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英英 浙江师范大学教师教育学院
2021年高考作文试题呈现出特色鲜明的任务型材料作文。纵览8 份试卷,总结其特点和不足,提出颇具针对性和适应性的若干教学建议,从而为一线作文教学提供参考策略。
2021年高考作文,探究开放自由的命题环境,寻求时代条件下主体思维的解放,主要呈现出以下三大特点。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指出:“考试、测评题目应以具体的情境为载体,以典型任务为主要内容”。[1]2021年8道高考作文中,任务驱动型材料作文占据主导,充分创设情境,留下空白,引导考生梳理和总结个人生活体验,创造性地根据任务指引完成写作。这就要求考生先精心审题,读懂材料,感受情境,再结合自身生活感受并理解题意,选定角度,确立观点。其中最关键的是根据日常生活感悟和思考,在材料创设的情境下进行立意。这也进一步说明高考作文更加关注考生对日常生活的感受,要求青年学生走进生活、思考生活。
如全国甲卷:所给材料令考生回首党带领人民走过百年征程,在无数革命烈士的斗争和英雄榜样的引领下,为当下创设了一个和谐、可为的时代情境。考生可以真切地感受到材料真实、选择多样,思维发散,写作角度多元:写英雄人物事迹、榜样的引领模范作用,还是歌颂党的正确引领,又或者写自我时代感悟和思考。而“请结合材料,以‘可为与有为’为主题”,明确了考生的写作任务,在真实的、切身的大时代背景下,以自身的生活感受为基础,最终回到小我如何围绕“可为”和“有为”进行构思,避免了宽泛的从俗写作。这需要考生以任务为驱动,创设真实性、引导性、多元性的情境,充分融入自己的生活感受。
如全国乙卷:先明确提出作文试题的主题为“对理想的追求”,创设关于理想的情境。又以汉代扬雄关于射箭的观点作为解释,谈论到追求理想的基础、方法、路径、目标及其关系,为考生指引了“追求理想”的情景。之后提出要求,“给追求理想的当代青年以启示”“对自身发展的思考”给予了明确的任务指向,强调是基于自身的生活感悟和总结来写考生自己对追求理想的思考。此任务型材料作文既给予充分的材料支持,举例创设情境;还强调了考生对自己生活成长的细心揣摩和深入思考。
可以发现,作文试题所给予材料立意多元、角度多样,留给考生充分的思考空间。但是,又避免了考生写作内容过于宽泛,脱离自身生活实际。写作高于生活,但是首先来源于生活。基于情境的任务指向,需要考生结合自身体验和发展、自我感悟和反思,对主题内容鉴别和取舍,由自己的生活体验出发,再结合材料展开作文。考生的生活体悟融入高考作文,能够使作文更有共情力,提高作文质量,打动阅卷老师。
思辨是考生面对纷纭复杂的事物作出是非取舍的活动过程,也是语文学科核心素养中的“核心”。在当今随波逐流的“快”文化时代,不论是“躺平”,还是“内卷”,众多青年缺乏自我思辨和判断能力,缺少思想深度,难以确定自身的路应该走向何方。以上海卷、天津卷为代表的自命题作文来说明。
如上海卷:辩证地看待“时间”,从两相对立中看待问题。一方面,“时间”考验出事物的本质,也会遮蔽和掩盖事物的价值;另一方面,关键的瞬间也会“凸显”出事物的是非曲直,甚至“突发”“意外”的间隙更加展现出事物的“真实”。因此,这种对立或者兼容都可以测量考生的思维深度——这是使思维“大放异彩”的舞台。
如天津卷:对“纪念日”价值的理解和思考,需从纵深方向着手。一方面,“纪念日”提醒人们反思以往,了解过去,辩证认识历史价值;另一方面,“纪念日”启示人们不忘初心,汲取力量,面向未来,继续向前奔赴。其思维深度不仅包括对某一重大历史事件的认识和思考,还对未来性的前瞻。
总之,面对思辨性材料作文,考生需要谨慎审题,剖析主题。高考作文主要考查学生的写作能力,与写作能力一样重要的是思想内涵的深度,辩证分析事物之间的关系,以展示积极独特的思想特色。
习近平总书记曾指出:“要加强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挖掘和阐发,使中华民族最基本的文化基因与当代文化相适应、与现代社会相协调,要推动中华文明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激活其生命力,为人类提供正确精神指引”。[2]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绵延几千年,不仅承载历史,能够丰富民族精神、指引道德方向,而且还能为今所用,服务现实,并指引未来。高考作文广受社会关注,选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材料,能够引导学生对当代文化的反思。作文命题蕴含中华文化精髓,将无形中宣传优秀传统文化,丰富社会文化精神。2021高考作文也广泛传播优秀传统文化,引导考生再认识这种经典文化的精华。
