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 鹭 山西大学美术学院
青铜器纹样由于依附于不同的青铜器物之上,因而具有不同的样式、风格和寓意。我国传统的青铜器纹样种类繁多且富于变化,既有古朴、粗犷的形制又有富丽、繁密的装饰。这些既抽象、神秘又充满想象的纹样,蕴含着特殊的寓意和独特的艺术魅力,它们是三千多年前人们思想和艺术审美的结晶,有着独特的研究价值。
当前考古发掘的传统青铜器上最常见的纹样是动物纹,这类纹样一般分布于器物的腹部或中心,作为器物主体纹饰出现。动物纹又有很多类别,其中数量较多、代表性较强的有以下四种。
1.饕餮纹
饕餮纹在不同历史时期有不同的表现形式。在商代至西周早期,饕餮纹只是用一些短小细密的云纹勾勒出来,饕餮的脸被一组细线分成两部分,眼睛、鼻子、嘴巴都比较抽象。到了西周中期,饕餮纹中的云纹消失,饕餮的眼睛变大,脸部成为一个整体,出现了獠牙和主辅纹饰,此时纹样的线条十分简洁。进入春秋中期,一些地方的饕餮纹不再单独出现,而是与凤鸟、龙、虺蛇等其他动物纹样共同组成新的画面。总体来说,饕餮纹表达着威严、权力与希望的寓意。
2.龙纹
青铜器上的龙纹常有带翅膀的飞龙纹、身体缠绕在一起的蟠龙纹、一只脚的夔龙纹等。有正面的形象,也有侧面的呈现,虽然表现出不同的姿态,但大多与云雷纹并用,呈现出工整庄重、层级关系明显、构图对称等形式特点。
其中,夔龙纹是一种侧面龙纹,线条简单、眼睛圆润、无角,神态稚拙。有向前伸展爬行状,也有回首卷曲状;既有浑身排列着装饰的单独夔龙纹样,又有根据其周身空隙大小而布满回形细密纹样,具有疏密对比的夔龙纹;有成双成对出现的夔龙,也有同其他动物(如虺蛇)交缠在一起形成蜿蜒缠绕的新纹样。夔龙纹的表现形式具有显著的识别性和鲜明的装饰特色。这种仅有一足却能呼风唤雨的神兽,也是权力、地位、才干、正直的象征。
3.蟠螭纹
蟠螭纹是青铜器上的一种常见装饰纹样,螭是无角小龙,蟠有相互缠绕的意思,蟠螭是一种没有角、张口、卷曲盘绕的小龙。青铜器上的蟠螭纹通常见于鼎、壶等器物表面的主纹样,呈现出龙身兽面的样貌,常为几条相互缠绕、盘结的螭龙,多以长条形大面积出现,也有少量圆形和扇形布局,常作二方连续或四方连续排列,显现出延绵的动感,具有较强的可塑性和延展性。螭被古人视为瑞兽,这和蟠螭纹有美满长寿、辟邪、威武勇猛、事业有成、子孙兴隆等吉祥寓意密不可分。
4.凤鸟纹
古籍上记载的凤鸟长有尖嘴、长颈、宽背和鱼形尾,青铜器上的凤鸟纹却与之有所不同。商代青铜器上的凤鸟纹,凤鸟头戴长冠,翅膀巨大。到了西周,凤鸟头部夸张且作回首状,尾巴刻画细致如孔雀尾,还出现了锋利的爪子。春秋中期,青铜凤鸟纹中的凤鸟有了高昂的小冠、长而带钩的大嘴、似因愤怒而瞪大的眼睛、强壮的肢体、华丽的翅膀和锋利的爪子,就像随时都在备战的勇猛老鹰。
经历了不同时期变化与创新的凤鸟纹,不仅其形态上摆脱了严谨直线条的束缚,弧线的运用也使画面变得活泼轻快,其寓意也从最初的神圣与图腾,转化为王权地位、幸福美满的象征。凤鸟这种形式及其吉祥寓意也一直沿用至今,装点着我们的生活,反映着人们对美好生活的追求与向往。
青铜器上的人物纹是在春秋战国这个社会发生巨大变革,人们思想得到解放的时期出现的,主要题材有神话人物、历史人物、民间人物及兵将等,还伴随着宴乐、征战、渔猎等不同场景的出现,是当时人们生活、生产、劳作、征战的真实再现。其用笔简略,线条流畅,造型夸张,动态突出,有较强的概括性和装饰性。
在传统青铜器纹样中,动物纹是主要纹饰,几何纹是辅助纹饰,较为典型的有云纹与云雷纹、绹索纹。
1.云纹与云雷纹
