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机坪;移交程序;模式;措施
一、研究背景及意义
根据《民航机场安全管制条例》和《中国民用航空运输条例》的有关规定,中国民航总局建议由机场管制机构负责民航机场的运营和管制。2013年,民航总局发布了《关于促进向机场管制组织转让飞机机坪运行管制的通知》,要求在全国范围内逐步推进飞机机坪运行管制移交的工作,以及提高机场服务综合能力。将飞机机坪操作管制权移交给机场管制机构,改变了飞机地面管制命令的传统形式,不可避免地也带来了利益的二次分配,这对调整机场产业结构具有重要影响。随着国内机坪管制移交工作的推进,规范化地管制移交区域,移交管制程序以及科学、智能的机坪管制和移交管制系统已成为机坪操作和移交管制成败的关键。本文的目的是通过研究机坪作业的移交,提供科学合理的机坪管制指挥系统,总结机坪管制移交后航空器进离港程序,总结移交方式与移交模式。它将改善和深化管制移交的后续工作,对机坪管制移交的顺利开展和机坪资源的有效整合起积极作用,对建立机坪管制指挥体系有一定的借鉴和指导意义。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我国的飞机机坪运行管制主要分为两种方式:空中交通管制塔台负责飞机的统一管制、跑道、滑行道和机坪的管制;空中交通管制塔台(空中交通管制门)负责指挥跑道和滑行道上的飞机,航空器在机坪上一系列工作是机场运行部门的责任。目前国内机场大多按照第一种运营模式,但由于机场吞吐量的进一步加大,空管指挥的压力与责任随之增大,从而产生许多的不安全因素。例如,机坪上盲区机位的增多,导致机坪运行效率和安全问题日益突出。机坪管制移交是指机坪塔台或航空公司运营指挥部门负责机坪的管制和指挥,直至航空器到达移交区域或者移交点,而空中管制指挥部门负责移交过后航空器的安全运行。
在2019年,杜兴元等人对机坪管制移交指挥系统进行了初步研究。首都机场的机坪管制是探索智能管制系统规划模型的起点。建议基于流程管制模型创建一个机坪管制系统,将参与机坪管制活动的所有部门都包括在机坪管制系统中,并建立与各自企业相关的工作场所。但是,它不包括移交点的规划和移交管制程序的设计。国内对机坪管制移交点和移交程序的规划尚未形成统一的理论,主要分析规划管制移交点和经验性管制移交程序。大多数主要的外国机场都使用空中交通管制塔(空中交通管制港口),用于跑道和滑行道。这是一个飞行管制通道。当飞机平稳离开非机动区时,机坪塔执行地面管制,机坪塔可以看到受控的机坪。机场管制局负责机坪飞机的地面管制,在某些情况下,航空公司还负责地面管制。大部分机坪塔楼与空中交通管制塔楼一起建造或建在航站楼上。在某些情况下,机坪塔台是分开建造的。在美国休斯敦机场已经建造了两个塔台。基地航空公司负责指导飞机在机坪上的发射、部署和滑行,并建立相应的管制移交点。
三、移交方式与进离港移交程序
机坪管制移交是指管制单位或部门之间飞机管制责任的移交。目的是为飞机提供不间断的服务,明确管制责任并确保飞机运行的安全。目前,国内机场机坪管制移交方式有两种:移交区域移交、移交点移交。移交点移交是指定固定的控制点(可以是多个点),在这一点,空管塔台和机场运行指挥部门进行责任与工作的交接。移交区域则是不指定固定的点,而是划分一个区域,在这个区域内都可以进行业务的交接。移交初期,由于缺乏经验,大多数机场选择的是区域移交,有一块共同的区域需要两个部门共同负责,随着对业务的熟悉,慢慢转向固定点移交。有专家预测,随着人力设备的投入,业务水平的熟练,将来大多数机场也会转为区域移交,两个部门可以根据实际运行情况进行灵活的交接。
机坪管制移交主要包括三个步骤:预移交、通信移交和责任移交。
(1)预移交是指在飞机飞越管制点之前,变速器的受控侧协调飞机变速器和可控接收机之间的操作一段指定的时间。预传输方法包括直接电话管制,空中交通管制设施之间的数据传输,空对空电话通信,办公室电话,电报,传真或飞机自联系。其中,AIDC之间的电子传输速率最高。
(2)通信切换是指在进行预切换之后,切换单元的管制器通知接收单元的驾驶员和要联系的频率,并指示他联系该单元。
(3)责任移交是指飞机飞越管制点时,将管制权从移交单元移交到接收单元。
移交程序是机场运行部門与空管塔台之间责任与工作交接的过程。根据进港航空器的实际运行过程,总结进港移交流程如下表1。
离港移交程序也类似,在此不多做赘述。
四、机坪管制移交模式
移交区域的选择必须基于对机场吞吐量、跑滑系统、停机位数量与位置、盲区大小、管制设施设备与人员等综合情况,其中跑滑系统的构型又是关键因素。目前国内各大机场根据自己的吞吐量、跑滑系统的规模、人才设备的配备以及自己的中远期规划等,选择了不同的移交模式。移交模式在时间上可以分为一次性移交何分布移交;在空间上可分为:机坪整体移交、管制塔台盲区优先移交、航站区站坪优先移交、基地航空公司机坪优先移交、专用机坪优先移交等模式。
