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斗三号在远洋船舶上的导航服务性能仿真与分析

2022-03-04 22:02曹翔
中国水运 2022年2期
关键词:船舶

曹翔

摘 要:为分析北斗三号在远洋船舶上的导航服务性能,基于STK仿真平台建立了北斗三号系统的星座模型,并在全球海域选取了7个典型观测站点,仿真分析了各观测点的可见卫星数及GDOP值。结果表明中国沿海及印度洋平均可见星数最多达13~15颗,GDOP值较小;而大西洋平均可见星数最少仅8颗左右,GDOP值较大。但在全球海域GDOP值维持在“优”的等级,完全满足远洋船舶对导航定位精度的要求。

关键词:北斗三号;STK;可见星;GDOP;船舶

中图分类号:U64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7973(2022)02-0070-03

1引言

北斗卫星导航系统是完全由我国自主建设运行的全球卫星导航系统,先后经历了北斗一号,北斗二号,于2020年7月已全面建成北斗三号系统,向全球提供服务。2014年11月23日,IMO(国际海事组织)海上安全委员会审议通过了对北斗导航系统认可的航行安全通函,标志着北斗导航系统已获得IMO的认可,从此正式成为全球无线电导航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1]。因此,全面了解建成后的北斗三号系统在全球海域的导航服务性能,显得非常及时和必要。

STK(Satellite Tool Kit)是一款广泛应用于卫星导航系统的仿真分析软件[2-3],本文基于该平台,建立了北斗三号星座仿真模型,并在全球海域选取了7个典型观测站点,最后对各观测点的卫星可见性和GDOP(几何精度因子)值进行了仿真分析,从而探讨北斗三号在远洋船舶上的导航服务性能。

2北斗三号系统星座仿真

北斗三号系统空间段共由30颗卫星组成,其中3颗地球静止轨道卫星(GEO),3颗倾斜同步轨道卫星(IGSO)和24颗中轨道(MEO)卫星。根据北斗官方发布的ICD文件[4]对轨道参数的描述如下:

(1)3颗GEO卫星轨道高度35786km,分别定点于80°E、110.5°E和140°E。

(2)3颗IGSO卫星轨道高度35786km,分布在三个轨道面,轨道倾角55°,轨道面间相距120°,卫星星下点轨迹呈8字形,中心位置为118°E。

(3)24颗MEO卫星轨道高度21528km,分布在三个轨道面,每个轨道面8颗,轨道倾角55°,轨道面间相距120°。

基于以上信息,本文利用STK软件,建立了北斗三号星座,仿真结果如图1和图2所示:

3典型观测站点选取

为研究北斗三号在远洋船舶上的导航服务性能,在全球船舶航行的不同海域选取了7个典型观测站点,分别是:东海(123°E,31°N),北太平洋(167°W,42°N),南太平洋(161°W,18°S),北印度洋(83°E,2°N),南印度洋(73°E,33°S),北大西洋(38°W,40°N),南大西洋(16°W,26°S)。将这些典型观测站点插入仿真场景,如图3所示:

4北斗三号在全球海域卫星可见性分析

由卫星定位原理可知,用户进行三维定位时,至少需要观测到四颗卫星,只有当卫星出现在测者地平线以上时,接收机天线才能收到卫星信号[5]。此外,当卫星仰角过低时,卫星信号在传播过程中,会引起较大的电离层折射误差、对流层折射误差及多路径效应误差,降低定位精度。因此,选星定位时,通常选取仰角大于等于5°的卫星来保障定位精度[6]。

在仿真场景中设置7个观测站点卫星截止高度角为5°,仿真时间设置为2021年3月2日04:00至3月3日04:00。在STK中利用Coverage(覆盖性分析)工具,对每个观测点进行卫星可见性分析。仿真结果如图4~6所示:

从图4和图5可以看出,24小时内最大可见星数出现在东海和北印度洋为16颗,尤其北印度洋靠近赤道的观测站点,可见星数稳定在14~16顆之间;最小可见星数出现在北大西洋和南大西洋为6颗。由卫星定位原理可知,船舶用户进行二维定位时,至少需要3颗卫星,因此,从仿真结果来看,船舶在全球海域范围内均可利用北斗三号系统进行定位。但可见星数越多,定位精度越高[7]。

从图6统计的各观测点平均可见星数发现,北印度洋靠近赤道的观测点平均可见星数最多,可达到15颗左右;位于东海的观测点平均可见星数13颗左右;北太平洋和南太平洋平均可见星数10颗左右;北大西洋和南大西洋平均可见星数最少,不到8颗。因此在全球海域范围,中国沿海及印度洋海域平均可见星数最多,太平洋次之,大西洋最少。

5北斗三号在全球海域GDOP值分析

卫星导航系统的定位精度主要取决于两方面因素:用户等效测距误差(UERE)和几何精度因子(GDOP)[8]。GDOP值反映了用户与卫星间的几何关系对定位误差的影响,当UERE一定时,GDOP值越小,说明用户与卫星间的几何位置好,定位误差小[9]。GDOP值计算方法如下:

