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阳明“知止”思想的道德诠释

2022-03-03 07:47
许昌学院学报 2022年4期
关键词:格物工夫亲民

沈 雨 航

(首都师范大学 政法学院,北京 100089)

王阳明和朱熹虽然都认为“知止”是知止于至善,将“至善”看作是道德的极则,但他们对于何为至善却存在分歧。朱熹认为,“理”是人们遵循道德规范和践行道德行为的根据,即天理;同时“理”也是自然万物运行有常的规定,即物理。“万物皆有此理,理皆同出一原。但所居之位不同,则其理之用不一。”[1]606要达到至善,需要不断除欲袪蔽,格物致知。而王阳明则认为,朱熹将理与心二分,对至善的追寻则需要处处、事事、时时格物,因而未免琐碎。王阳明认为天理就是良知,而理在心中,心外无理,追求天理就是致良知,也就是要止于至善,所以他说:“人惟不知至善之在吾心,而用其私智以求之于外”[2]212。王阳明主要从万物一体的角度出发,以心外无理向内寻求作为人伦日常道德规范和终极目标的至善,明德之极、至善之“发见”也就是良知。王阳明“知止”思想的德性旨归就是要止于至善,以至善统明明德、亲民的整体价值推断。为了“知止”的德性实现,王阳明经历了从“诚意”到“致知”的过程,并以知行合一从整体上统一“格致诚正”“修齐治平”,一体并进地实现至善的终极价值目标。

一、以“止于至善”为“知止”的德性旨归

“知”是对理性知识和德性的追求;“止”是指所当止之处,即是其所是、价值应当所在,人伦日常所要达到的目标;“知止”便是事事、时时符合礼仪规范,对终极价值目标了然于心、见之于行。从《大学》文本来看,“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礼记·大学》)“知止”也就是知道“止于至善”。所以,王阳明从心学出发,认为至善作为心之本体,是人心向内寻求的最终目标。并且,从“三纲领”的价值推断来看,至善是明明德和亲民的极则,是明明德和亲民的价值标准。在明明德和亲民的体用之间,止于至善是体用的最终实现。

(一)“知止”的道德内涵

“知止”第一次连用出现在《大学》中:“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礼记·大学》)“知止”由“知”与“止”组成,“知”主要为“知道”“理解”之意,蕴含了不断追求的生生之德,即对理性知识和道德价值的追寻。“止”在《大学》中共出现了13次,多以“知止”和“止于至善”的组合出现。从词源来看,《说文解字》中将“止”释为“止,下基也。象草木出有址,故以止为足。”[3]67也就是说,“止”在原初意义上指根本、立足之处。朱熹将“止”解释为“止者,必至于是而不迁之意。”[4]16也就是说,处在应当所在的地方不迁动,而这里的应当所处的地方也就是“至善”所在之处。所以,当止之处不是物理空间中的位于或运动的停止,而是表达了一种价值判断,即一种道德性的应然。那么,“知止”的道德内涵就在于知止于至善,至善是知止的价值旨归,而至善之所以能够成为知止的价值定向,王阳明认为这是因为至善是心之本体和明明德、亲民的极则,至善是良知,而良知只存在于心体之中,那么想要止于至善必然要向澄然无妄的心体寻求。

(二)至善是心之本体

在何处求至善的问题上,朱熹认为“能知所止,则方寸之间,事事物物皆有定理矣”[4]510。王阳明据此认为朱熹将至善存于事事物物之间,需格物致知而渐次达到至善,这个过程未免烦琐,且将至善置于外物中,有“义外”之嫌。所以,王阳明指出:“于事事物物上求至善,却是义外也。至善是心之本体,只是‘明明德’到‘至精至一’处便是。”[2]2“知止”就是要止于至善,至善并不零落于万物中,而是内涵于本体之心。而作为至善的本体之心并不是超越善恶的无善无恶,“至善是与不善相对的最高伦理范畴”,它提供一切道德法则根源[5]69。所以,至善作为本体之心,内心的一切意向和自身的行为都需向至善进发,至善因其道德的至高性而成为终极价值旨归,又因是心之本体存于心而需要内在发力。

