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漪“德智融合”教育思想的本质诉求

2022-03-04 02:00范晓峰上海市六灶中学
教育 2022年2期
关键词:于漪育人德育

范晓峰 上海市六灶中学

本文认为,于漪“德智融合”教育思想的提出,回应了时代发展的要求、国家战略的需要、学生发展的需求和学科德育实施的现状。

于漪老师在新世纪提出了“德智融合”的教育思想,明确指出:“教师肩负的千钧重担须聚焦在对学生滴灌生命之魂。德行和智性是生命之魂。教其德行,懂得做人道理、报效国家之理;教其智性,掌握扎实的科学文化知识,有生存、发展、为人民服务的本领。这是人的素质培养。”

“德智融合”教育思想是于漪老师数十年教育教学实践与探索的总结提炼,但究其本质是时代发展的要求,是国家战略的需要,是学生发展的需求,也是改革学科德育实施现状的必然选择。

一、建立在时代发展的要求上

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世界各国在战胜新冠肺炎疫情、恢复经济快速增长等诸多方面的竞争日趋激烈,从而导致高素质人才相对短缺的问题日益突出,这已经成为包括中国在内的世界各国普遍存在的现象,成为制约国际竞争力提高的重要因素。

世界各国的竞争说到底是人才竞争,而人才竞争,根本上就是教育的竞争。今日的教育,就是明日的科技,就是后天的经济。今日教育的走向影响甚至决定着明日的国民素质,决定着明日的国家综合国力。中国目前处于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征程中,国家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的提高都需要学校向学生提供优质的教育,培养学生成为高素质的人才,使其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进程中发挥重要作用。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发展素质教育,推进教育公平,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同时,教育主管部门也明确提出“课程育人”的思想,要求教师充分发挥课堂教学的主渠道作用,将中小学德育内容细化落实到各学科课程的教学目标之中,融入渗透到教育教学全过程,并强调语文、历史等学科要利用课程中丰富的思想道德教育因素,潜移默化地引导学生梳理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和人生观,但是从整体上看,“重科学教育,轻人文教育”仍是我国目前教育的一个重要特征和不良倾向。人们往往只看到或片面强调教育的工具价值,忽视教育在培养思想道德素养、价值判断与文化判断能力等方面的价值。这种急功近利、急于求成的做法,其结果就是学生在学校学习获取了知识,获得了能力,但道德情操、人文精神和规则意识缺失,有些甚至成了“精致的利己主义者”“狭隘的极端主义者”和“功利的实用主义者”等。某些极个别的令人痛心的校园事件,从某种程度上也深刻地折射出了我们当前过分注重灌输知识教育,却在育人的方向上走向迷茫与缺失。

因此,学校教育注重科学知识的传授、注重智力的开发的同时,也不能忽视人文精神素养的培养,忽视规则意识的养成,忽视正确的价值观的树立。我们培养的人要具有丰富的专业知识和较高的专业技能,更要具备健康的道德素养和良好的品格德行。这样,他们才会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否则,培养出来的只是“工具人”,甚至是“旁观者和反对派”。因而,“德智融合”教育思想的提出,是时代发展的要求,是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复兴梦赋予教育的一份责任。

二、建立在国家战略的需要上

于漪老师非常喜欢闻一多先生的《红烛》一诗,诗中积淀的中华民族优秀的文化和渗透的精神特质激励着她的思想言行。作为中华儿女,于漪老师深感“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是自己肩负的历史使命;身为普通教师,她觉得为实现祖国繁荣和民族振兴是自己不可推卸的责任。这种使命意识和责任意识深刻影响着她对教育教学的思考和追求。她认为基础教育是普及教育,关系到全民族的素质,影响着国家发展的全局;基础教育是一种战略需要,关系到我们国家与民族的未来。因此,她总是能以国家发展和民族振兴的长远眼光,站在国民素质的高度来看待教育。

