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黔红
摘 要:在古代汉语中“之”是常见的文言虚词之一,“之”字的用法很多,在文言文,它常见的词性有代词、助词、动词。“之”在中学语文教材中出现的频率较高,同时“之”的用法也是中学生必须掌握且中考常考的知识点。本文对部编版初中教材文言文中出现的“之”进行梳理归纳,从汉语语法的角度对“之”的用法进行分析发现“之”在中学语文教材中常见的用法有:一、代词,常常代指人或物;二、助词,常见的是充当结构助词,相当于“的”;三、动词。
关键词:文言文 中学语文
文言文在中学语文教材中占有很大的比重,文言文的学习不仅是对优秀文化的传承,还是对学生语文能力、审美能力的考验。语言是有继承性的,很多现代汉语都是从古代汉语的基础上继承发展而来,这也意味着我们今天所使用的现代汉语与古代汉语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但也存在区别。弄清楚这些语法之间的联系与区别,对我们今天的文言文教学有很大的幫助。
部编版初中语文教材是我们今天最为通行的教材版本,语文教材中收录了许多文质兼美的文章,其中不乏优秀的文言文,同时这些文言文中也出现了大量我们学习文言文时必须掌握的实词与虚词,“之”就是其中之一。“之”在初中语文教材中的用法较为复杂,学习“之”的用法,对语文教学实践有实用价值。对教师而言可以通过系统掌握“之”字的用法并使用适宜的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率,对学生而言可以通过系统的掌握“之”的用法、学习词汇分析方法、掌握特殊句式并增强文言文阅读的兴趣。
本文通过梳理教材中的“之”字,归纳了“之”字在中学语文教材中的三种常见用法,第一种用法一是代词;第二种用法是助词;第三种用法是动词。例如:
(1)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论语十二章》)
(2)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诫子书》)
(3)已而之细柳军。《周亚夫军细柳》
以上例句是“之”字在初中语文教材中常见的三种用法,从词性上主要可以划分为实词和虚词两大类,但是在“之”字的常见用法中“之”字所处的位置与语境都会使它的情况有所不同,作为代词的“之”,通常代指人和代指物,有时也作指示代词“这”;作为助词的“”“之”,常常充当结构助词“的”,表领属关系,也会用于取消句子独立性以及作为定语后置宾语前置的标志;而作为动词的“之”的用法相对于稳定,通常是“到什么地方去”;除此之外“之”有时并无具体意义,只是一个音节助词。
1 代词“之”的用法
代词,从语法上来看属于实词一类。通常在句中能代替名词、动词、形容词、数量词、副词。它的具体类别又可以分为人称代词、指示代词、疑问代词三大类。“之”作为代词,在初中语文教材文言文中较为常见,它通常有两种用法,分别是代指人物与代指事物,且在句子中通常充当主语以及谓语等成分。
1.1 代指人物
例如:
(4)河曲智首笑而止之曰。(《愚公移山》)
(5)秦王色挠,长跪而谢之曰。(《唐雎不辱使命》)
(6)与之辩论,言和则色夷。(《送东阳马生序》)
(7)公与之乘,战于长勺。(《曹刿论战》)
(8)彼竭我盈,故克之。(《曹刿论战》)
(9)明日徐公来,孰视之。(《邹忌讽齐王纳谏》)
(10)今世闻无罪,二世杀之。(《陈涉世家》)
(11)事无大小,皆以咨之。(《出师表》)
(12)愿陛下亲之信之。(《出师表》)
这几句中“之”都代指人物,(4)句中之代指愚公;(5)句中之代指唐雎;(6)句中之代指东阳马生君;(7)句中代指曹刿;(8)句中代指齐国军队;(9)句中代指徐公;(10)句中代指公子扶苏;(11)、(12)句代指良臣。代词“之”在以上例句中都代指人物,在句子中通常位于动词之后,且常充当宾语。
1.2 代指事物
例如:
(13)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论语十二章》)
(14)国人道之,闻之于宋君。(《穿井得一人》)
(15)以我酌油知之。(《卖油翁》)
(16)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小石潭记》)
(17)中轩敞者为舱,箬篷覆之。(《核舟记》)
(18)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醉翁亭记》)
(19)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鱼我所欲也》)
(20)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送东阳马生序》
这几句中的的“之”或代指某件事或指某物,如(14)句中之是指挖井得到一人这件事,(15)句中之是代指射箭是凭手熟的道理;(18)句中之代指醉翁亭;(20)句中之代指借的书籍,其结构常为动词搭配“之”。
2 助词“之”的用法
