栾珺玄 程 岭 周乐乐
研究生学位论文写作的基本理路——基于人脑认知双加工理论视角
栾珺玄 程 岭 周乐乐
学位论文质量是衡量研究生培养质量的重要指标。通过知网抽样、文本分析后发现,当下的研究生学位论文普遍存在文献综述简单堆砌,缺少条理清晰的层次模块;理论嵌入支离破碎,缺少串联贯通的思想主张;实证探究浅显粗陋,缺少高屋建瓴的分析框架等问题。对此,需要借助人脑认知双加工理论来重塑,即借助自下而上加工与自上而下加工相协同来重构研究生学位论文写作的科学理路:在文献综述部分输入相关文献与融入结构设计相协同;在理论嵌入部分输入专家理论与融入个人思想相协同;在实证研究部分输入实证资料与融入分析框架相协同。期望通过这些方法快速提升研究生学位论文的质量与水平。
学位论文;研究生;认知双加工理论;学位论文写作模式
广东省学位委员会发布的关于2021年度硕士学位论文抽检工作的通报指出,某学校的抽检样本中有近20%的学位论文不合格。这个问题也非一省个案,我国硕士学位论文的整体质量亟需提高。1980年,国务院发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就明确提出:“高等学校和科学研究机构的研究生,或具有研究生毕业同等学力的人员,通过硕士学位(博士学位)的课程考试和论文答辩,成绩合格,掌握基础理论和专门知识,具备科研能力和创造性成果,授予硕士(博士)学位。”学位论文是授予硕士、博士学位的基础要求,代表了研究生的科研水平和创作能力,必然要受到学校的重视,受到学界的关注。但当前学位论文的逻辑不清、层次混乱、内容薄弱等问题依旧突出,而厘清研究生学位论文写作的基本理路就成了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的致胜关键。着眼于此,本研究援引人脑认知双加工理论的精髓——自下而上加工与自上而下加工相协同,构建了研究生论文写作的基本范式,以期为研究生学位论文写作提供启发借鉴。
有学者讲到,论文写作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要面对“问题选择的迷茫、思想创生的艰辛、分析论证的纠结”等关键问题[1]。这三大问题亦是研究生写作的关键,其可化约为学位论文写作的三大板块——明确问题、理论嵌入与实证探究。其中,明确问题需要借助文献综述来完成——从研究缘起出发,基于对现有文献资料的分析,梳理值得研究的问题或疑难之处,从而厘定研究问题。理论嵌入则是基于研究问题,选择与之相关的可行理论,并根据实际需要构建工具性的理论体系。实证研究则是要求在关照实践中深描对象表现,嵌入分析体系(理论工具是主要组成),由此得出实证结论,并丰盈理论体系。质言之,论文写作主要由以下三个部分组成:文献综述、理论嵌入和实证探究。转换视角发现,三个组成部分也映射了研究生学位论文写作的基本逻辑——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着眼于文献综述、理论嵌入和实证探究这三个维度分析当下研究生的学位论文发现(本研究的案例主要来自“中国知网‘博硕士’论文库”,为减少误会,所选案例多不具名),尚存在三大突出问题:
众所周知,文献综述是指围绕研究主题,通过搜集资料、阅读分析、归纳总结而提炼出研究主题的历史脉络、主要观点、前沿进展、动态趋势并加以批判评价,由此生成研究问题的过程[2],核心目的在于研读文献、洞悉疏漏、产出问题。文献综述是科学研究的基础内容,是对人类历经多年以来探索与积累、筛选与传承的思想见解进行梳理与评判的工作。其中的“综”即综合百家之言,吸收前人的研究成果和思想方法,并加以整合与归类;而“述”(包含了“评”)乃通过分析、归纳与批判,对其中的多元观点进行简述与评论[3],对研究缺陷进行揭示与批判,并据此生成研究问题的过程。“综”是“述”的前提和基础,没有良好的“综”,很难形成科学的“述”与“评”,也很难产出有价值、有意义以及系统性的研究问题。良好的“综”应当具备清晰的模块结构、明澈的逻辑关系、合理的内容搭配,由此可以很好地析出真实性、体系化、明晰化的拟解决问题。这样形成的文献综述不仅能反映研究主题的现状与动态,同时也能体现研究生在开展科学研究中对文献阅读的细致度及其学位论文的价值、深度和广度[4]。
