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 越,曲建武,宋林萱
(1.大连海事大学,辽宁 大连 116026;2.大连医科大学,辽宁 大连 116044)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突飞猛进,科学研究范式正在发生深刻变革,学科交叉融合不断发展,科学技术和经济社会发展加速渗透融合。”[1]近年来,随着大数据、新一代人工智能、云计算、物联网等技术的日益蓬勃发展,人工智能技术深刻推动人类社会运行方式发生变革,也在逐步改变人的思维方式和认知方式。在此背景下,以数据计算为主要动力的新的研究范式应运而生,为各个领域的科学研究开辟了崭新的路径。将新的理念、思维、技术有效运用到社会发展各方面当中,是推动社会不断进步的应有之义。由此可知,探究将新的研究范式并将其运用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当中,将为我国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拓展新的视野、激发新的动能,也必将推动我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呈现出新的发展趋势。
范式是一个科学哲学概念,由美国科学哲学家托马斯·库恩(Thomas Kuhn)提出。他指出:“按其已确定的用法,一个范式就是一个公认的模型或模式。”[2]范式是一种对本体论、认识论及方法论的基本承诺,是研究学者们所共同接受的一组假说、理论、准则及方法的总和。库恩也指出了科学范式的创立和发展进程,即前科学(没有范式)—常规科学(建立范式)—科学革命(范式动摇)—新常规科学(建立新范式)[3],其揭示了范式从萌发、建立,到受到公认并转入常规,再到动摇、衰减,以致被新的范式所取代的变革过程。
美国计算机科学家吉姆·格雷(Jim Gray)在2007 年发表了题为“科学方法的革命”的演讲,指出按照科学研究范式的历史演进,可将科学研究的范式分为四类,依次为实验科学、理论推演、计算机仿真和数据密集型科学发现。实验科学范式起源于18 世纪以前,指侧重于经验事实记录描述的实用性科学,一般研究方法以观测、实验和归纳为主,产生的比较有代表性的学科有伽利略的物理学、动力学等。理论推演范式起源于19 世纪以前,这一范式偏重理论总结、归纳和概括,强调普遍性的理论认知,研究方法以演绎法为主,产生的比较有代表性的理论包括牛顿三大定律、开普勒定律等。计算机仿真范式起源于20 世纪中期以后,主要是指通过模型构建、定量分析或者利用计算机来分析解决科学问题的研究范式,主要研究方式包括数值模拟、模型拟合与数据分析、计算优化等。数据密集型科学发现范式,即第四研究范式,是从第三范式中分离出来的研究范式,起源于21 世纪初,在前三种研究范式的基础上,它将实验、理论和计算仿真结合起来,由传统的假设驱动转为基于海量数据进行科学发现。在第四研究范式中,科学研究的主要对象是数据,通过数据挖掘工具或者实验模拟获取数据,然后利用计算机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并将其储存在计算机中,最后利用数据管理或计算工具进行分析,从而产生新的理论[4]。
第四研究范式主要由四个基本活动组成:第一,目标数据的确定。根据对研究对象特征的分析,确定研究中需要使用的数据范畴。第二,数据的采集。不同于以往惯用的样本分析方法,采集需要通过数据采集工具或计算机仿真,尽量采集研究所用的全部数据,数据量越大,研究结果的准确度就会越高。第三,数据的管理。通过对数据的“过滤”和“清洗”,获取所要进行分析研究的数据对象。同时,确立适当的数据结构,对数据进行分类整理,将其科学分配到计算机的各个存储单元当中,以保障数据能够高效精确地被调取和被查询。第四,数据的分析计算。通过建立数据库,运用科学的数据挖掘方法,选取适当的计算算法,设计计算模型,对数据进行可视化处理,在此基础上分析研究事物间的相关关系,进而产生研究的结果。
新的科学范式的产生和发展,将会加速推进科学技术的变革,孕育出更多重大突破性的成果。在第四研究范式不断发展的背景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研究范式也必然不断演进,日趋实现数据化转型,推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科学化水平不断提升。
在第四研究范式观点提出之初,其主要针对自然科学研究的发展,但现在来看,在社会科学当中也可应用。在社会科学中,第四研究范式以基于数据科学的大数据研究方式呈现[5],它通过挖掘和记录社会活动中所产生的海量数据,分析、预测社会活动及其运行的规律。在第四研究范式下,大数据技术和智能算法通过建立关于社会问题的研究模型,让社会科学研究者能够对复杂的精神认识过程和社会复杂现象进行精确的认识理解,并能够更加准确预测未来的发展走向。
与此相呼应的是,在科学研究第四范式的观点提出后不久,计算社会科学的理论正式创立,与第四研究范式在社会科学领域运用的理论观点异曲同工。计算社会科学是指以计算为媒介,以不同规模的社会团体为着眼点,对社会科学领域开展的跨学科研究[6]。2009 年,哈佛大学拉泽尔(Lazer)等15位不同学科的教授联名在《科学》期刊上发表了《计算社会科学》,被视作计算社会科学的诞生。2012 年,意大利国家科研委员会罗萨莉亚·孔特(Rosaria Conte)等14 位学者在《欧洲物理学刊·专号》期刊上发表了《计算社会科学宣言》,全面说明了计算社会科学发展现状及其未来的前景,计算社会科学得以进一步确立。2018 年,专业期刊《计算社会科学》正式面世,此后,研究中心和专业学会相继成立,不少世界著名大学设立相应的课程或学位。以计算社会科学的视角看来,社会科学变得像自然科学一样可计算、可测量、可评估。从研究的对象看,计算社会科学几乎包括人类社会的各方面,特别是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生活中的复杂现象,目前已经形成了计算社会学、计算经济学、计算历史学、计算政治学和计算法学等数量众多的分支[7]。
