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德嫚
(中原科技学院 河南 郑州 451400)
优秀传统文化,即中华民族历史发展过程中,经过长期演变、积累、传承下来、具有丰富内涵的优秀文化,是中华民族思想观念、价值取向、文化传统的集中体现,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文明的结晶。2014年教育部颁发了《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指导纲要》,要求把加强对青少年学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是一项战略任务;分学段有序推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小学是基础教育的起点,是儿童成长的关键期,做好这一阶段的传统文化教育,对于传承和发展中华文明、弘扬民族精神具有重要意义。其中民办小学是推动我国基础教育发展不可或缺的力量,其传统文化教育的开展不仅加深了学生对传统文化的理解,有利于继承和弘扬我国传统文化,也丰富了校园文化,增强了品牌建设。但民办小学在实施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过程中,存在着各种问题,如教育理念陈旧,偏重知识教学,缺少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实践活动;优秀传统文化教学流于形式,缺乏整体规划和课程体系建设;“赶鸭子上架”,师资队伍建设不足等问题。因此探索民办小学的当代传统文化教育创新模式,落实国家政策、培养新一代的文化传承者,是一项重要课题。
教育理念是对“教育是什么”的价值判断和基本看法,正确的教育理念指引学校发展、教学实施,体现着一种精神力量和价值期望。传统文化教育理念是进行传统文化教学的先决条件,关系到传统文化的教育质量。因此小学传统文化教育理念必须摆正位置,指明传统文化教育前进的正确方向,才能呼应传统文化的本质和文化教育的时代特征。
习近平指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根和魂。”“抛弃传统、丢掉根本,就等于割断了自己的精神命脉。博大精深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我们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的根基。”“培根”即是培养学生对民族的文化认同和塑造民族精神品格。而优秀传统文化凝聚着中华民族特有的精神品格,如“舍生取义”的爱国主义正气和节操;“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民族责任感;“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为天下担当的崇高信念;“刚健有为,自强不息”的积极进取精神等。民办小学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必须以“培根”为核心,提升文化认同感、增强民族凝聚力。
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着丰富的民族智慧。随着互联网的纵深发展,小学生获得信息的途径更多。但信息的大量获得并不意味着知识的增加和思维的发展。我国历史故事中有丰富的名人轶事、传说典故、寓言故事、英雄事迹,如“晏子使楚”、“完璧归赵”、“司马光砸缸”、“揠苗助长”等,有助于进一步促进小学生“启智”,发展思维和知识。
同时,优秀传统文化注重道德教化和品德修养,对小学生有着重要的道德教化作用。如儒家文化重视人格养成,提倡“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提倡孝敬父母、尊敬师长;引导做人要严于律己,宽以待人等,这些都有助于引导少年儿童提高自身思想品德,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是非标准。
应试教育现实的影响,民办小学的教学质量、名初中升学率,依然成为家长和社会的重点关注对象。因此,大部分民办小学倾向于文化知识教育,传统文化教育服务于语文等学科知识学习,传统文化教育理念以知识为中心,教学流于形式,丢掉了人文内核。民办小学的传统文化教育理念应摆脱功利主义、实用主义的影响,秉持以“培根、启智、明德”为核心的教育理念,让传统文化教育返璞归真,回归本位,实现增强民族文化认同、涵养品格、塑造人格、启迪心智、提高修养的教育目的。
课程目标是学校培养目标在教学过程中的具体化,直接影响课程设置、课程内容的确定、课程评价体系的构建和教学目标的确立。民办小学对传统文化教育缺乏整体规划,大部分没有单独设置传统文化课程,或课程设置随意,传统文化教育没有明确的目标,教学实际无章法可循。以“文化育人”为手段,将优秀传统文化的育人功能与民小学育人目标相结合,结合社会实践需求,建构民办小学的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课程目标,正是新时代对人才培养的具体规格和质量标准的要求。结合《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指导纲要》(以下简称《纲要》),建构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课程目标的三维目标模型,可以使民办小学的传统文化课程目标得以具体化。
