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莆田市荔城区麟峰小学(351100) 王肖婧
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学、思、辨、行就是强调学生的语文实践,引导学生展开学习、思考、表达、运用等,以促进学生形成自主学习的习惯,培养学生的语文学科思维,不断提高学生运用语言的能力。
当前,阅读教学以朗读感悟、品词析句为主,学生对文本的解读浮于表面,只停留在理解和欣赏的层面,没有深刻理解语言文字的丰富内涵。教师是教学活动的主导,学生是学习的主体。但是,课堂上教师往往忽视学生的主体地位,讲解过于精细,以自己的解读替代学生对文本的阅读。长此以往,学生习惯于跟着教师的思路走,被动地接受教师灌输的观点,难以形成自己的思维能力。另外,现在市面上的各类教辅资料内容详尽,而一些教师过于依赖教辅的帮助。教辅资料的过度使用禁锢了教师的思想,从而产生思考的惰性,无法形成系统的培养学生思维的体系。
在阅读课堂上,一些教师采用旧的阅读教学模式,重知识传授轻能力培养、重课内知识轻课外拓展、重单篇课文教学轻单元整合联系,这样导致学生的阅读能力、表达能力没有得到有效的提高。打破传统的阅读教学模式,加强思维能力训练是语文教学发展的必然趋势。
在应试教育背景下,阅读教学的评价方式较为单一。有的教师以尽可能提高学生考试成绩为目标来设计课堂教学。长期的阅读训练和测试培养了学生粗糙而功利性的阅读习惯,速读、跳读、精读等阅读习惯虽然可以在短时间内提高学生的阅读成绩,但很难有效发展学生的语文思维及语文素养。
要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不仅要调动学生阅读的积极性、主动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要教给学生阅读的方法,让学生掌握学习的内在规律。学、思、辨、行是有效的策略,能让学生形成阅读的良好习惯,掌握阅读的规律。
语文是一门感性的课程,文学作品的魅力足以使学生的语言、思维、审美等多方面素养都得到培养。在阅读教学中,教师要尽可能多地把学生置放在具体的、鲜活的、具有思考价值的情境中,以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探究欲,使学生产生探究知识的内驱力。
例如,统编语文教材五年级下册第六单元的《跳水》一文,借助巧妙的叙事技巧,构建了人与事物、时间、空间的微妙关系,推动着故事情节的发展。在教学时,教师可以根据文本内容创设三个情境,引导学生学习探究。
1.角色扮演,简洁复述
教学伊始,教师以连线记者身份出现,让学生以现场目击者的身份用简洁的语言讲述课文的故事。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会借助以前学过的六要素法,梳理事件的起因、经过、结果:水手拿猴子取乐—猴子逗孩子—船长命令孩子跳水,了解了故事的大概内容。
2.还原现场,厘清关系
在学生初步把握文章内容后,教师可鼓励学生再以目击者的身份详细地还原现场。这样的情境有利于学生进一步厘清人物之间的关系。通过阅读文本,学生不难发现人物之间的密切联系。人物之间的关系梳理清楚了,故事情节的发展也就厘清了。
3.评价人物,获得启发
在学生详细阅读文本后,教师再一次以记者的身份出现,通过采访的方式让学生试着评价文中的几个人物。在这一过程中,学生不仅关注到船长的权衡利弊,还关注到水手和孩子思考问题的片面性。这样,学生不仅能更深刻地感知人物形象,而且从中获得启发,学会更全面地思考问题。
让学生以目击者的身份出现在课堂中,学生就会沉入文本,了解事情的前因后果,思考人物之间的关系和他们内心的想法。这样的情境具有现场感、有思考的价值,不仅能充分调动学生学习探究的积极性、主动性,而且能激活学生思维,让学生从不同人物的角度进行思考,获得思维能力的发展。
阅读是一种有质量的思维活动。扩大思维的广度、增加思维的深度是提升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重要途径。教师要根据教材内容,通过一系列高质量的问题为学生搭建思维的平台,推动学生走向阅读的深处。
1.在阅读中培养分析思维
