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小康 李许演 葛剑平 李辰 张旗
牙体牙髓病学是口腔医学中一门重要的专业实践性课程,其课程设置通常包括专科理论教学、专科实践教学和专科临床实习三大部分。其中,专科实践教学作为承上启下的桥梁课程,其目的是通过在模型上模拟临床诊疗过程,帮助学在掌握专业理论知识的基础上,着重训练基本治疗操作技能,锻炼临床思维,提高临床诊疗能力,从而缩短临床实习阶段的适应期。然而,现阶段我国牙体牙髓病学本科生教学仍停留在以传统理论教学为主阶段,由于口腔狭小的操作视野,牙体系统更为一个微观环境,因此,在运用传统教学方法进行专科实践教学时,学生往往难以观察到完整的治疗过程,最终导致临床实习效率与质量低下,因此,需要寻求一种高效的教学方法来提高牙体牙髓病学的临床实习效率。
在“互联网+”时代背景下,基于网络共享的在线开放课程以时代性、实践性及针对性应运而生。为促进牙体牙髓病学专科实践教学发展与时代接轨,我们不断优化教学方法与手段,通过拍摄牙体牙髓病学本科实践教学课程视频,主要包括Ⅱ类洞制备、根管显微镜的使用、橡皮障技术、镍钛机用根管预备、热牙胶垂直加压根管充填等常规基本临床操作,在进一步强调理论知识点的基础上,将牙体牙髓病学常见病例的微观诊治转化为清晰可视化操作,并借助T 视网在线平台构建牙体牙髓病学实践课程的网络共享模式,促进牙体牙髓病学本科生自主高效学习,不断提高牙体牙髓病学实践课程教学质量,为后期临床实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以2020 年7—10 月期间,在同济大学附属口腔医院综合科进行牙体牙髓病学临床实习的2016 级38 名口腔医学专业本科生为研究对象,其中男性12 名,女性26 名,随机抽样法选择19 名学生接受传统教学法设为对照组,余19 名学生接受网络共享模式下的混合型教学法设为试验组,对照组年龄(22.26±0.99)岁,试验组年龄(22.68±1.20)岁,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可对比(表1)。
表1 两组年龄情况比较(岁,)
表1 两组年龄情况比较(岁,)
传统教学组即对照组,在进入临床实习前仅接受常规理论及相关实践课程。基于网络共享平台的混合教学组即试验组,在进行常规理论及相关实践课程授课的同时,自学相关网络共享视频内容。
比较两组的教学效果(橡皮障下下颌第一磨牙根管预备临床操作结果评分)及教学满意度的差别。
1.3.1 临床操作考查
实习2 周后两组学生分别接诊患者,并进行相应的临床操作,带教老师根据评分表(表2)对结果进行评价打分。
表2 左下第一磨牙橡皮障下根管预备
1.3.2 教学满意度调查
通过问卷调查要求学生自我评估。问卷内容包括经过不同的教学方法,是否激发了对牙体牙髓病学的学习兴趣,是否能够加深对牙体牙髓病学相关理论的理解,是否能够提高相关牙体牙髓病学的临床操作技能,是否能够提高面对患者时的信心,以及对该教学方法的满意度,收集结果进行统计分析。
全部数据采用SPSS 22.0 统计分析软件进行分析,计量资料采用()表示,组内两两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表示,χ2检验,P<0.05 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对照组临床操作部分平均成绩为(84.21±2.80)分,低于试验组(94.26±1.69)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表3)。
表3 两组临床操作成绩比较(岁,)
表3 两组临床操作成绩比较(岁,)
基于网络共享模式的教学方法能够更好地激发学生对牙体牙髓病学的学习兴趣,加深对牙体牙髓病学相关理论的理解,提高临床操作技能,树立接诊时的信心,大多数学生对该教学方法非常满意。由此可见基于网络共享模式的混合教学组明显优于传统教学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4)。
表4 学生对教学方法的主观评价[例(%)]
牙体牙髓病学是一门非常注重实践操作的医学学科。传统的教学模式下理论授课和临床实习完全割裂,进而导致大部分学生进入临床实习时需要大量的时间来适应临床生活。而临床诊疗是一个非常复杂且抽象的过程,是一个理论与实践密切联系的过程,因而单纯依靠理论授课并不能让学生很好的理解,更不能激发其学医的兴趣以及培养其优秀的临床思维,加之本科阶段临床实习生涯短暂,导致大部分学生走上工作岗位时还不能独立接诊患者。因而如何改善这一现状,是我们亟待解决的问题。