助词,从语法上来看属于虚词一类。通常附着在其他词汇、词组、句子上,起到辅助的作用。在句子中通常处于句子的前、中、后,并且它的意义会因为位置的不同所有区别,在位于句中时通常表示结构上的关系。在梳理部编版初中语文教材时,不难发现“之”作为助词的用法在文言文中出现的次数是最多的,“之”充当结构助词“的”时的用法有表修饰、限制、领属的关系;取消句子独立性;充当音节助词;作为定语后置宾语前置的标志四种。
2.1 表修饰、限制、领属关系
例如:
(21)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诫子书》)
(22)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爱莲说》)
(23)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三峡》)
(24)山川之美,古来共谈。(《答谢中书书》)
(25)居天下之广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孟子二章》)
(26)故祗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马说》)
(27)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前人之述备也矣。(《岳阳楼记》)
(28)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山水之乐。(《醉翁亭记》)
(29)大王尝闻布衣之怒乎?布衣之怒,亦免冠徒跣,以头抢地尔。(《唐雎不辱使命》)
这一类助词的用法,主要起到修饰、限制的作用,其结构为之搭配中心语,如例句中的“水陆草木之花”“山川之美”“春冬之时”“山水之乐”“布衣之怒”。
2.2 用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
例如:
(30)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陋室铭》)
(31)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孙权劝学》)
(32)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醉翁亭记》)
(33)鹏之徙于南冥也.(《庄子二则》)
(34)夫专诸之刺王僚也。(《唐雎不辱使命》)
(35)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妾之美我者,畏我也,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邹忌讽齐王纳谏》)
(36)当余之从师也.(《送东阳马生序》)
(37)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从祠中。(《陈涉世家》)
从以上例句看,之分别名词与动词之间,即主谓之间,且该主谓短语不单独成句,而是句中的一个成分,且有些句子中的之不用译出,如(30)句“花之隐逸者”中的之,(31)中的“大兄何见事之晚乎”中的之。其结构为主语搭配之再搭配谓语。
2.3 充当音节助词
例如:
(38)久之,目似暝,意暇甚。(《狼》)
(39)具答之。(《桃花源记》)
(40)怅恨久之。(《陈涉世家》)
(41)公将鼓之。(《曹劌论战》)
以上句子中的之,并无实际意义,可以不翻译。之作为音节助词时,主要起到凑足音节舒缓语气的作用,在这种情况下的之常跟在不及物动词、形容词或时间副词之后。
2.4 宾语前置、定语后置的标志
例如:
(42)孔子云:何陋之有?(《陋室铭》)
(43)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岳阳楼记》)
(44)马之千里者。(《马说》)
(42)句中之为宾语前置的标志,这类句子通常为疑问句与否定句;其正常语序应当是“有何陋之?”,其结构为宾语搭配之搭配谓语;(43)、(44)中的之则是定语后置的标志,主要为了强调定语,其结构为中心语搭配之搭配定语。
3 动词“之”的用法
动词,从语法上来看,属于实词类别,一般用来表示人或事物的状态或者动作,在句子中常常充当谓语成分。“之”用作动词在初中语文教材中出现的次数较少,“之”用作动词时有它的实际意义,且能在句子中充当句子成分。例如:
(45)已而之细柳军。(《周亚夫军细柳》)
(46)往之女家。(《孟子二章》)
(47)尝与人佣耕,辍耕之垄上。(《陈涉世家》)
(48)然足下卜之龟乎?(《陈涉世家》)
这几个句子中,之充当动词,常译为“到什么地方去”。从这几个句子中我们可以看出之字的前面都有一个主语,有些主语是省略的,而后面都跟了地点,由此可把之字作为动词时的结构归纳为某人搭配之搭配某地。
以上是“之”在部编版初中语文教材文言文中的几种用法,“之”字从词性上来说,可以分为实词与虚词,在其具体的用法中又可以分为代词、助词、动词。之字的词性与它所处的位置有很大关联,在部编版初中语文教材中之作为代词与助词在文言文中出现的频率较高,作为动词出现的频率较小。在这些用法中“之”作为宾语前置、定语后置的标志的用法不仅涉及到“之”的在句中充当助词的用法,同时也涉及一定的特殊句式,这种情况通常称作句子的成分倒装。