通过抽样分析知网收录的学位论文发现,占有较大比例的文献综述的品质堪忧,而“综”的问题又尤为突出。他们的文献综述仅仅是对文献作了简单的罗列与堆砌,既未梳理文献的“家族谱系”,也未深度剖析文献的优势和缺陷、短板与不足。换言之,既未充分“综”,也未深刻“述”。对此,许多专家都给予了批评:“在研究生学位论文写作中,文献阅读不深入,简单罗列”[5],“研究生误解了文献综述的目的,将其作为读书心得清单”[6],“许多研究生把文献综述做成了‘流水账’”[7]。质言之,很多研究生在文献综述中,仅仅对他人观点进行了简单罗列,既未加以统整归纳,又未据此进行更有深度和见地的分析与批判。导致研究问题要么“粗浅”,要么“散乱”,要么“宽泛”。所形成的文献综述含混冗杂、主题破碎,条理不清、模块不明,缺少逻辑、缺乏体系。在这些问题中层次不清、模块不明最为明显,也影响最大,严重影响后续论文写作工作的有序展开(导致最终成果缺少清晰的逻辑),阻碍对研究主题的深度剖析,阻碍从他人的研究成果中借鉴经验,阻碍析出更加明确的研究问题,使文献综述与研究问题不能建立有机联系。总之,研究生学位论文写作存在文献综述简单堆砌、条理不清晰、层次结构不鲜明的突出问题。
理论嵌入即理论工具、分析工具的嵌入。理论工具俗称“理论基础”,其意义类似于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中的“学习支架”。理论嵌入是指优选经典理论,通过整理、分析、内化将其归结成融合性和系统化的理念,形成具有建设意义、分析功能的理论工具的过程。由定义可知,理论嵌入主要包括理论选择与整体锻造两大步骤。具体来讲,就是在大量的相关理论中选择与研究主题相契合的(若干)经典理论,借鉴其理念与观点,并融入自己的思想主张,以建构可资利用的理论框架,形成理论体系,从而为接下来的实证探究提供分析工具,提供批判武器。与文献综述不同,科学理论是对客观事物本质规律相对正确和系统的认识,是经过逻辑证明和实践检验的系统性知识,具有抽象性、规范性、可检验性、系统性和真理性的基本特征[8]。这正体现了构建理论工具(分析工具)的价值,即将自己的思想主张嵌入所选的多元理论中,使得其成为系统化、可利用的思想体系。学位论文的写作,一旦有了理论工具的嵌入,研究问题就会变得豁然开朗,也容易迎刃而解,其话语表达也会因理论内容的嵌入而变得逻辑严密、充实丰盈。这样上承学术传统,下达问题解决,从而变得有理有据、浑然一体[9]。
但是,分析研究生的学位论文时发现,理论嵌入这一部分存在着两大突出问题:一是理论选择随意,与研究问题多不相干。譬如,许多研究生在学位论文中都简单罗列了诸如“建构主义理论”“人本主义理论”“素质教育理论”“新课程标准理论”“STS教育理论”“多元智能理论”“因材施教理论”等,而实际上,只有部分理论与研究问题相关,大部分理论不过是在“装点门面”[10]。二是引用的这些理论在学位论文中各自为战,甚至相互抵牾,缺乏有机联系。许多学位论文仅是为了表明论文有理论基础而“配套”理论基础,他们期望借用一些专家、学者理论的“出场”而使自身的研究看上去有理有据、有思想、有内涵。但这种做法没有融入个人理解吸收后所形成的思想主张,没有通过这些思想主张把所借鉴的理论串联成有机的整体,导致论文引用的理论基础支离破碎,难以发挥应有的作为“分析工具”的价值与意义。致使学位论文的“‘理论基础’大多是缺乏问题分析的理论罗列,而不是运用理论分析问题;是迎合某种外在的要求,而不是出于解决问题的需要”[9]。