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主要的研究对象和内容是人思想品德形成发展的规律和对人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规律[8]。当前的思想政治研究大多采用基于理论推导或经验判断为主的定性研究方法,部分采用基于抽样调查的定量研究,因受制于研究方法的局限性及人思想形成发展的复杂性,对受教育者思想规律和教育活动规律的研究有限,研究成果不可避免地带有研究者思想上的主观判断,导致有的研究准确性不足、说服力不强。
在当前信息技术快速发展的背景下,从第四研究范式的视角出发,重新审视思想政治教育,其学科范式也将发生改变:由以经验思辨为主导逐渐走向以数据计算为主导,由经验思想政治教育学科范式走向计算思想政治教育学科范式[9],即数据密集型计算的第四研究范式。在第四研究范式下,思想政治教育更加突出政治性和科学性、理论性和实践性相统一。在数据时代,人的语言、表情、动作、网络行为等反映思想和情感状态的要素,以及思想政治教育的每一个环节,都可以被识别、记录并以数据化的方式呈现。通过运用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技术,可将思想政治教育系统变成一个可测量、可计算的数据化系统,使研究者对思想政治教育规律的把握更加精准,并进一步强化对未来发展的预测,由此更加凸显思想政治教育研究的科学性。
2013年7月,习近平总书记在视察中国科学院时指出:“大数据是工业社会的‘自由’资源,谁掌握了数据,谁就掌握了主动权。”[10]在第四研究范式日益兴起并日趋成熟,以及相关的计算机技术持续升级、新的技术不断涌现的背景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现数据化转型,不断革新研究思维,创新研究方法,更新研究技术,提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质量,是社会时代发展潮流所趋,也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发展的客观需要,更是责任所在、使命使然。
第一,提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质量的内在需要。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做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要因事而化、因时而进、因势而新”“要运用新媒体新技术使工作活起来,推动思想政治工作传统优势同信息技术高度融合”[11]。当前,将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技术有效运用在经济社会发展当中,实现精准和智能治理,提高公共服务和社会治理水平的成效已经在多个领域初步显现。在此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也需要在传统视角下转换思路,有效运用新技术手段,通过数据驱动赋能,提升工作的科学化水平,为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培养更多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第二,适应当代大学生思想行为特点的客观要求。一方面,当前大学生多数出生于2000 年之后,他们的成长正值中国互联网行业蓬勃发展的时代。互联网已经融入大学生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特别是新冠肺炎疫情暴发后,国内大多高校都在相当长一段时间内采取了线上授课的方式,大学生在网上进行的教育教学活动更多、时间更长。通过网络和技术手段的运用,能够反映大学生思想行为特点的数据可以长时间、大范围地被记录和获取,而对学生思想政治工作来说,正需要这些相关的海量数据。另一方面,在信息更迭频繁的时代,大学生的思想动态呈现出多变的特点,短时间的接触和交流很难对学生的思想状况有全面的了解,这就需要运用新手段对其进行更加精确的刻画,使得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有的放矢、更具实效。
第三,信息技术发展进步的必然结果。进入21 世纪,大数据、人工智能、云计算、超级计算等技术逐渐映入眼帘并日益发挥重要的作用。近年来,各类智能设备和终端设备大面积普及,4G网络几乎无死角覆盖,5G 也开始崭露头角。随着计算机算力的不断提升,计算复杂问题的能力也在不断增强,基于数据的信息技术在社会治理当中发挥的作用越来越大,由此可见,万物皆数据、万物皆互联、万物可计算的时代已经到来。近期,还有学者提出了计算思想政治教育学理论建构的观点,为第四研究范式下的思想政治教育研究开辟了新的领域。青年兴则国家兴,青年强则国家强,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理应站在时代潮头,开拓思路,充分运用新技术新手段,推动工作不断创新发展。
