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情境—探究 建构信息技术品质课堂

2022-03-03 07:51江苏省徐州市铜山区铜山实验小学
新教育 2022年2期
关键词:因特网幻灯片情境

□ 江苏省徐州市铜山区铜山实验小学 谢 如

一、融合认知规律,创设情境

创设情境是问题情境探究教学模式的起始,创设一种轻松有趣并且适合学生认知规律的情境是必要的。调动学生积极性的必要条件是便于学生理解和认知的情境,这样才能让学生轻松地融入到课堂情境中,参与进动手探究的活动中去。因此,教师要结合小学阶段学生的认知规律、贴合实际问题,创设适当的问题情境。

比如,在讲解“认识键盘”这一部分内容时,此时学生已经有了一定的英文字母和数字等一些认识能力,以此为基础提出问题,让学生通过观察键盘上各个键帽标识符的不同对其分类,并探究尝试各部分的功能。观察之后同学们根据键盘上各个键帽的分布位置将其分为四个区域,其中左半部分为主键盘区、中间为光标控制区,右半部分为小键盘区,上部为功能区。之后引导学生探究各个区域按键的功能,让同学们分别输入一段英文“a car a bus”,然后将bus删除,改为大写的Bus,之后让学生输入1+2=3,最后换行。在这一任务驱动下,同学们主动地探究各个按键的功能,并通过实践验证。其中简单的小写英文只需按下对应的英文按键即可,通过实践探究学生发现左箭头表示的退格键可以实现删除的功能,将“a bus”删除之后通过CapsLock键锁定大写功能输入Bus,并通过同时按下Shift和数字1实现“!、=”的输入,最后通过按下Enter键,实现了换行功能。

可见,在符合学生认知规律的情景下,学生的探究活动如鱼得水,在积极主动的实践中同学们获得了各个按键的功能含义,并完成了教师布置的任务,实现了特定的字符输入。所以教师要在教学过程中结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创设合适的探究情景,让学生能够轻松地融入到课堂教学中,从而提高课堂的教学品质。

二、抓住争议知识,提出问题

问题设置是问题情境探究教学模式的关键所在,设置合理准确的问题才能激发学生的探知欲望,并能够引领学生在正确的方向上展开探究。合理的标准有很多,其中重要的一点就是具有一定的争议性,争议性问题情境以具有争议的知识点为基本,引导学生对知识展开辩论,激活学生的探究欲望。

比如,在讲解“美化幻灯片”这一小节时,最具有争议的内容就是对于不同风格幻灯片的认同程度,有些同学喜欢简洁素雅的风格,而另外的同学则喜欢优美热烈的风格。因此提出问题“同学们认为那种风格的幻灯片是最受欢迎的,并做出自己认为最好的幻灯片进行演示”这个问题迅速地引起了学生的辩论和探究欲望,纷纷开始动手实践,利用教材当中讲到的幻灯片美化技巧对原幻灯片进行完善。首先对幻灯片的展示内容进行补充,设计母版填入页眉页脚和标题等信息完善内容,之后通过幻灯片自带的颜色填充和纹理填充的功能调整背景的颜色和纹理,以及文字的字体大小和颜色,使其看起来更加舒服。最后则是最重要的部分,对幻灯片内容进行排版,在排版的过程中就要发挥学生个人的审美素养,不断地调整各个元素的位置以及出现的时机,使要演示的内容更加突出,并且不会出现大量的文字令观众难以把握讲稿的重点。在这个过程中同学们的演示文稿制作能力得到了大幅的提升。

由此可见,抓住教学内容中最具争议性的内容,以此创设争议性问题情境最能够激发学生的探知欲望,迫不及待地想要通过探究得到正确的结论。因此,教师要注重争议性问题的创设,通过学生之间的讨论交流,促进学生开展自主探究,从而提高课堂的教学效果。

三、拓展思维时空,创意解决

引导每个人都能作为创作者发挥自己的创意是信息技术的一个重要特点,结合这一特点信息技术课堂成为了培养学生创新创造能力的重要基地,这就要求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创新创造意识的渗透。因此,在问题情境探究教学模式中,教师要有针对性地拓展思维空间,在完成教学活动的基础上,开发学生的创造能力,使用创新创意方法解决问题。

