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晓娟
(徐州市铜山区实验幼儿园 江苏 徐州 221000)
园本课程是以幼儿园现实的环境和条件为背景,以幼儿园的现实需要为出发点,以幼儿园教师为主体构建的课程。换言之,就是以幼儿园之“本”为基础的课程,是在幼儿园现实的根基上生长起来的与幼儿园的资源、师资等条件一致的课程。园本课程的开发能够科学引导幼儿健康成长,不同于以往的教育方法,园本课程能够使幼儿园的发展更具特色。但目前在发展操作的过程中还存在一些问题,因此有必要对现存的问题进行分析,使幼儿园能够向着规范的道路继续前进。
园本课程的开发,顾名思义,就是“以园为本”。但许多幼儿园在发展的过程中往往没有立足于幼儿园发展的实际,盲目进行课程策划。一方面,许多幼儿园为了宣传所需,盲目跟风园本课程的建设,在没有真正弄清园本课程的含义时,就跟风建设,使得园本课程的开发“水土不服”。另一方面,许多幼儿园在进行园本开发时并没有对区域内的教育资源进行整合。园本课程的开发出现了“超载”、“过载”的现象。许多幼儿园虽然打着园本课程开发、整合区域内教育资源的旗号,但实际上“换汤不换药”。许多幼儿园仍然按部就班的沿袭传统的教学模式,仍旧教着原来书本上的内容。这使得园本课程的开发比较混乱,具有一定的随意性[1]。
区域内教育资源整合的园本课程开发对教师的要求较高,往往要求教师有丰富的专业知识,并且能够根据教育形式以及学生的特点转变教学策略,具有与时俱进、自主创新的意识。但实际上我国大部分处于园本开发政策下的教师都缺乏基本的教学素养和园本课程开发的理论知识。一方面,许多教师没有经过专门的课程培训,在没有理解园本课程开发真正含义时,就开始授课。有研究者曾有关教师缺乏专业的教学理念发起调查,调查结果显示,15家幼儿园内,有81%的幼儿园表示没有明确的课程理念,有12所幼儿园表示没有完整的课程体系。另一方面,许多教师缺乏园本课程的理论知识,在没有掌握相关知识时,已经站在了园本课程开发的工作岗位上,可见教师队伍的理论水平明显不足。
在对区域内教育资源整合园本课程开发的过程中,由于许多幼儿园是盲目跟风建设的,导致园本课程的安排规划极其不合理。一方面,园本课程规划的大权掌握在园长的手中,普通职工并没有多少发言的权力。长期以来,我国受传统课程安排的影响,导致园本课程的安排缺乏一定的民主性,没有与教师和家长进行深度交流,难以立足实际制定课程规划。另一方面,在课程规划过程中,仍是以教师和幼儿为主体,并没有很好的利用课外资源,在一定程度上使得课程规划缺乏科学性,降低了园本课程开发的质量[2]。
要想进一步改善区域内教育资源整合的园本开发,就必要立足于幼儿园的实际情况进行改革。首先,应该确定课程的总体开发目标,基于对幼儿的生命成长和发展水平的认识进行课程整体框架设计。例如,课程开发的课题组可以采用总和课程的形式,将课程按照主题进行分类编排,在不改变原有课程内容的基础上,增加区域内教育资源整合的内容。可以根据幼儿园发展的实际状况,每周开展主题活动,并包括家园联动、游戏互动等。除此之外,幼儿园还应该把教学的系统性与区域游戏的自由性结合起来。上海市某幼儿园在“以人的一生负责,以人为本、重在可持续发展”的办园理念引领下,确立了为孩子的一生负责、为孩子的生命奠基的教育理念[3]。该幼儿园从1993年起,就已经开始了进行园本课程开发的大胆尝试。早期的园本课程开发主要基于阅读课程开发,起因于园长对幼儿园发展规划问题的思考,源于幼儿园内外各种优势条件,还源于对语言教育现状和幼儿园本身现状的分析。如今,经过20几年的历程,由于开创性的创建了早期园本课程开发的雏形,如今,该幼儿园的园本课程开发已经逐渐成熟,不断立足于本园实际和外部政策,打造先进的课程。
其次,根据幼儿园实际发展情况进行课程开发,还要依托幼儿的生活环境,进行整体上的整合。幼儿园的课程安排与小学有很大的差别。进行区域内教育资源整合的园本课程开发应该紧紧把握这一点。幼儿园的一切生活皆课程。无论是学习课程还是做游戏、实践等,都应该体现整合教育资源的理念。区域内教育资源整合的园本课程就是通过一日活动中的各个环节,发挥活动的互补作用,实现在生活中学习、在实践中学习,依托实际、使幼儿园的学习成为一个真正的教育整体,多方面敦促幼师及幼儿园的发展。