第四,高校在组织体系、技术条件、数据资源等方面具备得天独厚的优势,能够有力保障思想政治教育数据化转型的实施。在组织体系方面,改革开放以来全国各高校逐渐建立起完备的思想政治工作体系,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以来各高校的思想政治工作体系建设正在不断推进,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力量也在不断壮大,截至2021 年全国高校专兼职辅导员共有21.87 万人,高校思政课专兼职教师超过12.7 万人[12]。在技术条件方面,高校一般拥有良好的信息化建设基础,校内有若干个网络平台,高校接入互联网大多使用专用教育网络,校内都设有网络中心以及专用的服务器群,这些是数据收集、管理和安全的重要保障。2021 年,教育部等六部门印发《关于推进教育新型基础设施建设构建高质量教育支撑体系的指导意见》指出:“以教育新基建壮大新动能、创造新供给、服务新需求……推动教育数字转型、智能升级、融合创新,支撑教育高质量发展。”[13]未来,高校的教育信息化条件将持续改善,技术基础将更加坚实。在数据资源方面,高校学生数量少至几千,多则几万,产生数据的基础规模足够大;学生日常生活大多在校园内进行,住宿、上课、用餐、运动等都会产生大量的相关数据,这些数据涵盖内容丰富,既容易获取也便于管理,为数据的采集和运用提供了良好条件。
在第四研究范式背景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研究的深度和广度都将进一步拓展,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将朝着精准化和智慧化的趋势发展,进而实现精准思政、智慧思政。精准思政、智慧思政为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创新发展提供新的进路[14],且其相辅相成,共融共生,渗透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方方面面,开辟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新的发展空间,也必将推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取得更大的突破。
精细、精致、精准是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原则,第四研究范式将有力推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精准化发展。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精准化发展是指在数据的驱动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系统将更加趋向成为一个能够以数据化方式呈现的精确系统,通过新范式下数据的收集、挖掘、分析和计算,传统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中依靠经验、直觉等判断的方式大多将被更加精准的方式所取代,从而实现精准思政。换言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精准化发展是在精准思维的指引下,以大数据为技术支撑,以精准育人为目标,以“精准识别—精准分析—精准供给—精准施策”为内在运行机制的系统性、科学性的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模式[15]。通过第四研究范式的运用,在实践中推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精准化发展,主要包括以下三方面内容。
第一,教育目标的精准设定。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具有多样性和发展性的特点。一方面,教育目标中蕴含的具体目标和内容十分丰富,涵盖了理想信念培育、道德品德养成、健康人格塑造、心理素质提升、日常行为规范等多个方面;另一方面,在学生个人思想品德形成发展的不同阶段,对教育活动所设定的目标也不尽相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目标的精准设定,就是要经过信息技术的运用,通过对教育内容的综合分析,以及对学生的学科背景、学习经历、知识储备、兴趣爱好、日常表现等情况的掌握,从而精准地设定每类学生群体乃至每个学生的教育目标,动态调整各阶段的思想政治教育目标,再有针对性地组织开展个性化的教育工作,做到教育目标的因事而化、因时而进、因势而新,让学生真正将学习教育内容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第二,教育对象的精准分析。思想政治教育活动开展得如何,最终要取决于教育对象受教育的情况和成效。对高校而言,要根据学生的思想、学习、生活等实际,了解掌握学生的自然情况、思想动态、性格特点、兴趣爱好等,有的放矢地开展思想政治教育活动,做到“因材施教”。