如全国新高考Ⅰ卷:强弱转换下的“体育之效”,启发现今青年应具积极思想力和行动力。一则使用文言文总结“体育之效”;二则内含隐喻,喻为强弱之转换。形式和内涵两方面彰显体育文化的非凡意义。以生理之强弱,隐喻“强者不必自喜,弱者不必自悲”深刻时代哲理。
如全国新高考Ⅱ卷:“人”正为范,古为今用。第一,以书法彰显了中国的优秀传统文化,并以精炼语言出之。第二,“鉴别和取舍”暗示对传统文化需要有所扬弃、古为今用、推陈出新。第三,书法之道内含为人交际之道,彰显书法文化博大精深、含蕴深刻,暗示考生为人处世,悟道为先。
总体来说,2021年高考作文继续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在任务型材料作文的情境下考查考生的思辨能力和思想内涵,更加关注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现实意义,力求彰显新时代新青年的思想风范。
高考作文每年都在完善,但问题也仍然存在,主要有以下三点。
纵观近几年高考作文试题,不同于以往直接告知学生题目、主宰考生思路的“硬性命题作文”,而是转化成了材料丰富、表面开放,实际固定的“软性命题作文”。“软性命题作文”因为呈现大量材料,看似没有硬性限制思维空间,但是仍然在暗示思想主题,所给提示性词语“以某某为主题”更是内含规定性,束缚了考生的思想力,引导考生走向公共思考和同质表达。
2021年新高考Ⅱ卷要求把握书法之道“逆锋起笔,藏而不露”“中锋用笔,不偏不倚”“停滞迂回,缓缓出头”三个要点,看似材料新颖特别,隐喻为人之道,但整体、评价取舍等词深具指示性。考生本处于高度紧张的考试氛围中,对于试题指示的“藏而不露、不偏不倚、缓缓出头”三大为人处事之法,大部分都会紧紧围绕这三点进行思考和写作。
“软性命题作文”所给材料较为丰富,虽未像“硬性命题作文”一样直接规定写作主题,但是材料和提示语所给信息会束缚考生的思维。如果2021年新高考Ⅱ卷抛开要求后面提示性语句,仅仅呈现漫画材料,那么整个试题将更具探究性和思考性,引导考生选择自己认可的为人之道进行辨析表达。因为简单、清晰的材料就能为考生营造多元情境,留下广阔的思考空间,更有利于激发考生个性独特的思想力和表达力。高考作文命制可以借鉴法国高考哲学题目,如2021年的三道题目,“辩论是否意味着放弃暴力?”“‘无意识’是否处于所有形式的认知之外?”“我们要对未来负责吗?”仅用一句问题形式的材料,既包含写作对象,又暗含内容之间的关系,也能引起考生充分的思考。
套作是指考生事先根据教育热点准备好万能的内容和结构模板,写作时直接变换某些主题词进行套用的不良写作行为。套作而成的作文是为写作而写作的,没有真情流露和个性创作。这样投机取巧的行为也是一直在等待解决的考试公平问题。如今“不得抄袭、套作”,几乎成为每份高考作文试卷的必然要求。每年都有社会热点,高考作文试题不能避而不谈,但是作文试题和热点靠得太近,又会令有准备的人成功套作,缺失了考试选拔的功能。
2021年除浙江卷、上海卷、全国乙卷外,其他5套试卷均出现“新时代”“新青年”等鲜明的热词,且全国甲卷直接考查党领导人民奋斗的时代下如何“可为与有为”,这样就容易被事先准备的考生套作,即考前记忆关于歌颂当今时代的假大空材料、一些优秀青年榜样事例,就能够以一些优美的表达完成写作。既然难以避免,就须设法补救。当和热点靠得太近、还得考查考生对热点的理解和表达时,一方面要求命题人深思熟虑,照顾周全,仔细思考和设计这类题型,兼顾好社会热点和考生独立思考、个性发挥的关系;另一方面要求教师进行有效作文教学,即引导学生写作时根据主题融入情感脉络、澄清思维轨迹。
高中语文学科核心素养要求培养学生审美创造与鉴赏的能力,即培养学生自觉的审美意识、高尚的审美情趣、丰富的审美感知和积极的创造表现能力,以及培养学生表现美、创造美的能力,能够创新表达具有美感的语言文字。诗歌被称为“文学中的文学”,蕴涵深厚的文化积淀,深藏诗者的哲思,符合审美教育要求的“内涵之美”和“语言之美”,有助于表现个体生命内涵、展现语言功力,是提高学生审美意识和表达能力的最佳方式。成功的诗歌创作需要诗者点燃其生命能量,进行独特的创造性精神活动。
