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阳叶
(长沙职业技术学院 湖南长沙 410000)
伴随着普惠性学前教育研究的兴起,乡村幼儿教师队伍建设逐渐成为人们的关注重点。从学术期刊的检索期况看,乡村幼儿教师的研究成果较多,主要涉及乡村幼儿教师专业素质、专业发展、资格准入、选拔任用、培养培训、考核评价这几个方面[1]。针对乡村普惠性幼儿园教师队伍建设较少,其中几乎没有专门针对C市乡村普惠性幼儿园教师队伍建设的研究。普惠性幼儿园是指面向大众、收费较低、质量有保证的民办幼儿园。普惠性民办幼儿园最突出的特点即普惠性、非歧视性和普遍性[2]。其中,普惠性幼儿园概念中至少包含三个类型的幼儿园:所有公办幼儿园、集体或其它部门举办的具有公办性质的幼儿园和提供普惠性服务的民办幼儿园。乡村普惠性幼儿园教师专业发展是一个多维度的视野,涉及社会学、教育学、管理学、伦理学、文化学等多学科,需要研究者从上述学科中进行归纳总结。因而,立足于乡村振兴战略背景,对乡村普惠性幼儿园教师专业发展的问题及其对策进行系统考察具有非凡的意义,既有利于提高普惠性幼儿园师资队伍的整体素质,是大幅度提升学前保教质量的关键,是保障乡村学前教育事业发展的首要因素,也是助推乡村振兴的动力。
2021年6月,本课题组采用问卷调查、访谈以及观察等方式对乡村普惠性幼儿园的专业发展需求现状进行了调研,调查对象为C市104个乡村振兴示范村普惠幼儿园教师。本次调查共发放问卷200份,回收 176 份,其中有效问卷165份,回收率是88%,有效率达93.75%。并与12位园长分别进行了较长时间的深度访谈。在获得第一手资料的基础上,剖析了C市乡村普惠性幼儿园教师专业发展的情况。
一是男女比例偏差大,男教师占12.73%,女教师占87.27%。二是年龄结构不太合理,年轻教师偏少。25岁以下的教师23人,占13.94%;25至34岁的教师65人,占39.39%;35至44岁教师56人,占33.94%;45岁以上教师21人,占12.73%。三是学历层次不高。中专(高中)及以下56人,占52.12%;大专或高职86人,占33.94%;大学本科以上占比不到20%。四是有经验的教师严重不足。10年以上的12人,仅有7.27%。五是专业背景较弱。非学前教育专业背景的教师占53.33%,没有取得教师资格证(包括小学教师资格证)的占32.73%。
一是工资待遇偏低。幼儿教师的月均工资普通不高,3000元以上的28人,仅占16.97%。大多数幼儿教师对工资水平感到不满意,占比超过90%。此外只有8.48%的幼儿教师非常满意现有的福利待遇。二是职称评定堪忧。尤其值得关注的是142名教师认为幼儿园无职位晋升机制,占86.06%。三是激励方式单一。86名教师选择幼儿园无绩效考核指标和评估机制,而促使教师努力工作动机主要是工作责任感、维系基本生活和赢得他人尊重。
一是培训机会缺乏。从没有参加过在职培训的教师87人,占52.73%。没有参加培训的原因主要有没有机会、领导不支持、缺乏经费和没有时间,占比分别为32.73%、21.82%、33.94%和9.09%,还有2.42%的教师选择了其他原因。二是培训次数少。74人参加培训5次,占11.54%;43人参加培训1-2次,占55.13%;17人参加培训3-4次,占21.79%1。三是学历提升不积极。44.44%的幼儿教师不想通过自学考试获取大专文凭。
