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凉州路军事设施的修建及防御体系构建

2022-03-05 09:23
河西学院学报 2022年1期
关键词:卫所军事设施边墙

杨 志 勇

(青海师范大学历史学院,青海 西宁 810008)

本文所论凉州路,指明代甘肃镇下辖“三卫一所”管控地域作为主要研究范围,即凉州卫、镇番卫、永昌卫、古浪守御千户所当时的管辖范围。其东起古浪守御千户所安远堡,西至永昌卫定羌堡,北达明代边墙一线。

明代凉州路在甘肃镇具有独特的地理形势及战略地位。史称“凉州地居适中,为五道咽喉,四面环山,番夷比处,官民惟中居一线耳。”[1]扼守着河西走廊东部门户,是维护关陇的重要屏障。有明一代,凉州路位于抵制蒙古和扼制西域的前沿战略要地,更承担着隔绝北面蒙古和南部诸番联系的重任。至于凉州的地理形胜,《大明一统志》中有明确的记载:“河山襟带,为羌戎通择之路,环以祁连、合黎之山,侵以居延、鲜卑之水,凉州险绝,土地肥沃,万山环抱,三峡重围。”[2]653明朝马文升曾言:“万一甘、凉失守,则关中亦难保其不危。”[3]526这些充分说明了河西走廊东段独特的地理形胜及其重要的战略军事地位。由于河西走廊东段处在交通十字的路口,为明朝在此修建各类军事设施提供了便利的交通条件。在此基础之上,择险要关口修建堡寨,使得与天然的险要地理环境相结合,凭险而守,形成“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的地理优势。

一、修建过程

明朝建立后,为了加强对河西走廊的控制,于洪武五年(1372)派冯胜西征,收复河西走廊,史称“遂略地至嘉峪关,而西陲悉入版图。”[4]568但就冯胜征西后对河西走廊是否取得了全面的控制,学术界有不同的认识,“有学者指出洪武五年的战争尽管为明朝的经略奠定了基础,但明朝还是暂时退出了河西走廊,采取步步为营的渐进策略,其后,明朝设立的陕西行都司屡次兴废,情况特殊。”[5]“在此基础上,陕西行都司属卫的建设也得到了详尽讨论。”[6]冯胜征西胜利之后,遂弃地而还。当年明朝设置了“甘肃卫都指挥使司,庄浪卫指挥使司。”[7]1403在洪武十二年(1397)明朝“复置陕西行都指挥使司于庄浪,后徙于甘州。[7]1973-1974”后来又任命宋晟为甘肃镇首任镇守总官兵,加强了对河西走廊的管控和治理。

明朝建朝之初,对北方残元势力以军事打击为主。明英宗朝“土木堡之变”之后,明朝开始转向防守。到成化时,彻底的转变为防守,进行置军屯守的战略。以边墙、堡寨、关隘作为防御的军事设施,开始大规模设置和修建。后经过十多年的不断完善,最终形成了甘肃镇五路防守的军事防御构建,而凉州路则属于河西走廊东段的一路。

明代凉州路,在地势上来看,“外连沙漠,内无险阻,一线长城半借洪河环绕内外,似宜多置营堡。”[8]24无险要关隘,宜多置营堡,主要体现在卫所的设置、长城及军事堡寨的修建上。卫所作为高一级的防御堡寨,其镇守官兵最多,防御范围最大,负责本区域内的主要防务,统御辖区内的各堡寨。为方便进行屯守,及时支援前线。因此卫所城址的选择十分重要,大多选择在辖区的中心,地势平坦、交通便利的战略要地。而堡寨的选址,则是在各防守山口,险要之处,凭险而守,筑堡驻军以防御。

(一)卫所城堡的修建

明朝建立之初,基于元代的基础之上,在凉州路设置三卫一所,卫所城址亦是在原有基础上修葺而成。由于明朝前期对北方蒙古的战略是以军事打击为主,所以这一时期的卫所城址及堡寨为夯土版筑而成,亦有直接在原来基础之上修葺而成的。凉州卫,在洪武七年(1374)设置,据史料记载“置凉州卫指挥使司,以故元知院脱林为凉州卫指挥佥事。”[7]1627《明史》在“凉州条”下另载“又有凉州土卫,洪武七年十月置。”[9]1015而在《甘肃通志稿》中记载有:“洪武九年置,指挥三千户十百户二十五(按卫东有凉州上卫,洪武七年十月置。)”[10]315从史料记载来看,凉州卫的设置时间是在洪武七年十月(1374年10月)。

