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安琴
(贵州省思南县三道水小学 贵州 思南 565100)
近年来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和进步,人们通过研究发现人类大脑虽然分为左脑和右脑两个不同的区域,但是大脑功能各异的区域是同时分工合作、共同完成对信息的处理工作的,这一研究为课堂融合教学提供了理论支撑。所谓融合性学习是指改变传统单一的教学模式和学科教学的方法,为了实现相应的教学目标,将不同教学模式、教学方法和学科知识互相融合和优化选择,从而实现最优的教学效果。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融合学习已经成为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手段之一。
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开展融合学习,教师可以借助信息技术丰富课堂的教学环境,教师创设的教学情境更加真实、贴近学生的生活,使学生更加感兴趣,融合学习还强调多种教学方法的融合,可以使教学方法更加灵活多样,语文课堂教学不再局限于教师的填鸭式的知识讲授,学生也有了更多参与课堂教学活动的机会。
学科融合是融合学习的重要途径之一,通过语文学科与其他学科知识之间的相互融合,可以让学生对各学科知识有更加深刻的理解和认知,让学生建立起不同学科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在学习中更加注重对各学科知识的综合理解和应用,通过对知识的内化,构建属于自己的知识体系,并在具体的生活中学会尝试运用不同学科的知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1]。
素质教育背景下,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是教育教学的重点。融合学习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的应用,为学生提供了更多自主学习、探究、合作学习的机会和空间,学生不再是被动的接受教师传授的知识,而是进行自主的思考、分析和判断,学生在角色扮演、小组合作、自主探究的过程中,锻炼和提高了自己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互相沟通交流的能力和合作互助的能力,实现了综合能力的提升。
信息技术的发展和普及,为小学语文教学提供了极大的便利,教师可以运用信息技术,改变传统的由教师、教室、学生组成的单一的课堂教学环境,为学生创设不同的教学情境,通过利用信息技术,向学生展示图片、音频、视频、动画等学习资料,让学生更容易融入到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能够更加直观、生动、形象的理解相关知识,增加课堂的趣味性,使学生的注意力更加集中,从而提高课堂的教学效率[2]。
如教师在进行拼音a、o、e的教学时,由于一年级的学生年龄较小,注意力不集中,教师如果单纯的讲解拼音的发音、声调和书写方法,很容易让学生觉得枯燥,失去学习兴趣,这时,教师可以在讲完其中一个拼音的发音、声调和书写方法后,运用多媒体播放相关拼音学习的动画视频,动画视频是以卡通形象出现的,更加符合一年级学生的认知规律,在学习结束后,教师还可以运用带有互动游戏功能的软件,考查学生的学习情况,如多媒体界面上同时出现了多个有不同声调的拼音a,需要学生选择出三声ǎ,教师可以让学生采用抢答的方式到讲台完成互动游戏,通过信息技术,创设了互动的游戏课堂环境,可以极大的调动学生参与学习的积极性和热情,也能够加深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和记忆。
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方法的选择和应用对语文课堂的教学效率和质量也会产生重要的影响。随着我国教育教学改革的逐渐推进和深入,许多新兴的教育模式和教学方法应运而生,如翻转课堂教学模式、混合教学模式、分层教学法、项目教学法、任务教学法、合作探究法、角色扮演法等等,这些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各有优势,教师应当对不同的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进行深入的学习和研究,转变自身的教学观念,在进行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时,结合具体的教学内容与学生的实际情况,合理的选择其中两种或两种以上的教学方法相融合,应用于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充分发挥不同教学方法的优点,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和质量[3]。