云纹与云雷纹是传统青铜器上最普遍的几何纹样之一,一般由“回”形螺旋线条勾勒而成,这些较大的圆角,使画面呈现出柔和、延绵、流畅的视觉美感。春秋时期的青铜云纹在斜角云纹的基础上保留了连续式的构图风格,为圆润的细线云纹加上尖锐的箭形外框,使画面更加协调。从传统的云纹、云雷纹到奥运会辅助纹样祥云纹,人们对云的喜爱从古一直延续至今,云纹是古人敬畏自然、祈求风调雨顺美好愿景的体现,发展至今又衍生出如意、高升等吉祥寓意。
2.绹索纹
已知最早的绹索纹是在陶器中发现的,工艺制作较为粗糙。它被应用于青铜器是在商代,到了春秋时期,绹索纹的装饰性得到了提升,其形态与在陶器中相比,更加整齐与规范,制作也更加精细和考究,但大多数依然如最初的绹索纹那样呈现出单股绳索的形态,部分地区的青铜绹索纹有了如麻花辫一样的装饰性纹路。将绹索纹作为器物的装饰纹样,既体现了特殊时期,绳索在人们生产生活中应用的普遍性和重要性,又是古人在满足实用功能基础上,对美的追求和审美智慧的结晶,独具时代特色。
在传承和发扬传统文化的背景下,我国的文创产业发展迅速,传统青铜器纹样在文创设计中的融合与创新为其添砖加瓦,既突出了我国文化产品的地域特色和文化特色,又促进了传统青铜器纹样的有效传播和应用。
传统青铜器纹样在不同历史时期的呈现方式是不同的,且同一种青铜器纹样也在不断地发展与变化。通过研究它的形态、特征、结构、工艺、材料等,对当时的社会历史、工艺制造技术、生产发展概况等方面都具有重要的历史研究价值,是重要的实物性考古资料。在深入研究青铜器纹样的基础上,将传统青铜器纹样与文创设计进行融合和创新,实质上就是对传统历史与行为进行传承和发展。在设计过程中,设计师须坚持以传统历史理念为核心,将“历史”以时代的风貌重现于人们的眼前,使其焕发新的活力与生机,用设计赋予物质产品独特的历史意义。
传统青铜器作为文化形态中的器物文化,其器物本身及其纹样具有深厚的文化属性,这些物质层面的器物背后是人们行为和观念层面,如制度、生活方式、价值观等的体现,它们是不同层面的文化形态的物质载体,因而具有重要的文化价值。
传统青铜器上的纹样是古人思想文化和智慧的结晶,设计师将器物上的经典纹样通过提取、简化和重构,变化的是其呈现方式,保留的是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和精神内涵。尤其是在当今文旅融合的背景下,将青铜器纹样与文创设计进行融合与创新,不仅可以为设计产品增添浓厚的文化意蕴,使文创产品具有鲜明的文化特色和独特的审美趣味,更是对传统文化的一种传承和发展,践行具有中国特色的文化设计与发展道路的实际体现。
我国原始社会后期的青铜制品最初是用于生活和生产的,注重其实用价值。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和人类精神文明的提高,人们对所用器具的观赏性、装饰性提出了更高的审美要求。尤其是进入商代以后,我国的青铜器工艺达到了顶峰,制作工艺与技术更加精细、成熟,不仅有充满巧思的造型设计,还有多彩的纹样装饰。古人用造型独特、结构严谨、布局巧妙、寓意深刻且形式优美、风格多样的装饰纹样,表达了他们所属时代下的民族信仰、社会环境,有着独特的艺术及审美价值。
作为礼器的青铜器主要用于祭祀活动,当时的人们认为饕餮、夔龙等形象是神灵的化身,此时的青铜器就是古人与神灵沟通、驱邪除魔的工具,青铜器上的纹样就成了祭祀图腾,展现出神秘且具有祭祀色彩的装饰风格。一般器形厚重,纹样呈现出凝重狞厉的气氛,对称与严谨的纹样勾勒出庄重而神秘的艺术形式。后来以生活器皿形式(如食器)的青铜器逐渐出现在人们的生活中,由于用途和应用场景不同,青铜器上的纹样在构图和寓意上也发生了明显转变,摆脱了神秘、凝重、庄严的意味,出现了对社会、人物、传说及生产生活的描摹,装饰风格也趋于自由奔放。从早期的祭祀标志转为神明或王权象征,即从对图腾的崇拜转变为对神明和人的崇拜。这些都可以从青铜器纹样随着时代的发展而演变的历史进程中看出来。[1]