学校要培养学生良好的知识和能力,更要实现学生品格与心理的健康成长,使他们既拥有丰富的学识,又拥有良好道德情操和积极的人生追求,成为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的人。但有些校长或教师却育分不育人,只重视学生成绩,片面追求升学率,忽视对学生进行思想道德教育。面对此种怪象,于漪老师是看在眼里,急在心里。她在许多场合高呼:“教育的本质是育人,教育学生做人是第一位的。引导与教育他们懂得做人的道理,养成做人的良好思想道德素质,养成做人的良好行为习惯,牢牢把握做人的底线,应是教育工作的重中之重。”

在我们的教育“为谁培养人、培养什么样的人、怎样培养人”等问题上,于漪老师有清醒的认识,也有明确的回答。她在不同场合多次提出,我们的教育就是要“培育有中国心的现代文明人”。在对中国心的认识上,于漪老师一贯旗帜鲜明,始终坚持“教育的重要任务是向受教育者传承本国的优秀文化和人类的精神文明”,以坚定学生的国家立场,建立学生的民族文化认同,形成中国自信、中国自尊,即中国心。就像于漪老师所说的,当今中国的教育不是在零起点上,它是有传统的,教育的优秀传统是我们培养学生成长、成人、成才的根和本,忘了根脉、离开了本真,就不可能长远发展。不过,于漪老师不是狭隘的文化民族主义者,她主张我们的教育要有世界眼光、国际视野,以开放的心态、多元并存的态度,学习人类一切优秀的文化。她反对教育界令人担忧的数典忘祖、对历史采取虚无主义态度的倾向,开口闭口就要“与国际接轨”,实际是完全不顾中国的国情,高举“全盘西化”的旗帜,盲目模仿、接受和推崇西方教育的种种做法。

“以天下为己任”“以教育为己任”的使命意识和责任意识扎根在于漪老师的内心深处,深刻影响着她对教育教学的思考和追求,使她始终能站在国家发展和民族复兴的战略高度来考虑我们的教育教学,这是她提出“德智融合”教育思想的基础。

三、建立在学生终身发展的需求上

当今学生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他们思想独立,视野开阔,求知欲强,认知能力高,对美好生活充满憧憬,但因为多为独生子女,父母娇生惯养,与此同时,受急剧变化的外部环境的影响,他们又表现出不同的特点:具有强烈的自我意识,他们习惯从自我角度思考问题,处理事情;组织观念淡薄和大局意识不强,他们往往以自我为中心,注重自我体验;在新旧思想碰撞、价值观念冲突和多元文化的冲击下,理想信仰、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相对弱化,等等。

其次,随着中国大门敞开,外来文化蜂拥而至,良莠不齐,但学生的认识能力有限,缺乏正确的文化判断力,与此同时,他们又对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缺乏深刻的认识,因而在外来文化与传统文化的交锋中,他们陷入迷茫,无所适从。有的学生盲目文化自信,只推崇本国的传统文化,对于外来文化,无论优劣,则全盘否定;有的学生则认为中华传统文化的价值已经丧失,对外来文化盲目崇拜,出现“哈韩”“哈日”等现象。因而,在外来文化不断入侵的形势下,学生的价值观念、人生态度,学生的道德情操、兴趣爱好、理想追求,学生的言行举止等等都受到了影响,学校教育也面临着严峻的挑战。

此外,在影视行业快速发展和互联网高度发达的今天,有些学生对明星崇拜甚至到狂热、疯狂和迷恋的程度。有些学生为了能见到自己崇拜的明星或者得到他们的签名想方设法逃课——或去明星飞抵的机场,或到明星下榻的酒店,或是在明星活动的现场一等就是几个小时。更有甚者,背着父母盗取家中钱财为明星购买生日礼物,只为搏他们一笑。有些学生热情地追随他们崇拜的明星,沉浸在他们的世界里,盲目地模仿他们的生活态度和行为方式。与之相反的是,对国家和民族做出突出贡献的袁隆平、屠呦呦、钟南山等英雄人物却视而不见,毫无崇拜之意。

在这些情况下,如何让我们的教育进入学生的心灵世界,发挥品德引领和人生引路的作用,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为他们的终身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是我们必须重视和研究的问题。“德智融合”教育思想的提出正是实现学生终身发展的需求。