实证研究是大部分研究生学位论文的主体部分(思辨性研究除外),往往是在一定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指导下,通过收集一系列的研究材料,然后按照科学研究的原则,深入细致地分析材料,最终形成科研结果和结论的过程。这一过程遵循个体认识事物的基本原则,由现象到本质,由特殊到一般,最终达到对事物本质的认识。实证研究的内容既包括研究对象的选择、研究方法的选用,也包括实践资料的分析、研究结果的呈现、研究结论的提炼等,其核心目标是形成有理有据、清晰明了、凸显意义与价值的结论。对象选择、方法选用、资料分析、结果阐述都是为得出研究结论服务的。实证研究的过程理应是通过环环相扣的分析论证链,向读者展示研究结论生成的逻辑和分析理路。因此,为了保证深层逻辑与分析过程的严密性与说服力,嵌入分析框架是必不可少的前提条件。具体来说,在实证研究开始之前,要对文章的论证过程和基本结构做好预设,如研究过程包括哪些主题模块,每一模块的意义何在,如何具体展开这些模块等。而后根据分析框架对研究对象、研究方法、资料分析等环节的本质、依据、路径、可行性等方面做出详细分析和整体谋划,最后落实到实际操作之中。如此才能保证研究对象选择的代表性和典型性、研究方法选用的科学性与适配性、资料分析的准确性与全面性,并使得最终的研究结果和研究结论有思想、有品质、有水平。
但是,分析学位论文后发现,许多研究生在实证研究中缺少分析框架的嵌入,导致各环节既松散又平淡。纵观他们的论证过程和环节发现,每个章节模块之间的相关度不足、逻辑混乱,不同章节的存在似乎就是为了完成任务而“现身”。这样的“操作”一方面导致研究者难以从研究资料中提取、分析、整合、凝练出系统的研究结论,仅是站在较低视角就事论事,为某一种情境下的问题总结解决方案,没有站在更高层面提出更有价值的建议,使得研究结论缺少高度。另一方面也使得研究浮于问题表面,阻碍了研究者对研究对象的深入剖析,浅显粗陋的分析过程仅是胡乱拼凑他人成果,论文也成为“老生常谈”的内容。研究者未能超越现有研究成果来展现自己研究的创新点,导致研究结论缺少深度。此外,对资料的分析缺少明晰的思路框架和蓝图板块,往往使得研究过程被“研究对象”所限,仅仅是对资料作了某些方面的描述及分析,忽视了可被挖掘的其他信息,使得研究结论缺少广度。这些问题均是因为在实证研究过程中缺少高屋建瓴的分析框架,未能将杂乱的资料信息加以梳理整合。实证研究阶段发现的问题和收集的材料大多是特殊的、具体的,也是零乱的、庞杂的,需要对其进行有效地梳理整合。因此,学位论文研究不能仅仅停留在对这些实证资料做简单的总结归纳层面,而要善于整合文献综述和理论构建的成果,站在高处搭建顶层设计的分析框架,基于分析框架对研究资料进行科学分析与综合判断,从而形成有建设意义的研究结果和有启发意义的理论体系。
认知心理学认为,我们感知外部世界是会同时采用自下而上加工和自上而下加工两种方法。自下而上加工即通过接收环境中的原始感觉信息来构建事物的整体印象,而自上而下加工是由人脑的高级认知方式主导事物的知觉过程。自下而上加工由来自物质世界的感觉信息所驱动,而自上而下加工则是主动寻找和提取有关信息,由主体的知识、信念和预期目标所驱动[11]。所以人脑认知双加工理论又可称为人脑认知双驱动理论。以此为基,心理学家西蒙又做了进一步的推演,形成了科学探究的“双驱动理论”。他认为科学发现是一种创造性的问题解决过程,是受到目标指引的认知操作序列,问题解决的任务就在于找出初始状态转变为目标状态的操作序列。因此,他将科学发现途径分为两类:数据驱动和概念驱动。前者是由科学家首先收集大量数据,再解释规律;后者则是科学家首先提出假设,然后再加以验证。该理论是问题解决者解决问题的基本流程[12]。换言之,科学理论的进化就是概念驱动加工与数据驱动加工协同作用的结果,沿着两条线路并行发展:一是理论模型的保留与扩展,二是实验经验的扩张,形成背景理论、经验系统与理论建构之间的螺旋上升过程[13]。可见,双加工理论在科学实证研究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推动着科学研究的发展。