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 良
(百色市田林县初级中学 广西 百色 533300)
班主任应该汲取各种管理班级的经验,尽可能创新与调整管理方式,保障管理班集体的质量与教学的效率,从而灵活地参与管理工作,完善管理工作中产生的各种问题。 减负作为社会关注的热点话题之一,减的是学生在学习上的压力与负担,但在无形之中却增加了班主任的责任。班主任应该在教育初中生的过程中,更加重视培养学生的德育能力,有效落实“双减”政策,不但能让学生主动接受德育教育,提高自己的德育素养,还能将班集体构建得更加和谐。因此,班主任必须调整与改变培养学生德育素养的教学手段,利用多元化方式提高学生德育素养,在“双减”政策下也能发挥班主任的责任感与担当。
班主任应该在教育中更加重视培养学生的自动力。所谓自动,就是自觉的参与行动,而学生自觉地参与行动,就需要班主任有意地培养学生形成意识。每个学生的思维意识与能力都是独一无二的,学生属于独立的个体,学生之间的思维发展与综合能力都存在着明显差异。因此,班主任在管理班集体时应该避免出现一刀切的现象,班主任不可以全权决定班级的管理策略与规章制度,这样很容易会让学生产生抵抗心理,从而在管理班级中出现捣乱行为,降低学生参与班级管理的积极性[1]。
班主任应该在管理班级中贯彻落实民主平等的原则,设立班干部团体,在整个管理班级的工作中,让学生也积极参与其中,尊重学生的各种思维逻辑,突出学生作为课堂主体的优势,让学生为班级管理贡献自己的力量,进而提升管理班级的质量。班主任为了保障班干部团队的质量更加优秀,应该从各层次充分考虑,以提高管理班级工作的质量。班主任在筛选班干部人员时,避免拆开看待,班主任应该认识到班干部是一个团体,这个团体的凝聚力与工作效率等都应该有一定标准,各个班干部应该有较高的默契,相互督促、互相学习、及时沟通、分工明确。课代表、班长、副班长、体委等各个班干部必须相互合作,才能将这个集体构建成凝聚力极强、办事效率高的团体。班主任选择的班干部还应该具备独立完善任务的能力,如可以代替班主任维持班级秩序,在班主任不在时,可以冷静分析并解决一些突发事故,帮助班主任管理日常事务。当然班主任会给班干部留下充足的自由发挥时间与空间,提升自己的管理能力,进而促进整个管理班级工作质量的提高。
陶行知先生认为:培育花草与培育人的过程是相同的,首先应该了解花草的各种特点,通过花草的各种情况决定浇水、晒太阳与施肥等因素,俗称“因材施教”。班主任在管理班级工作中,应该做到以生为本与因材施教的教学原则,管理工作的首位是促进学生的综合发展。每一位学生个体都是绝无仅有的,学生的发展能力与个性特征之所以有差异性,是因为学生的生活经历与生活环境不同等。因此班主任必须在了解学生的个性特征之后,有效实施因材施教,通过有针对性的管理策略提升管理效率[2]。
班主任要想保障班级管理工作的质量与效率,就必须充分了解学生的基本信息与心理思想发展,这样更加方便班主任在管理工作的随时调整。每个学生的社会经历与家庭环境不同导致了学生的智力发展与个性特征有明显差异。如大多数学生的父母生活重心在于工作,甚至部分家长选择外出工作,学生长时间得不到来自父母的关心,就会逐渐形成叛逆与自卑等心理,学生上课经常走神、睡觉,不重视课堂培养。没有人在课余时间督促学生的行为表现,学生逐渐放纵自我,经常性打架斗殴、抽烟酗酒、出入网吧等,学生形成了各种生活恶习。班主任在管理工作中,应该基于掌握学生的基本信息与心理发展的前提上,明白学生的内心发展,知道学生的内心需求,根据学生的发展情况与教学任务,有针对性地重点培养学生德育能力。
大多处于初中阶段的学生,都会有极强的自我表现想法,且思维较为跳跃,学生认为自己应该是自由与独立的,所以比较抵抗被他人约束与管理[3]。班主任了解处于青春期的学生的特点之后,细心体会学生的心理变化,避免学生在教育过程中犯了一些错误而批评学生与指责学生,应该重视学生的心理变化,尊重学生的思想观念。班主任应该耐心地引导与开导学生,尽可能让学生体会到班主任的关爱,促进学生树立学习自信。班主任可以通过这类言语提高学生的信心,如“与上次相比,你这次的进步显然要大很多。”“从你这段时间的表现来看,我就知道你这段时间一定下足了功夫。”“我认为你在这种学习状态下,会表现得更让我惊艳。”