纵使每年都有专家呼吁为诗歌“解禁”,但诗歌仍然没有登上高考作文的舞台。如果高考作文能够将诗歌纳入考查范畴,就能最大限度地检验学生思想力和表达力的水平。现在担心的所谓诗歌评分标准不成熟、不方便操作等等理由,是站不脚的。所以,让诗歌真正走进高考作文,关键是设计合适的诗歌题型以及公平合理的评价方案。首先,建议从试卷着手,作文方格纸不变,设计另外一张横线排版的试卷,方便诗歌写作(诗歌写作论行数)。其次,现代语文教育本身就包含着诗歌的教学和写作,以此入手,可以为考生提供合适的诗歌表达的题材。最后,为了评价方便,可以对照原有作文评分标准,要求诗歌作品量化,如创作诗歌必须说明独创的“中心意象”句子,再提供分行表达的音韵版,方便阅卷老师了解诗歌主旨并作出恰当的评价。
作文试题趋向任务型开放材料,愈加要求考生能够发现问题,积极思辨,独特表达,需要教师剖析高考作文试题本质问题,探究适应性的作文教学策略。
任何一名考生准备了多么万能的写作模板,如果没有相宜的内容进行“填充”、润色,都成不了一篇佳作。作文“填充”的内容就是考生在生活中总结的感悟和积累的题材。如今任务驱动型材料作文占据主导,倾向创设多元情境,要求学生在读懂材料的前提下感受情境,进一步剖析题意。所以,在教学策略上,教师应该鼓励学生走进生活,用敏锐的双眼观察身边发生的大小事情,总结生活中的各种感受。一方面,感受积累多了就能有助于解读材料、方便于写作;另一方面,点点滴滴积累下来的素材将会成为学生写作时的材料库,能够有效避免套作。因为学生对日常生活观察入微、总结得当,在有丰富经历的基础上,便会愈加轻松理解材料的情境,然后提炼写作观点,再理清写作思路。
全国新高考Ⅰ卷考查考生对“体育之效”这则材料的感悟与思考。在日常生活中常常进行体育锻炼的学生就会明白,体育的作用不仅能够使身体生理上变强,而且能够在一次次坚持挑战身体机能的运动过程中,磨炼人的意志、增强人的精神。思考方向和写作内容由生理层面上升到精神层面,才是这道题创设“体育之效”这一情境的真正目的。如若学生记得某一次坚持体育锻炼的感受,就能够更加容易理解这道作文材料的内涵。这就要求教师能够引导学生细心体悟生活,将生活中的感受记录下来,并按周期整理和分享,不仅能够使学生之间交流探讨,还能愈加激励学生走进生活,以此提高学生感受情境的能力。
想要写出个性卓越的作文,就需具备自我思考能力。高考作文愈来愈关注学生的思辨能力,常考查主题内容的辩证关系,希望考生能够得出自己的观点。教师要在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有自己的新见,避免习惯性套路的同质表达。
如上海卷考查“时间的沉淀和事物的价值”两者的辩证关系,试题要求考生具有较强的思辨能力。写作过程建议是:思考问题,理性解构→确定观点,表达个人独特见解→用实例和亲身经历比较和辨析→概括、提升观点或主题。[3]这种基于学生自身理性思考、辨析概括的过程,才是应对“软性命题作文”的有效方法,也符合作文考查思辨能力的要求。
受“软性命题作文”和套作行为影响的传统议论文日趋“格式化”,开放性材料作文又要求考生个性表达,催生了当下高考作文的新文体,即评论文。评论文重在表达考生的见解,见仁见智,只求论说圆满,不同于传统议论文“提出观点→进行事实或道理论证→得出结论”的僵化写作套路。评论文重点在一个“评”字上,不仅要求考生提出自己明确的观点,而且注重联系多方事例进行有力评论。可参考的操作性步骤是:聚焦材料中心问题→提出作者明确观点→结合事例或实际经验→推导结论并升华主题。所以,在教学策略上,教师首先需要遵循“评”的原则,引导学生将深刻的思考贯穿日常生活和教学活动的全过程,培养其个性独特的评论能力;然后利用课堂,在材料创设的情境中,以示范性评论,引导学生表达和写作。
以浙江卷“看待得失的态度”为例,学生可以按照以下思路写作:第一,通过阐释得失的关系和对待得失的态度来聚焦问题;第二,提出自己的观点,如得失就是一种成长过程;第三,融合切身体验、典型事例、榜样示范等评论解释;第四,概括以及强化自己的观点,如“得失就是人生成长过程,反复得失塑造了更为坚韧的自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