表1 明代凉州路三卫一所修筑状况表

从上表可以看出,明初凉州卫、永昌卫、镇番卫都是在旧址基础上加筑而成,只有古浪所城是在洪武十年新筑。且在明中后期经不同程度的增筑加修,扩展城堡规模,修筑护城壕。城中及城墙、城门之上的各种基础设施不断得到完善。后期为了加固城防及其耐用性,对城墙及城门用砖进行了包砌,以此增强了防御能力和抵御自然风沙的侵害。

至明朝灭亡,这一地区的军事堡寨对于防御外敌入侵,都起到过重要的作用。伴随着明朝灭亡,清朝的建立。外部环境的变化以及施政策略的转变,有一些军事设施失去了原先的军事功能,逐渐在各项政策的实施下,发生了功能转变。

(二)长城的修建

明朝为了抵御北方元朝残余势力的侵扰,在北方边防地区修建长城。甘肃作为九边之一,亦修筑了边墙,作为抵御蒙古入侵的一道坚强防御工事。据清朝人慕寿祺《甘青宁史略》记载:“明成化二年七月,鞑靼毛里孩犯边至固原,八月,又犯宁夏。因饬令筑陕西、延绥、甘肃一带墩堡、濠、墙,以防鞑靼。”[11]433此为明代甘肃修筑边墙的起因。《明实录》弘治三年六月丙戌记有:“先是,甘肃修筑边墙总官兵周玉督工过严,军士张伏兴、楯成等违限惧罪,拥众乞宽限,不允。乃投瓦石击玉。守臣奏其事,下巡抚等官鞫问,处以徙罪。”[12]822由此可见,甘肃在弘治三年(1490)前就开始修建边墙,而河西走廊东段最早的边墙修建大约在弘治十五年至十八年(1502-1505),《明实录》弘治十六年五月,甘肃镇守总官兵刘胜在奏疏中写到:“甘肃一带孤悬河外,前镇、巡官议,自庄浪接宁夏冈子墩起,至肃州嘉峪关讨赖河止,修筑边墙总两千六百七十八里。”[12]3681-3682以此来看,明代凉州路的边墙正是修筑于此时。

(三)堡寨的修建

边墙只是防御的第一道军事工事,为了更好地防御侵袭,通过修建堡寨,在边墙内构成第二道防御工事,能更好地弥补军事防御的不足。正如“各边肥茂之地最多,但地广人稀,无处回避,故不敢种,遂为荒芜之场。有识者咸谓,不论在边在内,多筑城堡,许凡军民人户于近堡地土,尽力开种,使之自瞻,永不起科。有警则入城堡,无事则耕,且种且守,不惟粮食足,而边塞亦实,此为至计。”[13]89《五凉全志》亦载:“营堡之设,重保障也。无事则简卹士卒,有事则授兵登陴,右番左彝,俯首息啄,斯编氓安堵,并受其福矣。”[8]499明王朝在凉州路修建了边墙与军事堡寨互为犄角的防御军事建制,是抵御少数民族入侵的重要保障,有效地减少了这一地区边患的发生。

二、空间分布

冯胜下河西之后,甘肃开始纳入明朝的版图,为了更好地对这一地区进行管理。明朝设置了不同于内地府、州、县的都司卫所对其进行管控。河西走廊东段在明代时期主要是在凉州路的管控之下,由凉州卫、永昌卫、镇番卫、古浪所及其所属的边墙、堡寨和驿站组成。

从下图,可以看出明代凉州路军事堡寨的大体分布范围和相对位置,然而在此甘肃镇总图中,并未找不到永昌卫的所在,这为此图的一大失误之处。

图 《九边图说》中的甘肃镇总图(图片来源:明兵部:中国国家数字图书馆藏隆庆刻本)

