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审美体验 提升核心素养
——谈古诗词教学

2022-03-03 02:54:53浙江杭州蕙兰未来科技城学校310000
小学教学参考 2022年7期
关键词:首诗节奏古诗词

浙江杭州蕙兰未来科技城学校(310000) 王 颖

古诗词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是古人抒发情感的重要方式,凝聚着古人的审美思想。在古诗词教学中,教师应基于审美视角引导学生,使学生获得丰富的审美体验,培养学生的审美鉴赏能力,为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形成奠定基础。在小学阶段的古诗词教学中,不仅要注重学生的诵读、积累,让学生理解诗词的内容,感受诗词蕴含的情感,还要以诗词文本为载体,引导学生理解、感悟、体验诗词美的丰富内涵,以促进学生审美能力的提升。下面结合统编语文教材中古诗词的内容、特点,谈谈怎样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

一、声色并重,营造氛围之美

在教学中,教师通过语言、多媒体等把学生带到古诗词所特有的情境中,可以为学生营造出美的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学生感受、体验美奠定基础,促进学生审美能力的提升。

(一)运用优美的语言营造氛围

语言具有感染力强的特点。在古诗词教学的导入环节,教师用优美的语言为学生渲染学习的氛围,能把学生带入美的情境中,促进学生对诗词内容的体验,达到“润物细无声”的教学效果。如,教学统编语文教材二年级下册的《咏柳》这首诗,在课堂导入环节,教师以充满激情的优美语言进行引导:“春回大地,万物复苏。作为最早的报春使者——柳树,自古以来就受到我国许多文人志士的赞美。我国唐朝著名诗人贺知章,他是如何描述、赞美柳树的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咏柳》这首诗。”教师优美的语言,使原本平凡普通的柳树显得不普通,营造了轻松愉悦的学习氛围。这能使学生受到氛围的感染,并从美的视角来看待柳树。此时,学生的学习兴趣大增,产生了欣赏美、感受美的渴望和冲动。

在古诗词教学中,教师充满诗情画意的语言一下子就能把学生带到美好的情境中,有助于学生对诗意的理解以及诗情的把握,为学生体验、感受古诗词的美奠定基础。

(二)运用多媒体营造氛围

教学中,教师依据古诗词的特点,借助图片、视频等创设出与古诗词意境相一致的教学情境,能帮助学生架构起通往审美境界的桥梁,使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感受画面之美,受到美的熏陶。如,教学统编语文教材五年级上册的《望天门山》这首诗,为了让学生理解天门山的位置以及天门山的美丽风光,教师借助多媒体展开教学。教师借助多媒体先向学生介绍天门山和楚江在我国的位置,然后把天门山和楚江这两个地方的风景展示给学生看,最后再让学生诵读古诗。这样,使学生对诗词内容的理解从单一的文字转向立体的图像,把冰冷的天门山变为可观可感的有温度的风景名胜。

教学实践证明,教学山水诗的时候借助多媒体营造教学氛围,不仅可以起到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作用,而且还具有形象直观的特点,能够拉近学生与古诗词之间的距离,丰富学生的审美体验,提升学生的古诗词学习质量。

(三)借助文化营造氛围

古诗词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智慧与结晶。在古诗词教学中,教师适当融入文化元素能让学生真正感受到古诗词的文化内涵,在触摸古诗词的灵魂中夯实学生的文化底蕴。例如,统编语文教材五年级上册《山居秋暝》这首诗中的“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这一句,受到古今许多文人雅士的青睐。有人还以书画的形式装裱起来,或挂于书房,或摆在案头,以期给自己的生活带来一丝清新、恬淡的遐想。教学这首诗的时候,教师可把“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的不同风格的书法作品展示给学生看,并让学生说说读着句子,看着书法作品,自己有怎样的感受。这样把古诗词教学与书法作品结合起来,使学生深刻地感受到诗人为人处世的淡然与潇洒,产生一种豁然开朗之感,体验到诗歌流露出的淡然超脱之美。

在《山居秋暝》这首诗的教学中,教师把诗中名句“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的书法作品引入课堂,让学生受到文化的熏陶,激发学生学习古诗的兴趣,使古诗词的学习更加厚重,有效促进了学生对古诗词的理解与感悟。