研究生学位论文的写作过程本质上就是科学研究过程的缩影,学位论文也正是研究成果的凝练,与科学研究过程具有内在逻辑的一致性: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这个过程不仅需要研究者对外部信息进行收集与整理,对他人理论进行借用与验证,同时还需要“主体”参与,融入个人的理论假设,进而验证观点、论证主张、构建理论。这样的研究过程才是有意义的探究过程,才能不断在前人的基础上为科学研究添砖加瓦。以下是“双加工理论”“双驱动理论”的相关内涵:
自下而上的加工,亦称为“数据驱动加工”,是一种信息加工的方式。该加工方式的主要路径是从环境中众多微小的感觉信息展开,以此推动整个加工过程。具体来说,信息流程从构成知觉基础的较小知觉单元逐步发展到较大知觉单元,即从较低水平的加工转向较高水平的加工。在此加工过程中,上一个加工阶段的信息都是下一加工阶段的输入信息,并驱动下一阶段加工的进行。例如,在知觉集合图形时,个体会借助感官收集关于直线、曲线、锐角、钝角等不同的知觉信息,然后将收集到的信息加以组合,最终识别出图形[14]。该加工方式是以观察及科学事实的发现作为科学研究的起点,以科学研究数据作为加工对象,并使加工信息满足现象的要求[12]。自下而上的加工主要着眼三个方面:“归纳命题的建立”“实验材料对发现科学真理的作用”“科学事实的发现对科学假说形成的促进作用”。也就是说,这种加工方式往往是对已有结论的归纳和肯定,注重从已有成果中寻找问题的答案[13]。
自上而下的加工,亦被称为“概念驱动加工”,是指个体的经验、期望、动机引导个体在知觉过程中的信息选择、整合和表征的建构。每个主体都有属于自己的自上而下的加工过程,并最终表现为对事物的主观认识,基于此得出既有内涵又有意义的结论。该加工方式是以科学定见与经验事实的矛盾以及科学理论自身的矛盾作为科学研究的起点,以理论分析产生的问题作为加工对象,并使得加工信息满足理论自身的一致性需要。譬如,麦克斯韦的位移电流假说,起源于电磁理论完善的要求;爱因斯坦的狭义相对论,起源于经典力学与麦克斯韦电磁理论的矛盾。概念驱动的加工通常在初步建立理论模型之后,再作进一步的推演、预设,并最终由试验得到验证[13]。
自下而上加工与自上而下加工虽然是两种不同的认知加工方式,但是概念驱动加工与数据驱动加工是相对的,科学理论的形成和进化都是由这两种加工过程协同作用而生成的。研究生撰写学位论文的过程也是“个体理论”(扎根理论)形成的过程,也要注重自下而上加工与自上而下加工的协同并进:不仅要将他人的研究成果经由感觉信息处理、知觉组织过程输送至大脑内部,形成稳定的知识储备与经验基础,也要在应对问题时,将这些知识经验快速重组,经由感觉信息处理、知觉组织融入个体的认知基模然后再输出自我的分析架构,最终形成可行的思想、方案与成果。结合研究生学位论文的写作来讲:在文献综述部分不仅要输入他人的文献资料,同时还要融入自我分析的、条理清晰的模块结构;在理论嵌入部分不仅要输入所选的已有理论,同时还要融入自我构建的、深思熟虑的思想主张;在实证研究部分不仅要输入实证资料,同时还需要融入自我设计的、高屋建瓴的分析框架。即在每一个研究环节,既有外源的信息输入,也有内生的思考与补充,这样的学位论文才是有深度、有思想、有价值的研究成果。
前文已表,“综”的意识不强、力度不够,以至于缺少条理清晰的层次模块是当下研究生学位论文中文献综述的一大弊病。原因何在?笔者结合问卷调查、文本分析及专家访谈发现,缺少模块统整意识和综合加工能力是主要原因。对此,可以基于认知双加工理论来重塑,通过输入相关文献与融入结构设计相协同来强化。输入相关文献,无需赘言。融入结构设计,是在全面阅读相关文献之后的合理分类、组合、关联与统整,以形成一个较为组织化、结构化、逻辑化、体系化的整体结构(此结构并非固化,论文写作后期也可以根据需要适当调整),以此为后续的“述”“评”及问题析出打下良好基础。这种结构设计表现为高屋建瓴的整体把握意识和能力、洞悉入微的逻辑串联意识和能力、前后衔接的内容预设意识和能力。良好的结构设计不仅能够帮助研究者厘清现有文献的主要内容、文献之间的关系,也能够较为明晰地“看出”现有文献的不足与短板,从而为后面的问题析出敞开道路,同时还能够较好地保证析出问题的科学性、合理性及系统性。
