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菲菲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材料一:在2022年北京冬奥会开幕式筹备过程中,张艺谋导演对创作团队的成员说:“我们能不能找一个体现我们文化自信的方式来进行倒计时?”当时的方案有一个甲乙丙丁,还有十二生肖,后来选定用二十四节气。因为开幕式这天恰好是2月4日——中国农历节气的立春,立春这个概念代表着中国人对未来美好的期盼。二十四节气是中国人的时间图腾,张艺谋导演团队极其睿智地抓住了这个点,把中国的时间图腾和冬奥会开幕式倒计时结合在一起,惊艳了全世界。
材料二:从北京冬奥会正式拉开序幕起,短短几天的时间里,冰墩墩在社交媒体上备受关注,“没人能拒绝冰墩墩”迅速成为网络上的热门话题。从运动员到外国记者、从普通民众到摩洛哥亲王,都被这只穿着“太空服”的可爱熊猫所折服,对“冰墩墩”极高的关注,不仅折射出人们对冬奥会的关注和参与热情,还展现出对浑厚独特的中国文化的喜爱。“冰墩墩”的“一墩难求”彰显的是中国软实力的提升和文化自信。
上面的两则材料引发了你怎样的感触与思考?请结合材料写一篇文章。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材料一中张艺谋导演对创作团队的成员说:“我们能不能找一个体现我们文化自信的方式来进行倒计时?”材料二冰墩墩的“一墩难求”彰显的是中国软实力的提升和文化自信。两则材料都谈到文化自信,是文化自信让北京冬奥会开幕式惊艳了世界,也是文化自信让“没人能拒绝冰墩墩”成为人们热议的话题。
审题时,可以扣准材料中的关键词句,找准多则材料之间的联系。结合两则材料,考生行文要围绕“文化自信”,可解读“文化自信”的内涵,也可述说“文化自信”重要的原因,还可谈“文化自信”实现的正确途径等。
北京冬奥盛会吸引着全球目光,在精彩的体育竞技之外,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在此处处可见:开幕式的二十四节气倒计时;云顶滑雪公园,坡面障碍技巧赛道融入了长城和烽火台的元素;国家跳台滑雪中心跳台造型为“雪如意”;金墩墩的花环是“岁寒三友”;武大靖的头盔叫“华夏战神孙大圣”;谷爱凌穿中国龙战衣……都体现着浓烈的“中国风”,给冬奥会比赛增添了一抹亮色。习近平总书记曾指出:“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什么是文化自信?“自信”就是相信自己,那么文化自信就是高度相信我们自己的文化。古人讲“万物有所生,而独知守其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也是我们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的坚实根基。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是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当今社会,顺应时代潮流,适度地追求时尚无可厚非,但我们在追求时尚的同时也千万不要忘记祖先们创造的悠久文明和灿烂文化。
为什么要做到文化自信?传统文化是中国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忘记历史就意味着背叛。”同样,忘记民族传统文化,忘记中华民族的精神也意味着对中华民族的背叛。一个民族一旦遗忘了传统文化,就如同一棵参天大树失去了根,终归会枯萎;又如同一条大河失去了源泉,终归会干涸。文化自信是助力祖国发展的一股强大动力。若将国家比作一个人,那么文化自信即人的精神之钙,你无法从身体发肤间捉摸到它的踪迹,然而一旦缺乏,则顿见其形神萎靡。文化自信,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发展中不可或缺的力量。
时下,我们看到很多彰显文化自信的事例:中国的载人飞船叫“神舟”,探月工程叫“嫦娥”,首辆月球车叫“玉兔”,月球探测器的中继卫星叫“鹊桥”,载人空间站叫“天宫”,量子科学实验卫星叫“墨子”,全球低轨卫星系统叫“鸿雁”,暗物质粒子探测卫星叫“悟空”……我们也看到近年来,“博物馆热”不断升温,精彩的展览、社教活动吸引着越来越多的人走近历史、亲近文物;《国家宝藏》《如果国宝会说话》等电视节目让文物故事深入人心;《唐宫夜宴》《洛神水赋》等创新表演让年轻人惊叹传统文化之美;故宫、莫高窟等文化遗产成为网红,文创产品引领“国潮”消费新时尚……文化遗产的创新传播,点亮了人们的文化生活,在广大民众尤其是青少年心中播下了文化自信的种子。