教育对象的精准分析,是指通过数据计算分析技术,对学生的基础性数据(姓名、年级、专业等)、过程性数据(在社交媒体中发表、转发、评论的信息内容等、日常学习生活信息等)、结果性数据(学业成绩和教师评价等)[16]进行计算,从而对学生进行精准识别,主要包括学生性格特点的“精准画像”、学生思想行为状况的“精准观测”、学生需求和问题的“精准研判”。通过精准画像,深刻分析学生的性格特点、人格特征,进而在教育过程中选取易于学生接受的教育方法、教育载体,实现“定制”施教;通过精准观测,随时了解学生思想情绪、心理动态、日常行为情况,对异常情况第一时间发现、第一时间处置,实现“及时”施策;通过精准研判,查找发现学生思想和行为等方面出现的问题状况,研判学生学习和生活上的需要,将解决学生思想问题与解决其生活学习等实际问题结合起来,提升学生对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认同感、获得感,做到“柔性”施法,用心用情感染学生、赢得学生。
第三,教育成效的精准评估。对思想政治教育成效进行评估,主要是考察思想政治教育目标的实现情况,以此来反映思想政治教育的教育内容、方式方法、形式载体和管理措施等是否有效。开展思想政治教育成效评估,重点在于标准明确,难点则是选取和采用科学的方法手段,第四研究范式的运用将为解决这些重点和难点问题提供有效路径。在评估标准的确定上,思想政治教育评估的标准应该是多元的,在多元的标准下,针对某一具体的教育活动,应该有其特定的评价标准,而这一标准的确定,则需要根据以往已经发生过的相似情境下教育活动的成效,通过相关海量数据的采集、挖掘和计算得出。思想政治教育的成效终究要体现在学生的思想和行为表现上,因此在评估方法方面,可通过对学生受教育前和受教育后的精准画像进行比较,来评估思想政治教育的成效;同时,可通过对教育目标、教育内容、教育载体、教育方法等的精准分析,进一步评估思想政治教育各项因素对教育成效的影响情况,对教育成效未达到预期的准确分析原因并有针对性地采取措施。
数据是人工智能技术产生和运用的基础,在第四研究范式视角下,通过数据的驱动,加之智能算法的运用和算力的提升,人工智能将推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展现智慧化发展的新形态,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发展开辟新的路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智慧化发展是指借助人工智能技术的赋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活动将一定程度摆脱传统的主要依靠思想政治教育者主观意志实施的方式,而更多是依靠思想政治教育者与计算机自主判定和自主施策共同达到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其主要特征包括:一是自主性,运用深度学习技术,通过算法的设计,计算机将具有近似人类一样的思维,在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中,将会围绕着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相对自主地开展教育活动;二是高效性,在强算力的支持下,计算机在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中的反应将更加迅速、施策将更加及时,具有传统思想政治教育无法比拟的高效优势;三是精准性,思想政治教育的精准化与智慧化相辅相成、密不可分,智能技术将使思想政治教育活动更加精准,有效保障思想政治教育精准化的实现;四是进化性[17],在思想政治教育智慧化发展和运行的过程中,数据量越大、累积的时间越长,计算机就会变得越“聪明”,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的智慧化水平也将会越高。实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智慧化发展,本研究认为:应主要从教育内容的智慧化供给、智慧化教育载体的开发、教育方法选择实施的智慧化支持、教育过程的智慧化感知等四个方面着手。
第一,教育内容的智慧化供给。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强调针对性、精准性和系统性,需要根据教育目标、教育对象的实际情况,有针对性地进行选取,并根据教育场景、现实环境等进行优化设计。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中,每名辅导员、思政课教师平均要面对几百名学生,加之他们个人知识储备的局限,教育内容供给的针对性不够强。在第四研究范式视角下,教育内容的智慧化供给就是在海量数据分析的基础上,结合对教育目标、受教育者特征、教育内容特点的差异化分析,让计算机自主地设计和选取有针对性的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并在恰当的时间节点通过适合的教育载体呈现给学生,既满足教育目标的需要,又更有效地推动学生接受和认同。比如,目前已有一些省份和高校建立了智慧思政网络平台,可以通过多终端协同运用,既有涵盖全面、内容多样、形式丰富的思想政治教育素材,又有丰富的与学生日常学习生活相关的各项全周期数据,依此能够及时感知学生思想动态的变化,有针对性地推送学生所需的教育内容,提升教育的成效。
