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本文介绍了常见的用于呼吸道传染病防护的个人防护用品以及与呼吸道传染病相关的环境风险情况,简要讲解了在呼吸道传染病流行时的应对措施。
关键词:呼吸道传染病;防护用品;环境风险
随着2019年底新冠肺炎疫情的出现,自2003年非典之后已经逐渐被人們所淡忘的呼吸道传染病再次用一种意想不到的方式进入人们的视野。新冠肺炎在全球的大规模传播给人类带来了严重伤害,无论从经济发展层面还是健康层面来看,新冠肺炎都是一场史无前例的巨大灾难。在这场疫情防控阻击战中,世界各国分别采取了不同的防疫措施,一些欧洲国家选择群体免疫的政策,让所有人都感染新冠以产生抗体,这种免疫政策的实施,直接导致相当比例的医护工作人员感染新冠,进而使得医疗资源短缺,降低了医院的运行效率;我国则采取严防死守防止传染病传播的卫生政策,包括公共场所派专人消毒,提倡民众戴口罩出行,进入商场等人员密集处出示“三码”,接种新冠疫苗,人员流动时进行报备等政策,在实践中很快得到了绝大多数人的认可,在防控疫情方面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新冠肺炎作为一种呼吸道传染病,和SARS、MERS等疾病具有相似的传播模式。本文以新冠肺炎为例,进行归纳总结已有的呼吸道传染病防控经验,结合传统的防控措施探究更加适宜防控新型呼吸道传染病的措施,承上启下为呼吸道传染病防控提供新的参考。
新冠肺炎最典型的传播途径是飞沫传播,其他传播途径还有接触、特定环境下的气溶胶等。有部分研究人员认为消化道也能传播新冠肺炎,但目前尚无实际证据支持这一论点。针对飞沫和气溶胶传播的相应措施为加强密闭场所通风换气,针对接触传播则采取减少公共接触的应对措施,针对个人正确佩戴口罩、护目镜,保持2m以上的社交距离能显著降低被感染的概率。
1 个人防护用品应用概述
在呼吸道传染病的防控工作全过程中,个人的防护是必不可少的,其中,日常生活中最常见的个人防护用品非口罩莫属。除口罩之外,防护服、眼护具、手足部防护用品等几大类型的防护用品也都在医疗行业十分常见。
1.1 口罩
口罩属于最典型的呼吸道防护用品,正确佩戴口罩可以阻挡空气中的飞沫和气溶胶等带有病毒的微粒。常见的口罩包括医用口罩、棉布口罩、工业口罩三类,其中最常见的医用口罩包括医用外科口罩、医用普通口罩、医用防护口罩三类,现在市面上最常见的防疫用口罩大多为医用外科口罩,可过滤掉空气中95%以上的细菌微粒,防水性能优异,是一种价格亲民、实用性强、性价比高的口罩。经研究显示,医用防护口罩和工业防护口罩这两种防护口罩在适当的储存条件下,时隔20年仍然具备防护效果,
1.2 眼护具
眼护具指的是对眼部进行防护的护具,一般情况下具有光学防护性能,有的也兼具防液体喷溅效果。眼护具包括眼镜、眼罩、面屏及相关的其他面部防护装置,完全不透气的为封闭式,完全透气的为全开放式,介于二者之间的为半开放式。在呼吸道传染病的防控上,常用的眼护具为封闭式和半开放式,因为其可以防止飞沫喷溅,从而减少呼吸道传染病通过飞沫传播的概率。
1.3 防护服
防护服在呼吸道传染病防控中的应用包括医用防护服和生化防护服两种。其中医用防护服又包括隔离衣、手术衣、洗手衣三种。医用防护服常为医护人员治疗呼吸道传染病病人时穿着,生化防护服则多见于环境消杀、核酸检测工作人员。
1.4 头部防护
头部防护在呼吸道传染病防控中也存在相当广泛的应用,其主要应用范围在手术帽、隔离头罩,也有些情况下与口罩和眼护具整合,造成更好的封闭效果。
1.5 手部防护
在呼吸道传染病防控中,最常见的手部防护用具为医用手套,其作用在于防止手部与污染物接触,减少感染概率。
1.6 足部防护
足部防护用品在医疗行业的应用为医用防护靴套和防护鞋,防止医护人员被地面上的污染物或针头等锐器误伤。
2 环境风险概述
影响呼吸道传染病传播的主要环境因素包括通风情况、社交距离等,其中最为重要的是环境通风情况。在环境通风不良的情况下,飞沫的存续时间要比通风良好情况下的存续时间更长。其次是人体暴露在飞沫中的时间长短,短时间暴露在飞沫环境中感染的概率要远低于长时间在飞沫环境中暴露。在通风良好的环境下保持社交距离也有利于降低感染呼吸道传染病的概率。在密闭环境中进行喷洒消毒液、开窗通风、安装空气净化装置等措施都能很好地净化空气,降低该环境的风险等级。在我国,还会通过号召群众非必要不出行等方式减少公共场所人流量及聚集情况,降低传染概率。大数据时代,采用“三码”是一个很重要的进步,大大减少了抗疫工作人员的工作量,减少了人员接触及聚集,使呼吸道传染病的防控更加完善。
3 个人防护用品与环境风险综合概述
在防控呼吸道传染病时,减少前往中高风险地区自然是首要要求,但若遇到不可控因素导致必须前往风险地区时,就需要加强个人防护,如使用更高等级的口罩、佩戴眼护具及手部防护等。在此情况下,在出发之前和到达目的地之后进行核酸检测、配合所在社区进行居家隔离或集中隔离也是必备的。医院一般情况下被视为中高风险环境,医疗机构工作人员应当视情况选取适当的个人防护用品进行呼吸道传染病防控。
4 结语
综上,环境风险是可以降低的,在降低环境风险的前提下,选取适当的个人防护用品进行呼吸道传染病的防护,双重切断传播途径能够更有效地降低呼吸道传染病的传染概率,对防疫具有正面意义。
参考文献
[1] 陈美恋,高燕. 空气消毒在预防呼吸道传染病中的意义及方法探讨[J]. 中国感染控制杂志,2021,20(6):577-582. DOI:10.12138/j.issn.1671-9638.20216640.
[2] 李瑶,吴萍,赵露薇. 呼吸道传染病预防与控制探究[J]. 当代医学,2021,27(15):171-173. DOI:10.3969/j.issn. 1009-4393.2021.15.069.
[3] 赵秀发. 社区健康教育在呼吸道传染病防控中的重要性[J].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连续型电子期刊),2021,21(22):364-365. DOI:10.3969/j.issn.1671- 3141.2021.22.173.
[4] 李建花,董春亮. 呼吸道传染病的主要特点及预防控制策略探讨[J]. 中国保健营养,2021,31(13):242-243.
[5] 王洪财. 新冠肺炎疫情下高校医院呼吸道传染病防控对策研究[J]. 医学食疗与健康,2021,19(3):213-214.
易玲玲,女,江苏南通,汉族,1984.05.17 本科毕业,传染病的临床及防护,,初升中级
15845017053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