双加工理论指导下的文献综述的具体模式可以概括为:主题确定、整体概括、模块分类、模块细述、评价纳入、析出问题。这里的主题确定涉及问题的缘起,是指研究生在理论学习、实践探索等过程中形成的问题和困惑,此为研究问题产生的契机和前提。问题缘起的“问题”不同于研究问题,需要通过文献综述加以明确,以保证研究问题的可行性、合理性和科学性。鉴于此,需要对问题涉及的研究主题做全面而系统的整理与分析。一是对文献的整体概括。即对文献的结构化梳理,包括研究的历史背景、国家政策、综述逻辑、综述重点等情况的简单介绍。这一环节不仅要求研究生充分阅读相关文献,也要结合个人思考将其中的关键节点以合理的方式加以分割,形成对有关主题的提纲挈领式描述。二是对相关文献进行模块分类。要求研究生在查找、阅读文献的过程中,逐步厘清现有文献的主要模块,并结合个人对主题不同维度的剖析,对文献进行模块分割,提炼不同模块的小标题。三是对不同文献模块加以细述。很多情况下,同一篇文献会给学位论文写作以不同角度的启发和借鉴。因此,研究生在向不同模块“填充”内容的过程中,要根据前一步提炼的小标题对文献进行分解,并将分解后的内容以合理的方式填入其中,使每一个模块成为具有主题思想的小体系。四是评价纳入。评价纳入是对现有文献的优势与不足进行分析评价,“纳入”一词主要是为了强调评价是以渗透的方式融入文献综述中去的,与综述的每一步都互相交融、合为一体。因此,除了最终的总结评价,也要在不同模块结束后进行分块评价;不仅要借助他人话语展开客观评价,也要结合作者的个人主张提出有深度的分析与批判。文献综述的最后一个环节就是析出研究问题,要求从他人研究的不足与缺陷中寻找需要优化的内容。经过前期梳理,与研究主题相关但处于不同维度的一系列问题逐渐浮出水面,研究生需要思考这些问题中还有哪些没有被解决或未被充分解决,结合个人对这些问题的看法,综合考虑待研究问题的紧迫性、研究的可行性、个人的兴趣等因素,最终析出研究问题。如此,以自下而上的经验输入为基础,融入自我设计的模块结构协同的文献综述才算完成。这一环节不仅包括了外部因素的提取,也涵盖了研究者内部相关信息。不仅有对问题的同化,也有对问题的科学建构[15]。
以《指向优质化建设的学校领导团队互动研究》一文为例,作者根据研究缘起部分发现的问题确定了研究主题——“学校优质化建设中领导团队互动问题”,并以简洁明晰的话语概括了文献综述的整体结构设计及原因。即通过分析研究主题的内部逻辑,将文献综述分为“学校优质化建设、学校领导变革以及总结”三个部分,并将前两个部分已有的研究成果分模块做了详细论述和分析总结。最后,作者根据前期的文献分析提出了现有研究的不足,并从中确定了研究问题——“指向优质化建设的学校领导团队互动问题”[16]。整个文献综述不仅综合整理了充足且必要的文献资料,同时以个人对文献综述的结构设计为主体思路,明确了研究问题,达到了文献综述部分输入相关文献与融入结构设计相协同的要求。
理论选择随意、借鉴方式粗鄙,以至于经典理论之间难以串联成有机整体,难以发挥其“分析工具”的应有价值是当下研究生学位论文中理论嵌入部分的一大弊病。分析发现,缺少独立创新意识和分析建模能力是个中关键。对此,可以基于认知双加工理论来重塑,通过输入专家理论与融入个人的思想主张相协同来强化。输入专家理论要求研究生广泛阅读,积极搜索相关资料。融入个人的思想主张是要求研究生在阅读经典理论之后,汲取其中可供借鉴的智慧和养分,融入研究者个体的主张和理念,使专家的思想能够被内化、吸收、重构成为一个整体的、独创的、有机的理论体系,成为一个能发挥分析作用的理论工具。这里的思想主张是研究生在阅读大量文献与理论的基础上形成的对问题的表述、对事物主要特征的把控、对问题解决路径的洞见等。个人思想的充分调动有利于体现研究生本人对研究问题的主导作用;有利于将多学科的、复杂的、甚至冲突的理论加以整合,提取其中有价值的思想为我所用;有利于形成高度概括的问题解决模型,以便在后续实证研究中生成分析框架。
