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与环境经济学专业课程思政的建设思路
——新文科专业建设实践

2022-03-04 19:17张明志孙媛媛卞学字
教育观察 2022年4期
关键词:经济学环境保护案例

张明志,孙 婷,孙媛媛,张 英,卞学字

(1.山东财经大学经济学院,山东济南,250014;2.山东财经大学国际经贸学院,山东济南,250014)

一、资源与环境经济学专业课程思政的基本遵循

(一)资源与环境经济学的概况

资源与环境经济学专业是利用经济学的理论、方法来分析资源环境保护问题的一门新兴专业。2006年,山东财经大学(以下简称我校)的资源与环境经济学专业开始招生,成为我国继北京大学后第二个开设此专业的院校。目前,我校该专业在我国软科等专业排名中位列前三。随着“两山论”“绿色发展理念”等重大发展战略的相继出台,资源与环境经济学专业的重要性日渐凸显。资源环境保护急切地需要经济学的分析工具,以最大限度地实现资源的高效配置、环境保护的成本节约。可以说,资源与环境经济学专业充分地体现了现今课程思政的建设要求。

(二)“新文科”建设背景下课程思政的基本遵循

“新文科”指的是以现有传统文科为基础进行学科中各专业课程的重组,以形成文理交叉,具体来说,就是把现代信息技术融入哲学、文学、语言等课程,为学生提供综合性的跨学科学习机会,最终达到对学生知识面的扩展和创新思维的培养的目的。[1]资源与环境经济学专业交叉了经济学、人口学、环境学以及诸多工科知识,是“新文科”建设中代表性很强的专业,在交叉融合的探索上更容易取得先进经验。而课程思政的有效融入,可以帮助资源与环境经济学专业教师在“新文科”的建设上把控好方向。

“两山论”是资源与环境经济学专业课程思政建设的最重要遵循和指引,将自然资源保护、美丽环境保护的工作做好,就是挣得了“金山银山”。[2]原有的以资源大肆开采和环境无度破坏为代价的经济发展方式已经难以为继,粗放式经济发展理念必然要被集约化、高效化的发展理念所代替,未来的经济增长一定是建立在自然资源的高效率投入、自然环境的最强力度保护基础上的。“两山论”是新时期生态环境保护理论的最重要代表,教师应充分认识其中所体现出来的经济财富和生态环境之间的辩证关系。

课程思政的本质是立德树人。在资源与环境经济学专业学生培养过程中,院校及教师所立的关乎专业性的“德”是在生产生活学习的行为中所要恪守的资源保护和环境保护自觉性的“德”,而这种“德”的自觉性的建立需要教师引导学生对绿色发展理念进行渗透掌握、深入理解、灵活应用。习近平总书记所提出的绿色发展理念的五个追求是绿色发展理念的核心思想,即“追求人与自然和谐”“追求绿色发展繁荣”“追求热爱自然情怀”“追求科学治理精神”“追求携手合作应对”。[3]这五个追求应成为资源与环境经济学专业课程思政教学中的关键遵循点,教师应通过课程思政帮助学生将这五个追求内化为自身在今后学习生活中的主动追求。

(三)资源与环境经济学专业依托课程优势

资源与环境经济学专业中的资源经济学、发展经济学、人类资源环境问题、环境经济学、低碳经济学、人口经济学、经济地理、生态环境概论等相关课程均是该课程思政理念的重要载体。这些课程各有侧重,也可以更好地通过各自特有的视角对课程思政予以展现。例如,资源经济学可以帮助学生强化自然资源的有限性及人类需求的无限性的矛盾解析,使学生树立珍惜资源的观念;发展经济学可以从发展的角度引导学生看待资源匮乏的动态变化以及环境质量的动态演变,使学生了解人类的思想道德观念是如何决定资源和环境的现状的;而人类资源环境问题的教学对环境污染的各类污染物形成过程、治理难度从环境学、工科的视角予以了更加专业的解释,这让学生对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要性、紧迫性和可操作性都有了更深入的认识。

这些各有侧重的课程到最后都会回归到一个共同点,即通过强调资源保护的紧迫性、环境保护的重要性,准确把握好资源投入前端和环境保护末端的关系处理,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存发展。

二、资源与环境经济学专业课程思政的展开方式

资源与环境经济学专业的课程思政可以通过理论解析、案例分析、调研明晰的形式展开。理论解析是对关键思政理论的深入解读、研判以及与课程关联性的分析。案例分析是借助典型案例对课程思政中所展现的理论性思想进行明晰和解读,佐证所解析的理论,形成实践性检验。调研明晰是指通过自组织性的实践活动,让学生有针对性地对课堂中讲授的思政理论进行深刻领会,以强化课程思政对学生自我行为的约束引导。这三种形式互为补充并形成有机整体,是课程思政顺利展开的三个必要环节。