GDOP对北斗定位精度的影响可表示为:

其中表示位置和钟差误差的协方差;表示把测距误差转换为位置误差时的放大因子矩阵,表征北斗卫星空间几何分布的好坏;表示用户等效测距误差方差。

设船载北斗接收机位置为,第i颗可见卫星的位置为,第i颗可见卫星与接收机之间的距离为 。

则矩阵A为:

由式(1)可以看出,GDOP值越小,定位精度越高,GDOP值对应的定位精度等级如表1所示[10]:

利用Coverage工具中的Figure of Merit(覆盖品质参数)模块,选择GDOP性能指标对7个观测站点仿真分析,仿真结果如图7~9所示:

结合图7、8及图9的GDOP平均值统计结果,进行对比分析,得出如下结论:

7个典型观测站点中GDOP值最大出现在南大西洋,为2.85,因此在全球海域中,GDOP值维持在“优”的等级,完全满足船舶对导航定位的精度要求。GDOP值最小出现在北印度洋,为1.23,从图8中可以看出,北印度洋GDOP值维持在1.23-1.68之间,且波动范围很小,几乎达到理想的卫星空间分布状态。

从图9可以看出GDOP平均值在北印度洋最小为1.4左右,东海及南印度洋为1.7左右,北太平洋和南太平洋为1.9左右,北大西洋和南大西洋最大为2.2左右。因此,中国沿海及印度洋水域可获得更高的定位精度,太平洋水域次之,而大西洋水域定位精度较差。

对比图6,还可以发现GDOP值与可见卫星数有直接关系,可见星数越多时,选星定位时,可获得更好的卫星空间几何分布,GDOP值也越小,定位精度越高。

6结论

本文基于STK仿真平台,建立了北斗三号星座轨道模型,并在全球海域范围内合理选取了7个典型观测站点,仿真分析了各观测站点的可见卫星数和GDOP值,结果表明:

(1)中国沿海及印度洋水域平均可见星数最多达13~15颗左右,太平洋平均可见星数次之约10颗左右,大西洋平均可见星数最少仅8颗左右。

(2)最大可见星数出现在北印度洋和东海观测点为16颗,最小可见星数出现在北大西洋和南大西洋观测点仅6颗。任何海域可见星数满足船舶定位至少观测3颗卫星的要求。

(3)在全球海域中GDOP值维持在“优”的等级,满足船舶导航定位的要求。但中国沿海及印度洋水域GDOP值最小,定位精度更高,而大西洋水域GDOP值偏大,定位精度较差。

综合分析,北斗三号系统完全可以为全球海域的船舶提供优质的导航定位服务,因此,北斗船载终端未来将广泛应用于远洋船舶上,打破GPS的垄断地位,更好地服务于我国远洋航运事业。

参考文献:

[1]田向阳, 乔文长. 北斗导航系统在船舶海上航行中的应用研究[J]. 数字技术与应用, 2017(8):54-56.

[2]王宇谱, 李跃跃, 孙江艳,等. 基于STK/Matlab的导航星座性能分析[C]. 第九届中国卫星导航学术年会. 2018.

[3]李厚朴, 边少锋, 于成金,等. STK在北斗卫星导航系统教学中的应用[J]. 大学教育, 2018, 000(007):55-58.

[4]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空间信号接口控制文件(公開服务信号B2b(1.0版))[s].北京:中国卫星导航系统管理办公室,2020.

[5]李士明, 曹凯. 一种GPS定位实时选星改进算法研究[J]. 计算机仿真, 2009,26(07):65-68.

[6]张柯, 白燕. 基于STK的新一代北斗导航卫星可见性仿真分析[J]. 电子设计工程, 2017(15).

[7]倪煜淮, 许杰, 邹永刚,等. 北斗三号系统与GPS定位性能仿真对比分析[J]. 海洋测绘, 2019(4).

[8]王菁, 田秋丽, 王晓璐. 北斗星座导航服务性能仿真与分析[J]. 电子技术与软件工程, 2018, 000(010):P.26-27.

[9]倪育德, 陈君, 蔚保国,等. 基于STK的BDS星座仿真和性能分析[J]. 计算机测量与控制, 2016(1期):281-283.

[10]倪博文. 基于STK的典型机场BDS性能分析[J]. 全球定位系统, 2020, v.45(05):52-56.

基金项目:江苏省航海学会科研项目(202001)。

猜你喜欢
船舶
民用船舶舵系轴系修理工艺分探讨
我国首座沿海LNG船舶加注站正式投运
船舶上层建筑建造工艺探讨
项目管理技术在船舶建造进度控制中的实践
项目管理技术在船舶建造进度控制中的实践
中国造!全球首艘智能船舶交付
苏州设置船舶排放控制区 2019年后船舶全用低硫燃油
船舶碰撞定义的内涵研究
新船订单骤降 价格低位震荡
造船完工见长 船舶订单下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