第二,智慧化教育载体的开发。思想政治教育载体作为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承载者、教育者与教育对象的联结者,载体的设计、选取和使用对教育成效具有重要影响。智慧化思想政治教育载体开发是指通过信息技术的运用,对传统思想政治教育载体进行智能化开发设计或者创造新的教育载体,使教育载体能够一定程度自主智能运行,甚至像人一样会思考、能交流,从而更好地发挥在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中的作用。智慧化教育载体的开发,目的在于增加思想政治教育载体的有效性,应重点围绕其多样性、互动性、趣味性的特点来设计和实施。一是多样性。应着力通过众多的智能终端(如手机、平板电脑),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载体拓展新的空间,据此开发如手机APP、虚拟VR教室等新型载体,以此进一步丰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载体形式,使其能够运用文字、图片、视频、符号向受教育者传递价值理念、道德标准和政治立场[18]。二是互动性。在智能技术的支持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载体应具有更强的交互功能。比如,广为人知的智能机器人AlphaGo 能够与围棋大师对弈并取得胜利,同样,针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活动开发如聊天机器人、智能助手等教育载体,将能够实时与教育对象进行沟通互动,让思想政治教育更加生动、更有亲和力。三是趣味性。通过新技术设计开发的思想政治教育载体,应在受教育者的使用体验中更有感染力、鲜活感,进而增强受教育者的积极性、主动性,使教育内容更易于入脑入心。
第三,教育方法选择实施的智慧化支持。思想政治教育方法是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目标的重要手段,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方法众多,其选择和实施应遵循讲求针对性、把握综合性、注重实效性、富有创造性等原则[19],智能技术的运用为高校思政教育方法的选择实施提供了智慧化的支持。在针对性方面,结合对教育目标的精准设定、教育对象的精准分析,智能算法将能够有针对性地选择既符合教育规律又满足教育要素特征的教育方法。在综合性方面,开展思想政治工作、解决某项思想政治方面问题常常并不能只凭借某个单一方法的使用,而要强调多种方法的共同施策。在人工智能、物联网等技术的支持下,能够对教育方法实施的各环节流程进行系统梳理和集成,并可进一步搭建如融媒体等智慧运维平台、终端,有效保证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系统实施,对构建全员育人、全过程育人、全方位育人的机制将发挥重要作用。在实效性方面,智能技术将有效推动传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升级,如通过互联网这一媒介可缩短教育者与教育对象的“距离”,尤其在疫情防控等特殊时期不能现场开展思政教育的背景下,一些智能技术,如虚拟课堂、仿真教室等将原本的“键对键”变成“面对面”,给予学生线上教育沉浸式的感受,大大提高了教育方法实施的效能。在创造性方面,智能技术是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创新创造的重要动力源泉,通过“智能+”“互联网+”,将大力推动新的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培育,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方法也将不断升级发展、与时俱进。
第四,教育过程的智慧化感知。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对教育成效的感知是对思想政治教育活动进行反馈和调节的重要保障,智能技术为实现教育过程的实时感知和活动开展前的超前感知提供了可能。一方面,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智慧化发展具有典型的精确性、高效性特征,通过各项相关信息的实时搜集,运用数据驱动的智能计算方法,思想政治教育系统能够实时、精准感知学生的观点及情感,预测学生的意图和未来的情绪、行为,进而对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施进行智慧化的辅助决策支持。另一方面,运用计算机模拟仿真实验手段,可以模拟运行施教过程,对施教成效进行智能预测和研判,实现超前感知,在此基础上自主选取最优结果,从而实现教育方案的智能制定和实施。
当社会发展到工业4.0 时代,第四研究范式的产生和日益兴起已呈不可逆转之势,将其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当中,可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精准化、智慧化开辟新的路径,创造良好的机遇。与此同时,在第四研究范式下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还面临某些方面的问题,其完全实现精准化、智慧化也必将经历一个比较漫长的过程。未来,要着力从思想观念、技术手段、条件保障等方面着手,推动第四研究范式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精准化、智慧化取得更大的发展和突破。
