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 岚 周晓霞 张晓霞
2008年北京奥运会,李宁点燃的火炬,一小时大概消耗5000立方米燃气。
2022年冬奥会开幕式主火炬点燃仪式,没有采用“点燃”主火炬的方式,而是让火炬手手持“微火”小火炬进行传递,最后一棒直接将火炬放在主火炬台上。作为突破百年奥运史的一次大胆创新,此次“微火”的表达形式既展现出中国一以贯之倡导的绿色可持续环保理念,更凸显出中国一叶知秋的东方美学,那就是一个小小的火炬以“微光”之势折射整个奥林匹克精神。
微火,而且还是不点火,这改变百年传统的设计当初让国际奥委会颇为担忧。面对这种担忧,如果你是一名可以与国际奥委会主管官员沟通的人员,你如何说服国际奥委会接受这一方案?请你写一篇文章来体现你的说服能力。
要求:自拟标题,自选角度,确定立意;不要脱离材料;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解读1:这是一个情境化的材料,你的身份是一名可以与国际奥委会主管官员沟通的人员,你的写作对象和读者对象当然就是国际奥委会主管官员。你要做的就是让国际奥委会接受你们的微火炬方案。
怎样让他们接受?其实材料已经给了你理由:环保,创新,东方美学。你只须把这三个理由阐述得更充分、更深刻一些就行了。当然,也可以针对一个理由深入论证,其他理由捎带提一下。(命题人:高岚)
解读2:这一题出得很妙。出题人一方面选择了“冬奥会微火”这个考生们熟悉的、有准备的话题,一方面又措手不及地“安排”了奥委会的“担忧”,让考生去说服对方接受。这么一来,考生本来的素材库存就存在一个用不用得以及怎么用的问题。
同时,材料里有一句“突破百年奥运史的一次大胆创新”就需要考生留意:这个方案往积极了理解,那就是大胆创新;可要保守点儿、谨慎点儿看待,这么做是不是有点“出格”、有点不妥?所以,要说服对方,还得考虑解决一个问题——我们“出格”出得合情合理啊!这个情理在哪里?就必须观照到冬奥会是个全世界参与并令人瞩目的、有着深厚传统和明确精神的体育盛会。光顾着彰显自己之长,不考虑与奥运会本身的契合度,也会造成对奥运会本身的不尊重。这是一个看谁分析得更理性、更周全的题。
题目的最后提出要求:“体现你的说服能力”。这里就涉及说服的一些基本操作。想说服对方,我们常说要“动之以情”“晓之以理”,但在我看来最要紧的还得要“动之以利”“晓之以利”,让对方感到咱们的方案确乎利好于当下要做的事情,甚至确乎能收到长久的利好,才可能真正实现有效的说服。所以,如果你的说服里包含有能令对方与你共情的内容,能令对方认为合理的内容,能令对方感到有利的内容,能有效从对方的角度展示自己的智慧和诚意,或可达到说服的目的。另外,考生也不能忘记自己所代表的国家形象与对方奥委会主管官员的身份,应该以得体的语言展开说服,不见得非得气壮,不妨从容应对,才能更见风度。(解说人:周晓霞)
请相信中国
高 岚
尊敬的国际奥委会主管官员:
你们好!奥运会是举世瞩目的运动盛会,开幕式又是举办国文化风采的亮相舞台,而火炬点燃仪式又是最能吸引眼球的重中之重的环节,请相信我们一定会认真对待,奉献给世界人民一个好看而又难忘的火炬点燃仪式。采取微火形式且最终不点火的火炬点燃仪式,绝不仅仅是为了节省开支,这是深思熟虑的结果。
在中国举办奥运会,当然要展现中国文化,要有“中国味”。奥林匹克运动会是体育盛会也是文化盛会,是世界各民族文化交流的平台,北京冬奥会就是要向世界展示博大精深的中华文明。中国有一个成语,叫“一叶知秋”,如果你没有想象力,一片叶子就是一片叶子;而当你有了想象力,一片叶子就是一片森林,一片雪花就是林海雪原。“星星之火,可以燎原”,“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这就是我们东方的美学。展现在你面前的不仅是你视觉感知的东西,还有“留白”里丰富的形象。当然,我们的“留白”并不是一无所有,我们会精心打造一个炫丽的场景来烘托火炬,让人们聚焦于这点“微火”,来感受微而不暗、虽小犹巨的精神力量。
在地球环境日趋恶化的今天,当然也要践行绿色可持续发展理念。2008年北京奥运会,李宁点燃的主火炬一小时大概就要消耗5000立方米燃气,而这样的燃烧要持续十几天啊!中国已向世界承诺碳达峰和碳中和目标,奥运会开幕式正是展示我们决心和信心的有利时机。十几天的能源节省是有限的,向全世界宣扬绿色可持续发展理念所带来的效益却是无法估算的。一个体育盛会还能宣传环保理念,这是多么有意义的事情啊!
现代奥林匹克运动会已持续了一百多年,我们没有理由再墨守成规。中华民族的进步就是创新精神的结果,这种精神也要在这次冬奥会中得到充分的展现。百年的传统没有丢失,火炬也没有熄灭,只是换了一种方式燃烧。令人瞩目并不一定需要大,有时小反而更有震撼力。手机不大通万里,秤砣虽小压千斤,对“大”的突破就是一种史无前例的创新。
微火不微,足以照亮世界。2008年,我们曾打造了一个令人震撼的夏季奥运会,这次,我们仍将奉献给世界一个赏心悦目、令人惊喜的冬奥盛会。请相信我们,请相信中国!