双加工理论指导下的理论嵌入的具体路径可以概括为:理论选择、思想内化、框架搭建、体系成型。首先,研究生需要充分借助老师指导、同学互助、平时积累、文献阅读等多种途径合理收集多元、丰富的经典理论,然后对这些理论加以研读并深入理解,结合学位论文的研究内容优选与之相关的、启发性的、不同学科的、不同维度的理论基础,从而提升文章的思想内涵和学术品质。理论选择的过程不仅要接收外部经验——专家的经典理论,还要结合个人对研究问题的初步思考,从中筛选能为我所用的内容。其次,研究生要将筛选后的理论进行抽象、统整,实现对专家思想的内化。专家理论之所以有重要价值,不仅在于其高度抽象化的表达方式和广泛的适用价值,而且在于理论背后思想的巧妙和深刻。因此,研究生必须在选择合适的理论之后,结合个人对经典理论的解读,提炼其中的养分,与大脑中已有的知识结构和成果经验加以整合,实现对专家思想的内化。再次,框架搭建。由于专家理论终究是为专家的研究主题服务的,有其自我的组织方式和内在逻辑。此外,学位论文往往需要借鉴来源广泛的各家观点,这些理论相互之间可能存在冲突,与研究生本人的研究框架、研究内容也很难完全一致,最终导致理论嵌入与实证研究“两张皮”。因此,理论嵌入需要搭建个人的理论框架,即在内化专家思想的基础上,融入个人思想,对不同理论进行取舍、整理、优化,并最终建构起契合本研究的、自我设计的理论体系,到达理论嵌入的最终环节——构建体系化的理论模型。理论模型是基于对经典理论思想的内化和对研究问题的初步梳理与思考,在头脑中建构的描述不同概念、命题、变量等相互关系的分析工具,是从思辨角度对问题解决办法的初步预设。在研究中建构理论模型,不仅可以简化问题、提高效率,同时也保证了研究过程的科学性和严密性。在这一环节,大脑对专家理论做了自我加工,并最终以自上而下的传导方式形成理论模型,使得研究问题在此得到初步解决。
以《为学而教:学习中心教学的研究》一文为例,作者在理论模型构建伊始就明确了该研究借鉴的两种理论基础——麦库姆斯和米勒的理论模型、布伦伯格的理论模型,并澄清了理论选择的依据——“众多的理论框架均是在这两个理论模型的基础之上进行删减、増添和修改而成”。随后,作者又对两种理论模型分模块做了详细介绍,并对二者的优势与不足以及他们对研究的启示做了不同维度的评价。最后,作者吸收了这两种理论的思想精髓,综合考虑了二者的优势以及与自身研究目的的契合度,构建了以麦库姆斯和米勒的学习中心教学机制模型——“教师信念—教师实践—学习结果”为主体思路,以布伦伯格的分析框架为支路补充的理论体系。虽然作者将这部分内容放置在研究设计章节,但其本质仍是理论嵌入部分的最终成果——理论体系[17]。如此,便实现了在理论嵌入部分输入专家理论与融入个人思想相协同的目标。
实证研究过程杂乱无章、研究结论浅显粗陋是研究生学位论文中的一大弊病,原因在于缺少分析框架。对此问题可以基于认知双加工理论来解决,通过输入实证资料与融入分析框架相协同来处理。输入实证资料是指充分收集实证研究的信息资料,而融入分析框架,是指融入研究生个人对实证研究的整体规划,涉及研究过程的多个环节。包括整体的论证思路和文章的基本结构,研究对象的选择标准、选择数量,研究方法的选择依据、实施路径,实证资料的收集方式、内容维度等。可见,这里的框架具有大小与层次之分,不仅包括整个实证研究过程的大框架,也包括每一环节具体的小框架。总之,在实证研究的每一个环节开始之前,要有对该环节的预设分析,保证每一环节都能走得稳、走得深。文献框架的融入充分展示了个人的思维逻辑和分析路径,使千头万绪的资料得以落在最合适的位置以充分发挥其价值,成为实证研究的有力证据。有利于实证研究过程始终保持在自我设计的轨道上运行,不至于被复杂的研究过程所牵制。