最后,基于对幼儿生命成长和发展水平的认识,幼儿园应该充分认识到区域内教育资源与其他教育资源的区别性。学会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明确幼儿园的教育资源整合定位,使区域内教育资源整合的园本课程与其他优秀的园本课程既有区别性又有联系性,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提升教师素养和园本课程理论知识研究也是区域内教育资源整合的关键。课程资源的整理利用以及园本课程的开发都体现着教师的个人教育执行能力。无论是与幼儿的互动还是生活中的帮扶还是各种矛盾问题,都极为重要。因此,在进行园本课程建设的过程中,必须做好园本资源建设,加强教师对课程资源建设的理解,并提高教师的专业水平和综合素养。
例如,幼儿园可以借鉴公司培训的机制,定期对专业性较差的教师提供必要的培训。从专业知识培训到舞蹈、乐器还有与幼儿的沟通技巧,在完善教师专业素养之后,还应着重提升教师的意识形态。在区域资源整合园本课程开发的过程中还应该鼓励教师进行课程方案的创新[4]。
园本课程开发既需要教师具备良好的教育哲学素养,又需要掌握丰富的园本课程开发理论知识,这是开发高质量园本课程的基础。因此,幼儿园在对教师进行集中培训的过程中,应该着重涉及教育哲学和幼儿安全教育等方面的知识。传统的教师培养模式使得幼儿教师的理论素养欠缺,无法适应当下园本课程建设的需要。因此,在日后教师遴选时,需要优先选取师范教育类的学生并在入职培训后开设有关教育哲学和园本课程开发的相关内容,以提升教师的整体素养,并丰富专业知识。
例如,具备资源整合意识的教师往往会采用环境创设的方法进行教学,以往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难免会立场预设,将自己的想法和立场将资源锁定。从教师为了幼儿的立场出发进行思考的角度来看,幼儿往往不是课程参与的主体,而是一种“被参与”的角色。因此,学会环境创设不失为一种科学的方法。在“我当哥哥或者姐姐”这一主题中,教师为了使儿童能够切身体会到自己身体上的变化,会别出心裁的制作一个脚丫模型,在上面画上刻度,用以测量。如果没有资源整合意识的教师在讲解该主题时,往往会将目标放在幼儿的身高变化上,而懂得环境创设的教师会让幼儿在有更加独特的体验。
园本课程建设的概念在2013年就已经提出,但许多幼儿园只是为了应付上面的政策,并没有从幼儿园的实际出发,深入贯彻落实国家政策。针对这种情况,幼儿园应该端正态度,真正理解园本建设的内涵,按照要求进行改革。
首先,幼儿园应该做到“知行合一”,落实理念目标。即做好顶层设计。教师对课程的价值取向是否认同、对课程的目标体系是否清晰、对课程目标的表述是否准确,这都直接关系到区域内教育资源整合的园本课程建设的质量。据调查发现,许多幼儿园的课程理念和目标仅仅停留在“知道”层面,即文件层面,所设计的课程和发展目标并无关联。因此,要想深入贯彻国家政策,就必须从思想源头上出发,提升教师以及管理人员的思想意识水平,加强对园本建设的重视度。
其次,坚持理念先导。帮助教师完成对园本课程建设的解读和认同。在顶层设计的过程中,教师对于园本课程设计的理解需要借助管理层的帮助。因此,各个幼儿园可以增设领导小组,以课程解读的方式带领教师学习并理解最新政策。这样才能做到知行结合,帮助管理人员以及教师达成对课程的转化与实践。
最后,幼教工作者应该正确理解“园本课程”的实质,形成正确的课程观念。正如我国一位教育家所言;“园本课程建设的关键在于科学的教育理念的形成与践行,有了科学的观念,就有可能避免课程建设中很多反科学的问题和现象,也有可能更有效利用幼儿园和教师各种内在、外在资源,优化课程结构,增进课程结构的实施成效。“总之,区域内资源整合的园本课程开发不能只停留在文件层面,应该不断理解园本课程建设的实质,才能“对症下药”,为儿童的健康成长营造良好的环境。
综上所述,随着时代的发展,教育行业也应与时俱进,区域内教育资源整合的园本课程开发也必须紧跟时代步伐,这处处体现了人民对新式教育的追求。纵观幼儿园园本资源整合的发展,改革创新能力不足是关键,因此,在未来园本课程开发的过程中,应该将问题汇总在一起并不断分类、细分,才能有效的进行园本资源建设。同时联动各方主体,将家长、学校、儿童联系在一起,不断优化改革方案,为儿童的成长建造有利的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