那么,“知止”的工夫是否仅需在内心用力,而无须于事物中求至善?王阳明的学生郑朝朔问道:“至善亦须有从事物上求者?”“且如事亲,如何而为温清之节,如何而为奉养之宜,须求个是当,方是至善。所以有学问思辨之功。”[2]3王阳明认为至善是心体,而纯粹的心体合乎天理,至善就如同天理。那么只需要内在寻求至善,也就发现了天理,人伦日常之事皆合乎道,也就不需要向外格物求理。所以,只要发现心外无理,让心体澄明无妄,那么自然会思量如何在“行”中把至善落实下来,此是以“善”摄“智”与“知”的取向,至善是根本力量,能感召智慧与知识,实践智慧会服从、服务于德行至善[6]。因而,至善是心之本体,要想求得至善必然要内向用力,发现本心。

(三)至善是“明明德”“亲民”之极则

王阳明还从三纲领的整体出发来为止于至善进行价值推断,并且他对“三纲领”的阐述是在对朱熹推断进行批评的基础上形成的。对于“明明德”和“亲民(新民)”的关系,朱熹说:“言明明德、新民,皆当止于至善之地而不迁。”[4]16朱熹认为人为气禀之拘、欲望所蔽,不能明明德,则不能识得何为善,也不能做好事。所以,个人通过明明德,亦即经过“格致诚正”的修身过程复归本体,并且人能够推己及人,通过齐家、治国、平天下帮助他人实现明明德,这也就是亲民。而至善就是明明德和亲民自始至终的根本标准。但是,王阳明则认为:“明明德者,立其天地万物一体之体也。亲民者,达其天地万物一体之用也。故明明德必在于亲民,而亲民乃所以明其明德也。”[7]799王阳明将明明德看作是“立其天地万物一体之体”,而亲民则为“达其天地万物一体之用”,二者是体用一源的关系,所以要想明明德则必然要亲民,亲民是实现明明德的途径。而又因明明德为“万物一体之仁”,本身即已包含了亲民的推人之爱。可见,王阳明同朱熹的明明德向亲民(新民)推断的区别主要在于:“朱子认为两者是外在的关系,阳明则认为是体用一源的关系。”[8]36

接着,从明明德、亲民向至善的推断过程中,王阳明同朱熹一样将至善看作是明明德和亲民的道德根据。王阳明指出:“至善者,明德、亲民之极则也。”[7]799将明明德、亲民贯彻到极致便是至善。并且王阳明将至善与良知等同,他认为:“天命之性,粹然至善,其灵昭不昧者,此其至善之发见,是乃明德之本体,而即所谓良知也。”[7]799-800天性本身就是至善,昭昭清明,至善又是明德的本体,也就是良知。那么,事事、时时当以至善、良知为标准,这样身可修、家可齐、国可治、天下可平,做任何事都要以至善为根本目标和标准。如果明明德不止于至善,那么就会飘忽不定,心体也就会虚妄空寂,自然胸中无家国之事,王阳明批评这是佛、道二家的流弊;如果亲民不知止于至善,心中沉溺于一己之私的卑琐之事,玩乎权术智谋,将恻隐坦诚之心抛弃,王阳明批评这是春秋五霸的卑劣行径。这些都是不知止于至善的过失之处,所以明明德、亲民必须以至善为规矩、尺度、权衡。在规范明明德和亲民的过程中,良知和至善获得了道德的最高标准,成为人们内心最为重要的法则,这条法则在实践中又具有必然性和普遍性,“心与理的合一,同时展开为一个过程,这一过程既表现为普遍之理通过道德践履逐渐内化并融合于主体意识,又表现为道德意识(心体)外化为道德行为,并进而通过道德实践而实现社会人伦的理性化。”[9]78在王阳明那里,至善不仅成为明明德、亲民的极则,对主体道德意识进行规范,它还在具体实践中指引伦常行为走向理性化。