传统青铜器纹样有着很高的艺术价值和审美价值。它们是使器物美观的装饰图样,其艺术形式背后的寓意和目的不仅是古人审美意识、抽象观念的体现,还是对理想生活的诉求和对自然万物崇拜的集中体现。明确了这一点,我们才能更好地理解艺术形式与形态造型背后的内容。
为了获得丰富且更具冲击力的视觉效果,在传统青铜器纹样与文创设计的融合与创新时,要尽可能丰富纹样的表现形式。这里指的“丰富”既包括丰富纹样本身的表现形式,又包括对纹样与文创产品开发及衍生应用形式与媒介的丰富。
设计师将提取的纹样、图形、色彩、造型、材质、功能等文化元素,运用简化、抽象、繁化、扁平、立体等设计手法和风格化对其进行转译。转译时不仅可采用透视、共生同构、正负、置换等创意方法、构图方式及形式美法则,也可用化繁为简、抽象变形、分解重构、超现实组合等现代艺术表象手法,去丰富纹样的表现形式。在纹样与文创产品的融合应用中,要结合具体产品的造型、风格以及消费使用人群的审美,对纹样进行有针对性的变化,也可以通过不同媒介来丰富纹样的展示效果,使纹样从静态平面转变到动态、多维、交互的形式展现在人们眼前,使器物上的纹样重新焕发动人的魅力,为其增强时代感与吸引力。还可根据青铜器纹样所处的不同地域特色来丰富纹样的表现形式,如城市纹样、文创品牌馆的设计及其衍生产品的开发及应用。将具有地域特色的青铜纹样与城市形象、文旅设计等有机结合,不仅能丰富纹样本身的表现形式,而且能传承地域性文化传承意义。
设计师可以根据时代需求对传统青铜器纹样的内涵和寓意进行创新。如传统青铜器纹样中有着严谨的礼乐文化,这种文化在古代是为了约束普通百姓的行为,有较深的封建等级思想蕴含其中。但在与文创设计的融合中,我们要弱化其原有等级观念,只取其“学理懂礼”的思想,即利用新的青铜器文化向人们传递“学习知识与技能之前要懂得礼数”的道理,让学生明白礼仪和礼节的重要性。[2]
我们还可以在保留原来吉祥祝福等寓意的基础上,结合现代人的生活和精神需求,如针对学生的“逢考必过”,针对司机的“出行平安”,或是如“鸡祥如意”“马上封侯”“万祥更新”等利用谐音并结合春节等节日祝福主题,进行纹样寓意的创新与发展。
流行于商周时期的传统青铜器纹样,是在当时历史背景下基于人们的思想精神和对美的追求而产生的审美行为,时代的更迭推动了艺术形式的发展,艺术形式也反映着时代的风貌。商周时期的青铜器纹样显然已不适应当代社会的审美观念。设计应随时代发展不断变化,在将青铜器纹样与文创设计进行融合时,只有结合当代人的审美,才能获得人们的喜爱和关注;传统纹样在当今社会的生存环境,只有与人的思想或物质生活需求结合才能使其良性发展。
设计师应重视让设计作品向大众化的审美方向发展。相比古人,当代人除了注重情感表达外,更倾向于通过直观的视听等感官体验获得满足。对此,设计师应在文创设计中与当代人的审美倾向相适应,赋予产品视觉性、动态性、潮流性等时代特征,使纹样在当今社会重新时尚起来,让青铜器文创产品更加贴近现实生活。只有满足人们实际生活需求才会有市场,使高高在上的青铜器纹样日常化,并应用于日常生活必需品的设计中,逐渐缩短青铜器文化与消费者之间的距离。
IP 形象具有与生俱来的亲和力和识别性,可以使青铜器纹样的推广和宣传更具有生动性。IP 形象也是近几年广受年轻消费群体喜爱与追捧的形式,将纹样与IP 形象有机结合,因为自带流量的IP 形象更有利于消费者主动关注和传播。
IP 形象设计通常以造型设计为主。造型设计是将通过再设计的新纹样与文创载体有机结合,形成基础IP 形象后,再以扩大宣传为目的的衍生设计,通过立体与动态化的IP 形象来展示主题,并针对社会活动进行延展设计。在设计与呈现时还要注意IP 形象造型的系列感和主题感,利用IP 形象让蕴藏青铜器文化的纹样被更多人喜爱并得到广泛的传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