知识和能力目标上,通过课程学习让学生学会不可或缺的传统文化知识和能力,包括:1.学会中国语言文字,体会文字的优美;2.了解家乡的文化习俗及变迁,明白自己是中华民族的一员;3.初步学会诵读古诗文经典,提升文化素养;4.学会孝敬父母、尊敬师长、友爱同学、礼貌待人、勤俭节约等传统礼节及传统美德;5.深入理解中华民族的重要传统节日,认同节日文化;6.初步认识并了解民间经典艺术;7.学会理解他人、懂得感恩、逐步提高辨别是非、善恶、美丑的能力。
过程和方法目标上,通过开展课程学习和实践活动体验,采用“浸入式”文化熏陶的方法,让学生在实践学习中形成初步的价值评判和行为习惯,尤其强调对优秀传统文化的理解和认同上。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方面:1.增强对民族文化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感和自信心;2.将优秀传统文化的要义内化于新、外化于行,使传统文化得到继承和发扬;3.培养起热爱家乡、热爱生活、热爱祖国河山和悠久的历史、宝贵的文化。
课程目标教育的质量和人才培养的维度,应充分利用优秀传统文化的育人的价值,以“文化育人”为手段,围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增强对民族文化的认同感和自信心,培育学生正确的价值观、高尚的情操和传统美德,是民办小学应当关注的要义。
优秀传统文化课程内容的建构质量,直接关系到传统文化的继承和育人价值的发挥。民办小学大部分学校开设的传统文化课程集中于书法、国学等语文学科拓展课程方面,课程内容被窄化,课程内容衔接上“碎片化”课程也缺乏体系性。因此要结合《纲要》和社会需求,构建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课程体系和课程内容,实现传统文化教育上的优化与创新。
民办小学可以将课程教学与实践相结合,在具体实施上,可以采取双线模式,即在课程上可以设置国学经典、民间艺术、传统体育、传统节日文化等,传授必备的传统文化知识和视野;在实践上,通过举办传统文化校园综合实践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体验中,深入理解传统文化。同时积极开发校外资源,如与博物馆、古城等合作,建立校外传统文化实践基地,为学生创造优秀传统文化的实践体验计划,深化传统文化的教学效果。
根据不同阶段学生的认知和心智成熟度,选择传统文化课程内容的同时,加强课程内容的衔接性、关联性,即重视课程内容编排的承上启下和连续性。可以选取主题式教学,某一传统文化的主题可以贯穿整个学段。如小学1-3年级认识和感知为主,可以诵读浅近的古诗。小学4-6年级内容难度适度提高,诵读古诗文经典,体会其意境和情感,学作古诗,编写古诗故事等。
民办小学所在地区各有特色。登封有少林文化;洛阳有盛唐、禅宗、石窟文化,大别山有革命文化;开封有北宋遗风等。民办小学可以将此作为研学课程内容,践行“读万卷书,行文理路”的教育理念,让学生在实践中增强民族文化认同,热爱优秀历史和宝贵文化;也可以因地制宜搭建中华传统文化实习基地,如到书院体验传统的耕读生活,接受礼乐诗书茶等传统文化教育,进行国学活动观摩,参与对于文化的传承与推广、文献整理、博物馆运营等。
新时期,传统文化教育要求相应的教学方法的创新。民办小学教学方法单一,教师讲授为主,学生缺乏体验和实践的机会,难以激发对传统文化的学习兴趣。因此需要探寻新的教学方法和载体。“教无定法”,坚持多元是趋势。以“学生为本”旨在强调要在遵循“学”的规律、把握学生特点上进行教学方法的创新。
传统文化的教育一方面必须要突破课堂和教室的限制,摆脱功利性,正确处理好知识学习与实践行动的有机关系。课堂突出知识传授、文化共情、理解感悟,课外校外创造活动和文化参与、体验平台,强调体验感和参与感,这样才能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加深对优秀传统文化的理解。
另一方面,传统文化教学还要注重运用“互联网+教育”优势,突破物理和地理条件的限制。“经典永流传”将经典古诗词融于现代艺术表达,“国家宝藏”让文物背后的故事鲜活起来等,媒体资源丰富了传统文化教育“视界”,也为教学方法的创新带来了启示。教师还可以将可视化虚拟技术应用到教学中,使教学内容具有生动性和吸引性,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积极性和主动性。
评价体系是评估小学生优秀传统文化学习的实际成效和教师教学的有效性的最要依据。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评价体系既包括教学评价和学习评价。民办小学以评价指标为导向,确保传统文化教育成果的实现。