第一,数据来源的局限性。在第四研究范式下,数据是最重要的基础,也是最主要的驱动力。数据的广泛性与否、准确性程度,对结果会产生至关重要的影响。从当前情况来看,支撑第四研究范式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数据来源还存在一定的局限性。一方面,数据的采集仍有局限性。在“样本=总体”的大数据思维下,数据能否科学准确、涵盖全面,是决定研究成效的关键因素。虽然智能终端的普及为数据采集创造了良好的条件,但思政教育所需的数据并非都能轻而易举地被获取,特别是其中的半结构化、非结构化数据,如学生的表情、动作等,需要使用专门的采集设备(如摄像头、手环),具有较大的获取难度。另一方面,数据的开放也有局限性。数据已成为当今社会十分重要和紧缺的资源,一些数据的掌握者不愿将数据进行对外开放。近年来,国家出台一系列措施,鼓励政务数据的开放共享,但从目前情况来看,数据的共享程度仍有差距,高校“数据孤岛”现象普遍存在,能够让思想政治教育者掌握和使用的数据更是有限,这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精准化、智慧化的发展。
第二,伦理的重塑和法律的缺失。第四研究范式的运用使我们开启了一个新的时代,然而在这个时代大幕拉开时,一些过去时代的伦理也在重塑,同时现有的法律法规还有缺失和不足,这些问题都影响着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在伦理方面体现为道德伦理和技术伦理:一是道德伦理。海量数据的挖掘可能涉及学生的隐私问题,学生的思想行为表现是否愿意被记录和获取,从校园内的摄像头中获取的图像可否用来计算学生的情感,学生个人用餐、去图书馆、进出教室的信息是否情愿全部被掌握,这些都需要在道德伦理上进行重新审视。二是技术伦理。如何科学有效把握技术和方向的关系,当数据的计算结果和教育者的认知相悖时如何进行取舍,面对这些问题,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往往陷入了“唯主观情感论”和“唯数据论”的两极化思维困境中[20]。在这里,要警惕“算法决定论”,高校思政教育工作者要坚持紧紧围绕思想政治教育目标来获取和运用数据。在法律方面,对学生个人的数据能够挖掘到什么程度,在使用时有何限制,特别是在学生个人的海量数据产生后对人物的画像会十分精准,这些数据的安全能否得到保障,会不会存在商业利用、人身安全等方面的问题风险,如何通过法律法规来进行约束等,从目前来看,相关方面的法律法规还比较欠缺,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数据驱动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进一步发展。
第三,软硬件技术和相关专业能力的影响。在软件方面,主要受数据挖掘和处理技术不够成熟的影响。对思想政治教育数据的挖掘,需要使用文本挖掘、语义分析、图像识别、语音识别、运动捕捉等技术;对数据的处理和计算,需要凭借人工智能、大数据等先进手段,运用数字孪生、多模态计算、集成模型、社交计算、情感计算、知识图谱计算等新型计算方法。这些复杂的技术方法,涉及计算机科学、管理科学等多学科的理论运用,虽然当前相关技术正在不断发展进步,但仍然不够完全成熟。在硬件方面,主要受计算机运算能力保障不够的影响。强算力是第四研究范式的重要保障,面对海量的数据及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对即时性的要求,计算机的算力如何将会对教育成效产生影响,这也对芯片、网络基础设施等硬件条件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这方面,我国的自主研发能力尚有差距,存在“卡脖子”难题,对强算力计算设备大面积使用的保障能力还不够。在专业能力方面,主要受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队伍相关学科知识不足的影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多数具有社会科学学科背景,对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方面的知识储备还有不足,这在一定程度限制了相关工作的开展。
第一,革新思维理念是前提。思想是行动的先导,将第四研究范式应用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当中,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演进和升级超越,相关的工作队伍应紧跟时代发展潮流,从革新思维理念着手,开阔视野,拓宽思路,积极推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范式变革。一是要强化数据思维。在第四研究范式中,数据是最基础、最重要的资源和力量,找数据、用数据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精准化、智慧化发展最基本的方式。