(高 岚山西省太原市教科研中心;030001)
微火虽微,圣火犹盛
周晓霞
尊敬的国际奥委会主管官员:
您好!
很高兴奥运盛会再次选择了中国北京,感谢您对我们的认可与信任。奥运会是举世瞩目的体育盛会,顺利圆满、不留遗憾地办好本届冬奥会,是您和我们共同的心愿。奥运主火炬的点燃方式,是历届奥运会上大家最关心的部分之一。今年的北京冬奥会,我们选择了将最后一棒火炬放置于主火炬台上,完成圣火的“点燃”,以跃动的小小火苗代替以往的熊熊烈焰。
您可能对此心存疑虑,少了“点燃”的动作,而且圣火不盛,是不是与追求“更快更高更强”的奥运精神存在形式上的不匹配?是不是会令守候在电视机前的全球奥运观众感到不解?那么请允许我来为您说说我们此举的内涵,让您也让全球的奥运观众真正放心。
奥运百年,无畏变革。奥运精神一直强调“更快更高更强”,在这样的追求里,蕴含着一份人类孜孜以求的勇气。以惊人的勇气去挑战身体的极限,是奥运会的魅力所在。圣火的点燃方式,为何不能更勇敢一点儿呢?改变传统,需要勇气;接受变化,同样需要勇气。奥运会百年历史中,我们选择不同的国家,不同的城市,增删比赛的项目,改进比赛的赛制,变革从来不少,也从未害怕过变革。今天何妨就在北京冬奥会的现场,见证一次圣火点燃方式的创新呢?我们相信奥委会有这样的魄力。
微火虽微,力量不减。奥运的圣火一路由希腊传递至北京,是一场体育精神的不懈传递;每一双曾举起它的手,都令这把火炬有了热量,有了力量。西方有诗句说,“一沙见世界,一花窥天堂,手心握无限,须臾纳永恒”,这与我们中国“一叶知秋”的东方美学可以说是高度默契的。我们都认可这微小的火苗并不孤独弱小,而是凝聚着全世界爱好和平、热心体育的人们的真诚期许,被代表参赛各国的片片雪花簇拥着,恰恰犹如我们中国“众人拾柴火焰高”的朴素认识,是全世界的合力,呵护着它上千年来从不熄灭。届时,开幕式全球直播时我们也会实时解说,让全世界观众都理解这特别的奥运圣火。奥委会如能采纳我们这一方案,也是认可了世界一家的团结无间,实现了对新的奥运精神“更团结”的呼应。
更不必说,秉持着绿色可持续环保的理念,微火作为主火炬,能极大地节约资源,避免对环境的破坏;也不必说,因此而节约出的成本可以更切实地服务于每位运动员和每项赛事。奥委会组织奥运会,是一项长久的事业,如果中国今日的创新能为未来的奥运承办城市提供更广阔的思路,更好的借鉴,也是我们为奥运做出的贡献之一。
说到这里,相信您已明白北京办好这届冬奥会的信心与决心,智慧与诚意。微火虽微,可是那圣火犹盛。愿您认真考虑我们的圣火“点燃”方案,期待得到您的微笑点头。
(周晓霞山西省太原市外国语学校;030001)
“微火”不微 循亮而生
张晓霞
2022年太原市一模作文题,特别注重情境的设置,此次的作文题在审题上应该是难度不大的。但实际情况如何呢?在此次考场作文中,我们能够看出考场作文“乱象”频生,无的放矢,华丽丽出发,却不知“的”在何方—没有完成任务的目标意识;“我”到底是谁,“我”又应该是谁—没有身份意识;“国际奥委会官员”恐怕是以外国人居多吧—缺乏对象意识;2022年冬奥会到底什么时候开的—情境化逻辑欠缺。出现种种问题,归根结底,是因为对情境设计的意义没有深入的认知。情境的设定恰恰是要考验你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那么,我们应该怎么做呢?
1.情境化的设置,要求考生有完成任务的目标意识。审题的时候一定看清出题人要求发出的任务指示,指令就是方向,尽量做到“人家想要什么,我就给什么”,而不是“我有什么,就给你些什么”或者“我能给你什么,就给点什么”。
2.情境化的设计,要求考生必须有身份意识与对象意识。情境设定中的“我”是什么身份,就要换作“我”的身份展开对话,这里面还要考虑到身份人说话的语气、措辞等等;同时也要注意与“我”交流对象的身份,“见什么人说什么话”。
3.情境化的设定,要求考生要体现与人对话的得体意识。比如这次作文,行文中要让读者感受到你与人交谈的诚恳,可以用“我非常荣幸”“希望可以采纳”这种表示对对方尊重的措辞。
除此之外,情境化的设计中,可能还会有一些细节上的审题考虑,类似于“说服他”而不是“我赞成”,或者要注意情境化的时间性等等。总之,除了旧材料作文常规性的审题角度外,更要注意“情境化”审题的特殊性,这样才能做到心中有数,有的放矢。
(张晓霞山西省实验中学;03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