凉州路,东南起自安远站堡,西北至永昌定羌庙止,南面依靠祁连山,北面以长城为界。由于河西走廊东西狭长,南北宽窄不一的特殊地理条件,形成的天然通道地形,所以在各地地势险要之处修建军事设施,以扼敌入侵,检查过往行旅及货物的军事据点。由于这些军事设施在明朝各时期所受到的边疆形势和战争威胁的不同,所以在修筑时间上也呈现出不同的转变和差异。首先从洪武五年(1372年),冯胜下河西,平定甘肃,先后在河西走廊东段设置了凉州卫、永昌卫、镇番卫及古浪所,而古浪所较前面三卫的设置时间更为靠后,于正统三年(1438年)设置。

表2 凉州路卫所变迁过程表

正德、嘉靖年间,明政府一改前期对北方蒙古的战争策略,由主动进攻转向消极防守。为了适应新的战争防御策略,嘉靖十八年(1539),“行边使、兵部尚书翟銮言,嘉峪关紧邻边境,为河西第一隘,而兵力寡弱,墙壕淤损。乞益兵五百防守,并修浚其淤损者,仍于壕内添筑边墙一道,每五里设墩台一座,以为保障。上从其议。”[14]4371自从翟銮请修嘉峪关边墙以来,甘肃镇又修了凉州路的大河堡(驿)、靖边堡、蔡旗堡、三岔堡等军堡。[15]60而其中大河堡与靖边堡分布于凉州卫境内,蔡旗堡与三岔堡分布于镇番卫境内。

隆庆、万历年间,凉州路受到的威胁主要来自于盘踞大小松山的阿赤兔等部落对周边地区的频繁侵袭扰掠。明万历二十六年(1598)由兵部尚书田乐、总兵达云、分守道张南等人指挥松山之战,收复大小松山,得以解除边患。第二年,即万历二十七年(1599),李汶主持修筑新边,至此甘肃镇境内长城修筑完成。“这一时期,凉州路修筑的堡有圆墩堡、永丰堡、红沙堡、牧羊川河西堡、牧羊川河东堡、水磨川堡、定羌墩堡等。”[15]61此时,河西走廊东段军事设施整体修建完善,对于维护西北边疆的稳定具有重要作用。

凉州卫在地理位置上是历来扼制河西走廊咽喉的重镇,明朝时期其位置更为重要,是东接兰州,西通甘州的孔道,关乎整个甘肃镇的安全与保障。所以明代凉州路军事设施,主要以北边边墙为界,内部修筑堡寨,置驿站和递运铺,形成了以长城为主要防线,堡寨为内部基础设施的军事防御格局。

据艾冲《明代陕西四镇长城》统计,“明代分守凉州副总兵所辖城堡有二十座,分别为安远站堡、黑松林堡、古浪新关城、古浪所城、高庙堡、泗水堡、凉州卫城、高沟堡、镇番卫城、黑山堡、蔡旗堡、永定堡、宁远堡、牧羊川河西堡、真景堡、永昌卫城、毛卜剌堡、水磨川堡、水泉儿堡、定羌墩堡。”[16]114-117刘建军在《明长城甘肃镇防御体系与军事聚落》凉州路聚落分布,分守凉州副总兵所辖城堡有二十八座,“分别为安远站堡、黑松林堡、古浪新关城、古浪所城、高庙堡、圆墩堡、永丰堡、泗水堡、张义堡、双塔堡、大河堡、靖边堡、高沟堡、镇番卫城、黑山堡、蔡旗堡、三岔堡、永定堡、宁远堡、牧羊川河东堡、牧羊川河西堡、真景堡、永昌卫城、毛卜剌堡、水磨川堡、新城堡、水泉儿堡、定羌墩堡。”[15]63-64