双加工理论指导下的实证研究的具体路径可以概括为:布局勾画、对象选择、信息收集、资料分析、结果发现、结论生成。实证研究对人脑的认知双加工需求最为明显,也是学位论文体现完整性、创新性、建设性的关键环节。第一,研究生要联系自己初步建构的理论体系,搭建个人的分析框架,形成与理论模型相对应的实证研究的整体布局,而这种谋篇布局的能力会在论文目录中得以体现,是学位论文的缩影,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论文的逻辑结构[18]。第二,根据研究过程的整体布局选择研究对象。为了保证研究的准确性与可信性,需要对研究对象进行“切片分析”,需要什么内容,就找什么内容。大脑根据不同的研究目的预设出研究对象的基本要求,亦可称之为基本画像,然后在现实中寻找符合要求的研究对象。第三,根据研究对象的活动来收集信息。应当强调的是,因为研究对象的各项特质无法直接向研究者显现,所以信息收集的过程必须结合个人对各类研究方法的内涵、价值、使用条件、使用技巧的理解和掌握,来确定研究对象的不同维度信息的具体采集方法,以使研究对象的各部分信息能被充分挖掘。第四,分析资料。尽管有对研究过程的预设,但是从本质上来说,信息总是具备复杂性、不确定性和涌现性的[19]。因此,研究生在收集大量信息之后,要结合不同章节的内容,对经验资料进行筛选、分析、整理,并将其转化为具备学理性、解释性、系统化、有序化的不同信息模块。第五,从资料分析中发现结果。这个环节并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在分析资料的过程中,结合事实、数据和个人分析,在大脑中进行深度思考而得出的。具体来说,数据资料作为外部刺激不断向大脑中输送,激活人脑的思维过程,融入文章已有的理论模型和分析框架,形成结果预设。并且这个过程会随着资料信息不断向大脑中传送而循环往复、持续运行。即新的刺激不断输入,大脑中的预设不断得到修改和重构,直至形成完整的研究结果。实证研究的最终环节就是结论生成。研究结论是对整个研究过程的总结和概括,包括本研究的贡献、自我评价、研究建议等。相比于研究结果,研究结论具有更高的抽象性、概括性和主观性。因此,在结论生成环节,要对研究结果进行再加工,以高度概括的术语重构研究结果,提炼可以推广、可资借鉴、具有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的科学理论。
实证研究的分析框架来源于理论嵌入的最终结果,为了凸显思维的连贯性,这里仍以《为学而教:学习中心教学的研究》为例。作者在实证研究开始之前,基于“教师信念—教师实践—学习结果”的理论模型率先形成了论文的整体分析框架:“建立本土化的学习中心教学分析框架;分析当前我国学习中心教学的关键特征;探究教师信念因素和学校管理因素对学习中心教学的影响效应;考察学习中心教学对学生学习结果的作用机制”,并根据这一框架确定了论文四个章节的主要内容,即每一章节需要研究的问题,这四个问题既相互独立又密切联系,这就是对文章的整体布局,条理清晰、逻辑缜密地呈现了实证研究的论证脉络。随后,作者在分析了不同章节拟解决问题的基础上确定了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并收集资料。将收集的信息加以筛选、分析、整理,分门别类地引入不同的章节中,用以解决不同章节的问题,撰写研究结果。不难发现,前期分析框架的搭建保证了后续工作有序实施。最后,作者仍是根据分析框架提出了概括化、体系化、抽象化的五条研究结论以及研究启示、研究反思[17]。如此,便实现了在实证研究部分输入实证资料与融入分析框架相协同的目标。
[1] 李润洲. 过程: 敞亮教师的论文写作[J]. 当代教育科学, 2018(10): 48-51.
