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钦升
(泰山学院体育学院 山东泰安 271021)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建设教育强国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基础工程,必须把教育事业放在优先位置,深化教育改革,加快教育现代化,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1]。为更好地推动教师教育内涵发展,应启动师范类专业认证。体育教育专业认证是体育教育专业教学质量保障体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课程设置是否科学直接影响下一步的专业认证。课程是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最基本单元,课程体系是实现高校人才培养目标的一个知识框架结构。目前,虽然课程体系根据人才培养方案的变革历经了几次调整,但课程体系的设置仍存在诸多不合理的问题。因此,优化课程结构,注重学生教师教育能力培养,培养出符合社会需求的应用型人才,成为当下亟待解决的问题。该文从师范认证视角,对体育教育专业课程体系的优化进行了探讨,期望对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增强体育学院自身生存能力和核心竞争力以及实现可持续发展有所帮助。
在体育学院中,无论体育教育专业,还是体教(免费师范生)专业都立足“以教师教育为特色”的办学定位,依据区域基础教育需要,立足鲁中、面向齐鲁,培育能够系统掌握体育学基本理论、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熟悉中小学教育教学理论与方法及学校体育课程与教学、课外体育锻炼和训练、组织竞赛的基本理论与方法,了解中小学学校体育工作规律和原理,具备一定的运动技能和较强的体育教育教学能力,改变原有的公共基础课程、学科基础课程、综合素质课程“三类课程平台”,设置了通识教育、主业教育、教师教育、集中实践环节以及跨专业辅修课程“五个类别”,实行“类别+模块”的课程与学分结构。通识教育课程主要培养学生的师德规范,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和体育政策法规,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备我国现阶段社会主义政治认同、思想认同和情感认同,要立志成为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学识、有仁爱之心的体育教师;从专业教育课程设置来看,注重培养学生的学科素养和教学能力,系统掌握重点体育项目的基本理论与方法。熟知体育学科构成的复杂性及多学科交叉的发展方向,提升学生知识结构;对于教师教育课程类别,主要注重对教育情怀、班级管理和综合育人毕业要求的培养。
体育学院课程体系中体育教育专业总学时为2665学时,学分为160学分。其中,通识教育课为829学时,必修课程为685 学时,选修课程为144 学时,分别占总学时的25.7%、5.4%;专业教育课程课为1512 学时,必修课程为1152学时,选修课程为360学时,分别占总学时的43.2%和13.5%;教师教育课程324 学时,占总学时的12.2%,必修课程252学时,选修课程为72学时;集中实践教学课程分别为12 学分,跨专业辅修课程6学分。
目前,不论体育教育专业,还是体教(免费师范生),课程门类较多,但专业课程选项课和特色课不够突出,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一是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更新速度迟缓,未能与当前中小学体育与健康课程发展的实际需求保持同步,很多体育教学内容已不适应当前中小学的教学要求,教学方法也略显枯燥乏味。二是项目设置仍以田径、球类、体操、武术等为主。这些都是传统的体育教学项目,而中小学生感兴趣、易开展且新兴的、时尚的体育项目(如游泳、趣味体操、花样跳绳、橄榄球、飞盘等)未能列入当前的教学内容中。选修课程模块中,拓宽性课程多,应用性课程少;传统课程多,新兴课程少。
每门学科都有其自身的特点和固有的规律,体育专业的特点就是实践性强。由表1 可以看出,开设的所有课程中,理论学分为106.5 分,占总学分的66.6%。体育理论课程学习固然重要,但更重要是学生未来的工作,需要体育技能作为支撑,扎实掌握多项体育技能,才能更有效地开展中小学体育教学工作,更利于建构合理、科学的知识结构。众所周知,体育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要让学生扎实地掌握体育基本技能和知识,必须要有足够的实践课时,这与培养目标有些偏离,这使得学生的体育基本技能实践能力得不到很好的锻炼。从每年毕业生反馈的信息来看,体育专业学生都有吃苦耐劳的精神,但技能水平一般,而且比较单一,学生的创新能力较弱,这与用人单位和社会需求存在一定差距。
表1 课程分类中理论与实践学分
