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览时代下民间工艺的符号双轴关系

2022-03-03 15:12向清宇湖北民族大学美术与设计学院
天工 2022年29期
关键词:民间工艺民间艺术符号

向清宇 湖北民族大学美术与设计学院

不同时期的文化偏好、工艺技术演变等时代环境是影响艺术的重要因素。不同的时代,有不同的文化氛围与技术要求。所以,时代因素怎样影响艺术作品是个经久不衰的问题。而在当前这个消费时代里,伴随着消费观念的转变,人们的审美趣味也在发生着巨大的转变,人们对美的追求已经不在于物质的实际使用功能本身,而是物质和商品背后的文化符号及其所涵盖的整个文化符号系统。

一、展览时代下的民间工艺

从民间工艺自身来看,它是在中下层民众中间流传发展而来的,从某种意义上讲恰恰是多数民众智慧的结晶。在整个社会文化符号系统中,民间音乐、民间舞蹈、民间戏剧和民间工艺等民间艺术实质上更能代表人们的心声。消费时代的另一重要表征是强调文化娱乐功能。因此,当民间艺术遇见消费时代,它便不可避免地要被传播与消费。同时,消费是生产的动力。一个消费时代的到来,是在一定的物质积累基础之上的,反过来,消费水平的日益提升和消费层次的日渐提高,也在促进社会的进一步分工和生产力的进一步提高,由此消费与生产不断互动发展着。从这个意义上讲,近年来,民间艺术越发得到全国各地的重视、梳理与挖掘,这从每年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产生中可见一斑。民间艺术背后所蕴含的经济效益在这个消费时代逐渐得到重视和挖掘。在传统商业经营发展模式下,民间工艺发展环境的一个突出方面就是日益频繁的表演活动。博物馆、美学馆的各项展览已逐渐成为民间艺人得到国际社会广泛承认的主要途径、中国民间工艺作品对外交流展出的主要场地,以及影响民俗工艺美术创造过程和产品发展的关键因素,所以也可称为民俗工艺美术的“展览时代”。

展览时代对艺术产生的重大影响,首先在我国书法艺术界引起注意与重视。书法家陈振濂先生在2011年曾很深刻地阐述了展览历史文化对楷书写作的影响:“走出‘展厅文化’的当代书法,以艺术为核心,展开了艺术和视觉观赏的全新旅程。而近三十年书法发展的繁荣与昌盛,却出现了这样的一个问题:随着书体的视觉艺术表现被全面强调,也造成了书体自身的文字、文辞、文献、文化含义的被削弱和书体‘阅读’功用的被削弱,对书体的鉴赏逐渐趋向‘同质化’。”①陈振濂:《恢复书法的“阅读”功能——“展厅文化、展览时代、展示意识”视野下的书法创作新理念》,《文艺研究》2011年第8 期,第126-133 页。李刚田先生从以下几个角度,比较研究了“展览时代”中国书法发展的情况。“民俗美术作品的展厅离开了最初的文化意义的场所,代表着民俗绘画成为纯粹美学内容的出现。关注其艺术表现形式,是一个更为深入的艺术生产方式。此外,中国民间艺术家透过美术馆这一‘殿堂’之入口,形成了国家民族主义认同,也表达了对人类的叙事。”

20世纪后期展览业兴起。博物馆陈列室、工业艺术公司的产品陈列室、商品专卖店的产品陈列室等逐渐成为艺术产品和市场沟通的平台。经查阅,中国美术馆举办民间美术展(1963年—2019年)多达150 场。比较经济发达区域和发展中区域展演活动的密度不同,所以随着中国的平稳发展,未来中国展演交流活动会更趋紧密与活跃,展览会也将越发显现出其推动民间艺术行业发展的意义。

毫无疑问,当下已经处在一个博物馆艺术展览的年代,举国之下的办展之多早已无法计算,而与之相关的展览社会影响也因为数量的增加而逐步减弱,所以,怎样在众多展览中鹤立鸡群,最大限度地发挥展览的社会功能,以学术的社会影响来提高博物院的质量是必不可少的。在人人都是艺术家和策展人的当代社会中,民间工艺展览化如何能规避商业化的特点而成为一种社会文化常态,值得我们深思。因此,本文从符号学的双轴理论出发,展开对民间工艺展览化现象的符号学审视。

