粤港澳大湾区建设背景下小学家校共育德育工作的创新实践

2022-03-04 08:28郑惠娴
广东教学报·教育综合 2022年25期
关键词:粤港澳大湾区农村留守儿童家校共育

郑惠娴

【摘要】小学阶段开展德育对学生形成正确的行为习惯和思想品质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粤港澳大湾区农村留守儿童由于缺乏父母的陪伴,能否以积极的心态面对生活与学习中的困难,这是家长、学校、老师都十分关注的问题。家校共育是解决此问题的手段之一,也是促进学校德育工作提供方式。本文通过调查了解粤港澳大湾区农村留守儿童家的问题以及家校共育现状和问题,根据现状问题提出粤港澳大湾区农村留守儿童家校共育的对策,培养与发展留守儿童的良好思想品质,为留守儿童的成长提供帮助,为学校、教师和家长的教育工作提供帮助。

【关键词】粤港澳大湾区;家校共育;农村留守儿童;德育工作

一、粤港澳大湾区农村留守儿童的问题

第一,农村留守儿童缺少学习和生活习惯的教育引导。农村留守儿童的监护人通常是祖父母或外祖父母,他们的文化水平较低,没有能力辅导孩子。而且,他们的想法与孙辈之间有很大的差距,这使得与孩子的交流变得有些困难。他们当中的一些人还要干农活,也没有太多时間监管孩子,更没有精力照顾孩子。他们往往只解决孩子的温饱问题,缺少学习上、生活上的教育引导。

第二,农村留守儿童的身心健康令人担忧。由于父母长期外出生活,无法满足留守儿童的情感需求,也无法跟孩子进一步交流,极大影响了他们的身心健康,形成了性格比较孤僻的现象,影响了一些农村留守儿童身心健康发展。

第三,自控能力比较差,学习成就感低。留守儿童的家庭大多是隔辈抚养的状态,因此在家庭教育管理与控制上存在着一定的缺失,再加上儿童的自控能力本身就比较弱,导致留守儿童对学习缺乏兴趣,学习成就感低,学习的意愿不断下降。

二、粤港澳大湾区农村留守儿童家校共育的问题

第一,家长对孩子教育认识不足,很少主动与老师沟通。留守儿童家长的文化程度相对偏低,对孩子的教育的认识不足或缺失,从而没有意识,也不愿意去与老师进行沟通,只有在学生出现问题时才会和教师沟通,缺乏对孩子的德育家庭教育。同时,有些老师对这些家长和学生持有歧视态度,使这些家长在本身缺乏相关教育知识的情况下,变得更加不愿面对或逃避与老师的沟通。而如果家长和老师因为孩子学习等问题沟通不畅,家长态度会影响老师的态度,进而也会影响到孩子的良好思想品质的形成与发展,最终不利于孩子的成长。

第二,留守儿童缺少家长陪伴,心理承受能力比较弱。对于留守儿童来说,家长的陪伴时间是极其短暂的。多数留守儿童会因家长的不在场而变得敏感、自卑,以及多愁善感。久而久之,他们中有些人甚至不愿意与人沟通和交流,与父母聊天的内容也会越来越少,态度越来越敷衍。面对困难时也心态比较极端,心理承受能力比较弱,对于常常会过于担心老师的批评与家长的指责。

第三,家校共育制度建设缓慢,教师参与动力不足。留守儿童家长不在家,对于学校来说家校共育意味着增加学校负担,增加教师负担,不仅要有人力,还需要财力。如果家校共育的体制不够完善,则教师参与家校合作就会有所担忧。由于农村中小学校的办学条件、师资条件有限,学校较少安排心理辅导老师对留守儿童定期进行心理辅导。因此,在粤港澳大湾区,缺乏体制上的保障与家长的理解和支持,对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多数还是处于家庭、学校分离的状态。