为了改善这一不足,大量的学者探索了多种教学方法来提高临床实习质量。有学者提出以问题为导向的教学方法即PBL 教学方法,该方法主要以学生为教学中心,让学生自己学习和讨论相关临床问题,化被动为主动,进而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及学习质量[1]。该方法可以有效的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但是对临床思辨能力的提高仍有待改善。因而有学者提出在PBL 教学的基础上联合基于案例的教学法即CBL 教学法,来提高学生的临床思辨能力。CBL 教学法主要是通过以病例为中心,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及学习兴趣,同时可以让学生将所学的理论知识与临床病例有效的结合,从而为成为一名合格的医生打下坚实的基础[2]。有研究发现该教学方法能够结合两种教学方法的优点,并在实验和见习教学中获得良好的教学效果[3]。CBL 教学法更倾向于培养学生的临床思辨能力,然而临床实习不仅仅局限于临床思辨,在临床实习过程中,学生还需要学会问诊,查体及相关辅助检查后联系理论来做出诊断,并制定进一步的治疗方案[4]。因而为了改善这一现状,有学者提出标准化病人即SP 教学法,SP 教学法是筛选出标准化病人,然后对其系统培训,培训好后让学生对标准化病人进行常规的临床问诊检查后,给出最终的诊断及治疗方案[5]。其中SP 可以选择招募的自愿者,医学志愿者或者资深医生等[6]。大量研究发现,在临床见习教学中使用SP 教学法都能够取得很好的教学效果[7-8]。同时还有研究发现,通过标准化病人进行临床实践可以有效的提高临床实习效率[9-10]。然而对于临床实习来说,他不仅仅包含理论基础、临床检查、诊断以及治疗方案等,他还包括一个非常重要的内容即临床操作。因而需要寻求更加高效的教学方法来进一步提高临床实习的质量。
21 世纪,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各行各业的运行模式都受到了巨大的影响[4],教育领域也受到了极大的影响,需要与时俱进。通过视频,网络等信息化手段向学生进行授课的方式也越来越成熟。慕课是其中较为成熟的一种教学方式,也是信息化时代的产物[11]。有研究发现通过慕课这种教学方法可以有效的帮助学生理解临床操作的相关知识点[12]。基于网络共享的实践教学授课模式与慕课一脉相承,具有与传统授课相比所不具备的巨大优势,如开放性、自主性、可重复性等特点[13-14],即学生可以随时随地的自主学习相关内容,并可多次反复观看,因而享有大量的时间用于消化所学的知识。该教学方式的另一重大优势在于,可以将抽象不可见的临床操作方法转化成清晰可见的视频形式,让学生直观的了解临床操作,进而加深对相关理论知识的理解,并为临床实习打下坚实的基础。通过调查发现,该教学方式也可以极大的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进而有效的提高其学习效率[15],其原因,可能在于该教学方式可以有效的促进师生间的沟通与交流,有利于及时把 握学生的学习进度,从而及时的为学生提供实习上的帮助[16-17]。
临床实习课除了学习相关理论知识的同时,需要将理论合适合理的应用于临床,在其中,有一项非常重要内容就是临床操作技能的学习。而牙体牙髓病学有别于其他医学学科的一个非常重要的一点在于其临床操作在诊疗过程中占比很重。规范化治疗直接影响临床治疗效果,而常规临床学习可能会给学生带来一些非规范化治疗,进而影响治疗效果。因而基于网络共享模式的优势,为了提高牙体牙髓病学的临床实习质量,我们构建了基于牙体牙髓病学本科生临床实习课程的网络共享教学模式。我们拍摄了Ⅱ类洞制备、根管显微镜的使用、橡皮障技术、镍钛机用根管预备、热牙胶垂直加压根管充填等常规基本临床操作,将牙体牙髓病学常见病例的微观诊治转化为清晰可视化操作,并借助T 视网在线平台构建牙体牙髓病学实践课程的网络共享模式,并将其应用在牙体牙髓病学本科临床实习课的课前预习阶段,使学生可以在进入临床实习前,通过自主学习临床操作视频,提前直观的了解牙体牙髓病学临床操作方法。同时通过本实验我们发现让学生在进入临床实习前,通过网络共享课程自主学习牙体牙髓病学的规范化治疗,可以更好地激发学生对牙体牙髓病学的学习兴趣,加深对牙体牙髓病学相关理论的理解,提高临床操作技能,树立接诊时的信心,可以有效提高临床实习效率及质量,进而可以更好更快的进入临床实习,为培养优秀的牙体牙髓病学医师提供极大的优势。
综上所述,通过网络共享平台辅助教学可以提高教学效率及教学质量,同时能有效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和学习兴趣,并能有效提高临床实习效果,让本科生更快更好的融入临床实习生涯,该教学模式为培养优秀的牙体牙髓病学医师提供了有效途径。当然网络共享模式也有许多不足,比如学校对该方法的重视不够,在线学习不能够代替实际的临床操作等等[12]。但是随着5G 和VR 的发展,我们相信未来的教学方式也会更多姿多彩,学生的学习方式也会越来越丰富,学习效果也将越来越好,中国也将出现越来越多的优秀牙体牙髓病学医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