二、关注朗读,体验音韵之美

朗读是学生感知、体验古诗词之美的主要形式之一。在课堂上,教师应从节奏、韵脚、语气等方面指导学生朗读古诗词,让学生在抑扬顿挫的朗读中感受、体验古诗词的音韵之美。

(一)把握节奏,连而不断

古诗词读起来抑扬顿挫,蕴含着丰富的节奏之美。教学时,教师从节奏、韵律入手指导学生读好古诗词,能让学生真正感受、体验到古诗词的音乐美和节奏美。如,教学统编语文教材一年级上册的《画》这首诗,由于一年级学生朗读古诗的经验缺乏,教师就先指导学生给这首诗画出节奏,即“远看/山/有色,近听/水/无声。春去/花/还在,人来/鸟/不惊”。然后,教师范读,让学生感受教师是如何停顿以及怎样把这首诗的节奏、韵味读出来的。最后,学生自由读、汇报展示读,教师要注重指导和评价。“远看山有色”朗读的声音可以高昂一些;朗读“近听水无声”这句诗时声音要由高到低;“春去花还在”朗读的语速可以稍快,声音稍高;“人来鸟不惊”这句诗读的声音要稍低一些。这样对节奏、重音等的指导,能让学生把古诗词的特点与韵味读出来。

在古诗词教学中,教师先教给学生画出古诗词朗读节奏的方法,然后让学生借助画出的节奏朗读古诗词,这样能让学生在反复的朗读中感受到古诗词的节奏美与音韵美。

(二)强调韵脚,显而不露

在学生朗读古诗词有一定的节奏之后,教师就可以对学生进行韵脚朗读的指导。在课堂上,教师不用刻意对学生进行这方面的指导,而应依据学情,顺势指导,这样才能使学生在不知不觉中掌握朗读的技巧,获得深刻的情感体验。例如,教学统编语文教材三年级下册的《三衢道中》这首诗,怎样才能让学生自然而然地把它的韵脚读出来呢?教师先让学生把古诗正确、流利地读给大家听;然后,让学生画出诗词节奏,读出韵律感;最后以师生共读的形式朗读诗句,教师读诗句的前面四个字,学生读后面三个字,让学生感悟诗歌的韵脚。教师读“梅子黄时”,学生读“日日晴”;教师读“小溪泛进”,学生读“却山行”……最后再让学生有感情地朗读整首诗。这样的朗读形式,不仅可以让学生耳目一新,而且感受到读好韵脚(ing)使整首诗有着别样的魅力,从而获得鲜活而深刻的审美体验。

讲究平仄押韵是古诗词的主要特点。在古诗词教学中,教师从平仄押韵入手,引领学生读好韵脚,能让学生感到古诗词的好玩、有趣,并在朗读中感受到古诗词的美。

(三)变化语气,抑扬顿挫

古诗词教学中,学生朗读时的停顿最忌整齐划一、千篇一律,这样的朗读形式僵化,不仅难以让学生感受到古诗词蕴含的美,而且容易让学生产生逆反心理,抑制学生朗读的积极性。例如,教学统编语文教材四年级上册的《题西林壁》这首诗,教师一般让学生先画出古诗的节奏,然后在读准字音、读通诗句的基础上读好节奏。这样对学生进行指导固然可以让朗读停顿外显,但会使朗读整齐有余而美感不足。这是因为在古诗词朗读中,读出节奏并不等同于读出停顿,停顿还包括长短、高低、轻重等一些具体细节。教师要注重学生对古诗词情感的理解、体悟,既要根据诗歌的语言、节奏进行停顿,又要根据作者的情感进行自然停顿,这样才能使学生的朗读更有韵味。在这首诗中,“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朗读的时候要适当慢一些,“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朗读的时候要适当快一些,这样才能让学生感受到语气变化之美,有效提升学生的朗读能力。

朗读是一种艺术,这在古诗词教学中表现得尤为明显。在朗读古诗词的时候,如果学生保持一成不变的语调,就会使古诗词丧失它应有之美。教师从读出变化、读出抑扬顿挫等方面对学生进行指导,能让学生感受到古诗词的音韵之美,提升学生理解古诗词的能力。

三、追根溯源,体验情意之美

古诗词表达的是作者内心的思想、人生的追求等,这种思想追求不是直接呈现的,而是隐藏在诗词的意象中。教学时,教师从诗词的本源着手引导学生赏析品味,能让学生深刻地感受到诗词所蕴含的情意之美。

(一)补充资料,知人论世

古诗词是古人思想智慧的体现。在阅读教学中,教师可借助网络信息资源共享的特点,让学生搜集相关的信息,对古诗词的内容、作者的生平、创作背景等进行了解,从而深入文本,体验到诗人的情怀。如,教学统编语文教材四年级下册的《芙蓉楼送辛渐》这首诗,教师就可以让学生搜集诗人的生平资料,并对搜集到的资料进行讨论。根据学生搜集的资料,教师课件出示:

