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昆 王丹丹
(南京医科大学康达学院 江苏连云港 222002)
自2019 年12 月,新型冠状病毒(COVID-19)引起的肺炎疫情席卷全国以来,疫情防控已经成为常态化,线上教学已经成为必不可少的教学模式。
护理基础操作技术是护理学专业的核心主干课程,是护理学专业学生(以下简称护生)学习专业课程的前提,也是与临床护理操作接轨的桥梁,其教学效果直接影响到护生实习和专业能力培养。但是护理学基础操作不同于理论教学,需要专业的实验教学环境、教师引导以及护生动手操作。在疫情常态化的背景下,如何有效地开展实操课程的在线教学,是护理教师面临的一大挑战。本研究设计了基于腾讯课堂的“四位一体”线上实验教学模式,为开展线上和线下相融合的实验教学模式积累经验。
江苏省某医科类独立学院2018 级护理本科生10 个班共353 人,其中男生43 人,女生310 人,年龄在18—22(19.76±0.69)岁。
1.设计基于腾讯课堂的“四位一体”护理学基础操作课的线上教学模式
“四位一体”具体包括以下四个环节:课前导学、腾讯课堂在线交互式讲解、线上自主学习和课后促学(图1)。
图1 基于腾讯课堂的“四位一体”护理学基础实验课线上教学模式
备注:标准操作视频是以往教学中在教师指导下由学生进行演示的操作视频。
2.教学效果评价
在上课4 周后,通过问卷星平台发放问卷,进行问卷调查。在文献回顾基础上,自行设计“护理学基础操作课程反馈问卷”,本问卷共18 个条目和2 个开放性问题,1—6 条是对本次线上实验课教学部分的满意度调查,按照“非常满意”“比较满意”“一般”“不满意”“非常不满意”依次计5、4、3、2、1 分;7—18 条是学生的自我评价,按照“完全做到”“大部分做到”“基本做到”“很难做到”“无法做到”依次计5、4、3、2、1 分。Cronbach's alpha 为0.943。共回收问卷330分,回收率为93.5%,剔除无效问卷5 份,有效问卷为325分,有效率达98.5%。
3.质量控制
由问卷星监控每个 IP 地址只能作答一次。缺项≥1项者、作答时间<60 秒或者>600 秒者被剔除[12]。
4.统计学方法
利用SPSS24 统计软件,采用算术平均数、百分比、标准差、变异系数等对数据进行描述。
295 名护生中,男生38 名,女生287 名,年龄在18—22(19.73±0.68)岁。
1.教学模式的满意度调查结果
护生对于护理学基础操作课程的“四位一体”线上教学模式满意度的平均得分为(25.94±3.40)分,总均分为(4.32±0.57),见表1。
表1 “护理学基础操作课程反馈问卷”教学模式的满意度调查结果 n=325
2.自我评价部分调查结果
护生对于护理学基础操作课程的“四位一体”线上教学模式的自我评价的平均得分为(44.90±7.54)分,总均分为(3.74±0.63)分,见表2。
表2 《护理学基础操作课程反馈问卷》自我评价调查结果 n=325
3.调查问卷开放性问题总结
将开放性问题“您对本课程的教学模式的感受如何?及有何建议”的回答进行了归纳和整理,见表3。
表3 开放性问题的回答总结 n=325
表1 显示,护生对基于腾讯课堂的“四位一体”护理学基础实验操作课程线上教学模式的整体满意度及各部分的满意程度均较高,可见该教学模式受到绝大多数护生的欢迎。腾讯课堂最大限度地模拟了真实课堂,使学习过程在网上能轻松实现。腾讯课堂的上课模式和课后回放功能,可以方便护生随时复习,并增加了互动、提高自主学习效率,使在线课堂变得生动、有趣。
表2 显示,护生对于护理学基础操作项目的操作目的、操作步骤、注意事项、综合能力的自我评价,每项条目均分在(3.53±0.76)—(4.09±0.77)分之间,总均分为(3.74±0.63)分,说明护生对于各项评价项目绝大多数可以基本做到。进一步分析发现,题目“我能够注意保护病人的隐私”“我能够正确地进行操作前的评估”以及“我能够清晰地为病人解释操作目的”得分较高,这可能与课程前部分的“导尿”“灌肠”等需要暴露隐私部位的操作有关。操作前的评估与操作目的的解释,既是课前预习包的内容,也是上课时需要互动的部分以及课后笔记需要整理的内容,这与不断地进行强化有关。
条目“提高了我的人文能力”“提高了我的沟通能力”得分较低。人文关怀与沟通能力已经成为护理人员职业综合能力的核心要素[1]。这些能力的培养是通过让护生去体验关怀、感悟关怀,激发其同情心、同理心,从而在环境和教育的共同促进下通过自身认识和实践逐渐培养与发展起来的[2]。因此,只依靠单纯的线上授课,不足以提高护生的人文关怀能力及沟通能力。这提示我们可以在基于案例的基础上,合理有效设置隐性知识点,在潜移默化的过程中,用最优的时间及教育资源去提高护生的人文素养及沟通能力[3]。条目“我能够预见操作中出现的情况并及时处理”得分最低,这与单纯线上教学的自身局限性有关。“能够预见操作中出现的情况并及时处理”需要护生不仅能够牢固掌握操作的基本原则及流程,还要具备一定的临床思维,对于在校的护生要求较高。护理操作最终是需要护生亲自动手操作的,只是通过观看视频、互动讲解,并不能代替护生的动手操作,而且表3 也显示很多护生希望能够增加练习时间,提示我们应该丰富线上教学的方式,来弥补这方面的不足,如积极开发虚拟仿真实验教学来充实线上授课的方式。已有研究表明虚拟仿真教学可以提高学生的护理操作能力、激发学生兴趣、培养临床思维能力以及临床应对能力[4][5]。
在疫情防控常态化的背景下开展护理学基础实验课在线教学,虽然面临极大挑战,但也给我们提供了探索实验课线上教学模式的机遇,促使本教学团队设计和实施“四位一体”线上教学模式,从而最大限度保障了实验课的线上教学质量,并为今后开展线上、线下相融合的护理学实验教学模式提供了理论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