其中机坪整体移交模式指将离港航空器在整个停机坪的发车、滑行直至移交点处的所有业务一次性都交给机坪指挥中心,同样进港航空器在经过移交点后的滑行、选择停机位等业务一次性移交给机坪指挥中心。该模式适用于简易机场配置,机场跑道数量少、长度短,只拥有一个小面积的机坪或小而集中的停机位。例如,海口美兰国际机场、福州长乐机场。在一些有多个航站楼和跑道的机场,管制塔台对机坪的通视率很高,也可以实现整个机坪的一次性移交。整体移交模式是机坪管制移交过程中最快的移交方式,该模式的目的是最大限度地移交对机坪的责任,工作重心移交,确保航班安全起降和提高效率。对于机场来说,可以充分利用和动员机场运营和管制局的核心作用,以便能够最有效地分配和利用机场的所有资源。但在移交开始时,机坪调度员将在整个机坪飞行,这将猛然增加其工作的复杂性和负荷。由于缺乏操作和管制经验,会很多潜在的问题,尤其是对突发事件缺乏反应。整体机坪移交模式可以说是风险最大的移交方式,资源分配的初步准备工作应当充分。目前,广州白云机场是国内首个大型枢纽机场,一次接管了机坪管制,总的来说,工作总体运行是在良好的水平。
分步移交模式是根据各个机场的特点,例如盲区位置与大小、航站楼体量与数量、考虑基地航空机坪与专用机坪等因素,来分步实现机坪管制移交这一工程的。每个模式在风险管制方面都有自己的优势和弱点,根据每一个机场的特点,应选择最佳的移交方法和具体的实施计划。在正式实施前应进行安全与运行效率进行评估。每种移交模式的优缺点比较见表2。
五、机坪管制安全移交对策
机坪管制移交安全责任与压力很大,而且中国缺乏经验,在机坪管制移交的初期,深入开展运行业务研究,大力推动高新技术应用,持续加强人才队伍建设,积极促进运作模式创新。机场在积极推进机坪管制移交模式时,也应注意初步投入的逐步性,制定健全的机坪操作规范,以确保机坪移交工作的顺利进行。
深入开展运行业务研究。民航总局进行了机坪管制移交,目的是提高飞机地面运行的效率并提高航班准点率。在机场实施机坪管制移交后,由于安全责任与压力巨大,而且在机坪管制移交方面缺乏经验,在机坪管制移交的初期,飞机的运行安全是首要任务,在此基础上,提高飞机运行效率。通过增加飞机的指挥和操作联系,有必要改善机场与空中交通管制工作内容和移交点之间的联系,并优化工作内容和形式,以实现机坪管制移交的初衷。根据研究统计,影响航班延误的因素有很多,例如天气、设备和设施、通信不良、人为干扰等。最主要的因素之一是机场、空中交通管制部门和航空公司之间的通信延误,关于同一问题的不同意见导致无法充分利用机场的各种资源。深入研究飞机机坪运行业务,制定机场飞机运行协同决策系统,实现飞机数据共享、资源共享和空地飞行协调发布,创建协同系统,为机场机坪管制工作提供共享信息支持,提高机场飞机运行质量。
大力推动高新技术应用。目前,在执行指挥行动方面,机场以先进的地面运动引导系统A-SMGCS为主要地面监测系统,主要利用A-SMGCS的地面监测功能,对不安全事件进行预警,提高飞机的安全性。地面行动。尽管A-SMGCS的地面监视和预警功能在提高机场飞机地面运行的安全性方面发挥了一定作用,但机场应在运行过程中充分开发其航线和引导功能,以实现飞机机坪运行的智能化。对于机场当局而言,近期的机坪管制业务承接可谓是运行风险加大与运行效益提升并存,既需要保障机坪管制移交业务安全平稳有序地完成,又能充分发挥机坪塔台在提升机坪运行效率上的潜能。从中长期来看,机场现场指挥部门引入先进的智慧技术主导机坪管制业务将是大型机场枢纽化运作的必由之路。
持续加强人才队伍建设。许多管制理论都强调人们在一项活动中的重要影响。例如,SHELL模型指出“人文”是模型的中心,应注意“人文”和“软件”“硬件”和“环境”“个性”之间匹配。机场塔台应参考空中交通管制部门当前较成熟的管制标准,从人员、机械设备、法律法规和工作环境等几个方面进行专业管制。
构建完整的机坪管制程序。我国的机坪管制移交开始得较晚,尽管一些机场已积极响应这项工作并基本完成了机坪管制移交,但还将面临巨大的挑战。由于缺乏机坪管制移交的经验,国内机场应积极借鉴国外成功的机坪管制移交工作方法和方法,并结合我国实施机坪管制移交工作的机场所遇到的问题,结合各个机场特殊的自身实际情况和发展需要,构建完整的机坪管制程序。机坪管制移交工作涉及所有规则和规定,在实际工作中应加以使用和测试,随着国内机坪管制移交机场的数量增多,急需构建一套完整的机坪管制程序,以便后期的管制。
结语
机坪的运行管制移交已经改变了传统的飞机地面指挥形式,随着机场运行部门与空管塔臺管制区域的重新划分,航空器进离港程序都发生了变化,各个机场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选择不同的移交模式。本文着眼于传统机坪管制的业务流程,分析存在的主要问题,统计国内已经施行机坪管制移交的机场总结移交后航空器进离港移交程序与实践空间的模式,并针对国内目前机坪管制移交现状提出了一些建议与意见。
本文以飞机机坪管制移交为背景,研究了管制移交区域、移交过程和移交模式。
作者简介:余青华(1994— ),女,汉族,安徽安庆人,硕士,高校教师,研究方向:交通运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