张雨《边政考》详细地记载了明代甘肃镇的军事堡寨,引言自署“嘉靖丁未冬十月既望巡按陕西监察御史张雨。”[17]309嘉靖丁未年为嘉靖二十六年(1547),即此书应成书于嘉靖二十六年(1547)。由此可见,《边政考》中的堡寨则应该修建在嘉靖二十六年(1547)之前。《丁酉重刊凉镇志》序中,称“凉州旧志修自蒲坂杨公观,成于西平王公,至明朝嘉靖癸丑岁止。”[1]以此来看《凉镇志》最早成书于嘉靖三十四年(1553),其中所记载的堡寨至迟在1553年之前修建完毕。《九边图说》有“隆庆三年十一月初二日,兵部尚书,霍”[18]的题奏。而隆庆三年(1569),自在嘉靖后。以此看来,当中以张雨《边政考》成书最早,《凉镇志》次之,《九边图说》最晚。故三者之中都记载有的堡寨名称取其最早,后者中出现的当为新修建军堡,最终取其三者总和,通过统计得出城堡总数为32座。在嘉靖二十六年(1547)之前凉州路下辖有军堡十九座,至嘉靖三十四年(1553),凉州路下辖军堡有二十三座。到隆庆三年(1569)止,凉州路下辖军堡有十八座。通过比较,可以得出,到嘉靖三十四年(1553)时,新增的军堡有道标营、高沟堡、张义堡、上古城堡、炭山堡、西把截堡、南把截堡、永丰堡、蔡旗堡。而在嘉靖三十四年至隆庆三年,只增加了陈春堡、把截营堡、永安堡三堡。加之万历时期,李汶修筑新边,凉州路修筑的堡有圆墩堡、永丰堡、红沙堡、牧羊川河西堡、牧羊川河东堡、水磨川堡、定羌墩堡等。[15]61据以上材料,永丰堡和水磨川堡在嘉靖时期边政书中记录已修建,而在所引刘建军的材料中为万历时期新修。结合材料,笔者认为这两座军堡应修建于嘉靖三十四年(1553)之前。

据此,由清人苏铣《丁酉重刊凉镇志》、张雨《边政考》《九边图说》整理的32座军堡,加之万历时期新修建的5座军堡,总共在明代凉州路下辖有军堡37座。

表3 明代凉州路军事堡寨分布情况表

从上表可以看出,河西走廊东段明代军事堡寨主要分布在凉州卫和永昌卫的辖区之内,镇番卫及古浪所分布较少。其一,这应与当时各卫所军事地位有关,凉州卫为凉州副总兵的驻地所在,统筹整个凉州路下的军事防御;永昌卫则是在其境内有开放的与胡人交易的茶马互市的地点相关,为了更好地管控,需要大量的屯兵之所,所以军事堡寨的数量较多。其二,就其上面三卫一所控制的地域范围来看,凉州卫和永昌卫的空间范围更广,需要防御的关口较多,所以相应的军事堡寨数量多一些。

这些军事设施在空间分布上显示出了点线状分布的特点,边墙绕北而行,将卫所包围在内,以凉州卫为中心,向东、西延伸,北面则突出为镇番一卫,拱卫凉州卫。更加突出凉州卫的中心地位,以凉州副总兵驻扎于此,统驭凉州路下的军事防御,北面防守蒙古,南面阻隔诸番。就其重要程度而言,河西走廊东段军事设施主要分布于长城沿线和内部交通要道之上,这是便于地域范围内的可达性与军事支援的应急性相符的。空间上呈现出北多南少的差异性,这与当时军事防御的需要相关。

三、防御体系的构建

明代凉州路军事防御体系的构建,主要在凉州路下辖的区域,以边墙为主体的长城墙体、各卫所下辖的军堡、驿站和相应的隘口等要素构成。明王朝的建立是在推翻元朝的基础之上,这就决定了双方在历史时期长久的敌对关系,双方之间时战时和,在很长的时间内,双方是处于冲突对立的战争状态,为了更好地防御北方蒙古族的入侵,明王朝在凉州路修筑了以边墙与军事堡寨互为犄角的军事设施。

军事设施本身是构成明代凉州路军事防御体系的第一要素。卫所先后在洪武至正德年间设置,边墙和军堡的修建历经洪武至万历时期,加之驿站和递运所相应的设置。军事设施本身是构成防御体系的基础。

第二个构成要素是与设施相适应的制度配备。路作为军镇之下的次一级防区,每路设参将一员,在这一路最为重要的城堡驻守,管控路下诸城堡的驻军,负责本路地区的军事防守。

城堡又作为路下面的防御单位,每路所统数量不一。每城堡设守备一人,统领本城堡及所属堡寨戍军,负责本地段的战守事宜,布署所管长城、瞭望台、烽火台等工程设施的守卫。[16]12