如教师在进行《司马光》这一节的教学时,教师在课前首先对学习内容和学情进行了简要的分析,这是一篇文言文,全文仅用三十个字就描述了一个故事,对于学生而言,文言文的学习可能会有一定的难度,因此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一方面要让学生初步了解文言文的特点,同时让学生能够根据注释用自己的话讲清楚文章所要表达的故事。教师针对大部分学生小时候都听过司马光砸缸的故事这一情况,以及学生已经能够用网络搜索相关资源的情况,在课前首先向学生布置了课前自主学习任务,让学生课前预习《司马光》这篇文言文,并通过自己搜索或小组合作学习的方法,查找与司马光相关的内容,同时要求各小组根据司马光砸缸的故事创编一个小的情景剧。这样到课堂上,学生们通过课前的自主学习都对司马光及本节课的内容有了一定的了解,教师就可以将课堂还给学生,让各组学生到讲台上汇报本组搜集到的与司马光相关的知识,如司马光是北宋时期的史学家、政治家,他主持编纂了《资治通鉴》,而司马光砸缸是流传最为广泛、也被广为熟知的故事。在了解完司马光后,教师可以先示范阅读《司马光》这篇文章,然后再指导学生朗读,在朗读结束后,教师可以让学生采用小组讨论的方法,结合将课文中的内容与自己已有的知识相结合,逐句分析和翻译文言文所表达的含义,随后教师可以选派几名学生用自己的语言复述司马光砸缸的故事,然后让各小组学生表演小组创作的“司马光砸缸情景剧”,最后又通过多媒体播放了司马光砸缸的小动画,让学生讨论并总结一下文言文与现代语言相比的区别在哪里?教师通过将多种教学方法相结合的方式,使沉闷的课堂变得活跃,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地位,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融合学习不单是指技术的融合和方法的融合,还包括学科知识的融合,这里的学科知识既包括教师在进行语文教学时,对涉及到与语文教学内容相关的课外知识的融合,也包括将学生所学习到的其他学科知识的融合,如科学、数学、音乐等,这种跨学科知识的融合更加符合人脑思考、学习的规律,也能让学生更好的将不同学科的知识建立起相关的联系,有利于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知识体系的整合和构建以及综合素质的提高[4]。
如教师在进行《画杨桃》这篇文章的教学时,这篇文章讲述的是“我”在图画课上画杨桃的故事,而美术课也是小学教学过程中的必须课程之一,因此语文教师在授课时,可以将美术课的知识与语文课的知识相结合,如果条件允许,教师还可以邀请一名美术教师作为本节课的助教,在课程刚开始的时候,教师可以出示一个水果,让学生看看这是什么水果,是否吃过,等学生观察讨论结束后,教师将杨桃放在讲桌上,然后邀请美术老师从美术学的角度为学生讲一讲如何绘制杨桃,随后让学生在自己的位置上观察杨桃,并根据自己看到的实际情况绘制出自己看到的杨桃,当绘画结束后,由美术教师对学生的杨桃绘制情况进行专业的点评,通过在语文课聘请美术老师的方式让学生感到新颖奇特,激发了学生对本节课的学习欲望,同时也让学生通过亲身的体验和感悟认识到不同学科之间是存在着内在联系的,只有扎实的掌握不同学科的知识,才能灵活的运用到生活中,解决生活中遇到的问题,不至于闹出笑话,除此之外学生也能更清楚的认识到要学会从不同的角度观察事物,做事情应当实事求是的道理。当学生有了自己的经历之后,在回过头来学习《画杨桃》这篇课文时,兴趣也更加浓厚,而且也能够更好的理解文章所要表达的主旨。
目前,教材仍然是小学语文教师进行授课的主要参考资料,教师通常都是按照教材上的顺序和内容进行讲解,但小学生现在面临的是一个多元化的社会,接触的内容也十分多,因此小学语文教师在授课的过程中,不应当将局限于教材,束缚和限制学生的思维知识扩展,而是以教材为基础,借助信息技术进行科学的扩展,从而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和视野[5]。
如教师在进行《盘古开天辟地》、《精卫填海》、《普罗米修斯》和《女娲补天》这一单元的教学时,这一单元是以神话故事为主题展开的教学,内容包含了中国古代神话传说故事和国外的神话故事,众所周知,神话故事对学生有着巨大的魅力,能够引发学生的无限幻想,因此教师在带领学生学习完这一单元的内容后,可以搜索一些国内外的神话故事短片播放给学生,丰富学生的知识和视野,同时也可以向学生推荐一些国内外著名的神话故事,如《夸父逐日》、《牛郎织女》《哪吒闹海》、《后羿射日》、《特洛伊的故事》、《杀死九头蛇许德拉》等,让学生在课后通过到图书馆或利用网络资源搜索来学习,并利用每节课前时间与学生共同分享。
识字、阅读、写作是小学语文教学的三大重点内容,但教师在教学时往往将三者孤立开来。但通过调查发现,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的阅读教学和写作教学的质量和效率并不十分乐观。为了改变这一现状,教师可以尝试将识字、阅读与写作教学相融合,在具体的阅读教学中渗透汉字的识读和写作的技巧,在具体的写作教学中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提高学生的汉字书写和识字能力,从而实现提高学生语文综合运用能力的教学目标。
如教师在进行《海上日出》的教学时,教师将识字、阅读和写作教学融合到一起,让学生一边阅读、一边识字、一边练习写作。文中有这样一段话,描写太阳升起前的景象“太阳好像扶着重荷似的一步一步,慢慢的努力上升”这段话中“荷”字是生字,因此教师在让学生阅读时,可以让学生先将生字圈出,然后向学生讲解这个字的读音、意思和写法,在学生认识了这个字之后,教师又向学生讲解了这句话采用了比喻的手法,描写了太阳升起的景象,然后引导学生,在今后的写作中,也可以采用类似的比喻手法来描写天气或景色的变化,并出示了一张下雨前乌云密布的图片,引导学生用类似的手法进行造句,有些学生想到“要下雨了,黑云像一只倒扣的黑铁锅,压了过来”,但是学生不会写铁锅,这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通过查找字典的方式学习生字,通过这样的方式,将识字、阅读、写作有机的结合到一起。
融合学习对激发学生的学习情趣、提高语文课堂教学质量具有重要意义。“融合”是融合学习的关键,小学语文教师应当通过跨学科知识的融合、教学内容的融合、教学方法的融合等多种融合形式积极进行融合教学的实践和探索,通过不断的实践加快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改革,提升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