[2] 本刊编辑部. 重视文献综述在教育研究中的价值——访北京师范大学教授、长江学者张斌贤[J]. 教育科学研究, 2015(4): 29-32.
[3] 项东, 孙浩森, 赵成龙, 等. 科技期刊文献综述论文的写作方法[J]. 山东建筑大学学报, 2017, 32(5): 507-510.
[4] 王健, 孙琳. 基于文献综述提高研究生学位论文写作水 平[J]. 中国免疫学杂志, 2017, 33(5): 759-762,764.
[5] 王琪. 撰写文献综述的意义、步骤与常见问题[J].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2010(11): 49-52.
[6] 张丽华, 王娟, 苏源德. 撰写文献综述的技巧与方法[J].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2004(1): 45-47.
[7] 苏婧. 从混乱到秩序: 学术性写作的文献能力[J]. 新闻与写作, 2021(6): 104-108.
[8] 刘显, 张志勇. 体育人文社会学博士学位论文问题与反思——理论基础探微[J]. 体育科学, 2012, 32(8): 81-90.
[9] 李润洲. 研究问题的遮蔽与彰显——对教育硕士生撰写学位论文的思考[J].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2012(11): 31-34.
[10] 许燕红. 教育硕士论文撰写中存在的问题及思考[J]. 化学教育, 2015, 36(6): 63-66.
[11] 史密斯, 科林斯. 认知心理学: 心智与脑[M]. 王乃戈, 罗跃嘉, 译. 北京: 教育科学出版社, 2018: 60.
[12] 邢红军. 从数据驱动到概念驱动: 物理问题解决方式的重要转变[J]. 课程·教材·教法, 2010, 30(3): 50-55.
[13] 武孔春. 概念驱动的加工与数据驱动的加工——科学信息是怎样进化的[J]. 自然杂志, 2002(3): 178-181.
[14] 林崇德. 心理学大辞典(下卷)[M]. 上海: 上海教育出版社, 2003.
[15] 邓铸. 问题解决的表征态理论与实证研究[D]. 南京: 南京师范大学, 2002.
[16] 冯晓敏. 指向优质化建设的学校领导团队互动研究[D]. 南京: 南京师范大学, 2017.
[17] 雷浩. 为学而教: 学习中心教学的研究[D]. 上海: 华东师范大学, 2017.
[18]李润洲. 研究生学位论文写作的论证意识——一种教育学的视角[J].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2018(3): 19-23.
[19] 胥橙庭, 张蓓, 张彤. 简论大数据时代编辑的信息处理能力[J]. 出版科学, 2016, 24(6): 40-41.
10.16750/j.adge.2022.06.005
栾珺玄,江苏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硕士研究生,徐州221116;程岭,江苏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副教授,徐州221116;周乐乐,江苏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硕士研究生,徐州221116。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新时代以课堂为中心的学校美育阶梯系统研究”(编号:20YJE880001)
(责任编辑 周玉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