三、粤港澳大湾区农村留守儿童家校共育的对策

第一,开设文化兴趣班,发展留守儿童良好思想品质。按照教育家陶行知关于“生活即教育”的提法,学校、教师和家长则需共同努力使留守儿童尽可能像同龄人那样阳光、自信地学习,快乐地成长。因此,相比其他义务教育阶段的学生,留守儿童更需要家校合作的参与。欲使留守儿童能以乐观积极的态度和良好思维品质面对成长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学校和老师就要帮助他们把父母不在身边的闲暇时间充分利用起来,做些有意义的事情。

第二,以立德树人为本,培养留守儿童的民族情感与家国情怀。通过了解中国的非遗传承,提升学生对于传统文化的热爱,培养学生民族情感。通过了解中华民族的文化变迁,认识56个民族组成的中华文化,传承中华文化,培养学生爱国、爱校、爱家的家国情怀。从小树立远大的理想,有广泛的爱好,这会大大降低一些留守儿童平日里因缺少家长陪伴而产生的孤独和无助。

第三,教师应多关注留守儿童,提高家校共育成效。留守儿童的学习生活轨迹只有家庭和学校两点一线,学校教育对于留守儿童来说十分重要。在日常教学中教师需要多加关注留守儿童,这里的教师不应该局限于班主任,所有的任课教师都应该提高对于家校共育的意识,可以有效提高课堂效果,更加全面了解留守儿童的思想情况、学习兴趣、爱好特长、学习成绩等情况,以便于老师和家长集思广益,及时发现问题,及时纠偏,进而全方位培养孩子学习能力、健康心理与思想品质。

第四,家长须重视家庭教育,帮助孩子健康成长。家长要有主动与教师沟通的意识,日常生活中针对学生问题及时与学校方进行反馈沟通,帮助学生及时解决生活中的问题。家长要重视对学生的家庭教育,有时间一定要多学习教育方法和理念,尊重学生个体发展,培养学生兴趣、习惯,注重与学校的沟通合作,帮助孩子健康成长。

第五,学校应该开展系列家长参与的活动。一是举办培训活动。定期举办家庭教育培训活动,培训中针对学生与家长在日常教育中的问题进行讨论与交流,有些针对性地培训家长学会与学生沟通,学会教育学生,为家长提供有效的家庭教学方法,帮助家长为学生的健康成长创造良好的家庭环境。二是开展亲子活动。留守儿童和家长总是聚少离多,在有限的相聚时间里,学校应多开展亲子活动,促进家长与学生在亲子活动中促进亲情的发展,使学生感受到家庭发的温暖,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心态,有效稳定青少年时期依恋与独立心理冲突。三是设立校园开放日。学校设立校园开放日,在开放日的时候邀请家长走进校园,可以让家长切身观察学校工作、学生行为习惯和思想习惯,从而积极主动地配合学校为学生的健康成长、良好思想品质培养所开展的工作。

解决留守儿童教育问题刻不容缓,加强留守儿童德育指导工作是当前学校教育工作的重要内容之一,也关系到留守儿童的思想品质与未来发展问题。在经济飞速发展的时代,在进城务工的高潮期,不能让留守儿童成为经济发展的牺牲品。学校要主动担负起家庭教育指导的重任,结合留守儿童的基本家庭情况,给予科学的指导,使家庭教育可以有效帮助学生健康成长,促进学生思想品质发展。在新时代背景下,家校共育关爱和保护留守儿童的健康成长,推动留守儿童的全面发展,将会更好地推动社会全面进步。

参考文献:

[1]董冬梅.农村小学留守儿童家校共育的行动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20.

[2]吴红霞.新形势下家校共育工作的思考与实践探索[J].才智,2020(5):66.

猜你喜欢
粤港澳大湾区农村留守儿童家校共育
“粤港澳大湾区”,即将崛起的世界级城市群
“粤港澳大湾区”,即将崛起的世界级城市群
影响小学家校共育的因素以及解决策略初探
《语文学科课后作业的有效研究》课题研究实施方案
浅议如何化解家校教育的矛盾
当前农村留守儿童的学习问题及其对策研究
真诚激励,关爱相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