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生态学视角下社区体育共生发展体系探析

2022-03-03 03:40韩苗苗
邢台学院学报 2022年1期
关键词:共生成员社区

韩苗苗

(菲律宾永恒大学,菲律宾拉斯皮纳斯市 1740)

提高全民族身体素质和健康水平、推进健康中国和体育强国建设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标志性事业。2019年2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体育强国建设纲要》,规定到2035年,全国经常参加体育锻炼的人数比例达到45%以上,人均体育场地面积达到2.5平方米,开展全民健身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要实现这一体育强国建设目标,社区体育的发展具有关键意义。社区体育是全民健身组织网络和公共体育服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不断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需要,推动全民健身与全民健康深度融合的重要抓手,是当代文明、健康、科学的生活方式的重要体现。社区体育是学校体育之外最广泛、最基础的体育活动,以社区自然环境、体育设施为依托,以满足社区成员体育休闲、健身、健康为目标而开展的区域性群众体育。作为社会体育与社区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体育生活化与社会化发展的载体。值得注意的是,现阶段我国社区体育还未形成完善的共生发展模式,当前社区体育存在严重的资源供不应求、发展不均衡情况,加上相关制度的缺乏、社区体育“自组织”管理不到位、资金投入不足、场地设施欠缺等一系列问题,导致社区体育活动难以充分开展,严重阻碍了社区体育的生态化发展。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要在社会生态学理论的支持下,探索社区体育共生发展方式,将参与主体、体育组织、多元资源融于一体,构建分工明确、和谐共生的体系,为“健康中国”战略的推进提供有力支持。

一、社会生态理论及其对社区体育发展的价值

生态一词最早可追溯至古希腊时期,意指生物的家与环境,随着这一概念的拓展与延伸,生态逐步被赋予了“人文”内涵,更多地指向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好家园。社会生态学理论是由美国著名心理学家布朗芬布伦纳(U Bronfenbrenner)提出的,从多方面探讨人与社会环境之间关系,强调个体的发展离不开一系列的环境系统,环境系统与个体相互作用并影响着个体发展,属于一门强调多层面综合干预的理论学科。

从社会生态学的视角来看,社区作为现代城市的细胞与基础,实际上就是一个社会生态系统,其具备生态系统的基本特点——生物与环境的互为作用。社区体育是社区生态及社区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近年来,随着全民体育和终身体育理念的传播,社区成员对体育休闲、健身健康的需求持续提升,社会生态学理论强调社区体育活动开展的过程中人与自然、人与环境的和谐共生。为了深入探索社区运动成员、社区环境、体育设施场地等资源的内部生态要素的关联性,有必要引入社会生态学中的共生关系开展分析,借此拓展社区全民健身活动、构建“泛社区”体育组织形式的途径与办法,为形成社区体育资源、设施、场地的和谐共享共用,促进社区体育运营管理模式的创新升级,同时兼顾各层次成员对社区公共体育服务的个性化、多元化需求[1]。

二、社会生态学视角下社区体育共生发展实践面临的困境

(一)共生主体缺位

从社会生态学的视角来看,社区体育强调社区成员与自然环境、社会环境及体育活动实现“四位一体”的协调发展,以达到共生共荣的目的。社区成员体育参与是社区体育共生关系形成、维持与演化的基本前提,也是社区体育生态化建设的基础。然而,当前不少社区成员缺乏科学的体育意识,片面地将体育锻炼视为可有可无的“闲人活动”,认为“家务活”完全可以取代体育活动,缺乏社区体育生态化这种文明而健康的生活目标,无法做到因地制宜、科学性、规律性的体育健身活动,导致共生主体严重缺位,社区成员在社区体育建设、维护上缺乏主人翁意识,严重制约了社区体育的共生发展与生态化建设。

(二)共生组织缺失

长期以来,我国社区体育均为群众自发组织、自治自管,政府、街道办、居民委员会等鲜少参与其中,组织形式也未打破区域内各单位封闭、分散、小型等弊端。群众“自组织”虽内生性强、天然亲民,但也因自治水平的参差不齐及外在条件的制约而暴露出诸多管理问题,突出表现为管理职责不明、管理能力有限、各自为政、无益于社区体育整体合力的凝聚等方面。因此,亟需加快推进社区体育共生组织建设,以凝聚社区成员合力,有效纠正“自组织”成员“一盘散沙”、体育活动单一、不能合理利用体育资源等弊端[2]。

(三)共生机制空缺

从社会生态学视角来看,社区体育的共生发展旨在促进社区体育由初级形态的无为、自发、自组织化发展转向高级形态的自觉、共生、组织化发展模式,该过程离不开一套完整、系统、覆盖全程的共生机制的支持。然而,当前各地社区体育共生机制建设普遍滞后,不仅缺乏面向社区成员的体育与健康需求养成机制,而且社区体育资源共享机制、组织建设长效机制等均处于空白状态,这不仅背离了社区体育发展的基本价值取向,而且无益于社区体育生态系统中各项要素及子系统之间共生关系的形成,严重影响了社区体育的生态化建设与发展。