强化数据思维,要求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队伍树立“数据为王”的观念,增强全数据挖掘、分析、运用的意识,将以数据为导向作为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重要理念。二是要强化交叉思维。数据的计算是第四范式研究的主要手段。而在传统的学科划分中,计算多为自然科学研究的方式,在第四研究范式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当中,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相交叉,自然科学中的研究方法,特别是基于计算的方法,将在思想政治教育中发挥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通过第四研究范式的应用与拓展,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在大数据研究过程中实现了学科交汇融合[21]。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队伍应强化交叉思维,摆脱思维禁锢,善于将跨学科的研究方法、成果应用到思想政治教育当中,使第四研究范式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发展中发挥更大的作用。三是要强化共享思维。数据是第四研究范式的基础和核心,数据量越大,研究的准确性就会越高。加大数据共享力度,提高数据资源的使用效率,是一项十分重要的系统性工程。解决第四研究范式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数据来源局限性问题,高校相关工作队伍应增强共享思维,促进高校各个系统间相关数据的共享共用,打破数据壁垒,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现精准化、智慧化提供良好保障。
第二,提升技术能力是重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精准化、智慧化的成效如何,重点和难点在于数据处理的科学性和准确性,这需要强大的技术手段作为保障,也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队伍的工作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一方面,应加强科研攻关,大力提升相关专业技术的水平,这既需要加大在计算机科学、管理学等相关学科领域的研究力度,使相关基础技术更加成熟有效,也需要针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的特点,有针对性地设计开发出更多的数据挖掘和处理技术,使相关技术能够良好地应用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当中。另一方面,应注重提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队伍的能力。在大数据时代,人人都要具备一定的数据知识素养。习近平总书记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提出了“六要”的要求[22],其中“思维要新”“视野要广”就要求广大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不断加强自我武装,及时学习掌握与思想政治教育相关的各学科专业知识,更好肩负起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任,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精准化、智慧化新发展提供保障。教育主管部门及高校开展的相关专业培养、业务培训也应将必要的信息技术内容纳入其中。
第三,完善基础条件是保障。推动第四研究范式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精准化、智慧化发展,相关软件、硬件保障条件同样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一是加强基础设施建设。一方面应努力提升在芯片、传感器、网络设施等方面的制造和建设能力,加快推动智能穿戴设备普及,提升数据采集和处理的能力;另一方面要加强高校校园计算机和网络设施、管理系统、智能终端的建设,推动智能技术更加广泛应用。二是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加强全社会在数据采集、使用等方面的立法,有效保障数据安全,保护个人信息,防止数据滥用问题的发生;教育主管部门和高校应就思想政治教育活动制定数据管理和使用的相关规章制度,既促进和支持第四研究范式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又尊重和维护学生的正当权益。三是倡导科学共同体[23]。针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范式变革,积极推动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体系、研究方法革新,建立完善的学术规范,制定更加完备的学术标准,推动新学术体系的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