王昌龄,29 岁时在朝廷做官,后遭同僚诽谤,多次被贬;42岁在江宁做官时,依然遭受诽谤。

看完王昌龄的生平介绍后,教师让学生说说自己从中读懂了什么。有的学生说,他年轻时是朝廷大官,到老了是地方的一个小官,官做得越来越小;有的学生说,王昌龄不管在什么地方做官都遭到同僚的诽谤;有的学生说,自己读懂了王昌龄不容易被人们理解。教师及时进行追问:“王昌龄不管在什么地方做官都会遭到诽谤,其原因是什么,你们想过吗?”在此基础上,教师再让学生说说“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这句诗主要想表达什么。这样进行指导,学生很容易感受到王昌龄的清正廉洁以及不管别人如何诽谤,一直守身如玉的美好品质。

统编语文教材选编的古诗词具有情感美的特点。在古诗词教学中,教师要充分考虑学生的认知水平与理解能力,引导学生搜集相关资料,并进行整理,提取重要信息,这样有利于学生对诗词所表达情感的深刻体验,提升学生的理解水平。

(二)想象画面,情动辞发

在古诗词教学中,教师要鼓励学生大胆想象,以帮助学生突破时间与空间的束缚,把学生带入诗词情境之中,让学生获得深刻的体验,提升学生的审美能力。例如,教学统编语文教材三年级上册《望洞庭》这首诗的时候,教师不能只是就诗解诗、以景论景,而要让学生在熟读古诗的基础上展开大胆想象,把诗中的文字还原成为鲜活的画面。整首诗以“和”字为诗眼,围绕着“和”来写。“一切景语皆情语。”教师可让学生想象湖光、秋月、潭面的样子,理解“两相和”“镜未磨”的意思。尤其是诗歌的后两句,想象更为丰富。在作者的眼中,湖光秋月之中的洞庭山变成了一件精美绝伦的美术珍品,给人一种莫大的艺术享受。“白银盘里一青螺”更是让人感到匪夷所思的妙句。在教学中,教师鼓励学生边读边想象,把诗歌的语言文字想象成鲜活的画面,使学生在想象中感受到诗词的画面之美。

教学中,教师引导学生以想象的方式学习古诗词,让学生感受、领悟到作者高超的表达艺术,提升了学生的审美意识和能力。

(三)探究形式,言意兼得

古诗词在遣词造句上非常讲究,几乎达到字字珠玑的境界。教学时,教师从探究古诗词的形式入手,不仅可以让学生感受到诗人文采的斐然,还能使学生对诗人的情感有更为深刻的体验。例如,统编语文教材四年级上册《出塞》这首诗,以“明月”“边关”为意象组合,为读者勾勒出一幅茫茫的、清冷的边塞图景,给人一种历史的凝重感与沧桑感。诗歌运用了一种互文的表现手法,被人们称之为神来之笔。怎样才能让学生感受到诗歌蕴含的无限意蕴与丰富情感呢?在学生读完古诗的时候,教师让学生说说自己印象最深的是什么。所有学生的回答都指向“一轮明月”“一座关城”。于是,教师就把关于明月、关城的诗句适当拓展给学生,使这两种意象深深地印在学生的心里。意象是古诗词常用的表现形式,蕴含着深切的情感与无穷的意味。教师从形式入手引导学生探究古诗词,使学生对古诗词意境与内涵的体悟深刻而丰富,深化了学生的审美体验。

综上所述,在古诗词教学中,教师依据诗词内容为学生营造美读的氛围,注重对朗读的指导以及对古诗词情感意蕴的挖掘与赏析,让学生获得深刻的审美体验,为学生审美鉴赏能力的提升奠定了基础。

猜你喜欢
首诗节奏古诗词
花有自己的节奏
幼儿100(2023年35期)2023-09-22 07:28:40
踏青古诗词
华人时刊(2022年7期)2022-06-08 07:01:14
《上课没人抢》
吃饭有个最佳节奏
今日农业(2021年6期)2021-06-09 08:05:24
我想写首诗给你
黄河之声(2021年24期)2021-04-15 09:39:24
YOUNG·节奏
现代装饰(2017年1期)2018-01-23 03:31:17
我和古诗词
趣读古诗词
从“读首诗再睡觉”看听觉阅读
新闻传播(2016年23期)2016-10-18 00:53:39
过得再粗糙,心里也要有首诗
Coco薇(2016年5期)2016-06-03 02:26: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