“堡寨(或称崖寨)是各镇的基层防御单位,听从守备指挥。每堡寨设把总或操守一人,负责该堡寨附近若干里长城及墩台的瞭守。”[16]12

明代河西走廊东段的军事防御则主要是在凉州路下构成的,以凉州卫为中心,镇番卫在北,永昌卫位西,古浪所扼东。在三卫一所下,统辖各自的城堡及其军官士兵,进行屯守操练等。

明代在甘肃置甘肃镇,甘肃镇的城堡从高到低依此可分为镇城、路城、卫城、所城、堡城五个类别。明代凉州路下则包括了除镇城所在的其余四种类别,即路城、卫城、所城和堡城,明代只在甘肃设置了镇夷所、高台所、古浪所三所,只有古浪所位于河西走廊东段,所以在河西走廊东段地区则形成了四种类别城堡的层级。

表4 明代凉州路军事城堡类别表

第三构成要素是与设施、制度相适应的人员构成。河西走廊东段处于明代九边甘肃镇,在整个甘肃镇防御属于凉州路防区。设有专门的统兵将领来负责本段防区内的军事行动。《明会典》记载:“凡天下要害处所,专设官统兵镇戍。其总镇一方者曰镇守,独守一路者曰分守,独守一城一堡者曰守备,有与主将同一城者曰协守。又有备倭、提督、提调、巡抚等名。其官称挂印专制者曰总兵,曰参将,曰游击将军,旧制俱于公侯伯都督都指挥等内推举充任。”[19]《明史》中对镇守甘肃镇的军事将领记载:“镇守甘肃总官兵一人,旧设,驻镇城。协守副总兵一人,甘肃左副总兵,旧设,嘉靖四十四年移驻高台防御,隆庆四年,回驻镇城。分守副总兵一人,凉州右副总兵,旧设。分守参将四人,曰庄浪左参将,曰肃州右参将,曰西宁参将,曰镇番参将,游击将军四人,坐营中军官一人,守备十一人,领班备御都司四人。”[9]1869

据张雨《边政考》,明代在河西走廊东段设置的主要防守军官有:

表5 明代凉州路卫所防守官名称表

明朝建立之初,考虑到当时周边的实际状况,设立卫所之制留戍各地成为必然选择。史载“天下既定,度要害地,系一郡者设所,连郡者设卫。大率五千六百人为卫,千一百二十人为千户所,百十有二人为百户所,所设总旗二,小旗十,大小连比以成军。”[9]2193用以加强边疆的防御。

综上所述,以上三个要素构成了明代凉州路军事防御体系,在军事设施、人员配置及其各自的统属关系都建立起了严格紧密的联系,形成在凉州副总兵的统领下,各卫所及军堡据城防守,分管各自区域的军事防御。明代凉州路在整个甘肃镇的防御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以凉州副总兵为最高军事指挥,联动治下各卫所及堡寨,驻军屯守,抵御防守。

明代凉州路军事防御体系的构建在时间上表现出连续性,自洪武时期冯胜下河西,一直持续到明朝万历年间。在军事设施的修建上具有联动性,首先以修建边墙为第一道前线防御,在边墙以南则设置相应的卫所进行各区域的防守,各卫所又在其内部交通要道处修筑数量不等的军堡,进行联动策应,以成犄角之势,抵御敌人的袭边扰民之举。又在主要交通道路上的军堡之内设置驿站和递运所,便以传递消息和接待往来使者,为来往行人提供食宿方便。在军事设施与相适应的制度配备,人员构成上具有严格的层级性,形成层层不同层级的军事长官负责的防御区域,上下相统,快速驰援,高效联动的新格局,为凉州路的军事防御提供了重要的保障。

猜你喜欢
卫所军事设施边墙
施工期面板坝挤压边墙破损对填筑质量的影响
浅谈挤压边墙混凝土施工方法
边墙与东部苗族方言区的艺术变迁
基于MIDAS某大型初雨调蓄池边墙结构分析
清代卫所裁并概述
军事设施建设ECI模式承包商选择评价指标体系赋权方法研究
清代东南四省卫所裁撤研究
盐利、官员考核与地方军饷
小述《秦边纪略》中“小河套”
俄将在北方四岛建150多个军事设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