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科学教学中如何渗透心理健康教育*

2022-03-03 08:36:24吴芳
新教育时代电子杂志(教师版) 2022年24期
关键词:圆珠笔心理品质心理健康

吴芳

(定西市安定区西关小学 甘肃定西 743000)

小学科学教学在整体开展的过程当中,需要将心理健康教育融入在其中,这对于培养学生优秀的心理品质具有积极推动的作用。小学科学是比较综合性的学科,其中包含了许多领域的基础知识,将心理健康教育渗透在小学科学当中,可以有效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水平,这对于学生的人格和优秀心理品质培养都会具有推动作用。

一、小学科学课与心理健康教育的联系

小学生对周围的事物充满了好奇心,这也激发了学生对于科学的求知欲望,好奇心对于培养学生的学习思维和认知能力具有重要的作用。小学科学课程在开展的过程当中,大多数都是帮助学生进行合作和探究,激发学生发现问题的欲望,引导学生对问题进行解决,在整个过程中会培养学生的处理信息能力和收集信息的能力,除此之外,这对于培养学生的合作探究精神和思维创造性都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1]。在小学教学工作开展的过程中,心理健康教育在其中所占据的地位越来越高,心理健康教育的渗透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创造力、意志力等等,这些心理品质也比较符合小学科学课程的最初设计。将心理健康教育渗透在小学学科教育工作当中,可以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品质,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水平。

二、小学科学课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策略

(一)课程设计要符合小学生心理发展特点

教师将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渗透在小学科学教学当中,最初进行科学设计时需要了解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强化最终的教学效果。小学生的稳定性有待进一步提高,充满了好奇心,教师对课程进行设计的过程当中,需要选取学生喜欢的学习方式,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培养学生优秀的心理品质。比如说在《圆珠笔的秘密》相关课程的过程中,教师要了解学生的好奇心,设置学生最感兴趣的问题,帮助学生集中注意力,强化对新知识的记忆力,最终也可以有效提高教学的效果,教师在讲解相关课程内容之前可以布置一些简单的作业,比如说让学生用圆珠笔和铅笔写下自己的名字,看一看有什么不同,在课堂讲解的过程当中,可以邀请学生对自己所熟悉的名字进行展示,学生可以发现两支笔的颜色不同。除此之外,两支笔的内部构造不同,铅笔所写出的字迹是可以被擦掉的,而圆珠笔的字迹是无法被擦掉的。教师在教学的过程当中要引导学生发现问题,帮助学生发现两种笔所写出的笔记有何不同,铅笔是小学生比较常用的一种工具,接下来教师可以拿出圆珠笔,在同学的关注之下对圆珠笔的内部零件进行拆开,观察其中有什么不同?也可以提问让学生讲述自己用铅笔和圆珠笔写字时的不同感受,用圆珠笔写字时会更加的舒服和顺滑,是什么原因导致圆珠笔写字更加顺滑呢?教师可以对圆珠笔进行拆除,发现圆珠笔是由笔芯、弹簧、笔杆三个部分所组成的,谈论每一个组成结构的作用,引导学生对笔芯进行观察,可以发现在笔芯上面存在着一个小机关,由此教师可以提出滚珠装置的概念,接下来就是和学生一起探讨关注装置的工作原理,掌握圆珠笔写字的最佳方式。在了解滚珠装置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带领学生做一个简单的滚珠装置,进一步了解圆珠笔所存在的秘密,在课堂教学的过程当中,教师不能简单地口述圆珠笔所存在的奥秘,需要采取具有针对性的教学方式[2]。了解学生的学习心理特点,设置更加生动灵活的课程内容,引导学生进行自主思考,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探究能力,教师带领学生在进行探究的过程当中,也会培养学生更加优秀的心理品质,推动学生全面发展。

(二)对学科特点准确把握,心理健康教育有效渗透

首先在小学心理健康教育中,需要引导学生对学习知识的乐趣进行初步感受,并对学习习惯进行有效训练及养成。而小学科学教学作为与人类生活、生产、自然现象及环境密切相关的自然学科,使学生通过科学知识体系的有效构建,能够更好地认识、改造、利用、保护自然。同时需要使课程内容更加生活化,对科学知识在实际生产及社会生活中的有效应用加强重视,并对基本理论的社会价值及实用性予以体现,使学生能够从实际问题入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良好的学习心理和学习习惯得以形成。