(一)理论解析

这一环节通过嵌入现实中的资源环境保护理论,结合资源环境保护中的经典理论,实现课程思政理论与专业知识理论的融会贯通。教师要以“两山论”为根本遵循,系统地阐释资源与环境经济学专业建设过程中“两山论”的实质内涵、具体表现、专业关联等内容,形成资源与环境经济学专业建设发展的贯穿式解读。在理论解析过程中,教师要注重经济学中“稀缺性”概念的聚焦,绿水青山和金山银山的关系需要通过资源环境保护如何形成具体的经济社会效益来论证。例如,自然资源经济学中的通过边际使用者成本反映资源消耗代价的论述:“边际使用者成本是因目前资源消耗而形成的未来收益的丧失,是一种无形的跨期的机会成本”,这一“金山银山”就是通过自然资本来实现的具体体现。

理论解析应嵌入课程的前半段,实现理论统筹指导课程教学的目标。理论解析需要循序渐进,交代清楚理论进延的过程。例如,在介绍“两山论”前,教师需要以我国经济发展过程为背景,引出我国环境观念变化的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既要绿水青山又要金山银山,但囿于人均收入低、总量经济弱等现状,为了改善人民生活,必须增加经济产出。第二阶段宁要绿水青山不要金山银山,人们的生活基本需要问题已经得到逐步解决,但快速工业化已经对环境造成一定污染,需要我们及时进行治理。第三阶段充分认识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3],只要我们制定好政策、引导好共识,就一定可以形成绿色产业的良性发展,这也有助于实现经济的增长。这样与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实际相结合的理论解析,可以让学生更加深刻地感受到思政理论与现实的紧密结合,更加深入地理解这一理论的内涵。

(二)案例分析

这一环节通过实际发生案例进行细致分析的形式,自然且恰当地在适当位置加入课程思政元素。例如,自然资源经济学课程中有“随意开采矿山”事件的教学内容:在经济利益驱使下,一些无良商家过度开采矿山,导致很多山体被掏空。这一类事件,不仅给自然资源和自然环境带来极大的浪费和破坏,也埋下了巨大的安全隐患,如山体植被破坏后造成的水土保持能力下降、泥石流等自然灾害增加、生物多样性遭到破坏等严重后果。教师在案例分析的过程中,可以课堂讨论的形式引导学生共同分析案例事件的利弊得失,让学生畅所欲言地表达对理论与案例的理解,在课堂中拓展理论的认知范围。能使课程思政在课堂教学中“生根发芽”的“土壤”就是相关的案例事件。

案例分析需要教师切中课程思政的关键点,使其成为课程思政知识的有力直接支撑。资源环境保护领域的课程思政具备“绿色发展理念”贯彻的一般性特征,而课程思政则需要在绿色发展理念方向性基础上进一步延展,而延展的方向就是对应的案例。因此,课程思政与案例分析是理论与现实的统一,案例分析对课程思政形成支撑,课程思政对案例分析起到指导作用。教师在进行案例选取时要采用重大且已明确定性的案例,要分析案例事实发生的驱动力,细致地分析参与人的动机以及案例事件的推进过程。同时,教师要强化经济学分析范式的融入力度,可以通过经济学成本收益分析,量化案例中的成本收益,并从成本端来解释案例事件给人民群众生活造成的巨大损失。

(三)调研明晰

这一环节主要是通过带领学生参观相关企业生产环节,让学生直观地感受课程思政元素在现实中的重要性,让课程思政不再拘泥于课堂文字与讲授,而是在实践中让学生感受到课程思政与现实的紧密结合。实地调研可以增强学生对资源环境保护过程中的相关工科知识、管理知识的直观认知。例如,环境经济学中有污水处理技术、二氧化碳减排技术等相关治污技术的内容,学生只有对工业相关环保作业有一定的认知,才能更加深入地理解节能环保的相关经济学分析思路和过程。调研过程要选取代表性强、节能减排技术水平领先、一定规模以上的企业。教师在调研前要加强调研进程中对企业的分类考察,并阶段性地将考察过程编入教学教案,不断提高课程思政建设的实践性。

调研过程要让学生主动参与,让学生亲身体验到课程理论践行的必要性。资源与环境经济学专业中的人类资源环境问题、资源经济学、环境经济学等课程都有一定实践学分,这一定程度上成为组织学生展开调研的重要机制。调研需要紧紧围绕课程思政认知的关键点,教师要在调研中突出问题的针对性。例如,在“垃圾分类的具体实施过程和效果”的教学中,教师应组织学生去社区亲自看一看、查一查、问一问;要了解垃圾分类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应从社区居民的切身感受出发,对其反馈进行准确提炼,最终形成一种自下而上的实施建议。同时,调研可以形成一个系列。例如,在社区完成居民意见的调研后,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实地考察垃圾填埋场的现状,组织观看塑料等垃圾难以分解的宣传片等。总而言之,教师要通过调研将课程思政中体现的重要知识点的来龙去脉交代清楚,让学生掌握明白。

