了解学生在校园中的思想变化,有针对性地提高学生的德育内涵。
班主任是引导学生形成德育素养的主导者,因此需要投入大量的时间与精力来促进学生的德育能力[2]。班主任可以从这两个方面出发:①班主任应该引导学生认识到德育教育的意义与作用。班主任可以合理利用课间的广播时间,也能在固定时间内给学生组织有关掌握德育知识能力的竞赛活动。②在评价学生德育过程中,班主任应该多元化的对学生进行评价。班主任可以通过自评、互评或者班主任点评的形式评价学生的德育内涵与德育素养能力,尽可能避免班主任的主观意识影响学生的评价结果。
比如说,班主任能给学生组织这样的校园德育活动:“德育知识小能手”。从各种方面价学生的德育能力,如学生是否做到尊重他人、学生是否做到诚实守信等,评价层面与评价内容的多元化,有利于学生不断发现与反思自己德育素养上的不足与缺陷。
班主任在培养学生德育素养的环节中,还能把德育理念结合到学科的教学中,以更好地完成自己的工作任务,实施以德育人的原则。班主任应该充分利用每个科目的教学实践,在科目教学中渗透德育理念,促使学生在无形之中形成德育意识。因此,班主任必须在培养学生德育素养的过程中,结合学科的理论知识,从各个方面有效地培养学生的道德素养能力,丰富教学内容[3]。
比如说,在语文的教材知识中,有很多内容蕴含着大量的德育理念,如《可贵的沉默》,作者在这篇文章中突出了父母亲对儿女的爱。班主任就能在帮助学生理解文章内涵的过程中,提高学生对感恩的理解,从而激发学生对父母的感恩之情。
虽然班主任培养学生德育素养的主要场所是学校,但学生最终会在社会实践中生活。因此,班主任不应该忽略德育教育在社会中的培养与应用。班主任在学校中培养学生德育素养的最终目标是使学生的思想道德可以进入一个新的境界,从而在社会的不断变迁与发展中更好的生存[4]。班主任通过给学生组织各种社会活动来提高学生的德育实践能力是有必要的。
比如说,在一年一度的父母亲节,班主任就能要求学生根据父母的爱好送上祝福,在自己力所能及的范围内承包家务,感受到父母为了家庭而付出的艰辛与努力。之后班主任就能要求学生将自己的所思所想分享给其他学生,在交流中获得更多的感受,有效培养学生的责任感。又比如说,在劳动节当天,班主任就能组织学生走入社会,无论是参加植树活动,还是去敬老院与老人说说话,都能让学生感受到劳动的意义与价值,让学生明白劳动最光荣的内涵。
培养学生德育素养的主要场所是学校,所以学校的环境是非常重要的,它可以对学生的德育能力产生潜移默化地影响,只有将学校环境构建得非常良好,才有利于学生在环境的熏陶下提高德育能力。当然班主任要想让校园风气达到一定程度,就必须从班集体出发。学生处于生动有趣的班级中,更加有利于学生融入班集体,促进学生形成班级奉献的意识,将集体的荣誉感与个人的荣誉感进行结合,共同把班集体构建得更加积极向上。
所以班主任必须不断的关心学生,爱护学生,观察学生在生活实践中的细节问题,使学生感受到班主任对自己的关爱与尊重,不但能提高自己的学习能力,还能不断发展自己的心理状况。在构建良好班集体的过程中,班主任应该引导学生互相关爱,最大化地提高学生得到的观念。班主任还能在教学实践中设计各种班集体的活动,使学生不断在活动过程表现自我与展现自我,从而逐渐形成集体认同感与集体荣誉感。比如说,班主任在教学实践中组织了“拔河比赛”的集体互动,明确告知学生只有通过团结合作的形式才能获得比赛的最终胜利。又比如说,班主任在教学中组织“接力比赛”的活动,学生只有在活动过程中互相配合,互相帮助才能获得最终胜利。
班主任要想将校园风气构建得更加良好,就必须完善道德规范体制,要求学生必须严格按照道德规范来约束自己的行为表现,促使学生调整与改正自己的不良行为。部分学校在传统的德育教学观中,仅仅考虑给非常明显的地方张贴道德标语或行为规范,无法保证学生的德育素养得到有效提高,部分学生甚至不明白标语的实际内涵。
基于此,班主任在设计道德规范行为准则时,必须围绕小学生的知识能力与个性特征等因素,设计出适合小学生发展规律的行为规范,从而提高学生的道德素养。比如说,班主任根据小学生的心理特征设计了“课堂行为规范”的规则,班主任在规则中设计的内容非常简单,小学生也非常容易理解规则内涵,如在生活中将“谢谢你、抱歉、对不起”等语言放在口边,使用文明用语;做到不打架斗殴,和谐相处;按时完成课后作业;课堂上不刻意捣乱等。学生非常容易理解班主任设计的课堂规范,完成起来也更加容易。
小学阶段的学生更容易模仿别人的行为与语言,因此班主任的一言一行对学生的德育素养有着潜移默化地影响。班主任在平常工作中就应该严格要求自我,在培养学生德育能力的过程中做到以身作则,给学生示范良好的行为表现。班主任要求学生做到的行为,自己首先必须做到。如班主任要求每个学生在表达时随时使用文明用语,将“谢谢你”等用语放在口边,自己在与他人交流互动过程中,就必须使用文明用语,给学生做好带头表率工作。
大多学生在小学阶段都喜欢表现自我,听到来自多个个体的表扬,因此,班主任在培养学生读育素养的过程中,就应该利用学生的这一发展特征,合理地表扬学生。
比如说,在上课铃声响起之后,多数学生的状态仍然保持在课余活动中,还没有做好接收知识的准备。在这时,倘若班主任广泛批评学生,大多学生都不会听从班主任的话,倘若班主任点名批评学生,其他学生就会更加幸灾乐祸。但是如果班主任在全体学生中选择一个表现非常好的学生,表扬学生处在课堂的行为表现,那么其他学生就会纷纷效仿。在提高学生德育能力的过程中,班主任可以利用表扬学生的课堂表现这种积极因素去克服其他学生在过程中的消极因素,从而进学生的相互学习,有效培养学生的德育素养。
简而言之,班主任必须在新课改的要求下重视提高小学生的德育素养能力,使学生可以适应时代的发展与变迁,为社会的发展作出自己的努力与贡献,从而更好地将社会主义构建得更加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