搭建道德与法治课“实践活动平台”例探

2022-03-03 07:51广东省清远市清城区凤翔小学
新教育 2022年2期
关键词:大队少先队志愿

□ 广东省清远市清城区凤翔小学 周 丽

小学《道德与法治》是一门综合性课程,教学过程强调实践性,注重通过丰富多样的实践活动,不断扩展和深化儿童的经验和体验,从而促进学生良好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在实践中,老师反映道德与法治课的一些教学内容在课堂上难以完成实践体验活动,要借助课外德育实践活动平台,但作为普通教师,不便于协调组织,因此一些教学内容只能课堂上讲授,对于实践体验活动草草带过,导致教学效果不尽如人意。

为改变《道德与法治》课教学现状,我校尝试由学校层面牵头,以培养学生良好品德和行为习惯这一共同目标为切入点,力促道德与法治课和少先队活动课及班会课等德育课程有机融合,为道德与法治课搭建多项“实践活动平台”。

一、整合内容,优化过程,打通实践平台育人通道

《道德与法治》课和少先队活动课、班会课的教学内容多有重复或交叉。作为学校,要组织相关课程任课教师共同研读教材,通过集体备课,对教学内容和实践活动进行整合,同时协调活动时间,优化活动过程,做到课堂讲授知识和课外实践体验活动相辅相成,努力打通实践平台育人通道,促使多课程互相借力,从而提高教育的深度和广度。

例如,为培养孩子的集体荣誉感和责任心以及让孩子树立竞争意识、在竞争中锻炼自己的意志力和承受能力,学校大队部每年会在10月举行新一届大队委换届选举竞选活动。该活动可与五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教材第二单元“我们是班级的主人”中“选举产生班委会”“协商决定班级事务”教学内容有机整合。

五年级《道德与法治》学科的教师组织学生课内学习“选举产生班委会”等内容,并向学生讲授班干部、队干部推选的重要意义,鼓励学生积极参与班干部和队干部的选举活动。接下来,大队部通过海报、学校微信公众号等宣传方式,让学生了解队干部选举活动的内容和程序,鼓励队员们踊跃报名。各中队在队员们公平公正公开的推选下,选出队员参与新一届大队委竞选活动。

为了让更多的队员认识与了解大队委候选人,选出自己心中的大队委,大队部组织候选人通过红领巾广播、风采海报、自制竞选手抄报等方式,全方位地展现着积极向上的个人风采,向全校队员传递着正能量。在各位老师的密切配合下,在全体少先队员的积极参与下,为期两周的竞选活动圆满结束,队员们的主人翁意识和工作责任感得到大幅提升。

有了大队委竞选活动的示范引领,班主任和道德与法治教师可结合班级实际情况,参照《道德与法治》教学内容和学校大队委竞选的形式,尝试开展班队干部的选举。如为了让每个学生都有面向全班、面向同学锻炼的机会,营造风清气正的班级管理文化,五年级的班主任和《道德与法治》教师通过召开班会,组织学生开展民主选举班干部活动。班主任组织全班学生结合班级实际为班级管理岗位设岗,并在班级微信群里公布竞选岗位。师生共同参与的岗位设定,囊括了班级管理的方方面面,如礼仪监督岗、图书管理员、清洁工具管理员等,尽量使每位学生都参与到班级管理中来,使他们都获得锻炼的机会。学生在一周后报名参加竞选,期间可征询同学、家长的建议。一周后参与竞选的同学上台进行竞选演讲,并接受同学和老师的提问,然后同学们进行投票,最后班主任宣布结果,并颁发任命证书。

经过一段时间的实践,班主任感受到自主申报,全员覆盖,定期评价的班干部任用形式使班内“人人有事做,事事有人做”,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物尽其用,人尽其才,班风班貌有了进一步提升。

二、参与引导,激活体验,提升实践平台育人实效

良好的行为习惯是学生品德教育的关键所在。小学《道德与法治》关于儿童习惯教育的内容呈现出生活化、实践性强的特点。例如,《道德与法治》二年级上册《我们在公共场所》这一单元中的《还是排队好》这一课,要让学生认识到遵守公共秩序会给自己和他人带来方便,养成自觉排队、文明排队、爱心排队的行为习惯。

但抓学生的养成教育不是一劳永逸的事,学校可借助少先队活动平台,针对活动特点,制定相应的德育目标和评价标准,搭建《道德与法治》教学内容实践平台,形成养成教育反复抓、抓反复,常抓不懈的态势。

如少先队根据传统节日和学校办学特色,每年元宵节和中秋节都会组织形式多样的“赏花灯猜灯谜”活动。虽然师生、家长参与的积极性很高,但是存在的一些问题也令组织者汗颜。虽然之前老师明晰了活动规则和注意事项,但是在活动现场,孩子们有的拥挤着去撕扯谜语纸条儿,有的在兑奖现场大呼小叫,还有的在玩弄现场展示的同学们自制的灯笼……在猜谜活动中,孩子们“满载”而归,可是在品德素养的展示中,孩子们却失分不少。

