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 烨
教育部2016 年颁布的《培智学校义务教育生活语文课程标准》中明确规定,培智学校学生应具有初步的阅读兴趣,能阅读简单的绘本或儿童文学作品,累计阅读绘本或图书18 本以上。绘本图文并茂,其精美的画面、有趣的故事能吸引智障学生的注意,激发其学习兴趣。在绘本教学活动中,教师可充分挖掘绘本认知素材,采用多样化阅读方法,开展趣味性延伸活动,促进智障学生思维能力发展。
思维是人脑借助语言、表象或动作实现的,对客观事物的性质及关系的概括的和间接的反应过程,是认识的高级形式。智障学生认知经验缺乏,阻碍了思维能力的发展。绘本常常围绕主题呈现颜色鲜艳、构图简单的画面,其中包含着丰富的认知素材。比如绘本《我的后面是谁呢》中出现了狗、乌龟、猫、大象、长颈鹿、猫头鹰等形象。学生通过观察画面中动物外形特征,能将动物名称与表象联系起来,如大象的表象是长鼻子、大耳朵、庞大身体,随后教师告诉学生“在狗、乌龟、猫、大象、长颈鹿、猫头鹰等一群动物中,有长鼻子、大耳朵、庞大身体的就是大象”,学生就能轻易地理解并掌握。这个过程可以说是概念的形成过程。
但如里外、上下、远近等抽象概念,智障学生认识和理解起来有很大困难,教师利用绘本内容就能帮助学生领会这些相对复杂抽象的概念。如,绘本《爸爸和我》有个大开页的情景图,其文字内容提示“爸爸带我去散步……我们走了好远好远……”,这一图文能让读者直观感受画面上熊爸爸和小熊的形象由近到远,由大变小。教师可在此处为学生讲解远和近的概念,帮助学生建立近处大、远处小的联系,形成相关抽象概念,为思维能力发展奠定基础。
在绘本阅读教学活动中,教师可以通过设疑、迁移、猜想的阅读方法促进智障学生思维能力发展。
其一,设疑提问。绘本的图画中往往有着许多关键的细节。教师可提前设计疑问环节,指导学生观察画面细节,找到事物的内在联系和规律。如,绘本《我妈妈》中,刚开始“妈妈”只变换不同的身份出现,学生能看到“妈妈”的样子,理解图上的是“我妈妈”。而当画面上出现了蝴蝶、沙发、猫咪等形象时,智障学生就会难以理解“妈妈去哪里了”,这时,教师可引导学生注意前面“妈妈”穿的花衣服,找一找蝴蝶、沙发、猫咪上有没有与“妈妈”衣服相关的东西,从而引导学生寻找与花衣服图案相同的细节。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学生发现了“妈妈”与蝴蝶、沙发之间的共性,领悟故事表达的意思,提升了思维的深刻性。
其二,迁移提示。智障学生的思维刻板,不灵活,思考主动性弱。绘本阅读过程中,教师设计巧妙提示,能让智障学生运用迁移能力,锻炼思维的灵活性。绘本《朱家故事》后半部分,突然出现三只猪的形象。这时智障学生往往很难理解故事前后内容的联系,不明白它们是谁。教师可引导学生想一想之前看过的绘本《我妈妈》中蝴蝶、小猫都代表谁,它们与“妈妈”之间有什么共同点。运用以往阅读经验进行思维活动的迁移,学生会从猪身上穿的衣服去判断他们是爸爸和两个儿子。教师再引导学生读懂作者设计的“妈妈离家出走后,爸爸和儿子们不干家务,家里变得又乱又脏像猪窝,所以住在家里的人也变成了猪”的创作意图。
其三,自由猜想。阅读重复简单的绘本故事时,利用猜测后续故事发展的方法,能训练智障学生思维的创造性。经典绘本《想吃苹果的鼠小弟》故事情节简单,使用重复句式讲述故事:“来了一只……,拿了一个苹果。要是我也……。”教师带领学生找到故事规律:鼠小弟想吃苹果,来的动物都有各自的特征或本领,鼠小弟就开始模仿。在阅读中,两三个动物朋友出现后,教师可请智障学生猜想后续情节。可开展两种方式的猜想:一是若学生知道出现的具体动物,就让学生分析动物的本领和特征,想一想鼠小弟会模仿这个动物的什么动作;二是没有任何提示,完全让学生自由想象,发散思维,以自己的知识经验来帮助鼠小弟摘苹果。
为了加深学生对绘本故事的理解,教师可以开展多样化阅读延伸活动。对智障学生来说,这些拓展延伸活动也是训练思维能力的好时机。
其一,可开展拼图活动,提高学生对外在信息进行分析、比较的思维能力。如,绘本《我的后面是谁呢》最后是所有动物的全景图。读完该绘本后,教师可将全部动物的完整图片剪裁分割,请学生用拼图的方法将全景图还原。由于阅读时已经了解不同动物的局部特征,学生会用通过局部来判断整体的思维方式完成拼图,或者根据前后的方位概念确定动物的位置来完成拼图。
其二,可开展复述活动,引导学生回忆故事内容,也可训练他们思维的逻辑性。如绘本《爷爷一定有办法》中出现了多种物件,如果仅依靠对绘本故事的记忆将这些物件进行排序对智障学生来说是非常有难度的。这时,教师就可引导学生按照“布料越来越少,可做成的物件也越来越小”的思维逻辑来排序。
总之,教师根据绘本内容及其图文并茂特点,采取恰当教学方式,不仅能促进智障学生语言能力发展,也能促进智障学生思维能力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