二、民间工艺展览化现象的双轴操作

民间工艺进展厅实际上是两个文本结合形成的一个新文本,而任何符号表意都会呈现出双轴关系。同样民间工艺展览化现象也是如此。

双轴关系即组合轴与聚合轴的关系,这个观念首先是由索绪尔提出来的,在索绪尔理论的四个二元对立中,这一对观念在今日的符号学中仍然具有强大的生命力。聚合轴可称为“选择轴”,功能是比较与选择;组合轴可称为“结合轴”,功能是邻接黏合①赵毅衡:《符号学原理与推演》,南京大学出版社,2016,第 156 页。。组合关系比较好理解,是将几个符号元素组成为一种有含义的“文本”的方法;而聚合关系决定着文字组合是怎样形成的,其中重心问题就是比较和选择,这是人的思考方式最基本的两个维度。因为聚合关系就是文字结构的形式,如果文字构成,则退入幕后,所以是隐含的;组合关系是文字构成形式,所以复合关系是可见的。所以,集合关系是所有组成关系的基础,而组合则是所有聚合的投影。所有可供选择的因素,是为了文本的隐含成分而出现的。它们没有被选择进入文本,而只是作为一种可能性存在。在民间工艺展览化现象的过程中,其组合关系主要体现在:(1)传播媒介的选择存在横组合关系。民间工艺从当下这个时代环境选择通过进入展厅这一方式来提升自身符号的理据性。比如,《傩魂神韵——中国傩戏傩面具艺术展》自2012年起就在各地博物馆进行展出,《经纬大千——中国土家族西兰卡普主题展》2018年到2020年赴各地博物馆进行展出,通过这样不断的展出提升此民间工艺的认知度,加强其文本符号的理据性。(2)民间工艺的创作方法与展出形式存在横组合关系。通过对民间工艺的再创作以及依托展厅的元语言进行展出,形成新的符号文本。这个横组合的产生,触发了纵聚合层面上的联想与延展,形成了对民间工艺意义的解释与延伸。比如,傅中望的榫卯作品,牟利中的根雕作品等。

三、民间工艺展览化的宽轴展现

不同文本背后的聚合关系宽窄不一,也就是“可能被选下”的成分数量不一。即使一个文本的所有成分,背后的聚合关系也是宽窄不一。宽幅的文字选择也会比较丰富,另外在表达上就是因为文字风格的不同,宽幅也会让文字风格更加多元化,比较生动。发展到当代社会,民间工艺的实用性被抛弃,从最初单一的实用品转向艺术品,具有符号价值。首先,人们大规模地投资审美与文化领域,为大众制造出各种各样的符号。其次,民间工艺进展厅的过程中呈现出多种组合关系,实际上是一种宽轴展现。

比如,傅中望的榫卯艺术,让榫卯的表达方式具有更广阔的艺术表现力,利用“异质同构”将榫卯从技术上向艺术上进行转换。他用岩石和木材,将石头和废弃的钢铁通过各种结合重新嫁接。通过将不同的事物嫁接到一起,寻找各种冲突和对立的联系,寻找各种可能性。

20世纪80年代,被人们称为“小红人”的符号形象就是吕胜中的剪纸艺术,消失在人们视野中有很长一段时间的“小红人”再次登场,依旧被赋予了现代灵魂,也有了当代艺术意蕴。吕胜中在不断实践的过程中,怀着对传统民间文化的敬畏,把一种源于信仰的感动注入“小红人”的象征体中,让一个符号能够不断地随着时代进程而得以重生。如今,展现在展览现场的“小红人”,不仅仅只是红纸剪出的小人,而且还是通过组合、拼接、并置等方式,解放而重生的精神载体,讲述了乡土民俗的故事,还有民间艺术与当代艺术的融会贯通。

综上可以看出,这种宽幅还在不断扩展,将民间工艺作为产品来看,它是被大众被动催发而成的一种大众审美产品,它没有自己独立的文本结构,是依据符号拼贴这样一种后现代运作方式建构而成的受大众喜爱的产品。而关于中国民间工艺进展厅这一问题,在结构上所表现出的一种杂糅的特点,可以用一种后现代理论概念“互文”加以说明。它说的是,民间工艺展览化在结构与内涵上是由多种不同艺术类别的符号、不同的历史体验、不同的语言结构、异样人文层面所共同凝聚融合而成的。它“最大限度地容纳了那些容易被传统文本观念所忽略的非稳定因素”②汪民安:《文化研究关键词》,江苏人民出版社,2007,第 116 页。。

四、民间工艺展览化的单轴选择

在当下商业社会的语境下,过快的符号生产必然会产生符号泛滥的现象。如此一来,当大众面对这一现象时,在各种各样的符号价值系统前,如何选择的难度就随之提升。许多生产商都极力宣传要协助消费者发现自己,并促进个性发展,但从符号学的视角分析,“意义不在场才会有符号过程。符号表意之所以有必要,也就是意思的缺场,说明意义不在场是符号过程的前提”①赵毅衡:《符号学原理与推演》,南京大学出版社,2016,第 45 页。。同理,在民间工艺进展厅的过程中,也迫使部分民间工艺在“展览化”实践中不得不突破之前的固定文本样式,为成为展厅里的佼佼者绞尽脑汁。

