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苏州高新区实验小学校教育集团(215011)周晓虹
设置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的初衷,旨在引导学生认识生活、融入社会,积累社会经验,感悟生活,进而形成一种特殊的感受与情感,促进学生快速成长。但是,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发现,一些学生的学习兴趣低下,对教师教授的内容无法产生认同感,再加上师生互动少,导致道德与法治的教育教学价值无法体现。为此,在道德与法治课堂中,教师可根据具体的教学内容与学生的实际情况,创设以形象为主且生动有趣、具有一定情感色彩的情境,解决学生因阅读不足,无法与课程内容产生共振的问题,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不断深入探究,真正理解和掌握道德与法治的知识。
课堂中创设情境,能够将教材内容更加真实、直观地展现在学生的面前。一方面,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参与课堂学习活动的积极性,使他们在情境中感悟所学内容,不断深入探究;另一方面,能够让学生充分认识自己的价值,达到教育教学的目标,促进学生自身的发展。
例如,教学统编道德与法治教材一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第十一课《让我自己来整理》时,教师先创设第一个情境“说一说”:“请你根据图(略)中收纳筐的类别,说一说自己的哪些‘小伙伴’应该收纳其中。”教师设置学习用品、生活用品、玩具等收纳筐,要求学生将自己平时的各种用品放入相应的收纳筐里。创设“说一说”的情境,让学生明白:原来这些事情我可以做到,也可以做得很好。紧接着,教师创设第二个情境“议一议”:“你赞同哪位同学的做法?请给你赞同的做法前面的大拇指涂色,给他点赞;如果不赞同,说说你的理由。”教师通过多媒体出示以下四种做法:(1)小刚找不到课本等学习用具时,每次都要问自己的爸爸妈妈学习用具放在哪里;(2)小美每次用完学习用具后,都会放在柜子里并摆放整齐,这样用的时候很容易找到;(3)小明经常因为找不到自己的玩具而急得团团转;(4)小兰将自己的学习、生活用品均摆放在固定的位置,将物品整理得井井有条。创设“议一议”的情境,让学生自由思考、交流,既有助于他们充分发现自我的价值、认识自我,进一步调动他们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又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综合能力,达到教书育人的双重功效,实现“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使道德与法治教学取得实实在在的成效。
在道德与法治课堂中,教师应基于学生的兴趣爱好创设情境,以提高教学效率。首先,教师要尊重学生的个性发展,了解学生的兴趣,将学生的兴趣与教学有机融合。同时,融洽师生关系,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使他们在课堂中勇于大胆发言,敢于提出自己的问题。这就要求教师既要与学生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又要给学生提供平等交流的机会,让他们学会思考、学会发现并分析问题,以有效解决问题。其次,教师要灵活处理创设情境与课堂生成之间的关系。即使每一个情境都是巧妙构思的,但在实际教学中难免会出现突发状况,因为我们面对的是一个个鲜活的个体,他们都有自己的主观思想。因此,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要针对不同状况设计应急处理预案,用自己敏锐的双眼观察学生参与课堂学习的心理状态,并及时进行引导与调整,以获得更好的课堂教学效果。再次,创设情境应充分考虑教情、学情,关注学生的知识与情感,以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促进学生的情知和谐发展。如让学生参与情境创设,那么他们就能在课堂中表现出更高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作为教师,应在情境创设中多给学生提供参与的机会,以提高教学的有效性。最后,创设情境需要与实际生活相结合。这样既能让学生对课本知识理解得更加透彻,又可以进一步增强学生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不断提高他们的思想道德修养和法治意识。这种结合实际生活创设的情境,不仅能够有效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让学生对课本知识有更深层次的理解,还能进一步提升学生运用课本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不断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因此,教师要注重创设情境与实际生活的结合,不断增强课堂教学效果。
“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课始的导入直接影响整堂课的教学效果。为了吸引学生关注课本内容,教师可通过创设情境引出课本内容。鉴于一些学生存在学习兴趣缺失的问题,教师要选择学生熟悉的事物并融入相关的元素,根据具体的教学内容创设情境,引导学生兴趣盎然地学习课本内容,促进学生快速进入学习状态,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例如,教学统编道德与法治教材五年级下册《弘扬优秀家风》时,教师引导学生从生活视角审视本课内容,并向学生提问:“同学们知道什么是家风吗?父母平时有向你们讲过什么大道理吗?”由于学生对问题比较熟悉,所以积极回答问题,与教师进行良性互动。在学生争相抢答问题时,教师导入学生耳熟能详的人物——岳飞。借助名人事迹导入优秀家风,让学生可以从另一个角度看待与分析家风。岳飞为我国历史人物中的正面人物,其身上具有勇敢、正直的优秀品质。最为重要的是,岳飞在成为一代名将之前,有一位对其人生有极大影响的人存在——母亲,正是因为优秀的家风,才能培养出一代忠臣。教师通过多媒体展示漫画形象的人物——岳飞,创设有关岳飞家风的情境,让学生按照多媒体展现的漫画内容,了解岳飞母亲教育岳飞的方式,并询问学生“成长期间,父母有没有向你们灌输类似的道理?”,使学生明白家风对品德培养的重要性。学生一边观看教师准备的素材内容,一边回忆父母对自己的教诲,思考课文后面的问题。这样创设情境引导学生探究课文内容,培养了学生思考与分析问题的能力,使学生深切地感受到家风的作用,明白家庭是构成社会的最小单元,优秀家风是构建和谐社会、推动民族发展的有效举措。
又如,教学统编道德与法治教材五年级下册《日新月异的交通》时,课始,教师创设问题情境。
师:同学们对距离有概念吗?谁能说说,从家到学校需要多长时间?