“之”字是进行文言文虚词教学教师不可不讲,学生必须把握的一个词汇。我们通过对部编版语文教材中“之”字的梳理,对“之”字的用法有了一个较为全面系统的掌握,在具体的例子中,又能发现“之”的用法的特殊情况,并加以区分。“字”用法的分析研究,最终服务于教学实践。在具体的文言文教学中,系统地掌握文中出现的虚词并对具体的用法加以区分是十分有必要的。
4 教学建议
“之”字在初中语文教材中出现的频率较高,是初中阶段必修掌握的虚词之一,虽然之作为虚词在句子中并没有实际意义,但是确实是句子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对于了解句子表达的真正意义具有重要作用,可以这样说如果不掌握句子中的虚词,我们就无法了解句子要传达出什么样的感情。初中阶段要掌握的虚词并不多,作为教师可以将教材中的之字梳理归纳,对文言文中具体的句子进行讲解以增强教学效果。
4.1 立足文本,把握学情
语文教材是教师进行教学,学生学习的主要凭借。学生是教师教学的有意义接受者,教师的主要授课对象。文言文的学习较为复杂,不仅涉及古代文化知识,其词汇的组合方式与现代通用汉语也有所不同。在进行“之”字的教学时,教师首先应该立足于教材文本,对整个初中阶段文言文中出现的“之”字有一个系统的掌握,比如“之”字作为代词、助词、动词的三种用法;其次还应当主动学习一些现代汉语与古代汉语语法知识,在教学时适当引援,比如“之”字在句子中作为宾语前置、定语后置的标志的情况;最后教师还应该根据学生的学段与实际情况,调整自己的教学。比如关于“之”的用法,教师可以在学生学习到一部分“之”字的用法后,带领学生归纳“之”字在文言文中的用法,也可以根据“之”用法的难易程度进行选择,例如“之”字充当代词的用法较为简单,可以在学生初一下学期的时候进行一次讲解,而“之”字充到助词的用法较为复杂,可以在学生初二时在进行分析归纳。
4.2 归纳总结,掌握常见用法
文言文对初中生而言难度较大,加之文言文中“之”的用法较为复杂,所以作为教师就要化繁为简,把之的用法归纳总结之后再以例句的方式为学生讲解,在此阶段最主要的是要让学生掌握“之”的常见用法,比如“之”作代词,如“愿陛下亲之信之”中的“之”就是代指贤臣;此外还有“之”作助词的用法,比如“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中的“之”就是结构助词“的”,还可以把古文中的“之”与现代汉语中“之”的用法加以区分对比。比如“称善者久之”中的“之”与我们今天所说的“久而久之”的“之”用法一致,都是音节助词,这两者放在一起学生更容易掌握。又如“.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的“之”与我们今天所说的“两人之间”的用法也一样。
4.3 突出重点,区分难点
部编版初中语文教材中“之”的常见用法中代词的用法与结构助词的用法是最为常见的,根据表格统计一共占了三分之二。这两种用法既是学生最常见的也是最容易掌握的。而“之”的其他用法相对于这两种用法比较难掌握。比如“之”用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是宾语前置、定语后置的标志,动词的用法。而这些就可以作为“之”字用法中的一些难点,进行有层次的教学。可以把“之”用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在低年级时进行系统教学,并对其用法进行归纳,比如“女子之嫁”“丈夫之冠”“汝之不惠”“此之谓失其本心”这样的课文例句放在一起进行归纳,可以看出他们都是主语搭配之再搭配谓语的形式;而宾语前置、定语后置的用法则可以放在高年级系统讲解,比如“何陋之有?”,这样的句式属于句子成分倒装,可以先翻译后弄清正确的语序再寻找其规律。这样突出重点、区分难点的教学方式对教师而言教学目标明确,教学步骤有条不紊;对学生而言更容易系统的掌握“之”的用法。
文言文不仅有着自身的语言规范还承载着大量优秀的民族文化。在今天的语文学习中,文言文的地位逐渐上升。文言文阅读教学是初中语文教学的一个重点,要读懂文言文虚词的掌握是一大难点,在部编版初中语文教材中“之”字出现的次数较多,是学生在中学时必须掌握的一个虚词,在对课本中出现的“之”进行统计归纳后,可以清晰的看见“之”字在课文中的分布以及用法。这对于文言文教学无疑是有实际意义的。语文是一门人文学科,包含了大量的古今中外优秀作品,用汉字的形式呈现,而每一个句子又体现了汉语语法的构造。“之”不仅仅是一个汉字,在文言文中“之”的位置影响着句子的表情达意功能。换句话说,掌握文言文虚词的用法至关重要。通过对“之”字的用法归纳与分析,不仅能使教师立足于文本系统掌“之”字的用法,提高教学效率,还能通过这一个例的分析推及到其他虚词的用法分析。
参考文献:
[1] 王力.古代汉语[M].北京.中华书局.1962.
[2] 教育部组织编写.义务教育教科书语文(七年级至九年级)[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8.
[3]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4] 耿慶强.从“之”的统计分析谈文言虚词教学[J].中学语文教学参考.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