在学习统编语文教材四年级下册第五单元的《记金华的双龙洞》一文时,教师先通过“我是小导游”的形式,鼓励学生自主阅读,梳理出地点变化的关键词,画出作者游览的路线图;接着,通过“我是小评论家”的形式,让学生选择不同角度品评课文,可以评一评作者写孔隙的方法之妙,也可以比一比内外洞的不同之处;最后,通过“我是小作家”环节,让学生进行仿写。这样,使学生对这篇游记的写作顺序、表达方法和详略重点了然于胸。在这一过程中,教师不断地带领学生多维度地挖掘文本内容,使学生的学习真正地发生。
在学习统编语文教材四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纳米技术就在我们身边》这一篇科普说明文时,教师引导学生想一想:“课文围绕纳米技术写了哪些内容?”为了清晰地呈现课文内容,教师要求学生借助表格或者思维导图将纳米技术在生活中的存在及用途展现出来,并探讨课文的写法。通过梳理,学生发现课文是按照总分的结构,围绕中心句展开分点阐述的。这样的引导,使学生在自主学习的过程中形成分析性思维能力。
2.在阅读中培养批判性思维
“学起于思,思源于疑。”有效的语文学习始于有思维含量的问题。在阅读过程中,教师可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并运用批判性思维的方法去探究,从而获得属于自己的感受。
例如,统编语文教材二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的《我是一只小虫子》一文,从不同的角度写了当一只小虫子的感受。在课堂上,教师请学生读读文章,并将自己的困惑记下来。通过阅读,学生产生了疑问:“为什么同样的生活带给小虫子和伙伴们的感受不一样呢?哪一种感受才是作者真正想要传递给我们的呢?”带着这样的疑问,学生回到文本中,通过深入阅读,明白了正是因为小虫子和伙伴们对待生活的态度不同,所以它们的感受就不同。再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学生很快就明白了这篇童话故事想要传递给读者的思想。
在学习统编语文教材五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的《什么比猎豹的速度更快》这篇课文时,通过阅读提示,学生发现了课文表达上的特点,即采用作比较的方法说明一种事物比另一种事物的速度快。通过深入阅读,他们发现了问题:“课文的第4 自然段只提到了游隼的速度很快,并没有提到上文出现的猎豹,这样的写法是不是和上文不一样呢?”带着疑问,学生又一次认真地阅读第4 自然段。通过仔细推敲,他们发现这段话虽然没有提到猎豹,但最后一句话:“它俯冲时的速度比任何一种动物奔跑时的速度都要快。”其实包含了前文所说的动物,当然也包括猎豹。通过阅读—思考—提问—再思考,学生的思维之门打开了。探究这些问题,使学生对文本内容有了自己的看法,批判性思维的意识不断获得发展。
3.在阅读中培养创造性思维
创造性思维主要表现在提出新问题、挖掘新角度、发表新见解等方面。在学习统编语文教材五年级下册第六单元的《田忌赛马》一文时,教师可以先引导学生围绕孙膑献策的句子,借助课后练习的对阵图理解孙膑这样安排的科学性;接着,引导学生思考:“如果齐威王一定要赢得比赛,他该怎么做呢?”通过思考—假设—推断,学生发现孙膑的方法是田忌赢得比赛的唯一方法。这样的训练,突破了学生思维的局限,促进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发展。
统编语文教材中的许多童话文本是训练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好素材。在三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的教学中,教师可以抓住故事的转折点来引导学生预测故事的发展。《胡萝卜先生的长胡子》一文,以“胡萝卜先生的胡子刚好在风里飘动着”作为结尾,给人以意犹未尽的感觉。教学时,教师可鼓励学生继续预测后面会发生什么事情,让学生进行表达,以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4.在阅读中培养联结思维
联结思维表现在对文本的学习过程中能够多方位、多角度地进行联系,从而能更全面、具体地理解文本的内容。教学中,教师可以灵活地运用作比较的方法,引导学生发现文本之间的异同之处,体会文本的特点,从而获得联结思维能力的发展。