考生围绕以上几个角度及素材的提示,又能够立足当下,即可将文章写得有高度与深度。
本题审题难度不大,若想在考场中胜出,需要写出文章的深度。怎样才能使文章有深度?我们可以从设置清晰的思路,写出翔实的论据,做些哲学的思考等方面着手。
就本题而言,我们可以做这些思考:
考生可以从文化自信是什么谈起,进而从两个角度谈为什么要建立文化自信,如:传统文化是中国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文化自信是助力祖国发展的一股强大动力。也可从反面对比谈没有文化自信会产生哪些不良结果。随后,谈怎样做到文化自信,如:坚守文化自信,就要坚守我们的古代文化遗产阵地;坚守文化自信,还要注重中外文化的交流。这是以“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的递进式思路进行的。也可以从正反两方面来谈,比如文化传承得好会有怎样的积极作用,文化传承做不好会有怎样的消极影响,这样正反对比更突出文化传承的必要性。也可以从不同对象的角度谈做好文化传承的意义,比如个人、团队、国家等。还可以将文化传承的对象分类,梳理出分论点,比如分别谈物质文化遗产与非物质文化遗产在文化传承中的必要性。
有了清晰的行文思路,还需要有翔实的论据。考生可以正面列举冬奥会的一系列中国元素,也可跳出冬奥会列举时下的中国文化之热,还可从反面说没有文化自信的表现,比如:中国消费市场崇尚“洋品牌”,似乎一串字母或由个性符号构成的品牌就档次更高;一些城市的街道、一些小区已不满足于古老的地名,将普通的古街道、幽深小巷改为“洋地名”……这样做可以使论据翔实。
行文当中渗入哲学思考,会让文章论述更严谨。就本题而言,考生还可以从思辨的角度谈文化自信,即:我们倡导的文化自信,不是盲目地固守一切传统,而应与时俱进,不断吸收优秀的外来文化。
燃文化之灯,传自信之美
2022年的北京冬奥会举世瞩目:开幕式从“黄河之水天上来”到“迎客松于鸟巢绽放”,从敞开的“中国门”“中国窗”到“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用二十四节气倒计时开启冬奥会,中华文化在开幕式绽放异彩,中华自信在冬奥会光彩夺目。(排比冬奥会开幕式上其他中华文化,切材料,扣主题)
其实,中华文化在冬奥会的表现不止于此。你看:云顶滑雪公园,坡面障碍技巧赛道融入了长城和烽火台的元素;国家跳台滑雪中心的跳台造型为“雪如意”;金墩墩的花环是“岁寒三友”……它们都给冬奥会比赛增添了一抹亮色,为世人传递出中华文化自信,为中华文化传承燃起明灯。
在中国,优秀的物质文化遗产承载着文化自信,物质文化之美,超越了语言的叙述,描摹出昔日的中国。故宫矗立600年,它的一砖一瓦,一草一木见证明清的繁盛与衰败;三星堆青铜树与青铜面具,昭示了3000多年前的古蜀文明;汉赋唐诗、宋词元曲,传唱出文人墨客的喜与悲,吟诵出仁人志士的高尚情怀……这些物质文化的保留跨越时空阻隔走到我们面前,承载了古人的智慧与勤劳,给予我们文化自信的力量!
非物质文化遗产同样传承着文化的自信。(从物质文化到非物质文化遗产,思路清晰,内容丰富)勤劳智慧的中国人创造了无数绚烂多彩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申报“入世”,让“非遗”登上世界舞台,让中国文化内涵更加丰富。一出出戏曲,既有阳春白雪,又有下里巴人,在世界艺术舞台绽放;一曲曲气冲霄汉、催人奋进的黄河号子,让我们听到黄河母亲的宽广与力量,听到中国人的勤劳与坚强;一个个栩栩如生的面塑形象,让我们见识到艺人们的灵巧与坚守……非物质文化遗产代代相传,传的是技艺,传的是文化,传的是自信。
然而,并不是所有的古老都是文化,也并不是所有的历史都需传承,我们要取其精华,弃其糟粕;明辨有缺,分清美丑。那么,站在当下,究竟什么才是传承文化、展现自信的正确方式呢?(简洁补充论证,既让论证更严谨,又引出下文“怎么办”)
传承中华文化需要坚守。单霁翔做故宫的守护者,拂去故宫身上的封尘,让其重焕生机;李云年年逾八旬仍在敦煌壁画前描摹,让世人重见敦煌文明。传承文化自信亦需创新,《唐宫夜宴》的编者们,让虚拟影像与舞台结合,实现科技与历史的交融;哔哩哔哩网站UP主“才疏学浅的才浅”让创新与历史结合,亲手将黄金锻造,还原出“三星堆”面具。他们用智慧传承中华文化,用创新展现文化自信。(排比几个新时代文化传承者的做法,让办法介绍不是空谈)
武大靖的头盔叫“华夏战神孙大圣”,谷爱凌的战衣图案是中国龙,礼仪人员身着“瑞雪祥云”“红运山水”“唐花飞雪”……北京冬奥会这扇窗口,传递了五千多年深厚积淀的中华文明,唤起了亿万中华儿女的文化自信,也赢得了各国人民的高度青睐!(呼应材料,照应开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