总体来看,在资源与环境经济学专业课程思政展开的过程之中,教师需要将理论作为基础,将案例作为载体,将调研作为牵引,实现理论引导、案例思考、调研依靠的良性展开模式。首先,资源与环境经济学专业的课程思政的展开需要在课程的前期以理论引入,对理论的内核进行全面深入的讲解,对整体课程思政起到立论作用;其次,随着讲解的深入,教师要适时适当地加入针对性案例,案例与课程思政元素的关键点要一一对应,以实现案例对理论的有效可靠支撑效果;最后,在学生对理论和实践案例有了一定的深入了解后,教师应在实践课时选择合适的调研地点,组织学生进行现场体验,形成更加深入的课程思政授课点,完成课程思政的教学闭环。

三、资源与环境经济学专业课程思政的建设思路

“新文科”建设提出了交叉融合这一要求,而资源与环境经济学专业本身就具备了经济学、人口学、环境学及多工科性的交叉学科特点。学科交叉可以更好地帮助学生增强思政知识的逻辑性,其以多维知识点为课程思政知识提供实际支撑。因此,课程思政的具体建设思路可以从学科交叉的角度着眼。

(一)侧重在人口学角度进行有力建设

人口是基本的社会投入要素资源,没有劳动力的有效投入,一切产出均无从谈起。但人口行为也是造成生态环境破坏、资源过度挖掘的主因,人口增长的相应管理需要得到更多关注。一方面,教师要引导学生从资源利用效率的维护上理解人口均衡增长的问题。自然资源的利用效率需要更多的人员参与进来,包括自然资源保护、自然资源开发技术研究等系列岗位,均需要更多的从业者;另一方面,教师要引导学生从新型城镇化的视角理解人口空间分布问题。新型城镇化需要通过人口的空间流动来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同时从整体上解决资源的空间配置效率低下问题。实际上,新型城镇化将促进人口空间协调程度优化提升,而这一协调的主要表现是资源的空间配置效率得到较大提升。

(二)侧重在科学技术角度实现动态化考虑

当今社会科技变化日新月异,创新驱动经济发展已经成为时代发展的主旋律。因此,在教学中,科学技术的动态化必须予以考虑。例如,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从技术进步的视角理解自然资源的耗竭时间问题。一方面,技术进步可以使资源的投入产出水平得到提升,这意味着同等产出的资源投入量得到节约。另一方面,技术进步还可以实现环保效果的强化,在资源保护的同时实现环境质量提升。技术的进步将对自然资源的开采、利用、投入、循环产生新的影响,自然资源的“稀缺性”程度也将持续产生变化,人口承载力区间也会因此形成动态改变。因此,技术进步将让人口问题与资源稀缺的辩证关系更加“融洽”,这也印证了创新发展战略的重要性。

(三)侧重在环境学角度实现工科认知

资源与环境经济学专业是环境学、人口学、经济学的交叉学科,学生对环境学中的工科知识(如环保工艺、污水处理技术、循环流程等)的深入理解将对资源环境保护经济学机制的设计提供更大帮助。工科认知不只局限于资源环境保护的利用流程,其更多地通过具体的实操性来直观地反映资源环境保护的经济成本,这对经济学配置中的成本收益分析以及规划资源环境保护的力度、分布、进程十分重要。例如,在讨论目前社会各界所关注的碳减排成本问题时,学生如果不对工科的相关知识有一定了解,就很难从微观角度认识到碳减排所造成的不良后果。碳达峰、碳中和的最终实现在本质上依赖的是碳减排成本的逐步下降,其使企业在碳减排的同时依然可以保持自身的竞争力,使经济总体上不因碳减排而萎缩。

(四)侧重通联性的课程思政理念

“人类命运共同体”是通联性最强的一个课程思政元素,也是把握好“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期的关键指导思想。截至2021年底,171个国家和国际组织与中国签署了205份共建“一带一路”的合作文件。[4]这充分彰显了我国与世界各国之间的合作共赢日渐加深。人类只有合作才能共赢,只有共赢才能增进各国的福祉。而在合作过程中,很多国际资源环境问题是需要多国合作共同解决的,如全球气候变化问题。我国率先提出的“碳达峰、碳中和”双碳行动计划就是在国际合作中率先垂范、引领共识的一个典范。在教学课堂中,教师应以双碳行动计划为有力的思政讲授抓手,对碳减排的原因、全球气候变暖的危害等问题进行系列深入讲解,让学生认识到双碳行动计划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将理论上升到德育的层面以约束自己的行为。

猜你喜欢
经济学环境保护案例
移民与健康经济学
环境保护
环境保护中水污染治理措施探讨
案例4 奔跑吧,少年!
简明经济学
随机变量分布及统计案例拔高卷
基于环境保护的城市污水处理
发生在你我身边的那些治超案例
国内外环境保护的经验、做法以及给我国的启示
经济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