二、以“良知”为“知止”的德性依据

止于至善是知止的德性旨归,但至善之所以能够成为终极价值目标,王阳明认为是因为至善本身就是良知,是心之本体。而良知又是天理,在道德实践中表现为人所具有的是非之心,人能据良知进行道德判断,并为人的行动提供价值准则。并且,从王阳明的“四句教”中,良知统摄有无动静,而至善也正是在有无动静间寻求。“格致诚正”“修齐治平”也就是致良知,而致良知就是知止于至善。

(一)良知即是非之心

王阳明延续了孟子“不虑而知”“不学而能”的“良知”“良能”思想,而良知就是指人的不依赖于环境、教育而自然具有的道德意识和道德情感[10]299。基于这种自然情感和道德意识,“心自然会知:见父自然知孝,见兄自然知弟,见孺子入井自然知恻隐,此便是良知,不假外求。”[2]6所以,根据良知表现出的是非之心,人心中自然有道德意识,并且能够将道德意识见诸行动,从而做到事事合乎至善。王阳明认为心中存有良知则有是非之心,良知是是非之心的道德来源,并引导是非之心在行动中实现,使得道德实践合乎至善。他指出:“尔那一点良知,是尔自家底准则。尔意念着处,他是便知是,非便知非,更瞒他一些不得。尔只不要欺他,实实落落依着他做去,善便存,恶便去。”[2]81这也就意味着是非之心使得人能够区分善恶,良知如明镜,人面镜能去除脸上脏污,而心面向良知则能够让内心中的恶意无处遁形。所以,良知为人提供了一面区分善恶的“明镜”,给予了人区分善恶的自然判断能力。

王阳明认为,人只要不欺瞒自己的心体、良知,就能够区分善恶、去恶行善,朝至善行动。面对现实中存在的诸多恶行,他认为这不是良知的丧失,而是良知于心中被物欲蒙蔽。王阳明的学生于中说道:“只是物欲遮蔽,良心在内,自不会失;如云自蔽日,日何尝失了!”[2]81王阳明夸于中聪慧过人以能识此理。“良知作为是非之心,是一种道德准则与标准”[11],这种标准并不随着个体的主观意志而随意变动,它始终表现至善的“发见”,始终为人提供是其所是、理所应当的价值规范与引领。良知作为是非之心为人提供了区分善恶的道德认知标准,并且良知为个体的行动提供了道德动力,人凭借良知知善恶是非,也通过良知行善去恶。同时,人能够时常内在反省,因行善而满意,因作恶而羞愧。所以,良知作为是非之心引导人向着至善行动,良知是促成至善的内在动力。

(二)良知是有无动静的统一

王阳明在钱德洪与王汝中争论“四句教”的本意时采取了中和的态度和立场,认为二者各有所长。所谓“四句教”即:无善无恶是心之体,有善有恶是意之动,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2]102。王汝中关注本体,认为既然心体无善恶,那么意、知、物也是无善恶的;钱德洪则注重工夫论,坚持“有善有恶意之动”,主张在意念中为善去恶,循序渐进地达到至善。通过二人的争论可以发现,“四句教”中第一句“无善无恶心之体”讲的是心体,是“无”;而后三句讲的是工夫,是“有”。可见对于良知而言,是有与无的统一,也是本体与工夫的统一[11]16。并且,从体用关系来看,“无善无恶心之体”表现出了心体的至高性、超越性,是先抽象地陈述一个潜隐自存的本体,这个本体(是心体,亦是性体)是道德之根、价值之源,这当然是纯粹至善的[12]103。心体超越了善恶对立,表明了心体即良知不落入善恶对立的争斗之境,心体也自然不为善恶争斗所烦扰,表现了心体的纯善、超越,一种不滞不留,不有不障,是人的一种理想的精神—心理境界[5]190。心体在有无之间实现善恶的统一又超越善恶,这种境界是一种超脱世俗伦理的纯善,是一种超越境界的至善。对这种随心所欲不逾矩的境界的追求正是“知止”的目标,而心体自然也就是良知,它指引人们走向至善境界。