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评价指标体系,一方面要关注到影响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的教育关键因素、实施效果的重点因素,把其中最具普遍性和代表性的因素,作为关键评价事项,有目标、有重点地分析出教学有效性的决定环节和主导因素。同时,兼顾影响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教学的各种因素,以从各个方面和角度,对学习者的学习效果和课程教学的实施效果进行全面的评估,避免以偏概全。
理论与实践相辅相成,理论具有指导实践的作用,实践促进理论的更新和发展。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评价体系的构建,要以评价理论为指导,以教育部指导纲要和教学标准为依托,使评价体系具有科学性。同时由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评价体系要运用到实践中,所以必须具备可操作性和易实施性,如此才不至于成为“空架子”。因此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评价体系的制定中,要以理论为指引方向,在具体教育实践中方便学校、教师的实施和分析。
应将诊断性评价、形成性评价和反思型评价相结合,贯穿到整个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教学中,以全面、科学地反映其教学成效和学习成效。诊断性评价需侧重评价学生对优秀传统文化基础知识的把握和理解,可以优秀传统文化知识竞赛等形式,灵活地考查学生的了解和掌握其情况。形成性评价注重学生学习优秀传统文化的情感、态度,建立较为完善的情感、态度目标体系,为科学的评价打下基础。反思性评价,即教师的自我评价,通过定期开展教学反思活动,并在过程中适时发现可能存在的困难和优势,采取必要措施扬长避短,促进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教学地完善和进步。
等级标准是评价的一种量化方式,能直观反映优秀传统文化教学、学习效果。学校和教师根据评价指标的维度,确立评价细则,如教师方面的教学目标、教学方法、教学管理、教学态度和情感;学生方面的课堂互动、学习积极性、接受情况、小组合作等,给予等级划分。等级划分可以采取4级制——优、良、中、差,每阶段及时总结,最后开展终结性评价。
骨干教师往往是教育教学的领头者,具有先进的教育理念、教学思想、教学水平甚至科研能力,能够带领教学和教师走向专业化发展。民办小学首先需要挑选优秀传统文化素养较高、知识积累丰富的教师,为传统文化教学提供必备的基础条件;其次形成团队意识,骨干教师应时刻加强合作,进行研讨和交流,实现资源与信息的共享和流动,促进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教学的良性发展;最后形成优秀传统文化教师队伍的传帮带模式,骨干教师利用自己高超的教学水平和研究积累,带动其他教师的传统文化教学,不断推进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开展。
持续、不断地培训是民办小学优秀传统文化教师发展的源泉和动力,也是教师的内在需求。因此学校要以开放式的眼光,综合考察,合理设置培训内容,科学选择培训方式。在内容的选择上,要有针对性,切忌大而广、理论性强却不实用。应围绕小学传统文化教育的主要内容,开展专题培训,每个专题在注重传授理论知识的同时,更要结合典型案例进行分析和学习,同时开展研讨和交流,深入对某个传统文化专题的认识。在培训方式上,要不拘一格,采用生动、富有吸引力的培训方式,打破专家讲座、本校培训等传统的培训方式,增加参与式、互动式研讨体验,如将现代信息技术运用到培训中,或改变单向传授方式,让参与到讲授中,从而使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具有生成性。
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单纯依靠学校教师,无法满足实际需求。因此学校应以开放的眼光,立足当地特色,聘请优秀传承人或技师进校园,把真正的优秀传统文化,如古琴、豫剧等,带进课堂,将他们纯熟的技艺和对传统文化的深刻理解,传授给孩子,通过动人的讲解和示范等,增强小学生对优秀传统文化的感知。除此之外,学校也要适当加强对外聘教师的管理和培训,增强其教学技能,使其教学具有专业性,这样才能促进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良性发展。
民办小学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模式必须以先进的教育理念为指导,以构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体系,推动文化传承与创新,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教育目标,精选优秀传统文化课程教学内容,在新型学习环境的支持下,将科学的教学方法和评价方法用于开展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同时建立具有先进教学思维和深厚教学技能的教师队伍,才能真正推动传统文化教育的发展,从而推动学校自身走上长远、科学的发展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