对于上述问题,学校管理者进行了深刻反思,随后组织《道德与法治》学科组与大队部、政教处进行深入沟通交流,一致认为灯谜文化具有互动性,是让学生学会如何遵守公共秩序、如何谦逊礼让的很好的实践平台,也是检验学生践行礼仪行为的检验台。为此,在开展活动前,《道德与法治》学科教师、班主任和大队部通过多种形式进一步强化学生礼仪常规教育,并把相关要求融入到活动规则当中,组织学生学习。如明确提出:①在活动现场走动时脚步要轻,不要高声谈论;②爱护活动现场各类物品,不触碰展示的灯笼;③灯谜猜射可与同学合作完成,但对奖励的物品要和谐处理好;④兑换奖品时要有序排队,文明有礼……组织者选择的部分谜面或谜底也紧紧围绕文明礼仪内容,如:愿花常开(打一三字礼貌用语)(不用谢);重逢—(打一两字礼貌用语)(再见);人人让座(猜一字)(庄)。

经过一段时间的强化教育,在后来的猜灯谜活动现场出现了如下令人欣慰的场景:一道道趣味横生的灯谜下站满了前来挑战的学生,猜出谜底后,他们有序地来到核对台验证答案。猜中的学生双手接过家长义工的奖品并致谢;没猜中的学生也对兑奖的老师说声“谢谢”,并回到队伍中继续猜谜……猜谜现场展示出一道道文明有礼的亮丽风景。

三、多元拓展,深耕细作,擦亮实践平台育人品牌

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和高尚的思想品德不是一朝一夕形成的,而是经过长期培养和熏陶逐步形成的。作为学校,应对照道德与法治课和少先队活动课、班会课等德育课程教学目标可融合之处,研发系列活动载体,深耕细作,打造一批活动品牌,不断深化“全员、全程、全方位”的“三全”德育模式,提高教育实效。

如《少先队活动课程指导纲要》倡导学校组织学生参加力所能及的公益劳动和社会实践,开展岗位体验、小志愿者等活动。道德与法治也有涉及相关的教学内容。如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五年级下册《我参与我奉献》《公共生活靠大家》均是明确参与公益活动的意义,引导学生树立服务公共生活的意识,积极参与力所能及的社会公益活动。

我校融合两门课程教学目标,以开展志愿服务活动为载体,以教师、家长、社区民警、学生志愿者队伍建设为核心,搭建了系列实践平台。在实践过程中,不断完善实施方案,深耕细作,把志愿服务活动打造成为学校德育品牌活动,使教师、学生、家长在服务他人、奉献社会的志愿服务过程中,升华了情感,拓宽了教育的深度和宽度。

例如我校分别在校内、校门口、校外开展了系列志愿服务活动。

校园内:学校成立了“志愿服务团队”,在全体队员中招募志愿为同学服务的队员,开展“文明小帮客在行动”系列志愿服务活动。主要活动有:学校文明班评比的监督管理、学校“红领巾绿色银行”和失物招领柜等阵地的自主管理、校园行为规范的文明劝导等。

校门口:独特的“红黄蓝”三原色构织出一道道校园美丽的风景。

中国红—每学期少先队大队部都组织各班成立 “红领巾志愿礼仪岗”轮流在校门口值岗。每天早上和中午上学时段,在学校门口一字排开的8名佩戴着鲜艳的红领巾、肩披着红色礼仪绶带的学生会准时出现在校门口,他们面带微笑,问候着入校的老师和同学。

守卫黄—在校门口,警家校志愿服务的家长、值日教师、辅警身着黄背心,三方合力,在校园周边维护着交通秩序。

志愿蓝—如果遇到雨天,一朵朵“小蓝伞”绽放在校园内—数十名学生志愿者(轮值班级选派)在校门撑起了“小蓝伞”,为没带雨具的老师和同学服务。

校园外:学校与交警部门联动,分批组织学生亲子组合走上街头,参加“红动清城•城市小斑马”行动,在市区的主要交通路口,同文明劝导者一起吹起倡导文明交通的哨子,将红领巾志愿服务精神带出校园,辐射到社区。

小学生可塑性强,小学阶段又是培养学生规则意识和社会公德意识的重要时期。教育工作者要结合学校主题活动,搭建实践平台,践行活动,反复操练,固化行为,力争把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的根基打牢、打实。

猜你喜欢
大队少先队志愿
我志愿……
牵手校外,坚持少先队社会化
加入少先队
不老的少先队
让少先队走向校外
拥有《鹿鸣》书与卡,填报志愿成行家
小小志愿 大大爱心
驱猴大队
大队委竞选记
因爱汇聚,志愿同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