(四)共生形式单一

从社会生态视角来看,社区体育的共生发展离不开多样化体育赛事、活动及组织协商等支持,一旦多样化共生形式缺乏,将直接导致社区这一生态系统与外部之间信息、能量等交换受阻,无益于社区体育共生问题快速而高效的解决。然而,纵观全国各地社区体育发展情况,多数并未形成多样化共生形式,部分社区虽组织开展了一系列广场舞、健美操、太极拳等体育竞赛项目,然而,多数活动项目时有时无、时断时续、形式单一,对于上级部门下达的赛事要求,不少社区多以“完成任务”的心态予以应对,一旦任务完成就代表着活动结束,无益于社区体育的可持续发展。此外,沟通渠道的阻塞还引发了社区体育与外部能量交流与协同发展的割裂,严重影响了社区体育的共生发展[3]。

(五)资源经费匮乏

社区体育要实现生态化、可持续化发展,离不开充足的资源与经费支持,这是社区体育生态化建设的基础。然而,虽然国家用于公共体育设施建设的投入逐年增加,但多数投入均集中在竞技体育领域。多地社区体育发展仍面临着经费匮乏的困境,经费缺乏导致社区健身设备、体育场馆及器材等配套建设严重滞后,无益于调动广大成员的参与热情。此外,社区体育严重缺少教练和指导者,不仅无益于社区体育活动的规范化开展,还导致社区成员的体育锻炼不科学,阻碍了社区体育“生态圈”的良性运转。

三、社会生态学视域下社区体育共生发展模式的构建路径

(一)大众体育健康需求与系统生态要素协同共生

针对社区成员共生主体缺位等问题,关键是要兼顾成员体育健康需求与整个社区生态系统各要素的协同共生要求,积极培育社区体育共生主体,形成科学的共生发展观。一方面,社区成员是社区体育共生主体的生力军,但并非所有成员均具备稳定的体育行为特征,为了培育社区体育共生主体,必须从社区成员入手,面向其体育健康需求,深化其对社区体育的认知,加快引导其转变传统观念,使之树立起“居家、健康、休闲健身”的全新理念并将休闲体育活动作为生活的一项“必修课”,积极培育其健康意识、体育态度、价值观念及体育知识技能,使之具备持续、稳定的体育行为特征与较高的体育科学素养,以达到提升其社区体育参与意识与能力的目的;另一方面,要立足社区体育全局,加强顶层设计,在既有社区体育人口及组织、制度体系及资源量基础上,以社会生态理论为指导,以减轻社区体育生态系统的共生要素为出发点,持续优化系统内主体要素间的体育共生关系,不断协调社区“生态圈”内体育与其他生态要素间的依存关系,促进社区体育共生发展动力的持续增强[4]。

(二)推进社区体育组织结构优化与组织建设协调

为了解决共生组织缺失等问题,必须加强社区体育组织建设,加快推进社区体育组织结构优化与组织建设协调。一方面,要加强领导,成立社区文体站、文体活动中心等,持续拓展基层体育活动的组织职能,保障体育活动正常有序开展,政府机构要对社区体育活动中心的组织工作进行定期检查、不定期抽查,并将社区体育活动开展情况纳入社区建设考核内容,以强化社区体育活动中心的组织管理效能;另一方面,要完善社区体育组织结构,明确组织机构的独立合法地位及其权、责、利,使各机构功能协同、结构稳定,各自履行职责,协同搞好公共体育活动;此外,要加快成立基层协调组织,如基层体协、文体活动辅导站等,统筹协调本辖区内各项公共体育活动的开展工作,强化各部门及组织间的互动交流,同时要打造具有本社区特色的体育品牌活动,对社区体育组织的竞争与合作关系进行规范、约束与引导,加强公共体育法治推广,强化政策落地监管,拓展组织关联性、凝聚组织间合力,充分发挥体育群体的“蝴蝶效应”,不断强化社区体育共生发展的动力[5]。

(三)构建资源共享、群体发展的多元机制

为了应对共生机制空白这一问题,要加快构建起覆盖需求养成、资源共享、群体发展的多元共生机制,有重点、有层次、分阶段、循序渐进地推进社区体育共生发展。一方面,要建立面向全体社区成员的体育健康需求养成机制,针对社区居民异质化特征日趋明朗、需求层次日趋多样的发展趋势,要建立健全社区体育宣传教育与培训指导机制,使居民更关注体育健康,唤醒其体育活动的本能意识,引领社区成员通过社区体育活动满足自身健康诉求,催生社区居民体育共生实践性行为的持续、稳定发生;另一方面,要加快建立社区体育资源共享机制,建构政府财政支持为主、社会力量参与为辅的多元投入渠道。其中,政府作为主导要进一步优化资源配置情况,在人、物、财等投入方面逐步向社区体育倾斜和扶持,针对体育资源相对不足的社区,要鼓励社区居民就地取材、因地制宜,开发本社区特色体育资源,避免体育资源同质化或重复配置,还要加强临近社区间的资源互补共享,以解决部分社区体育资源不足而带来的困境;此外,要注重汇聚合力,除了借助正式的体育团体或机构以外,还要积极发展“自组织”形式的社区体育群体,将公共资源使用权下放,鼓励大众自发组建秧歌队、徒步队等,并发挥骨干成员的号召带头作用,鼓励其组织、指导群体体育活动,增强社区体育群体成员间社会关系的关联度,为社区体育主体、群体间共生关系的深化、固化奠定基础。