王阳明又从体用之间的关系来说明良知是动静的统一。他说:“心,无动静者也。其静也者,以言其体也;其动也者,以言其用也。故君子之学,无间于动静。”[2]155他认为心体(良知)是动与静的统一,并不偏向动或静。静是就心之本体而言,此时心灵整体处于寂然安定的状态,不为欲蔽;而动则是就心之用而言,心之用是常态,但如果意念摆脱心之本体而随意游动,那么心体整体的安定状态被打破,则会产生恶。所以,王阳明认为,要达到至善境地,就需要维持心体整体的安定状态,使意念跟随纯善心体而动,进而产生善知、善行,最终实现至善。

(三)“格致诚正”“修齐治平”皆致良知一事

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八条目”)是达于至善的重要途径。王阳明不赞同朱熹将“格物”为修身之首、“八条目”各自落实的见解,而是主张“格致诚正”“修齐治平”都只是修身一事,亦即“致良知”。“盖身、心、意、知、物者,是其工夫所用之条理,虽亦各有其所,而其实只是一物。格、致、诚、正、修者,是其条理所用之工夫,虽亦皆有其名,而其实只是一事。”[7]801对于“外王”的“齐家、治国、平天下”,王阳明多将其归为修身一事,“外王”以“内圣”的修身为本。他认为身、心、意、知、物并非五种不同的东西,而是关切人自身道德发展的同一种东西,亦即良知在现实中的不同表现。那么对于具体的道德实践而言,虽然有不同的形式,如格、致、诚、正、修,但总体而言都是修身一事,而修身、致知本身就是致良知。王阳明认为格物致知只是致良知的具体途径,它并非像朱熹为达到天理事事、时时、处处格物求知,而是“正物”。所谓“正物”亦即“正事”,王阳明认为意之所发是因有事,而意的对象是物,人不能随心所欲地改变物,但是可以控制自己的意念,从而正事使得意念归于至善。那么,格物似乎也就是诚意,即改变和控制自己意念,不为物动、不为欲迁,时时居于良知,止于至善。对于“正心”,王阳明则认为心无正无不正。“故欲修其身者,必在于先正其心也。然心之本体则性也。性无不善,则心之本体本无不正也。何从而用其正之之功乎?盖心之本体本无不正,自其意念发动,而后有不正。故欲正其心者,必就其意念之所发而正之,凡其发一念而善也,好之真如好好色,发一念而恶也,恶之真如恶恶臭,则意无不诚,而心可正矣。”[7]801他指出心顺从天性,而天性没有不善,心也就无需正,只是因为意念发动以后才有不正的情况,所以正心只是正意念,而如果意诚则无需正心。

由此可见,王阳明将“八条目”归为修身一事,修身就是致良知,使得心体复归安定澄明,意念发动皆为善,那么行事则合乎道义,止于至善。

三、以“诚意”“致知”统摄“知止”的德性实现

王阳明认为圣人之心清净无瑕,自可以止于至善,但于常人而言,“如斑垢驳杂之镜,须痛加刮磨一番,尽去其驳蚀,然后纤尘即见,才拂便去,亦自不消费力。到此已是识得仁体矣。”[2]126一般人难免为欲望侵蚀人心,所以需要重新识得仁体,也就是“指在心上作刮磨的功夫,此功夫能将心上的斑垢驳杂去除干净,便是识得仁体,此后才染纤尘,拂之便除,不费力气。其所谓识得仁体既是恢复心之本体。”[13]186所以要想恢复心之本体,实现至善,则需要以格物修身来诚其意,内向寻求以致良知,整体上知行合一,将意识与行动结合,一体并进,止于至善。