四、建立在学科德育实施现状之上

为了解语文新教材实际使用中的难点和问题,找出新背景下语文课“德智融合”在教育理念转变、课堂教学手段等方面的瓶颈和对策,“于漪语文课程德智融合新情况下的问题探讨和实践研究”课题项目组通过问卷和访谈等形式,调研了基础教育阶段294名语文教师、65名大学生、171 名高中生、308 名初中生和811 名小学生后发现学科德育的实施正面临着一系列困境与挑战。

调查报告显示:教师大都对“德智融合”有一定的认知基础和理念认同,认为培养德行和智性在教学中是同等重要的,教学中有必要德智融合,培养学生的思想素质、道德情操和文化素养,但在将“德智融合”的理念转化为实践、具体落实到课堂时,存在重“智”轻“德”、重“德”轻“智”及“德”“智”分离等现象。究其主要原因,大概有三。一是在“应试教育”的片面的教育质量观的影响下,教师育人意愿不强,学科育人意识薄弱。教学中教师以“育分”为主,一味追求学校的升学率和学生的考试成绩,而忽略了对学生的思想品德的培养。久而久之,学生学习的内容日益增多,学习的强度日益加大,最终成了只知道考试的机器。二是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包括树立远大的理想、培育高尚的道德品质、陶冶美好的情操、确立正确的价值观念等方面,都离不开文化素质教育这个基础,但教师在挖掘学科的育人价值实施课堂教学时却没有意识到这点,与此同时,教师对学科整体教学内容框架没有清晰的认识、对学科的性质、目的、功能以及学科教学中不可违背的规律也没有正确理解和把握,因而,学科教学时忽视了知识的传授和技能的培养,坠入思想政治教育的窠臼,只是将学科的德育功能附着于学科教学之中,凭空说教或是“贴标签”。三是对学科的个性特征把握得还不准确,对“德智融合”的教育教学理念了解得还不深入,对“德智融合”的实施路径研究得还不透彻。因而,教师不清楚“智育”和“德育”两者的边界和交集,也找不到知识传承和思想情操熏陶感染的最佳结合点,只知道在技巧上、方法上兜圈子,最终也就不能潜移默化、“润物细无声”地将德育和智育自然地融入到学科教学中,实现学生德性和智性的和谐发展。

于漪老师一直说:“学科德育显然不是知识之外的‘穿靴戴帽’,而是与知识教学融为一体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学科德育重在融合,是水乳交融,而不是油和水的关系。”德行和智性是学生的生命之魂,德育和智育是和谐统一的,在学科教育教学中不能不讲德育而只顾学科教学,也不能单纯讲德育而丢掉了学科特点。当然,也不能简单地把德育和智育相加,课堂教学应该“德智融合”。只是空喊德育口号,到处贴标签,没有学科知识和专业能力,学科育人无从谈起;只有学科知识和专业能力,分数至上,没有德育融合,学科育人也无法实现。因而,“德智融合”教育思想是改革学科德育实施现状的必然选择。

于漪老师将自己奉献于教育事业中,是“精心育人的一代师表,潜心教改的一面旗帜”,但她始终将教育当作一门需要不断探索和学习的学问,从作为语文教师坚持“胸中有书,目中有人”开始,到追求“教文育人”,再到“德智融合”教育思想的提出,于漪老师一直在不断发展自己的教育教学理念,践行“一辈子做教师,一辈子学做教师”,令人敬佩。我知道,我对于漪老师提出的“德智融合”教育思想的认识是不全面的,也是不深刻的。但是,我会在实践中不断学习贯彻“德智融合”的教育教学思想,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培育“有中国心的现代文明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猜你喜欢
于漪育人德育
文化育人的多维审视
德育要在“善”处留白
《中国德育》
育人铸魂守初心 赓续前行谱新篇
“人民教育家”于漪:坚守三尺讲台,胸怀江河世界
德育提效:必要的叙事转向
微型演讲:一种德育的新形式
教出说明文的“立体感”——从于漪老师《晋祠》一课的经典性与现实意义说起
“珠”育人
他们用“五招”育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