(四)系统内外资源能量交换,创建多元化共生形式

针对社区体育共生形式单一等问题,要在相关政策法规的指引下,基于社区生态系统内外资源、能量交互的基础上构建互为主体、柔韧灵活、效率协同的共生组织形式,确保社区体育资源共享的最大化。一方面,要积极组织丰富多彩的社区体育活动,举办广场舞、太极拳等培训班,鼓励体育爱好者积极参与的同时,为社区体育俱乐部培养体育骨干,同时要充分发挥“互联网+”技术优势,创新社区体育组织模式,以微信微博等新媒体为平台强化虚拟社区与社交媒体的联通,通过群二维码推广等方式,快速汇聚辖区的体育爱好者,实现“线上互动”+“线下活动”,还要推进社区体育小程序建设,通过品牌联合战略将线上预约体育运动场地、购置体育器材产品、开展针对性体育健身指导、观看体育竞技赛事等功能一网打尽,通过系统的大数据挖掘功能,全面统计、分析社区成员体育行为偏好、体育消费倾向,了解体育服务的优化方向;另一方面,要以“趣缘”为纽带,结合辖区内居民集群分布情况,建构其疏密适宜、配套完备的社区体育中心,既保障个体间的空间距离需求,又不影响其与外界的必要交互,形成社区人际共同体,有层次、有计划地发展“脱域”运动,如钓鱼、骑行等,以此增强社区居民对体育运动的认同感,满足其多元体育需求[6]。

(五)构建政府引导、多元社会力量支持的经费配套保障机制

针对资源经费匮乏等问题,关键是要构建起政府引导、多元社会力量支持的配套保障系统。一方面,要求各级政府不断增加财政预算中社区体育发展的经费投放比例,保障社区体育与竞技、学校等体育领域享有平等、均衡的发展机会,并逐步呈现出向社区等基层公共体育服务领域倾斜的政策趋势,同时要在政府牵头下,积极引领行企组织、社会力量参与到社区体育共建发展工作中,为其共生发展提供必要的资金及资源支持;另一方面,要将志愿服务与社区体育公共服务融为一体,既要组建一支服务意识强、专业素质过硬的志愿者队伍,服务社区体育活动的组织、开展与指导工作,又要全面畅通众筹、社会捐赠等渠道,为基层公共体育事业发展提供支持,还要推进社区体育共生服务平台建设,借助“互联网+”技术的支持,构建校社一体化发展机制,推进球场、游泳馆等资源共建共享,并凭借新兴媒体将优秀经验推广,为全域社区体育资源共生发展提供助力;此外,还要加强体育指导员队伍建设,与当地有条件的高校合作,加强体育指导员培训,对于愿意深入社区工作的指导员,加强社区体育指导员先进典型的包装,给予其物质与精神奖励,激发其工作热情,更好地指导社区居民积极开展丰富多彩的体育活动[7]。

四、结语

综上,社区体育是面向基层开展的,以促进全民健康、提升群众生活质量为目标的创新体育形式,而社区体育的生态化是以个体生态健身、社区持续发展为目标和任务,以推动人与自然、与社会的和谐共生与协调发展。从生态学视角来看,社区体育内部要素与周边环境间存在一定的社会共生关系,这种共生关系具有一定的必然性,这为社区体育的生态化发展奠定了基础。当前社区体育共生发展实践仍面临着共生理念落后、组织缺失、机制空缺、形式单一、经费匮乏等诸多困境,这严重阻碍了社区体育的生态化发展。为了扭转这一现状,关键是要兼顾社区居民体育健康需求与系统生态要素协同共生要求,加快推进社会体育组织结构优化与组织协调部门成立,构建覆盖需求养成、资源共享、群众发展的多元机制,基于系统内外资源能量频繁交换创建多元化共生形式,构建政府引导、多元社会力量支持的经费配套保障系统,促进生态社区体育与生态社区建设的有机结合,以充分发挥生态社区体育在社区可持续发展中的作用。值得思考的是,当前国内关于社区体育共生发展规律的探索仍处于起步阶段,因此,还需进一步加强相关领域的研究。

猜你喜欢
共生成员社区
主编及编委会成员简介
主编及编委会成员简介
主编及编委会成员简介
主编及编委会成员简介
社区大作战
人与熊猫 和谐共生
共生
3D打印社区
在社区推行“互助式”治理
优生共生圈培养模式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