(一)格物修身,诚其意以止于至善

王阳明止于至善的工夫经历了从“诚意”到“致知”的变化,在“诚意”阶段主要是针对朱熹于事事物物上格物致知来进行诠释的。王阳明反对朱熹格天下物的主张,而认为应当在心上下功夫,并将格物理解为“为善去恶”,即“为善去恶是格物”,而“格物”也就是指“成就道德人格的具体实践过程,是一种精神锻炼和道德努力的修身基本工夫。”[14]所以,王阳明反对朱熹将格物看成是人的道德目的本身,而应该是成就人性、复归心体的重要工夫,认为朱熹将格物过于拔高,而忽略了格物背后的道德意图。并且王阳明认为将理悬搁于外物,格物容易造成理格不尽、知行不一和理与心割裂的问题。因此他主张为善去恶的工夫要在心上做。

在心上做的首要工夫就是“诚意”。王阳明指出:“为学工夫有浅深。初时若不着实用意去好善恶恶,如何能为善去恶?这着实用意便是诚意。”[2]30王阳明将诚意作为止于至善的首要环节,并将格物与诚意相统一。诚意即真诚用意,其实质是在道德实践的过程中为善的意志自律,是德性的意志品质。王阳明认为,意之未发是无善无恶、心体安定,意发后才有善恶,所以诚意是诚将发的意念。只有意念保持真诚,才有培养德性品质、成就道德人格的动力和目标,格物的努力才不会失去方向。所以他主张“诚意”在“格物”之前,但也离不开“格物”。“《大学》工夫即是明明德,明明德只是个诚意,诚意的工夫只是格物致知。若以诚意为主,去用格物致知的工夫,即工夫始有下落,即为善去恶无非是诚意的事。”[2]34如果诚意没有格物的为善去恶的工夫,那么意则始终处于待发的状态,唯有格物的道德实践才能使得诚意落实,诚意所期望达到的理想人格和至善境地才能得以实现。因此,实现止于至善需要以诚意为中心,以道德意识推动道德行动;并且,诚意也需要格物将道德意识贯彻和实施,将道德认知和道德行为相统一,这样王阳明实质上“唯是将朱子分为致知与诚意二事以说之者,合之为一事以说之。”[15]240

(二)内向寻求,致良知以止于至善

王阳明经过数年的钻研,将为学修身、止于至善的工夫从“诚意”转向了“致知”。他认为《大学》的主旨不再是诚意而是致知。“吾心良知既不得扩充到底,则善虽知好,不能著实好了;恶虽知恶,不能著实恶了,如何得意诚?故致知者,意诚之本也。”[2]105王阳明将致知看作是为学的第一要义,是所有工夫中最为重要的内容,以致知为致良知。对于致良知,王阳明指出:“致者,至也,如云‘丧致乎哀’之‘致’。《易》言‘知至至之’,‘知至’者,知也;‘至之’者,致也。‘致知’云者,非若后儒所谓充广其知识之谓也,致吾心之良知焉耳。”[7]802他将“致”解为“至”,这首先表现出良知、至善需要扩充,不断地充实;其次良知需要扩充到至极处,因为良知本身即为至善,良知的内在要求就是要止于至善;最后道德行动是致良知的内在要求。他说:“‘致知’之必在于行,而不行之不可以为‘致知’也明矣。”[2]44可见,在王阳明那里,所谓致良知就是指人应扩充自己的良知,扩充到最大限度,另一方面是指把良知所知实在地付诸行为中去,从内外两方面加强为善去恶的道德实践[10]301。

