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婷婷
中学历史课教学的目的是通过让学生在掌握一定历史知识的基础上,认知人类历史,特别是中国古代文明与近现代历史文化的成就以及先辈们为中国社会的进步发展所做的努力与贡献,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思想感情和高尚品德。基层博物馆作为一个集文物收藏、科研、陈列宣传为一体的综合性文物保护管理单位,也是通过宣传教育活动,使人民群众特别是青少年学生感知我国悠久的历史文化、波澜壮阔的历史事件,激发他们爱国爱乡、实现为中华民族崛起振兴的伟大梦想而奋斗的爱国主义热情,其宣传教育功能与学校教育的目的是高度一致的。因此,在当今博物馆免费向社会开放的条件下,把历史博物馆所具有的优势资源同中小学的历史课教学有机结合,开设好学生喜闻乐见、生动直观的“第二课堂”,对青少年学生感受历史、体验历史、学习历史,增强他们自身的审美意识、道德情操,具有重要意义,是拓展博物馆社会教育功能、深化学校开展素质教育的好方法。
一、学校历史课教学的过去性与历史博物馆陈列展览的再现性
学校历史教材的设定,多以中国古代、近代史以及部分世界史为内容填充,较为理论化。对于教育目标达成的执行者,教师扮演重要角色,但对于现实施教情况而言,课堂缺乏生动感,内容晦涩。身处博物馆感受历史,是其他场所不能替代的。博物馆陈列展示的史料和实物,可以让学生打破时间的限制,真实感受历史,以此完成直接经验和间接经验的获得,激发他们的想象力和求知欲,以形象感觉佐证抽象概念。博物馆的历史教育融科学性、知识性、人文性和趣味性于一体,对于辅助学生历史课程学习、历史事件记忆、历史人物形象塑造,对于单一的口述教育而言,更为生动有趣。
二、历史学科的知识性和博物馆的广博性及专一性
历史是人类创造的历史,是人类文明的发展史。学校历史课教学除了把历史过程及事件的相关知识传授给学生,更深层次的教育目的是培养他们的爱国主义情怀和高尚的道德情操。博物馆通过大量珍贵文物的展出,证明了我国各个历史阶段各族人民在创造丰富多彩的物质文明、精神文明中体现出来的高度智慧和丰硕成果,真实反映了人民群众的生活状态。博物馆的教育功能在一定程度上异于历史学科教学,学校更要求知识记忆和理解的准确性,以完成上课、作业、考试为达成目标,这就使得其存在一定的应试局限性。而博物馆对展示的内容、面向的群体具有多样性和广博性,从社会历史到自然生态,从文化艺术到科学观念,从石器、青铜器到火车飞机,从中华民族文化到吉普赛风情,都可以在博物馆得到对应点。特别是学习教材中的历史记载,大多都可以在博物馆找到其存在的位置。相比于学习的教育模式,博物馆则更具有“以物为证”的特点。
早在2015年国务院颁布的《博物馆条例》中就指出,博物馆的教育功能,是具有的特殊历史见证物的非营利组织。在条例中,博物馆的主要功能以教育為首位,“取代”了长久以来以“研究”为主要目标的观点。许多学校开始以教育为主题深化与博物馆的内外部沟通,以实地探访博物馆促进学生学习历史热情,将直观呈现作为办法,鲜活历史印记,是作为一种重要的历史教育辅助手段,被众多学校参考传用。其专一性表现在以学术性为基本,准确记载历史事件,为学术人员提供准确、真实的历史数据。博物馆的教育性,不能仅表现在其来者不拒的豁达,更要在一定程度上显现其存在学术性的“门槛”。博物馆的观览目标不是如走马逛花灯一样,更需要观有所得,观有所想,观有所记。
三、历史课堂教学需要博物馆教育加以补充和完善
博物馆是国家、民族的历史缩影,也可以是某些方面专题的历史再现。这也就为补充和完善学校历史课堂教学提供了丰富的素材。很多综合性博物馆都是按时空序列设计布置陈列的,学生们沿着这条脉络参观,就能对某一特定阶段的历史情况有比较清晰的了解。我们国家是一个有着悠久历史和丰富文物的文明古国,博物馆对不同时期的历史教学都能起到独特的辅助作用。博物馆以文物为基础,用生动的陈列展示形式,通过对重大历史事件和重要历史人物的展现,系统地揭示了社会历史发展变化过程及其规律,使观众直观地感受历史信息,从而获得宝贵的历史知识。因此,组织学生按要求、有目的地参观博物馆,能使他们获得更为生动、形象、具体的知识和体验,可以弥补课堂教学的缺失和不足。
要多利用博物馆与中小学校开展馆校互动、互补、互联等形式的教育教学活动。在活动中,博物馆可充分利用独特的条件优势和馆藏资源,根据不同学校不同的教学要求进行先期准备,特别是同历史任课教师共同研讨教学方案,集体备课,预先把参观流程组织好,要解决的教学课题的答案准备好,在学生参观时让讲解员以精准简洁的语言解答给学生。历史任课教师则在参观前的预备课上,结合教科书的课程内容,给学生布置好预留问题,在参观过程中自己寻找答案。通过这种既丰富多彩而又准备充分的参观活动,学生们开阔了学习视野,使自身的素质得到了提高,也使博物馆的社会教育功能得以发挥。博物馆以积极主动、认真负责的态度同中小学校携手教育,为青少年学生的成长付出努力和行动,对博物馆的自身建设也有很大的反哺作用,促使博物馆的工作管理及业务水平向更高层次迈进。
教师将博物馆藏知识融入课堂,不仅能激发学生兴趣,同时也更能将单调的历史鲜活地表现出来,使学生感受历史的脉搏,体验历史韵味。如果展现的是乡土文化,则能培养爱祖国、爱家乡的情感。博物馆对于历史课堂的完善,不仅是对知识的补充,更是对情感的补充。
收藏、研究、教育,概括了博物馆的基本社会功能,反映了博物馆工作的主要内容。博物馆教育的主要目的就是提高全民族的文化素质和民族自豪感,特别是培养广大青少年对民族文明的认知以及爱国主义思想的养成。可以说,博物馆是一部立体的百科全书、“实物的图书馆”,它对青少年来说是一个充满新奇和引起幻想的天地。博物馆以其诉诸感官愉悦以及直观易懂的艺术形式对青少年的心灵和行动产生着潜移默化的影响,其意义甚至超过了学校的教育和家庭的教育。从诸多方面综合来看,学校历史课教学的本质与博物馆教育目的是一致的。党的十八大提出了“建设现代文明强国和教育强国”宏伟目标,我们应在文化体制创新和教育体制创新的实践中,切实把博物馆的社会教育功能同学校的素质教育过程紧密结合起来,为培养好祖国的下一代做出应有的贡献。
(作者单位:青海省博物馆信息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