一是专业发展动力不足。对自己专业发展规划清晰的仅占19.39%。二是专业业务不太精湛。对于幼儿一日生活的组织与实施能做到游刃有余的仅占21.21%;对于管理班级幼儿,总结出了一套自己的方法的占27.88%;对各游戏活动环节的设计显得自然、连贯的占5.45%;能有效地与家长就幼儿发展方面的问题沟通意见的占13.94%。三是科研意识薄弱。对如何开展课题研究、撰写研究报告、实验方案十分了解的人占6.06%。
从乡村普惠性幼儿园的师资结构调查情况来看,一是师资匹配不合理,男性幼儿教师数量严重不足。在与园长的访谈中了解到,幼儿园不敢招聘男教师,受社会偏见和男教师不良师德的新闻报道的影响,认为男教师干不好带孩子的工作,对男教师存在不信任。二是幼儿教师学历水平总体偏低。调查结果显示大专或高职学历居多,中专(高中)及以下比例最大。访谈中不难发现乡村普惠性幼儿园招聘难度大,因高学历人才不愿意从事乡村幼师工作,只得从中专学历中选拔。三是师资专业水平不高。部分教师“非专业”出身,跨专业和函授学前教育专业背景较为常见,个别还存在儿童观偏差和教育教学理念落后;部分教师没有教师资格证书。
从乡村普惠性幼儿园的生存状况调查情况来看,一是工资待遇偏低。大部分乡村幼儿教师月均工资远远低于当地的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的工资。访谈中发现,与飞速暴涨的物价相比,工资只够勉强维持日常生活开支,部分幼儿教师生活窘迫,生活质量不高。与公立幼儿园相比,部分普惠性幼儿园落实“五险一金”的缴纳情况着实令人堪忧。二是工作动力不足。大部分幼儿教师将乡村普惠性幼儿园工作视为临时性的工作,将工作职责作为促使其努力工作的基本手段,这也是导致幼儿教师普遍流失的最根本原因,也严重影响了乡村普惠性幼儿园师资队伍的稳定性。三是家长不太理解。因大部分家长对乡村普惠性幼儿园缺乏关注与了解,认为乡村普惠性幼儿园的师资队伍质量薄弱,对乡村普惠性幼儿园教师也存在社会歧视,对其社会地位和教师身份认可度低。
从乡村普惠性幼儿园的师资培训调查情况来看,一是在职培训经费不足。大部分乡村普惠性幼儿园教师没有参加过一次在职培训,其原因在于乡村普惠性幼儿园没有专项培训经费,受办园理念和管理体制的制约,大部分幼儿园也不愿意将过多的经费用在师资培训上。二是在职培训效果较差。参加过5次以上的培训不足5%,其原因在于培训内容不能满足乡村幼儿教师专业发展的需求,哪怕是参与市级或省级国培,纯理论性的专业知识学习较多,实操性的专业技能学习较少。三是普惠性幼儿园的学习条件匮乏。因受普惠性幼儿园大环境的影响,园本培训如同虚设,乡村幼儿教师大部分没有职业目标,缺乏学前教育科研的意识,也拘泥于当前现状,缺乏主动学习与反思,自我专业发展的主动性较差。
从乡村普惠性幼儿园的师资管理调查情况来看,一是规章制度执行不严格。大部分乡村普惠性幼儿园的教师普遍表示:幼儿园的规章制度较为健全,但执行落实不到位。二是参与日常管理的情况不容乐观。大部分乡村普惠性幼儿园的教师表示:从未参与日常管理,对幼儿园的日常管理工作知之甚微。其原因在于幼儿教师缺乏主人翁精神,对自己的工作状态、工资水平和福利待遇都不满意。三是缺乏人性化。其原因在于乡村普惠性幼儿园的工作较为烦琐、繁重和繁忙,而在职位晋升、评优评先、学习培训、带薪休假和绩效考核方面都较为苛刻。
首先,提高乡村普惠性幼儿园教师的经济水平。由财政拨款、政府补贴,每年不断增加生均公用经费、专项奖补资金加大乡村普惠性幼儿园教师队伍建设,以保障乡村幼儿教师的基本工资待遇、岗位津贴、五险一金和福利待遇,改善其生活质量。其次,补足配齐乡村普惠性幼儿园教师。政府应启动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继续推进学前教育师资队伍质量向贫困农村延伸,通过公开招考、免费师范生、核定编制、政府购买服务等多种方式,充裕当前乡村普惠性幼儿园的幼师队伍,给予乡村贫困村普惠幼儿园教师特殊照顾,享有幼教工作的光荣。再次,依托乡村振兴示范村成立学前教育发展指导中心。政府应多举办“学前教育宣传月”活动,重新审视并实施岗前培训、提升培训、园长培训等多项培训计划,帮助普惠性乡村幼儿园教师明确岗位职责、工作规范和专业发展规划,这样可以增强幼儿教师对乡村普惠性学前教育事业的认同感和荣誉感,激发其对乡村幼教工作的内在动机和积极性,进而提升其专业素养。