致良知的工夫同样需要道德行动,但王阳明强调这种行动是在心上下功夫。因为,人本身就先天具有良知,这种良知本身给予了是非之心、恻隐之心,人能够根据良知给予的道德意识和知识来指引行动。所以,关键在于将心中的良知发用出来,而王阳明的知行本体是合一的,有知的内容则必然有相对应的道德行动。那么,对于知而不行的人来说,则是本心有所蒙蔽,那么则需要反求内心,拂去心体上的尘埃,使得心体澄明安定。对于一般人来说,知行本体的同时发用无疑是非常困难的,所以王阳明晚年强调知行工夫的合一,善的意念发动时则需要善的行动跟进。那么,整个致良知的过程就是不断向内寻求善,复归心之本体、止于至善的进程。

(三)知行合一,合一并进以止于至善

王阳明认为,止于至善要得以实现,不仅需要意念动力、至善知识,同时需要实践行动,更为重要的是知行是一体的,知行本体包含着真知和必能行。他说:“知之真切笃实处,即是行;行之明觉精察处,即是知:知行工夫本不可离。只为后世学者分作两截用功,失却知行本体,故有合一并进之说。”[2]37知行是合一的,而要想实现至善,必然需要知行合一并进。王阳明批评朱熹的知行观因心与理的割裂而造成知与行的分离,指出这种做法无法真正进入至善境地。他说:“知是行的主意,行是知的工夫;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2]4知和行不是割裂独自存在的,知是行动的意念前提,意念发动则行动开始,没有意念的行动就像行尸走肉;行动是意念的实践,行动使得意念真正实现,没有行动的意念就像空中浮云。

王阳明主张以知行本体合一并进来实现至善,而这一实现是从心体中开始的,心体是意念发动的地方,从心体出发的意念是纯善的。他说:“我今说个‘知行合一’,正要人晓得一念发动处,便即是行了。发动处有不善,就将这不善的念克倒了。须要彻根彻底,不使那一念不善潜伏在胸中。此是我立言宗旨。”[2]84-85所以意念发动之处行动也就开始了,就是因为知与行是一体的。并且,在意念发动之初,意之将发时如存有不善,那么将这种不善的念头彻底根除,不善的行为也就不会产生,为善去恶的行动也就达成。意念和行动的纯善使得行为的结果必然为善,最终朝向止于至善的境地奔去,止于至善的终极价值目标也就得以实现。

四、王阳明“知止”思想的现实意义

尽管王阳明的“知止”思想在本质上是唯心的,且在逻辑上存在瑕疵,但其对“知止”道德内涵的系统阐发,特别是关于良知的道德情感力量和知行合一的实践要求的诠释和强调,在当时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而且至今仍闪烁着德性的光辉,对于提升公民道德修养、构建和谐人伦关系以及稳定社会秩序等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一)“知止”彰显了“至善”的德性光辉

王阳明对“知止”思想的阐发展现了“至善”作为德性之极则的价值力量,彰显了“至善”作为终极价值目标的德性光辉,对于发掘德性力量和价值功能以推动新时代公民道德建设,加强个人道德修养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一方面,知止表现了至善独特的道德价值,至善作为人类共同的价值理想,表现出德性的完备、人伦的和谐、至福的一致和理想的道德境界。所以,人们对至善的追求有助于社会的道德进步,在追求至善的过程中严于律己,不断提升个人道德修养,提升道德境界,以达至道德理想,成就道德人格。另一方面,知止表现了人类对道德进步的不懈追求。人类文明取得进步的重要向度就在于人类不满足于当下的道德状况,不断地正己以成人。王阳明的“知止”通过“明明德”和“亲民”来达成的思想,对于我国新时代公民道德建设具有一定的借鉴作用,我们需要加强社会道德认知,培养公民道德品质,促进现实道德实践,同时树立和坚定公民的道德意志,坚持不懈地追求和实现道德的进步。