比如,在讲解“收电子邮件”这一小节时,提出问题:“在同学A的电脑上有一个老师布置的电子版作业文档,要怎么才能把这个文件复制到自己的电脑上呢?”同学们思考探究之后发现电子邮件可以实现文件的互通功能,只要同学A通过在发送电子邮件时将文档添加到附件然后发送的各位同学的邮箱即可。此时教师进一步提出问题:“如果在没有互联网的电脑上该怎么实现这一功能呢?”此时因为没有互联网所以不能够通过互联网邮件实现文件的转发功能。但是同学们通过思考发现教室内所有的电脑都用网线连接起来了,所以即使无法连接互联网但是能不能通过互连的网线实现文件转发功能呢?学生的这一想法十分具有创意,并且是切实可行的一种方案。此时教师对课堂内容进行拓展,向同学们介绍局域网的概念,只要通过网线连接的几台电脑就可以组成局域网,在这几台电脑内只要将各个电脑的IP地址设在同一个网段内就可以实现互联功能,之后通过windows系统自带的网络共享功能就可以实现文件的转发。

可见,在问题探究情境中学生能够充分地发散自己的思维,在传统思路无法解决问题的时候想出一种创新创意解决方案达到同样的效果。因此,教师要做好充分的准备,设计问题拓展学生的思维空间,在学生有了新的创意之后能够适时地对课堂内容进行拓展延伸,在锻炼学生思维能力的同时拓展学生的视野。

四、联系生活实践,迁移应用

生活实际是学生最直接的经验来源,问题情境探究教学模式的最终目的也是将课堂知识迁移到生活实际的应用中去,而不是停留在知识的获取环节,只有得到了实际的应用学生才能感受到信息技术与自己日常生活息息相关,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力,利用所学的信息技术知识提高自己在日常生活中的工作效率。

比如,在讲解“Word文档”相关内容时,提出以下问题:“小明是一位大四学生,目前准备找工作,但是还没有准备自己的简历,你能不能用word帮他制作一份简历呢?”通过这个生活实际应用的问题营造了一种基于word软件编写个人求职简历的情境,引导学生对如何在word软件上设计个人简历进行探究。同学们首先通过上网查询了一些优秀的简历模板,对一份优秀简历当中应当包含的信息进行归纳总结,比如其中一些必要的信息有应聘者的个人信息,学习科研以及工作经历等等,在具有这些信息之后则要对简历内容进行排版,排版的目的是要将上述的信息有突出的进行展示,重点突出求职者所擅长的内容和优点。通过学习网上的一些优秀模板,同学们学习到了利用word表格进行编辑的技巧,将个人信息利用表格的形式进行编辑,这样能够使信息显示的更加清晰直观,并且还学到了word中图片的插入技巧,成功的将应聘者的照片插入到简历中,使其更加丰富。

由此可见,学以致用是信息技术课堂教学应该遵循的基础原则,以实际应用问题创设的课堂情境可以让学生认识到信息技术在日常生活中的广泛应用,充分地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可以让学生在主动探究的过程中提高信息技术综合素养,掌握信息技术在生活中的应用能力。

五、渗透情感价值,终身学习

小学是学生情感价值养成的最佳时期,在这一阶段教学中渗透情感价值观念对于学生养成正确的学习习惯以及人生价值观念有着十分积极的作用。结合问题情境教学可以十分灵活地将情感价值渗透到教学情境中,引导学生解决生活当中的实际问题,帮助学生享受到学习的乐趣,养成终身学习的习惯观念。

比如,在讲解“网上搜索”这一部分内容时,提出以下问题“在浏览器中输入百度网址,并搜索因特网的发展历史和主要功能。”在这一任务情境下,同学们首先探究如何在浏览器上打开特定的网页,在浏览器上方的地址栏中直接输入所要打开的链接比如www.baidu.com就可以打开相应的网页。之后在百度搜索引擎中输入自己想要查询的内容即可得到想要的结果。当前任务是搜索因特网的历史和功能,因此输入因特网点击搜索,就可以看到因特网的百科介绍,同学们可以了解到因特网是一种信息传播的载体,在因特网上可以找到不同的信息,获取自己想要了解的内容。此时教师对因特网的功能展开详细的介绍,让学生了解到因特网的重要作用,在学习过程中如果遇到问题只要准确的表述自己想要知道的关键词,并在因特网上进行搜索就可以得到想要的内容,成为一个必要的终身学习的工具。

由此可见,信息技术作为当今社会发展所必需的一项工具对于养成学生的终身学习观念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教师要合理的创设探究情境,通过情感价值观念的渗透,让学生体验到信息技术的重大功能,了解终身学习的重要性。

综上所述,问题-情境-探究教学模式十分契合信息技术的特点,通过问题情境可以将信息技术的学习转换为课堂任务,让学生在任务驱动下通过主动学习和自主探究获取相应的知识,同时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可以进一步地体会到信息技术在生活和学习中不可或缺的作用,养成正确的价值观念。

猜你喜欢
因特网幻灯片情境
水幕幻灯片
借助具体情境学习位置与方向
创设情境 以说促写
护患情境会话
护患情境会话
实现幻灯片的缩放功能
上网
我爱因特网
显示或隐藏“大纲”或“幻灯片”选项卡
NASA成功测试首套太空因特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