生1:坐公车大约需要20分钟。
生2:走路大约需要30分钟。
师:如果让你们从北京到杭州,会选择什么样的出行方式?
生3:动车。
生4:飞机。
师:如果只能徒步行进,从北京到杭州需要多久?
教师在提出问题后,给出相关数据——步行每小时行进5公里、火车每小时行驶100公里、飞机每小时飞行800公里左右、北京到杭州的距离为1250公里,让学生自行计算并对比时间。通过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学生思考用步行、火车与飞机三种出行方式,从北京到杭州所花费的时间,让学生发现日新月异的交通为我们的生活提供了便利。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通过幻灯片为学生创设情境,先展现我国交通行业的发展史,让学生看到几十年来中国交通日新月异的变化;接着结合教材内容展示中国铁路分布图,让学生观察我国主要的铁路干线,逐渐解析课文内容。这样基于学生的实际生活创设情境,有利于学生从生活的角度理解、分析、内化所学知识。
在道德与法治课堂中,教师应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通过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吸引学生积极参与课堂学习活动,从而不断深入探究问题、分析问题,加深对所学内容的理解。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充当学生学习的领路人,引导学生运用习得的知识与积累的生活经验思考、分析问题,形成自己的个性化见解。
在道德与法治课堂中,教师要增加交流互动的比重,通过师生互动、生生互动,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吸引学生深入探究所学的知识。教师在此过程中要有意识、有目的地引导学生自学,开展实践活动,促使学生积极参与,自主习得新知。同时,教师要引导学生围绕学习任务查找资料、阅读文本,在积极参与小组交流活动的基础上,提出解决情境中问题的方案。
例如,教学统编道德与法治教材五年级下册《让我们的家更美好》时,教师先播放视频《让爱住进家》,为学生创设情境,再引出课程内容。
师:“家”作为大家的避风港,对人们有着不同的意义。那么,采用什么方法可以让“家”这艘船一直安全、平稳地行驶呢?
生:需要家庭成员共同努力,每个人做好自己应该做的事情。
……
接着,教师展示课程内容,让学生结合漫画人物各自在家庭中承担的责任,分享自己家庭的责任分派方式。这样采用小组合作的方式探究课程内容,可加深学生对主题的认知程度,使学生联想到自己的穿衣、居住、学习、吃饭、娱乐等费用都来自父母的劳动。另外,情境创设中的图片内容与提出的问题均来自学生的实际生活,增加了学生对学习素材的亲切感,使学生了解了家庭承担着抚育子女、交流情感、赡养老人、改善生活等责任,明白要勇于承担家庭责任且自立自强,以正确应对家庭发生的变化。
又如,教学统编道德与法治教材一年级上册《可爱的校园》一课时,教师组织学生观赏校园景观,并简单地向学生介绍校园建设的历史,让学生可以通过采风的方式感受校园的魅力。这样以实际环境为先导,利用环境引出教学内容,然后出示探究任务,要求学生以小组合作的方式探究学校的可爱之处。学生通过多个渠道查询校园的建设信息、过往历史等情况,小组中的每个成员各司其职,最后共享彼此查到的信息。在此基础上,教师引出课程的重点内容,让学生了解学校的作用、价值等,唤醒学生爱学校、爱学习的意识,从而自觉遵守学校纪律,树立崇高的人生理想。在教师创设的问题情境中,学生充分思考本课所学的内容,加深对本课知识的理解,在活动中感悟并内化知识。
上述教学,教师以问题为核心,利用文字、动画、音乐、视频等多种形式创设教学情境,激发了学生的探究欲望,引导学生根据问题进行深入的探究与分析,实现内化所学知识的目标。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深入探究课本知识,巩固学习成果,让学生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生活的问题,达到举一反三、活学活用的教学效果。因此,教师在课尾可通过创设情境,整合教育教学资源,有目的、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使学生学会知识迁移,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
例如,教学统编道德与法治教材四年级上册《失败怕什么》一课时,在学生完成“在生活或者学习中遇到的挫折”的调查活动后,教师通过提示性语言引导学生思考,加深了学生对课程学习内容的印象。学生虽然在实际生活中会遇到教材上呈现的问题或内容,但是并没有认真思考,所以无法调动已有的知识经验理解教材内容。教师先通过调查活动,帮助学生深入回忆此方面的经历,唤醒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然后带领学生学习教材内容,引导学生尝试总结自己失败的原因,加深学生对此部分内容的理解,形成解决问题的基本策略。通过实践反思,学生学会从失败中总结经验,为日后成功奠定基础。同时,这样教学有效地培养了学生敢于挑战、不服输、不气馁的精神品质,使学生在成长期间可以一直保持乐观的心态。
总之,在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中,教师通过情境创设带领学生由浅入深地进行探究性学习,既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有利于学生理解所学的知识,又可以增强课堂教学效果。因此,教师应针对学生客观存在的个体差异,不断优化教学方法,最大限度地挖掘情境教学的价值,引导学生真正进入情境、融入情境,在情境中建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与价值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