班主任还能为了培养学生形成班级归属感,激发学生实行自我管理的潜能,在管理班级中不设立固定的班长,而是采用值日班长的制度。虽然在表面上看,这项班级管理工作没有班长,但是从另一方面来说人人都是班长。班主任可以围绕学生的综合能力,把全体学生分为两个队伍,分别是红队和蓝队。在这两个队伍中又分别分成几个小组,每个小组都推选出固定的组长,而组长的任务除了基本工作之外,还应该负责作业首发。在实行值日班长制度时,红蓝两队必须每天选出一个成员来担任班长,使得全体学生都有成为班长的机会。在当天值日的班长必须协助各科教师与班主任共同管理班级,在当天所有课程结束之后,与第二天值日的班长进行交接工作,要求全体学生在第二天对前一任值日班长进行评价,给表现较为优异的值日班长进行奖励。在管理班级过程中,红蓝两队显然在座位编排与管理事务上都有划分,这两个队伍不但相互督促,还处于良性的竞争关系。
初中阶段的学生正处于发展综合能力的关键时期,也处于思想转化的重点阶段,学生的思维逐渐从经验型向理论型转变,学生的自我意识导致学生并不满意简单地说教,这会使学生很容易形成固执与偏激的心理。所以,班主任在展开班级管理工作时,应该结合德育与心理学理论,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三观,从而指导学生的健康成长与综合能力的提升。学生的情绪状况并不稳定,思维非常跳跃,所以经常受到外界各种环境的影响,会受到不良行为的侵蚀。倘若班主任不及时地对这一现象采取有效措施,学生就非常容易走上不归路。
班主任在制定班级管理制度时,必须根据不同年龄学生的心理发展与特征有针对性地设计多种教学手段,给学生传递知识的过程中陶冶学生的情操,把道德思想与形势教育等进行结合,把学生和个人发展与社会的发展趋向有效融合,给学生传递各种正能量,促进学生在良好的环境中提升德育素养。班主任引导学生学习各种优秀文化、遵守规则与开阔思维发展中,帮助学生成为社会发展的有用之才。班主任应该根据学生现阶段的表现,有区别地使用无声教学与有声教学,让学生感受到自己无言关爱的同时,使学生在无形之中提高自己的德育素养。
学生在成长过程中除了会受到学校的教育影响,还会受到家庭教育影响,而家庭教育对学生造成的是潜移默化的影响,与学校教育相比,家庭教育甚至更加重要。因此,班主任必须与学生家长共同配合,达成共识,这种方式才能将学校与家庭之间的关系处理得更好,让家校合作发挥至最大作用,提高学生的综合发展能力[4]。班主任应该积极主动地与家长进行沟通,将学生在学校的具体情况及时反馈给学生家长,在与家长有效沟通的过程中,还能了解学生在校外的具体情况,及时掌握学生的情感发展与生活经历等,在与家长的共同努力下,帮助学生提升德育素养。将教育环境构建更加和谐,促进学生顺利的健康成长。班主任应该突出自己在教育中的主导地位,主动将家校之间交流合作的纽带承担在自己身上。
首先,班主任应该将学生的家庭状况了解清楚,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有针对性地设计科学策略。接着,积极与学生家长进行沟通,尽可能培训学生家长的理念,让家长了解学校的教育观念,使班主任与家长在培养学生德育观念的层面上长时间的处于发展共识,在家长的支持下,班主任就可以设计出科学的教学手段,顺利培养学生的德育素养。然后,突出家长会的重要作用。班主任应该在家长会的过程中,及时将学生在学校的教育状况反馈给各个家长,帮助家长全方位地了解孩子的发展状况,明确表示自己对学生的优秀表现引以为傲。最后,引导家长在课程共建上贡献自己的力量。无论是有强烈兴趣的家长,还是有足够时间与精力的家长,都应该要求家长参加在项目共建中,为设计特色课程出力。所以,班主任必须在家校合作方面大胆创新,利用自己主导者的身份,发挥自己在家校合作过程中的纽带作用,从而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德育素养能力。
综上所述,初中班主任应该发挥自己的主导作用,将班集体管理得更加良好。班主任在“双减”政策的推动下更顺利地完成班级管理工作,可以帮助学生更好的学习知识,确保学生的心理状态在管理政策下变得更加健康。班主任要想真正有效地完成班级管理工作,就必须突出以生为本的教育原则,促进全体学生都能在制度的引导学生更顺利的全面发展与健康成长。班主任必须合理利用自己善于发现美的眼睛,了解学生的发展规律与心理特征等,创新性地设计多种管理手段,让管理方式焕然一新,在完成班级管理工作时更有耐心和细心。班主任应该将自己在管理班级时的首要目标设立为提高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主动与家长进行有效沟通,在家长的全力配合下,在繁琐任务中找到激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