如教师在进行呼吸系统相关知识的讲解时,可引导学生对所提出问题进行思考和探究,比如“呼吸时所吸入的氧气有什么用?”“吸入的氧气会去向哪里?”“呼出的二氧化碳是怎么产生的?”,通过此类与学生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的问题,能够有效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未知欲,教师在具体教学时通过合理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对问题进行分析、思考,对问题答案进行探究,能够使学生的自然科学学习积极性提升,并有利于学生良好学习心理的形成。

其次小学阶段的心理健康教育需要对学生的积极探究精神有效调动,增强学生学习自信心,进而使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及学习积极性有效提升,并在学习过程中,能够对解决问题和困难的快乐有所感受。科学教学以实验为基础,通过各种演示实验、小实验、学生动手完成小制作、学生实验等方式,使学生学习兴趣得以有效激发,并引导学生能够更主动、更积极地参与实践、观察和探索活动。通过科学教学和实验活动,能够对学生的观察、操作、初步分析及概括、简单问题解决等能力加强培养,同时有利于学生良好、健康情感及情绪的形成。

另外心理健康教育还需要确保学生保持正确的学习动机,对学习心态进行积极调整,对学习成绩能够正确对待,并在学习过程中对学习成功的乐趣进行体验,有助于学生对学习困难积极克服,对负面情绪能够勇于面对,并对自身情绪能够正确、恰当的体验和表达。科学教学活动应结合小学生的心理特点,有效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对学生科学素质加强培养的同时,对学生学习科学的潜力予以激发,为提高其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奠定良好的基础。同时由于小学生普遍存在着意志力薄弱的现象,因此在科学教学中,教师可适当引入伟大科学家的成长经历以及在人类科学事业中做出的重大贡献等,使学生能够更好地感受其不畏强权、不畏劳苦、勇于攀登的科学精神,有利于学生远大理想的树立,并对学生努力学习、艰苦奋斗等良好意志品质的形成。教师还可引导学生对自然界中具有社会性的动物活动进行观察,比如蚂蚁、蜜蜂的社群生活等,了解动物个体之间分工明确的同时,又能够保持合作,使社群生活井然有序,通过各种自然界生动的案例,使学生能够对合作的力量有更深入的感受,进而有利于学生坚强意志的形成,以及人际关系的有效改善。

(三)和谐课堂氛围营造,促进心理健康教育渗透

由于小学生具有好动、求知欲强、兴趣广泛等心理特征,在科学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充分利用小学生的心理特征,对学生求知欲进行积极引导,根据科学教学规律,对教学方法和手段进行创新和改进,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使其在学习情境中更好地感受成功的喜悦,对于心理健康发育起到促进作用。同时还可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对学生心理发展加强引导,其中可通过轻松、和谐课堂气氛的营造,使学生能够对科学知识更深入的体验,使学生的感知认识更加丰富。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可针对较难理解和掌握的科学教学内容,通过教学课件的合理制定和适时演示,使学生能够对正确的科学概念有所认识。其次在实验过程中,教师可适时进行指导,使学生能够自主完成实验任务,进而能够更好地体验成功的喜悦,使其学习信心增强,焦虑情绪得以消除。另外教师应对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进行深入了解,对教学方案进行合理设计,使学生能够在学习过程中,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有利于学生学习效率的有效提升,因此在进行教学方案设计时,应根据教材内容,遵循学习认知规律及心理特征,对最佳的教学环境进行创设,使学生能够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在轻松、和谐的教学环境下进行学习体验。其中包括了教师开朗的性格、良好的精神面貌、积极向上的情绪,以及教师娴熟的教学示范、生动的讲述、丰富的学科知识和巧妙的设问等,进而使学生的求知欲得以激发,对学生思维有效启发,对学生积极探索和创新能力加强培养。最后教师应加强师生互动,对学生表示关心和爱护,对良好的教育环境进行打造,使学生能够对教师所传递的关心、温暖、理解等有更真切的感受,有利于学生积极人生态度及自我概念的形成,为学生身心健康成长奠定良好的基础。