(二)“知止”体现了良知的道德情感力量

王阳明认为“知止”也就是“致良知”的过程,而“致良知”是发明本心、复归良心本体,不断端正内心道德情感,并将情感发用的过程,这有助于以仁爱、恻隐的道德情感强化新时代公民道德情感,推进情感认同,促进人伦关系和谐。王阳明说:“盖天下之事虽千变万化,至于不可穷诘,而但惟致此事亲从兄、一念真诚恻怛之良知以应之,则更无有遗缺渗漏者,正谓其只有此一个良知故也。”[2]74即同亲人相处要真诚,以真心相对。我们在社会交往中也应该真诚对待他人,不弄虚作假欺骗良心。当今市场经济的发展使市场经济的思维模式进入了人伦交往中,消费主义、拜金主义等冲淡了情感联系,而“致良知”的工夫可以擦拭本心,除去道德情感中欲望的遮蔽,打破符号化交往对伦理关系的掣肘。同时,“致良知”有利于恻隐之心的发用,激发公民友善之心,这对于解决旁观者道德冷漠问题大有裨益。所以,“知止”的过程同时也是道德情感发用和强化的过程,这对于强化人伦关系、解决社会问题具有积极意义。

(三)“知止”突显了知行合一的实践要求

王阳明强调“知止”中知行合一的重要性。王阳明从知行本体的角度说明了知与行是一体的,并且强调知止更需要去践行,这对于我们树立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以及维护和谐社会秩序具有积极的借鉴意义。对善德的探究和践履有助于促进全社会的价值共识的形成、价值认同的强化以及文化自信和文化软实力的提升。同时,丰富道德知识和加强道德实践是统一的,是互相促进的,价值共识和道德理念更为重要的是要贯彻到具体实践中,提升公民道德修养水平不仅需要道德规范、道德原则,更需要道德行动。《新时代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指出:“坚持提升道德认知与推动道德实践相结合,尊重人民群众的主体地位,激发人们形成善良的道德意愿、道德情感。”[16]凝聚价值共识、践行共同价值理念、发挥道德力量、化解矛盾冲突、进行和谐对话等,有助于促进和谐社会建设,对于当今国际合作及和谐交往也具有重要意义。只有在强化公民道德修养和广泛达成社会价值共识的基础上,我们才能在全社会提出共同的价值目标,进而凝心聚力付诸行动。而在百年未有之大变局面前,凝聚共识、相互尊重、互相了解等对于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显得尤为重要。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和平、发展、公平、正义、民主、自由,是全人类的共同价值。”[17]16当今世界应当将为人类谋进步、为世界谋发展作为共同的价值目标,并且尊重差异,尊重和兼顾各方利益和诉求,互相合作,共同发展。

总体来看,王阳明知止思想是在对朱熹知止思想批判的基础上形成的,王阳明认为朱熹于事事物物上寻求善而格物致知的主张使得心与理相割裂,不仅会导致善的知识难以格尽,还会使得知与行相分离。王阳明将至善看作良知,止于至善的行动就是致良知,良知是纯粹的本体之心,从心体中发出的意念必然为善,但意念已发后存在着不善的情况,所以需要在心上下刮磨的功夫,恢复本心。王阳明在论恢复本心的工夫时经历了从“诚意”到“致知”的转变,但他仍将知行合一作为最为重要的工夫论,主张合一并进实现万物一体之仁,止于至善。但将“良知”看作是至善,此“知是”否为《大学》中“知止”之“知”仍存疑虑,如刘宗周认为:“自是阳明教法,非大学之本旨,大学是学而知之者。”[18]397所以,王阳明的知止思想存在着理论缺陷,但瑕不掩瑜,王阳明对知止思想的阐发不仅具有重要的思想史意义,而且对于当今社会的价值观建设也具有积极的启发和借鉴意义。

猜你喜欢
格物工夫亲民
最亲民的海王 静态体验玛莎拉蒂Grecale
从道德“格物”到政治“格物”——荀子“义”论的新进展
王申勇:“格物”的精神与“动情”的演绎
人格物在民法上的保护探析
亲民之官 以廉为基
“工夫”与“功夫”
一杯热茶的功夫
“诗内”与“诗外”工夫
“功夫”和“工夫”
廉价亲民黑鸟单车BB10 GPS码表评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