首先,考核内容要全面。将《幼儿园教师专业标准(试行)》作为对幼儿教师考核的参考依据,秉承公平、全面、准确的态度与原则,增强对师德师风、教育教学能力、家园共育能力以及教研能力方面的考核,不再单单围绕幼儿教师工作业绩的考核,而是要进行多方位、多层次的综合考核[4]。其次,考核方式要科学。可将自我年度工作述职测评、同行民主测评和领导评价三者结合,还可利用信息化手段开展家访和网络调研等方法,用好谈心谈话、家长推选心中最美幼儿教师等做法,既能避免考核评价的单一呆板,还能凸显考核评价对幼儿教师的激励导向作用。再次,考核结果要公正。考核过程中始终秉承客观和透明的原则,允许乡村幼儿教师全程参与考核制度的制定,提出不同的考核意见,同时对乡村特色幼儿园工作上有所改革和创新的幼儿教师给予特殊奖励,从而保证了考核评价结果的权威性与有效性,既能提升普惠性幼儿园的保教质量,还能激发幼儿教师的竞争思维和创新精神。
首先,要开展分层培训。普惠性幼儿园可以对不同情况的教师设计不同的职业培训[5]。对于新教师,重点加强对集体教学活动方案设计、教育笔记、区域活动观察记录、观摩评析、会议记录等方面的培训。对于骨干教师,重点加强对家园共育、家长沟通、大型亲子活动组织等方面的培训。对于园长管理而言,重点加强对个案研究、行动研究和园本课程开发等方面的培训。其次,要注重园本培训。普惠性幼儿园可以结合幼儿园自身的情况邀请一些专家或者具有代表性的优秀教师,进行具有针对性教研培训工作,鼓励幼儿教师积极参加到园本文化建设与园本课程开发中来,同时要保持长期的联系与合作,如此幼儿教师的教学水平以及科研水平方可取得有效的进步。再次,要重视远程学习的培训。幼儿教师的远程培训方式不可单一,培训的方式不能只是观看名家大师的讲座视频,可有直播观摩、互动和在线答疑,还可组建网络学习小组,通过微信群、QQ 群等交互工具进行小组讨论与学习。
首先,媒体要加强对普惠性乡村幼儿教师的正面宣传。通过新闻媒体、宣传手册以及入户调查的方式来提高大众对普惠性学前教育的认识水平和信任度[6],还可以开通普惠性幼儿园的微信公众号,定期推送一些乡村幼儿教师的先进事迹,呈现乡村幼儿教师工作学习的真实情景,宣传乡村幼儿教师的工作性质和专业内涵。其次,社会组织要加强对普惠性幼儿园教师的负面舆论引导。对于虐童案件的问责不应停留在道德谴责、舆论声讨和媒体宣传,这样很容易扩大个案的负面效应,将幼儿教师个别恶劣行为的关注上升到整个幼儿教师队伍素质的过度关注,会在不经意间给整个幼儿教师贴上道德不良的负面标签。因而在乡村幼儿教师形象的舆论传播过程中,社会组织要掌握积极舆论导向,快速发布权威信息,弘扬正气,构建主流舆论引导圈,引导家长真心维护乡村幼儿教师的社会地位。再次,幼儿园要塑造良好的乡村普惠性幼儿园教师形象。幼儿园要搭建教师与家长的沟通桥梁,特别是运用群体领袖的力量运营与管理幼儿园,如邀请教育界有话语权的教授专家、专家级的公众人物参加家长会和亲子活动等,向家长宣讲乡村普惠性幼儿园保育教育工作的专业性、烦琐性和艰难性,为乡村幼儿教师的无私奉献正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