民间工艺展览化属于典型的“经济搭台,文化唱戏”的操作,是对传统民间艺术的去生活化和去语境化的体现。而作为在娱乐文化和消费文化背景下的展览化的民间工艺,它在本质上脱离了民间工艺本身的文化环境,是对民间工艺做出一个符号抽取和片段截取的结果。如果要对一个带有仪式性质的民间艺术形式进行陈列,它就不能考虑这种形式所能够实现的特殊条件和具体规定,就只能完全根据展厅的特点把仪式中的要素在其具体的环境中加以悬挂式提取,但它们所能提取的往往只能是视觉冲击力大以及可观性强的艺术元素。这样看来,去语境化就是对民间工艺原本传播及创作方式的遮蔽。但当前民间工艺展览化通常会与具体经济利益产生直接关联,代表着当地的地域形象,从而将艺术本体以及艺术家走到台前,并形成焦点,民间工艺失去了原有价值,并赋予创作内涵与价值等意义的改变,以及民间工艺的生命脉络改变。

作品的原生环境已不复存在,而展览空间则是一个已经去功能、去装饰(常常为纯色背景为主)、以观看为特征的空间。傅中望在一次采访中曾谈到过作品和展览空间之间的关系。他曾说:我对作品将要展示的空间持一个比较中性的态度。毕竟艺术作品总是会置身于不同的空间环境之中,它与其所在的空间环境必须是一个整体,也就是说艺术作品所展示的空间环境,要构成一种自己所需的整体语境。我认为不要求什么复杂的展览场地,能突出以艺术为主的空间就好。翟雅阁作为一个百年历史建筑,是武汉古城的重要历史见证物,同时又是一个今天和未来重要的历史载体。翟雅阁的空间从某种意义上讲也有某种时空的交错性,不过这种交错性又很有意味。将艺术与手稿在一起展现于这种空间之中,实际上是使自己与历史交流,与世界艺术交流。尝试着在这种空间里探索一种关系,这将有助于研究美术和历史空间之间的联系,展现各种语言表达方式尤为重要,“复合”的含义也在其中。

所以,在民间工艺展览化的实践操作中,这种宽幅其实是一个假性超宽幅,虽然看上去充满了无数的选择,但是实际上大部分民间工艺都已失去原有的语言,只能用现代展厅的元语言来创作作品、突出作品,并进行展示。

五、结语与启示

本文以民间工艺展览化为主要研究目标,对民间工艺展览化这一现象做了文本的符号学分析,还应用双轴关系原理,分析了民间工艺展览化的字符文字构成与表意,指出民间工艺展览化的实质是二个字符并置构成一种新文本的步骤,这是一种双轴运作的成果。民间工艺展览化的聚合轴通常是宽幅的,而且有一定幅度的变化不断扩展正在促成民间工艺展览化的选择悖论,并真实反映在了具体的民间工艺展览化实际操作过程中,使民间工艺展览化面临重重问题与质疑。

展厅里展览品的共同展示,带动了艺术间的竞争,并改变了艺术家在创作方式上的思维。展场空间将创作的方式和艺术跳脱开来,作为观察与反思的对象。展场经济也反映了市场发展趋势。随着展示空间的展出项目不断增多,民俗艺术的展示也必将适应展览时间的发展趋势。民间工艺似乎有着向休闲娱乐与纯艺术靠拢的趋势,处在社会变革中的中国民间工艺,未来又怎能在国内市场竞争中取得一席之地,又怎能重新回归传统民俗工艺的发展脉络?又还是成为纯民间艺术、时尚工艺、实用的工艺产物?

因此,展览时代下民间工艺的各个创作者、艺术家更需要冷静对待作品创作,不能盲目跟风,应该找到自身定位,明确自己想要表达的东西,同时,也需要正视民间工艺展览化这一现象。如此一来,更能促进民间工艺的发展,也能推动民间工艺成为社会文化常态。

猜你喜欢
民间工艺民间艺术符号
学符号,比多少
民间艺术篇
“+”“-”符号的由来
非物质文化遗产视域下民间工艺的传承分析及阐述
首届湛江市民间艺术大师颁证
立足发展民间工艺的大师工作室运转模式研究
变符号
民间工艺保护的困境与对策建议
图的有效符号边控制数
民间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