在教学统编语文教材五年级上册的第五单元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对比阅读《松鼠》和《太阳》这两篇文章,并谈谈它们的异同。通过阅读,学生发现《松鼠》一文通过描述性的语言介绍松鼠,生动有趣,而《太阳》一文则以列数字、作比较等说明方法严谨地介绍太阳的特点。通过对比,学生发现了说明文的表达方式也可以多样化,这样为后续的写作拓宽了思路。
这样的比较学习,既使学生对文本的理解全面而深刻,又使学生的联结思维能力得到提升。
辨析表达旨在引导学生进一步深化认知,提高学生思维的准确性和深刻性。
教学中,教师可以利用阅读材料,组织学生对一些关键问题展开辩论,让学生产生正确的认知。例如,在学习统编语文教材五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的《落花生》一文时,教师可将学生分成“水果”和“花生”两个队,双方围绕“水果和花生哪个更好?”展开辩论,引导学生先说各自的优点,再说说对方的缺点。辩论能让学生不断深化自己对花生的认识,领悟课文所要传递的花生品质。
阅读统编语文教材四年级下册第八单元的《巨人的花园》这篇课文时,教师可以就“分享”这一主题引导学生进行多元思考。“美丽的花园是巨人的私人财产,他一定要分享吗?不分享的做法一定是错的吗?”这一问激起千层浪,学生的思维由此发生碰撞。教师可将正反不同意见的学生分成两个组,采用辩论—总结的方式鼓励学生畅所欲言。从一开始的指责巨人自私到对巨人的理解,学生对“分享”这一主题的理解也更加深刻。最后,学生总结自己的观点:分享是一种美好的品德,但并不意味着毫无底线地付出,巨人不愿意分享是不对的,但是孩子们在花园玩的时候也应该注意保护花园。
这样的辨析表达,不仅激活了课堂,而且丰富了学生的语言积累,使学生熟练地使用语言进行表达,提升了学生的语文素养。
语文是实践性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而培养学生实践能力的主要途径是语文实践。在课堂上,引导学生将学到的方法进行迁移运用,不仅可以巩固学到的方法,而且能有效地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和表达能力。
还是以统编语文教材五年级上册第一单元《落花生》一文的教学为例进行说明。这一单元的语文要素是“初步了解课文借助具体事物抒发感情的方法”。在学生理解了作者通过花生与桃子、石榴、苹果的对比,突出花生的默默奉献的精神品质后,教师引导学生对竹子、梅花、蜜蜂、绿叶等展开讨论,说说它们具有什么品质,象征什么样的人。然后,教师创设情境,让学生运用借助具体事物抒发感情的方法写一种事物。这样,学以致用,迁移运用学到的方法进行语文实践,能有效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在教学统编语文教材五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的《冀中的地道战》一文时,由于地道战所处的年代比较久远,学生对此了解甚少,所以对文章内容感到比较陌生。为了让学生全面地了解地道战,感受地道战的神奇,教师让学生动手绘制地道平面图。学生一边阅读,一边思考平面图上应该画些什么。在问题的引导下,他们圈出关键词句,很快就锁定了地道中几个关键的位置,描绘出基本框架。在展示学生作品的时候,教师请一些学生进行点评。通过展示交流,教师发现一些细节容易被学生忽略。通过阅读—绘制—评价—反思,引导学生积极地阅读和思考,活用所学知识,获得语文综合素养的提升。
阅读是一项长期的实践活动。在阅读教学中,教师不仅要引导学生掌握阅读的方法、策略,而且要让学生学以致用,运用学到的方法去解决阅读中、生活中遇到的问题,使学生在学语文、用语文的过程中获得思维能力的提高,养成语文学习的良好习惯。
总而言之,小学阶段的阅读教学不仅要引导学生汲取经典文本的丰富营养,而且要让学生形成正确的语文思维习惯。只有养成良好的思维习惯和大胆质疑的品质,具有积极联想和想象的能力,学生才能获得语文核心素养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