(四)在科学实践活动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

小学科学教学在整体开展的过程当中,不仅需要对基础的内容进行讲解,还需要增设有关于科学教育的课外活动,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让学生真正感受到科学知识的魅力。科学实践活动在整体开展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将心理健康教育融入在其中,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学生感受到科学的真正魅力,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精神和学习自信心。在学习《运水游戏》这一课的过程当中,需要强化教学的实践性和科学性,教师可以带领学生组织科学实践活动,提前要准备好工具,比如说空水槽、水桶、注射器、瓶盖、海绵、漏斗等等。游戏教学开展之前,教师需要根据学生的学习特点分成小组,将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开展运水游戏,每一个组都会分配装满水的水槽和空水槽,两个水槽之间会存在一定的距离。教师在开展教学之前会设定明确的游戏规则,利用工具将装有水槽的水运到另一个空水槽中,不能直接倒入,在整个过程当中看哪一个小组的工作效率最高。游戏教学开展的过程当中,教师也需要对学生的各方面行为进行密切观察,必要的时候可以进行及时指导,帮助学生合理选择运输工具。游戏结束之后,教室也可以评出表现优异的队伍,让表现优异的队伍谈一谈游戏的经验,在后续做总结的过程中让学生进行探讨,找到哪些工具可以运水,哪些工具不可以运水,哪些工具运水的效率会更高。学生在进行交流之后,会对自己的观点进行表达,教师会对这些结论进行最后的总结,并作出相关的评论。科学实践活动,在这里开展的过程当中,教师需要培养学生的自主合作意识,使学生可以尊重其他人的观点和态度,培养学生更加优秀的心理品质。

(五)优化科学课堂教学评价模式

小学生的年龄通常比较小,在学习的过程当中也需要获得其他人的尊重和认可,小学科学教师在开展课堂评价工作的过程当中,需要帮助每一位学生了解自身的优势和日常学习当中的进步,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创造能力、合作能力。教师需要帮助学生建立学习自信心,在讲解科学知识的过程中,也需要帮助学生梳理点好的学习态度。在《做个小挂钩》这一课的过程当中,教师对整个教学过程进行评价的过程中,要注重关注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动手能力,针对每一位学生的具体情况都要进行明确的评价,帮助学生了解自身在学习当中所存在的长处和不足[3]。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针对表现突出的学生可以进行表扬,在制作挂钩的过程中,不仅要求挂钩的美观,还要求挂钩具备更好的使用性能。在开展相关实践活动的过程当中,也需要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实践活动在开展之前,学生会对相关问题进行前期讨论,教师可以对整个讨论过程进行密切关注,进一步强化学生对于活动的重视,帮助学生感受到合作的重要性。将心理健康教育的相关理念渗透在课堂评价工作当中,帮助学生掌握基本的科学知识,在潜移默化的过程中提高学生的心理价。健康水平。

结语

综上所述,小学科学课堂在开展的过程中,需要将心理健康教育的理念渗透在其中,进一步实现科学教学的目标,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品质。小学科学教师要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情况,将科学学科教育和心理健康融合在一起,进一步推动小学科学课程的持续开展。

猜你喜欢
圆珠笔心理品质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品牌研究(2022年9期)2022-04-06 02:41:56
心理健康
品牌研究(2022年8期)2022-03-23 06:49:06
心理健康
品牌研究(2022年6期)2022-03-23 05:25:50
心理健康
品牌研究(2022年1期)2022-03-18 02:01:10
高中地理教学中心理品质教育的有效开展
教书育人(2020年11期)2020-11-26 06:00:32
圆珠笔里隐藏的高科技
学生天地(2020年9期)2020-08-25 09:13:40
圆珠笔打造弹珠机
圆珠笔的发明与发展
中国制笔(2017年2期)2017-07-18 10:53:10
篮球运动之于学生心理品质提升的积极效应
初中生积极心理品质量表的编制
心理学探新(2015年4期)2015-12-10 12:54: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