体育学院从2017 年开始推行学分制,大学4 年要修够160 学分。2019 年开始实行学分制,从体育教育专业的培养方案中可以看出,所有选修课程学分占总学分的20%,其中,专业教育课程类选修20 个学分,占总学分的12.5%;通识教育课程与其他课程选修课程为12个学分,占总学分的7.5%。这样就存在课程结构失衡,选修课程学分过少,重视学生的基础必修课程固然重要,可是在此基础上的学生个性化发展也是社会的需要,因此应调整必修课程与选修课程的比重,满足学生的兴趣和爱好,使其个性化潜力得到更好的发挥。
此外,正在运行的体育教育专业培养方案中,学时与学分之间的关系为,16学时为1学分,这与将来进行师范类专业认证要求有差距,按照师范专业要求,应该是18 学时为1 学分,因此应该根据要求及时调整培养方案,增加学时数,使其符合师范类专业认证的要求。
目前,高校缺少高水平学科带头人,据了解,近5年体育教育专业都没有正教授授课,且师资队伍结构也存在一定问题。虽然各个运动项目都成立了教研室,但教研室中教师的年龄、职称、学历分布结构差距颇大,有的教研室50岁以上的教师占总人数的80%以上,有的教研室基本没有副高以上职称的教师。在这种情况下,申报省级教学课题、教学团队、精品课程和优势专业等,都会受到很大影响。此外,部分体育项目教师专业知识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未能及时更新,教学的现代化手段和与学生互动能力还需要进一步提升,以更好地提高教学水平,满足社会对体育人才培养的要求。
目前,集中实践环节主要包括军事训练、教育见习(校内实习)、实习支教、社会实践(军训、劳动实践、三下乡活动)、名师讲堂、毕业论文等环节,但在具体实施上还存在一定问题:一是课程实验学时较少,甚至不能完全按照教学大纲开设实验课;二是教育实习的形式单一,主要以分散实习为主,只有少数学生报名参与省市组织的集中实习(也称实习支教)。其原因在于以下方面:一是目前与学校联系的固定实习基地较少,无法容纳过多的实习学生;二是学生的吃苦耐劳精神有待提高,很多实习学校的条件比较艰苦,学生不愿实习。学生在校期间仅在第六或第七学期安排一次集中实习,实习中缺少过程性评价,且实习考核没有统一的标准;三是校内教学实践安排较少,对学生组织教学能力、组织竞赛能力、裁判能力培养的课程环节不够。
课程体系的设置应以师范类专业认证要求为准则,符合体育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发展要求,同时关注中小学体育与健康的变化和学生体质的发展现状,适时调整和优化课程体系的设置。在保留传统优势体育项目的基础上,可以对选修课程进行模块分类,如田径类、大球类运动、小球类运动等,使课程目标适应体育特色人才培养规格和体育教师的需要,更好地为成为合格的中小学体育教师做好准备。提倡课程的模块化,具体课程内容的选择,要符合课程体系的要求[2],即与培养目标有较高的符合度。
根据2017 版培养方案来看,教师教育类课程在公共基础平台,包含教师语言、三字笔、教育心理学等课程。2019年,根据师范类专业认证的要求,对培养方案进行了一次调整,为突出“教师教育”特色,增加教师教育课程。具体分为两部分:一是教师教育必修课程(12学分),除上述课程外,还增加了中学教育学概论、班级管理等课程;二是教师教育选修课程(4 学分),主要包含课程与教学论、中学生心理辅导、教育研究与教师发展、当代基础教育改革等课程。相对2017版培养方案,2019版对体育教育专业从事教师行业的培养更为系统化和精准化,同时教师教育类课程基本上都是理论知识,实践类的知识相对缺乏,应根据当前中学生的实习情况,开展一些交流或研讨的实践类课程,这样更有益于学生融入体育教学中,增强学生就业的实力。
选修课程是对学生知识结构水平的进一步充实和提高,是培养体育应用型人才的重要环节。为培养教师教育特色和适应能力强的体育教师人才,应加大选修课程的比例,开设具有中学生特点的课、跨专业选修课及边缘交叉课等课程,使学生能够根据个人兴趣与特长拓宽知识领域。在选修课设置上,要科学地设计选修课的课程模块,适当增大选修课门类。比如,增加一些深受学生喜欢的非竞技性体育活动以及时尚、区域性传统体育项目,如轮滑、体能训练、网球、健身舞蹈、瑜伽等;还可有针对性地开设“泰山文化”“健身健美”“体育赛事管理与运营”等课程,对培养社会岗位需求的应用型人才也很有必要,有利于扩展课程体系设置的深度和广度,以满足不同学生的要求。
每个学科的发展,都离不开强大的师资队伍,体育也不例外。针对目前缺少学科带头人,教研室中教师的年龄、职称、学历分布结构差距颇大等问题,应采取以下几点措施。一是高层次人才的引进,通过人才引进带动所有教师的积极性,积极申报高层次科研课题、教学团队或者优势学科等;二是利用老教师的丰富教学经验,通过传帮带,有计划、有目标地培养年轻教师,使其快速成长为每个体育项目或课程的有生主力军;对青年教师组织教学基本技能培训,并结合实际制订教学基本技能培训方案,包括新教师指导制度及落实多媒体及网络教学专项培训工作。建立新教师培养导师制,在导师的指导下,加强新教师教学、科研实践环节的培养。通过跟班听课、阅读有关专业书籍、准备教案等,熟悉教学过程的各个环节。同时,指导教师要随堂辅导新教师的课堂教学,让其快速成长。
课程体系的改革是整个高等教育中的一个长期性的核心系统工程,必须讲究科学方法和合理的策略。对课程体系的调整是否可行,还需要接受实践检验,需要在实践中不断进行探索和完善。同时,要不断加强教学质量保障与监控体系建设,使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真正落到实处,符合师范类专业认证的标准。